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七零年代勤奋小知青 > 第18章 采购价

第18章 采购价

王卫敏出去跟大队的婶子们凑热闹聊天的功夫,等回来就看到院子里晒了满满的四个大簸箕,不认识的草和杨梅,是谁的东西一目了然。

“家彤这也太有精力了吧,我现在腰还痛着呢。”说着她揉了揉腰,面露苦色。

董琳:“就我们几个老知青在偷懒,他们新来的一个比一个勤快,红英她们也没闲着,一直在开荒。”

杨家梅可不依,“我今天也去挣了俩工分来着。”

王卫敏听着,感觉自己内心被拉扯成了两半,一半觉得太懒了,得过且过能养活自己就成,另一半说还是勤奋点多挣点工分吧,这样年底多领点钱就能多吃点好的,不用回回都抠抠搜搜。

她纠结来纠结去,还是打算回屋趟会儿。

杨家彤跟着夏姨挖了一天的草药,爬上爬下,累但有趣,最后把收货的草药全倒到杨家院子,她才回家。

杨梅已经被四姐捞出来放去晒了,本来她还想先煮再晒的,现在晒着了就随它吧,等以后挖到甘草晒出成品来再煮也不晚。

晚上,杨家梅非常狗腿地去处理了两条黄鳝,剩下的养着明后天吃,“妹,接下来看你的了。”

她自己不敢做,让她来弄,虽说不至于糟蹋食材,但做出来的味道就中规中矩,总是不如人意,而她妹好似天生带有厨艺方面的天赋,随手煮出来的菜都带有自己的特色味道,香得很。

一盘爆炒香辣黄鳝,一盘清炒苋菜,边上还放着一盆晶莹剔透碧绿的凉粉,看着姐妹俩食欲大开,迫不及待地坐下开始干饭。

难得的两天休息,大家都想趁着这个空闲到公社走一趟。

等到第二天,晒了一天,路上的泥土干了好走些,大队的牛和驴都带去交公粮了,今天大家都得走路去公社。

知青点众人或是去买东西或是去逛逛,而大队社员们更多的是卖东西,他们家里囤了半个月一个月的鸡蛋得带去卖钱,再就是一些其他的农资产品,把这些换成钱,有需要的再给家里添置些油盐酱醋。

人们从各处的房屋里出来,走上同一条大道,汇聚成人流。

杨家彤也背了个篓子,她也需要添置些东西,想到即将要花出去的钱,就一阵肉疼,来了这么久至今没一点进项,全是支出。

“走吧。”阮杨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想到等下要去下馆子,他连早饭都没准备,饿着肚子出发。

知青点的大家三三两两地相伴而走,从大队到公社差不多五公里,脚程快一些只需要一个小时,而他们下乡也锻炼出来了,速度都不慢。

走着走着,会从一旁的小路上加进来几个社员。

第三生产小队的人杨家彤几乎都认得了,但整个大队的她还没认全。借着身高优势,她看到大娘背篓里埋在稻糠里头的鸡蛋,看着有大半篓子。

她快走几步跟上去并排而行,话家常般先聊道:“大娘,您这是去卖鸡蛋啊?”

那大娘转头瞧她一眼,认出来是谁,笑着回应道:“是啊,家里几只鸡的蛋积了有不少了,趁着今儿不用下地干活去卖了,这天气热,鸡蛋也存不久。”

“您家的鸡养得好啊,这鸡蛋看着个头挺大的。”

那大娘用‘你有眼色’的眼神赞扬地看了她一眼:“那是,我家的鸡天天喂蚯蚓虫子,还会把河蚌剁碎来喂,吃的都是肉,下蛋也是又勤又大,十个就有一斤呢,可惜咱们公社不按个头收,统一按斤称重。”

杨家彤点点头,她记得以往家里买鸡蛋没得挑,遇上小鸡蛋时一斤最多能数到十五个。她最恨小鸡蛋了,当时家里兄弟姐妹们每人每隔五天就能吃上一个鸡蛋,遇到小鸡蛋,那多吃亏啊,得呕死,所以每次轮到她的时候她都鸡贼地央着她妈让她自己挑自己蒸去。

她好奇道:“那咱们这鸡蛋收购价多少啊?”

“六毛九一斤,去年涨价的,之前一直是六毛七分五,我家人多鸡也多,每个月都能拿出五六斤鸡蛋卖钱,一年下来挣的就比年底分钱少一点。”大娘洋洋得意道,她自认为自家养的鸡是全大队最好的,家里好几个孩子,每天都特别用心伺候家里的鸡,毕竟这是能挣钱的金鸡。

六毛九,城里供销社卖的鸡蛋七毛四一斤。两人交谈中,杨家彤算是正式认识了这位鸡养得好的刘二芳大娘。想着下回要买鸡蛋可以找刘大娘家买,大娘这么会养鸡,还养了这么多鸡,想必肯定也会孵鸡蛋,以后自己要养鸡,小鸡仔来源也有了。

一行人到公社就四处散开,各干各的事去。

这时的公社虽然看起来建筑不多也大多矮小,比不得城里,但该有的也都有,国营饭店、供销社、邮局、公社中小学、粮站、卫生院、工厂等等。

粮站在最靠外,那里还排着长长的队伍,牛车驴车拖拉机等等都有,运着大批大批的粮食。

杨家梅看向妹妹询问道:“我们先去供销社吧?”

