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周父周母早早起床上工,没想到周南枝起的比他们还早,做了十张玉米饼子,又把昨天带的罐头开了两盒。
一盒清蒸猪肉罐头和一盒鸡肉罐头,这两样肉质鲜嫩,保留原味,作为应急或改善伙食的食材再好不过了。
不过这可给周母心疼坏了,“你这孩子,现在咋还这么大手大脚,日子哪能这么过。”
周南枝笑着说:“妈,身体最重要,干活也需要能量呀。多吃点才有劲儿。”
周父点点头,看着女儿还保持着以前的用度,心里有了底:这丫头下乡过的不差,没委屈自己。
想到这,他便拿起玉米饼,夹了块清蒸猪肉,大口吃了起来。
周母嘴上还在念叨,但看到一家人吃得香,眼神也软了下来,默默把鸡肉分到每个人碗里。
吃完早饭,周父把剩下的罐头装回竹篮,叮嘱道:“下工我去供销社看看,能换点白面,让你妈给你做你爱吃的打卤面。”
周南枝笑着应下,心里却盘算着,等周父周母一上工,就把空间里的粮食拿出来。
“不用,我去趟供销社吧,季昭邮回家的都是全国粮票。”
“你这丫头,就不能省着点,有钱也不是这么个花法啊。”周父忍不住说道。
“知道了,知道了。”
当然只是嘴上答应。
等周父周母上工,周南枝松了口气,开始着手准备收拾一下屋子,家里其实没啥家具,只有一个两寸长的木柜。
这个屋子说是家徒四壁也不为过,并且漏风的地方多,连窗户都没有,她要是不想办法来,估计真的要出大事情。
周南枝不会因为难解决就觉得沮丧,相反,她十分有耐心,总归就是一步一步解决,会处理好的。
最大问题就是把屋子修整一遍,漏的地方不上,窗户补上。
周南枝蹲在地上仔细琢磨了下,她没有这门手艺,现在也不像现代,等花钱雇人,只能去附近的供销社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公家的木匠瓦匠。
然后就是把家里通擦一遍,掏出油污净和新抹布,里里外外的收拾。
不得不说,周母虽然也收拾,不过也只能是用清水擦一下,远没有油污净彻底。
擦完屋子,周南枝就把行李都从空间里拿出来。
一条三斤的褥子,还有昨天的大棉被,蜡烛火柴这类消耗品也补上,塞满一整个柜子。
一罐子蜂蜜、两包桃酥、两包槽子糕还有给周母的雪花膏和蛤蜊油放在柜子上面。
厨房放上十斤白面、十斤大米,猪肉五斤,排骨两斤,自己熬的猪油两斤,还有一副猪肚和猪大肠。
收拾停当,也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周南枝挽起袖子,开始准备午饭,排骨汤,辣炒大肠。
这块只有一个土灶大锅,和一个小锅,小锅是周母来的时候带的。
两个锅算不少了,不过对周南枝来说还是太少了,特别是煲汤用的砂锅是必不可少的。
小锅估计也能用,就是味道差点,估计不咋入味。
她先把骨头洗净焯水,再放入砂锅,加足冷水、姜片和葱段,小火慢炖。为了让汤更鲜美,她还悄悄加了花椒和几块陈皮。
在汤炖着的时候,她把面盆端到炕头上,用温水化开一点老面引子,和好面团,盖上毛巾发面。等面发到两倍大,她熟练地揉面排气,做成一个个馒头坯,二次醒发后上土灶大锅大火蒸。
蒸了整整一大锅,查好数目是十六个。
主菜就是辣炒大肠,她很喜欢这道菜,这次打算用不同的做法。
把提前处理干净的大肠切小段,用葱姜料酒焯水去腥。锅里热油,爆香葱姜蒜和自家腌的红辣椒,放入大肠大火翻炒,烹入酱油和少许醋,最后用青蒜苗提香,一盘香气四溢的辣炒大肠就出锅了。
为了解腻,她切了一盘自家腌的酸萝卜,用香油、花椒油和少许香菜拌好,清脆爽口。
不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的馒头、一盆浓白的骨头汤、一盘红亮的辣炒大肠和一盘清爽的酸萝卜就摆上了桌。
周南枝时间掐的刚好,饭菜摆上桌,周父周母就回来了。
“枝枝啊,咋做这么多呢?哪来的这些肉?”周母脸上带着一丝疲倦,此刻眼里的光却亮的吓人。
“去供销社买的,还买了不少别的吃的用的。”
周父却直接了当的发问:“枝枝,你哪来这么多钱?”
