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七零甜蜜蜜 > 第128章 第 128 章

第128章 第 128 章

放学。

方粼粼说什么都要拉着田米一起去邮局。

“田米,你看这个。”

方粼粼亮出一张熟悉的纸。田米认得那上面的绿线格子,这是一张汇款单。

每次方粼粼收到稿费总会在她面前使劲儿晃,然后放学无论如何都要拉着田米来邮局取钱,顺道再买点好吃的东西,俩人胡吃海喝一通。

看着方粼粼收到的汇款单越来越多,田米也越来越欣慰。

从前刚认识方粼粼的时候,他都是偷偷搞学术,写文章,家里人不支持,身边的人不理解。那时候写出来的东西,每个字上似乎都透露着些许的不自信,但自从上次他丢进垃圾桶里的废稿被田米投给报社并获得认可以后,方粼粼开始正大光明的做学术研究写文章,且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以后,家人对方粼粼这一边倒的成绩也全部接受了。

这种向上的力量滋润着方粼粼,让他看起来愈加的容光焕发,文章也越写越好,从本市的日报晚报到省报,现在都有首都的杂志社寄过来的稿费了。

汇款单上的金额也越来越大,有时候一笔稿费甚至能抵方量一个月的工资呢。

“田米,你说一会儿取了钱,咱们是去吃东街烧饼呢还是去南二路吃冰激凌啊,我听说最近出了一款新的冰激凌,是草莓奶油巧克力三种口味混在一起哒,咱们还没尝过呢,如果你不也嫌弃南二路太远的话,反正我全程骑车载你啊。”

“倒春寒,天气这么冷,你还要吃冰淇淋”。

“好嘛好嘛,那不吃冰淇淋咱们改吃烧饼,我就是觉得烧饼铺老板最近好像心情不太好,听说是他老婆跟别的男人跑了,导致他做出来的烧饼味儿啊,没以前那么正了。”

“周市第一小灵通风采不减当年,八卦消息还是了如指掌啊。”

“嗨,田米就别磕碜我了,什么第一小灵通啊,这消息啊,早都传到满周市了,你没看他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了吗,那不是咱们两个人觉得,很多人都觉得他做烧饼的时候心不在焉,所以做出来的味儿啊,越来越不好了,这不就跟咱们平时读书写字一样吗?心没放在上面,就什么也做不好。我以前也是,现在我爸妈彻底不管我学习了,我就可以专心做研究,那论文质量,你看看这张汇款单!45元!这就是高质量文章才配得上的稿费,你说是不是啊?”

“咱们粼粼现在不仅文章写得好,哲学也学得好,最近又多了很多人生感悟,是该好好奖励一下,我觉得不能去吃东街那种退步烧饼了,咱们去老市场买荷叶饼吃,这几天霜打的土豆脆香,用它炒出来的土豆丝夹在荷叶饼里绝对是珍馐美味。”

“田米,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吧?我还正打算明天去吃荷叶饼呢,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

到了邮局,方粼粼一边跟田米聊天,一边把汇款单交给窗口的工作人员,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就递出了45元钱和一张收条。

方粼粼签完字交还给柜台,两个人就准备离开邮局。

“方粼粼!是你啊。”

“哦,吴叔,怎么今天没出去送信啊?”

“我这刚回来今天又来了一批信,还没来得及去你们毛纺厂家属院送呢。里面刚好有一封你的信,要不你现在就拿走吧。”

邮递员从自己的绿色箱子里面翻了翻,找到方粼粼的抽出来递给他。

“谢谢吴叔。”

随后方粼粼跟着田米,跺着慢悠悠的步伐。

方粼粼看着信,田米也瞄了一眼,“哎,B大的是孙教授寄给你的?”

方粼粼的学术研究一直跟B大的孙教授相互学习和讨教,这是在田米认识方粼粼之前就一直进行的日常联络。

但是方粼粼现在的表情明显有些疑惑。

“怎么了?这信有什么不对的吗?”看上去和平时B大寄过来的信没什么不一样啊,一样的信封,一样的邮戳。

“孙教授上周才给我寄了信,我还没来得及写回信呢,他怎么又寄一封过来呀?”

方粼粼双手推着自行车,蹬开脚立上了车,田米也很自然的坐在他的后座上。

方粼粼把信递给田米:“要不帮我拆开看看?”

说完方粼粼就蹬起了自行车。田米坐在后座上感受到一丝丝风带着暖意,春天逐渐来了。这风力吹得很舒服,不再是刺骨的寒冷,反而充满了希望,就像路边的这些花花草草一样生机盎然。

新的一年,新的一个春天,新一轮的四季更迭,又要开始了。

田米在方粼粼的授意下拆开了信,看到落款有些惊讶的“啊”了一声,方粼粼立马踩停了自行车,转过身来。

“田米怎么了?”