“嗯,我还有好些东西要买。”

她先找到农资柜台,买了一把锄头、一把镰刀,又问了些种子,但是失望的是这里有的都是最普通常见的蔬菜粮食种子,她想要的水果种子全没有。常见的蔬菜粮食种子她还不如找队里人家换呢,大家留下来的种子都是年年挑出来的最饱满的,比这儿买的还更好。

路过食品柜台,上面摆着桃酥、鸡蛋糕、江米条等各种糕点,还有散装糖果,看得她差点走不动道,头扭过来直直看着,差点把脖子都扭断,不仅她们两个,这儿人是最多的,尤其是一群小孩在这直勾勾的看着,跟望梅止渴似的,不过看得出这儿的柜台售货员性格还挺好,没有赶人骂人。

再看了两眼,两人狠心离开,家里的酱油和盐等调味品不多了,需要补充点,装酱油的瓶子也带来了,找到地点打了两斤。

纺织柜台上摆着许多布料,颜色大多不好看,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上面的棉花,白花花的,做成保暖的大棉袄或者大棉被,到冬天都不敢想有多暖和,可惜她还是没有票。

杨家梅拉着妹妹走,“别看了,再看也没用,明年你就能发到一斤棉花票,到时候再来买。”

杨家彤惊喜,“咱们乡下还能有棉花票发啊?”

“不仅有棉花票,每人还有一丈三尺的布票发,不过在乡下也就只有这两种票了。”杨家梅当时领到也很惊讶,然后咬咬牙拿出了一部分钱,给自己做了套新衣服。

“那我看大队还好多人的衣服特别破,我听婶子们聊天的时候说到谁谁家衣服都没得穿,几个孩子共穿一套衣服呢。”

“有票是有票,但是没钱呀。”杨家梅解释道:“很多人领到票就找公社的工人卖掉换成钱,你是不知道,咱们大队每年都有很多倒挂户,要不是国家政策,连饭都吃不上呢。”

她这么说,杨家彤倒是理解了些,队里好像是有几户劳力不多的人家,日子过得很艰难。而即使是队里的富裕人家,闲钱也很少,娶媳妇嫁女儿、添丁进口以及日常的生活,都要花钱。

杨家梅还在念叨:“大队里很多人家会自己织布,土布麻布,质量差点,样式差点,但能穿,对大家来说也是省一大笔钱。”

供销社占地很大,共有八个门面,六个是百货门市部,还有两个是采购门市部,后头还有属于供销社自己的加工厂,总的来说就是阔气、财大气粗,无怪乎大家都想进供销系统工作。

两姐妹从百货部出来,杨家彤拉着姐姐到一旁的采购部,好些社员在里头卖东西,她看到几个眼熟的,刘大娘不在,估计已经卖完了。

杨家梅以为妹妹是头一回来想长长见识,结果就见她径直往工作人员那边走,拉都来不及拉,她跺跺脚,赶紧跟了上去。

杨家彤走近一个女工作人员处,对方正在给面前排着队的人称重开票付钱。

呦,她刚还在期待明年才能发到手的棉花票呢,没想到这竟然还有社员在出售棉花,她暗悔,要是半路遇到这个社员就好了,她肯定要当场买一些下来。

不再多想,她凑近去笑着问道:“同志,咱这儿收西瓜吗?”

干活干得手都累酸了的工作人员一听到西瓜,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就快速回道:“要要要。”

她看向这位年轻的同志,看穿着打扮有些像知青,忙不迭追问道:“你们大队是有西瓜吗?我们这儿当然收,有多少收多少,送过来就收。”

“收购价多少啊?”

“四分五一斤,同志,你们大队种了多少西瓜啊?这东西不经放,最好是当天摘当天送来。”

“好的,谢谢同志,现在还没种呢,等明年我们种出来就送到你们这儿收购。”杨家彤得到个好的消息,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几分。

那工作人员一听,脸瞬间就垮了一半,话语里的热情顿时一消而散,敷衍道:“行吧,等你们种出来。”

说是这样说,工作人员心里也没抱什么希望。他们这儿种瓜的人少得可怜,地全用来种粮食了,偶尔能碰上个别人种了些瓜送来,说是收购,其实最后都是他们内部职工分一分,根本不够送完县里。

原本还以为今儿又能吃上西瓜了,结果就是白高兴一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