周南枝自知瞒不过,只能把季昭拉出来。
“就是我之前在信上说我嫁人了,他叫季昭,就在西北的部队当兵,现在已经是少尉,不过条件有点特殊,他之前的老婆过世了,留下一个孩子,还有领养了一个战友家的孩子。”
说到这,周南枝的语气开始便慢,底气也不足。
“证已经领了,仪式没办,部队有急事,本来是想等他放假的时候再办喜事的,没想到……两个月前,收到部队的消息,说他执行任务时牺牲了。”
…………
长久的沉默,周父周母一句话也说不出。
他们收到信时只以为闺女找到了钟意的人,他们没有意见,只要闺女喜欢,其他的便不重要。
没想到……闺女竟然这么坎坷。
年纪轻轻就要守寡不说,还要养两个不相干的孩子,要是碰见不好的婆家,指不定要被吃干抹净,连骨头都不剩了。
周南枝见气氛不对,连忙打圆场:“爸,妈,季家人都很好,我婆婆把季昭前几年的津贴都给我了,还说季昭的抚恤金下来也给我,两个孩子也很可爱,我很喜欢,我没生养过,就当他们是我的孩子。”
听罢,周父终究是叹了口气:“罢了,罢了,现在说什么都于事无补了,都是命啊。”
周南枝的手艺很好,不过周父周母都没什么心思品尝。
吃完饭,没有休息时间,就又要去上工,周南枝这回做了牛车去供销社。
这边的县城很小,供销社挨着邮局,邮局挨着警察局……基本上所有的公家单位都在一起。
这倒是方便了周南枝,她能少花些功夫,人也少,基本不用排队。
令人惊喜的是,这边的暖水壶质量格外好,纯铁皮的,一看保温效果就好。
周南枝一下买了四个,两个放西北,两个拿回家用。
她用两块大白兔和供销社的人员打听消息,还真问到了木匠和瓦匠,花五块钱请木匠打一个木质的窗户,可开关的那种,木匠也很爽快,说两天就能做完,周南枝又加了一块钱,让木匠去农场安安装。
瓦匠一趟三块,周南枝当时就让他今天就去,漏风的房子她是一天也住不了。
等处理好这些大头的事务,周南枝这才着手准备晚饭。
中午的馒头还剩8个,周南枝又焖了一小锅米饭。
一道萝卜牛腩汤,一道回锅肉,一道干烧猪肉,一道猪油炒白菜。
许是因为中午的油水足,这次下工,周父周母脸上的疲倦少了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糟糕了。
这次,周南枝的菜成功俘获了两人的味蕾。
萝卜牛腩汤里牛腩炖得酥软不柴,萝卜吸满肉香,汤头醇厚又带着萝卜的清甜,喝着特别暖。
回锅肉的肉片煸得油香四溢,带着豆瓣酱的咸香和蒜苗的鲜辣,一口下去焦香不腻。
干烧猪肉的肉块裹满浓郁酱汁,咸鲜中带着微甜,肉质紧实有嚼劲,越嚼越香。
猪油炒白菜里的白菜吸足了猪油的香气,脆嫩爽口,简单调味就特别鲜,吃着很解腻。
周父周母对两人的手艺是赞不绝口,周父吃了两碗大米饭和两个大馒头,周母也吃了两碗大米饭和一个大馒头。
周南枝以为两人的难过劲已经过去了,结果半夜起床,看见屋里还亮着蜡烛。
周母正在流眼泪,周父也靠在墙根沉默。
周南枝的心很痛,父母不会觉得自己孩子日子过得阔,能帮衬他们就是好事,只会认为没让自己孩子过上好日子,让孩子受委屈。
可怜天下父母心,周南枝其实不觉得在季家有什么不好。
人生的起起伏伏谁又能说的准呢,这不是谁的错,人越弱小,就越容易被外力推动,身不由己。
只能听天由命罢了。
第二天,周南枝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过,早上起来照常做饭。
昨天中午和晚上的剩菜还有,周南枝又开了一个红烧肉的罐头,热了一下。
周父还觉得太奢侈了,让周南枝下次不要做菜了,吃点咸菜饼子就顶饱。
“爸,营养物质单一,身体会出毛病的,你是医生,比我还清楚,肚子里没油水,那是半点力气都没有。”
周父说不过,只能老实的品尝周南枝做的饭菜。
时间过得很快。
周南枝不能久待,最多最多呆四天,这些天周南枝又陆陆续续填了不少东西,一个砂锅,一个炉子,一袋子煤炭,手套四双,鸡蛋一筐。
西北的供销社在抗寒这方面的东西又全又好用,炉子给自己家也准备了一个,煤炭也来了一袋子。
走之前,她给周父周母留下50块钱和一些票,这是偷偷藏在柜子里的,否则周父周母怕是不肯收。
没办法,邮寄东西来肯定落不到周父周母手里。
另外,周南枝特意做了五斤冷吃牛肉,这玩应耐储存,能储存五六天。
这样等她走了,这些也能吃上一阵子。
离开农场后,周南枝打算去一趟部队,顺便给季昭扫墓,有可能的话再烧点纸钱。
整个部队占地十分辽阔,不过,周南枝能到的只有后方储备基地。
本来还想着找找入口,没想到还没到基地附近就提前被一辆绿色军用车拦下。
周南枝和两个哨兵解释一番,又掏出介绍信。
“女士,请出示结婚证。”
好在周南枝带了,哨兵检查,回车上打电话沟通之后,带周南枝上车。
“我带你进去吧,上车。”
终于,军车平稳驶入营区,周南枝的心情也随之安定下来。
沿途,她看到了笔直的白杨排列在道路两侧,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不得不说不管是江南水乡的柔婉,还是大西北的粗犷,都别有一番风味。
随处可见整齐的标语牌上写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车子最终停在储备基地门口。她出示证件后,哨兵核对信息,向她敬礼放行。
接着有一个士兵给她带路。
随着越走越远,周南枝忍不住制止道:“停停停,小兄弟,咱们怎么走这么久啊,你要带我去哪。”
士兵立定,大声回答道:“军需医院。”
周南枝尴尬的笑了,“不……不用这么大声。”
体力好也没必要这么大声说话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