“方粼粼,这信不是孙教授寄过来的,落款是考古学的李教授。”

田米跳下车,把信拿到方粼粼面前。

本来没有太在意这封信的方粼粼突然挺直身子,认真的读信上的每一个字。

“李教授对我的研究也感兴趣,想要邀请我加入他在B大的课题小组。李教授是考古学的教授,他想要邀请我,因为我对风土人情的研究有助于考古挖掘,这……”

方粼粼掐了掐自己的脸颊,有点痛,不是假的。“这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李教授怎么会认识我啊?”

准确来说这是个大惊喜。

“方粼粼,你在杂志和日报上发表文章,一定被更多的人看到了,李教授只是其中一位,说不定还有更多的张教授王教授都在给你发信呢,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呀。我听说 B大有青少年培养计划,各个教授的研究所都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可塑之材,少年天才,请他们一起加入研究。粼粼,你这是被更多的人看到了。他们看到了你的才华,看到了你的优秀,这不是个大惊喜吗?真太为你高兴了。”

“也就是说,我如果同意了,就能直接进入B大专心做研究?”

方粼粼听明白了,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真的吗?这不是白日做梦吧?”

方粼粼紧紧拥住田米:“田米,我被看到了,我被看到了。那些研究有更多人看到了,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是真的学术成果!”

田米有些感动,“是的,是的,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宝藏研究成果,一定能推动学术进程的宝藏。你也即将成为研究员,早早地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

方粼粼突然又严肃了:“我要去首都吗?”

田米:“为什么不去呢?信里面不是写了吗?有很多和你一样情况的天才,通过加入课题组进入B大,也会有合作的高中负责文化课程,按照教学要求,最终会和同龄人一起作为本科生毕业。粼粼,你这是提前拿到了大学的入场券啊。”

“我不想和你分开。”

田米宠溺的笑笑:“在说什么呢!我可不是拖朋友后腿的人。粼粼,你这么优秀,又遇到了这么好的契机,一定要抓住机会。一个人能在自己十几岁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爱好并且做出成绩,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人生。说真的,粼粼,我也很羡慕你,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虽然成绩好,但是也不知道将来学习什么方向。我很迷茫,你作为我的朋友,也是我的榜样,我也要好好计划下未来的人生了。”

“可是,我还是不想跟你分开,我想做研究,我也想每天跟你在一起。看你学习那么努力,我才更有干劲。”

“等你去到B大,见到更多优秀的人,还有同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会更有干劲的,相信我。而且,虽然我不知道要考什么专业,但是我一定会考B大,一年多以后,我们就可以再见面了。”

“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是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那……要不,也别急着现在就做决定,咱们去吃荷叶饼吧,先把空落落的胃填满再说?”

方粼粼眼睛里闪着泪花:“再加一份烤牛肉吧。”

等方粼粼把消息告诉家长,校园里和家属院里都炸开了锅,方粼粼成为B大自招预本科生的消息,成为街头巷尾新闻榜的第一名,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件事。

田米亲眼看见正在做题的高贤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扭断了手中的铅笔。她心中的嫉妒之火正在熊熊燃烧。

又过了两天,方粼粼又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来自于孙教授,信中他大放厥词,称李教授小人之心,想要捷足先登,实际上预录取的事情,他也一直在申请,最近才拿到了名额,所以邀请方粼粼加入他的社会学研究组。

除了孙教授和李教授,还有一封来自于欧阳教授的信件,称自己的中文系社会学课题小组也非常欢迎方粼粼加入。虽然自己的信写的有些冒昧,但希望方粼粼能好好考虑,中文系虽然和方粼粼喜欢的民俗文化研究看似有距离,但实际同宗同源,且如果方粼粼能够加入中文系,未来他会有更多的研究方向。如果方粼粼不选择欧阳教授,欧阳教授承诺,本年度不招收预录本科生。

方粼粼把三封信摊开在桌上,每一封他都读了无数遍,遣词造句早已烂熟于心。入夜了,他半躺在椅子上,脚搭在桌子上,望着窗外的月亮发呆。

蔡美霞端着两盘切好的水果,一盘送到田米房间,田米正在埋头苦读,另一盘送到儿子房间,看到自己儿子发呆,最近不是第一次见到了,再看看桌上的文件,知道他内心的纠结和犹豫。

蔡美霞把水果放到方粼粼桌上,把三封信摆摆整齐。

“儿子,慢慢想,不急着做决定。不管你选什么,哪怕你都不选,妈和爸爸都支持你。”“妈,开心是开心的,但是舍不得你和爸。”

