14 在普鲁士蓝的夜晚
/
阮书遥和程允深在农历十二月参加两场葬礼。在春节前两天,老院长没能吃上最后一碗饺子。
阮书遥记得中秋节当天,她跟程允深去看望他时,他精神矍铄地翻旧相册,里面是他引以为傲的孩子,每个孩子在被领养之前,都会跟他合影留念,老院长说这算是孩子们从我这里毕业了。
只是在那本相册里,并没有阮书遥和程允深的照片,她想估计这辈子都不会有。
他们跟老院长算不上亲切,只有一些感激。
阮书遥忘不了她当初被欺负时老院长的袖手旁观,而程允深一直记得他向人谈论自己的时候。
老院长退下来以后,跟他们说过当时院里资源紧张,而且常常受制于人,他也做过一些对不起孩子的事情,但他仍觉得自己还算良善,有些事情他只能如此。
他头发花白,眼睛浑浊,脸颊侧面长出显眼的老人斑。小孩子生活辛苦,他当时也同样过得艰难。
他记得阮书遥当初被丢在福利院大门的时候,也记得程允深在亲人去世后被警察领去福利院的模样。等他去世以后,他们同那座福利院的关系似乎到此为止。
老院长的坦诚让阮书遥想起前不久发在网上的东西,底下芸芸众生用大量的文字描述同一种错过和同一种迟到。
膨胀起来的文字犹如发酵的面团塞满她的眼睛,谁都知道这些迟来的弥补或者悔悟只不过是日落之前映在天边的余晖。
从葬礼上回来,阮书遥和程允深去了趟福利院,宿舍旁边的人工湖被一座新楼取代,食堂所在的大楼被拆,正在施工,听说要建成一栋新的宿舍楼。
这些年情况渐好,福利院的基础设施改善许多,阮书遥看到里面那群孩子黑色的眼睛,他们扬起脑袋看向大人时保持一样的神态。
在这世界上,还是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世,包括她自己,程允深同样没有找到迷路的亲人。
林大淮在很久之前说过,他们这群人,还真是各有各的遗憾。
阮书遥在很久之后一个下午,被日光晃了下眼睛,想到这句话。
/
当年春节,因为阮书遥和程允深,林大淮也同样认识了胡糖和刘国诚。
除夕夜一起吃过年夜饭,阮书遥将自己身上的吊坠丢进护城河里,并向程允深要来他那本笔记本,在空白部分中记下这件事,学程允深的习惯为这件事定名,叫“护城河事变”。
程允深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她解释说,以前看历史书,很多著名事件都是这样命名的,事发之后世态总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她希望自己也同样如此。
2018年春节,东部地区某座城市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在那个晚上,他们这些人头顶是蓝得发黑的夜空,烟花盛开,人也灿烂,那一瞬间也同样定格在一张照片中。
后来阮书遥交到新朋友,指着上面的人,从左往右依次讲这些人的故事,而这张照片的复印版也被阮书遥塑封好,当成书签,在之后的一个晴天,她将此作为礼物送给那位朋友,另外还有一本有蓝色封皮的书,她说这是在生活困苦时程允深送她的礼物,在分别之前,她想把这些东西送给自己的朋友。
拉美作家的短篇小说集,尺寸很小的一本书,朋友便问她,如果地球上真的存在最后一个夜晚,你想做什么。
阮书遥思考几分钟,没有思考出结果,只说应该跟往常一样,她努力实现一个个的心愿,在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他们应该都不再觉得遗憾,希望如此。
之后疫情来势凶猛,将很多人的生活就此打断,往后几年时间中,大家的生活都恍若被按下人生的加速器,很多故事戛然而止,缺少续篇。那位朋友偶尔会想起阮书遥,偶尔想起当初大家都还在这座城市的日子。
林大淮带着乔叶子去了更远的地方看病,胡糖和刘国诚提前回到老家,听说在陕西靠近西安的一座城市重新开了面包店和面馆,至于阮书遥和程允深,她也不太清楚两个人目前的具体位置。
只是有时候看着这张合照,想起这些年的生活,记忆就像一条飞快游动的小鱼,在防控时期,他们都丢掉很多事情,同样也失去不少联系。
朋友在一次城市读书分享会上谈到这本书,有人问起读这本书的契机,她愣了片刻,对那人笑笑说:“一个朋友送的分别礼物。”
那人追问原因,她眼眶湿润,摇摇头:“没有什么原因,硬要说的话,可能因为有些人和有些事,只适合用来怀念。”
(全文完)
有些人和有些事情,只适合用来怀念。
感谢阅读,有缘分以后再相见[绿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 1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