“我看你是舍不得田米吧。”

方粼粼把腿从桌子上放下来,蔡美霞喂了一块水果到他嘴里。

“田米总有一天会和我分开的。爸妈,你们可永远是我爸妈。”

蔡美霞叹口气:“哎,儿子,知道你早想开了,不过妈还没想开,要是能让田米做儿媳妇,哎,终究是我前几世没积攒起来这福分。”

“妈,你又在说胡话了。”

“这不是又没在人家面前说,你就允许我跟你唠唠嗑。孩子,妈信命,人家田米也是你人生中的贵人,要是没有他,你怎么可能拿到这么多录取信。爸爸妈妈以前没有信任你,没有支持你,田米也是我们的贵人,现在爸爸妈妈可算是彻底扭转了对你兴趣爱好的想法。以前还是我们眼界太窄了,没想到我的儿子,做学问已经这么厉害了。”蔡美霞说着说着,眼中泛起了泪花。

“你说你舍不得妈,妈又怎么舍得你呢。从小到大,咱们还没有分开过。我的儿子,终究是成了大人,一步一步,要离开妈妈了。要朝着更辉煌的路前进了。”

方粼粼抱着妈妈,眼泪也哗哗的流。

“儿子,不哭,男儿有泪不轻弹,以后一个人在外生活,艰难困苦更多,千万不要哭。”

方粼粼哭的更厉害:“妈,谁说男人就不能哭了,我想哭就哭。我舍不得离开妈妈,还不能哭了吗?以后我一个人过,没有人给我送水果,没有人抱着我哭,我该难过还是会难过,不过,我也知道,一切,我能应付,因为我已经长成,能让我妈放心的大孩子了。”

蔡美霞觉得,这一两年,儿子真的长大了,现在,虽然比别的高考的孩子早了一点,但是方粼粼独自去远方生活,她是完全能放开手的。

她很自豪,也觉得自己全家都很幸运。

“你如果想不明白,要选哪个老师,就去跟田米商量商量。当然,决定都是你自己做。”

妈妈说完就走了,方粼粼也没有去找田米,那一晚,方粼粼彻夜未眠。

第二天,方粼粼肿着眼睛,完全起不来床,方量干脆就向吴军请假了。

吴军:“也是,你们休息两天也好,等做好了决定,再说。要不,现在小方同学去学校,反而还动摇军心。”

蔡美霞和方量都觉得吴军说的没错,所幸就给方粼粼请了一个礼拜的假。

不用去学校,方粼粼更加肆无忌惮,日夜颠倒的研究几个学术方向,一个礼拜以后,等田米差点以为他要在房间里闷出痱子的时候,方粼粼终于开门了。

方粼粼一把把田米拉进房门,这屋子里的味道田米差点没晕过去,她快速开窗通风,然后把桌上地上没洗的碗筷叠在一起,放在房间门口。

铺天盖地的资料和书籍散落在房间各个角落,田米小心翼翼的推开方粼粼面前的一堆书,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地上。

“田米,你嫌弃我。”

“臭是真臭。不过我已经把污染源都甩出去了。现在只有你的鸡窝头,还有这满脸的胡茬。想不到你这张脸,脏脏的,也很好看。”

方粼粼笑了,“田米,我想好了。”

田米:“让我猜一猜,你是不是还是决定选民俗研究。”

方粼粼激动地眼睛发亮,乱蓬蓬的头发和密密麻麻的胡须也遮挡不住他眼中的光。

“田米,你可太聪明了。这几天,我一直在研究考古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教授们的学术文章我也翻得滚瓜烂熟。考古学其实是很好的方向,毕竟民俗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历史研究的越清楚,就更能理解民俗的传承和根因。但民俗跟考古整体还是有巨大的差异的,我想,如果我投身于考库挖掘,复原,就没有时间探索更多的民俗文化了。”

方粼粼拿了两页纸:“对于陈窟的挖掘,是教授现在的重点方向,如果我去的话,也可能近十年都会参与陈窟的研究。”

田米把纸接过来,仔细的看了看。后世她听过莫高窟的保护者的传奇经历,完全能理解方粼粼说的话,如果选择考古,可能就要在一个地方奉献一生。方粼粼目前的研究重点很清晰,不太适合做考古。

“还有就是中文系社会学的这份录取信,民俗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若果能加入这个团队,绝对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我现在做的研究。教授也说,不想我把路走窄了。”

田米从地上找到另一封信:“你给社会学教授的拒信都写好了?”

方粼粼点点头:“嗯,民俗学是这几年才兴起的一门学问。总体讲还在建设中,对于民俗学本身,我有很多想法,现在这个时机参与,我觉得很幸运。虽然,没有社会学和考古学那么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很多前辈已经铺好的路,但是,我想跟着教授探索着前进。”

田米很真诚的回答;“也许未来,我国民俗学的研究进程,都有你耕耘过的痕迹。”

方粼粼抓着田米的肩膀:“一定。田米,我在B大等你,你可一定要来。”

“嗯。一言为定。”

——

一年半以后,高考恢复。

作为高三生,其实早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无数莘莘学子摩拳擦掌,等待着高考的这一天。

这是改变命运的时刻,也是艰难的时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绝不是说说而已。

周市一中高三年级全体同学,奋战三年,终于全部按时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他们的竞争对手,不只有高三的同龄学生,还有散落在全国各地渴求进步,渴求通过高考改变人生轨迹的所有人。

而大学的录取人数寥寥无几,高考,意味着最惨烈的竞争、选拔、和淘汰。

B大,全国最高学府,在周市的录取人数仅1名。

高考在冬天,为期两天,考完以后,田米的高中生涯就彻底结束了。回到小院,她即将告别借宿家庭。

蔡美霞和李亚哭成了泪人。

“田米,谢谢你一直留在咱们家,我们都把你当成自己的女儿了。我们不希望你离开。”

孩子们都一个个展翅高飞,最开始吴梦离开的时候,李亚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后来吴卿楚离开小院,吴军和李亚就彻底成了留守老人,再后来高贤玉也离开了。吴军李亚就指着看方粼粼和田米来抚慰心灵。

直到一年半以前,方粼粼也离开了小院。

只剩跟两家都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田米坚守在这里。吴军李亚,蔡美霞方量不约而同的都开始了高考倒计时。

他们知道,田米总归会离开,所以,在田米在小院生活的每一天,他们都尽可能的做好家长应尽的义务。无论是作为学生家长代表田米参加活动,还是作为田米的后勤保障,他们都极尽所能。

田米以后,他们也不会再留宿外来读书的孩子了。

田米的高三过的平凡而极其特别。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生活方面,完全不用任何操心,小院里的家长对待她,就跟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在学校里,她不参与任何的活动,所有人都投身学习,也没有人再找过田米的麻烦。

这是不内耗的一年,田米有机会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滚过三四遍,把所有可能考到的题目演练到万无一失。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田米知道自己稳了。

“叔叔阿姨们,请受田米一拜。”

田米跪下来,给叔叔阿姨磕头。

“在小院借宿的这三年,会是我人生中最特别的三年,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经历,认识你们这么好的叔叔阿姨,还有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大家一起共同经历风雨,共同进步。如今,我已经高中毕业,即将离开这里。”

田米哽咽了。

吴军和方量也哽咽了。

“田米,咱们这里随时欢迎你回来。也把这里当成是你的家,好吗?”

办完毕业手续,田米收拾行囊,回到田家村。

春节也马上要到了,过完春节,应该就能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而那个原书中的重大情节,也马上就要发生。

这次回田家村,家里变化很大,三哥与田丫儿也已经完婚,田丫儿比之前圆润了不少,田米这才听家里人说,三嫂子已经怀孕四个月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爸爸妈妈也看起来比上次还要年轻了很多,他们田家,算是田家村整体欣欣向荣的代表,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过得越来越好。

虽然家庭条件跟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但是田家一直都没有分家。

老话说:“破家值万贯。”一旦分了家,小家都要各自另起炉灶,生活成本就会高上来,要是换到别家,这点成本不算什么,分开过各个嫂子们才开心。

但是老田家不一样,嫂子们心很齐,都喜欢一大家子一起过日子。

家里任何一个人有好事,那就是全家的大喜事,所以田家的喜事一直不断。

听说田孝慈的饭店已经开了两家了,正赶上好时候,生意都很不错。田孝慈要把第三家店开到首都去,她要在那边等待田米过去读书。

田家的男人比较循规蹈矩,跟女孩子形成鲜明的反差,所以,田孝慈和田米现在成了全家的明珠,一个会赚钱,一个会读书。

这次,会读书的小妹要回来过年了,全家人喜上加喜,双倍开心。

这次,高贤玉没跟田米一起回来,但是,田米推测,高贤玉只是没跟所有人说她要回来。

高三一年,她老实了一年,勤勤恳恳读书,一定是想通过成绩正正当当的超越田米,但是每次考试的结果都一样,高贤玉永远都只能屈居第二。

实施就是这么残忍,B大的录取只能有一名。高贤玉的成绩,随便选一个省里的重点大学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她越努力,付出的沉没成本就越高,她眼中的坚定狠辣就越明显。

田米一点点的印证自己的推测,也一点一点的相信,高贤玉本人从未改变过想法。

跟家人在一起好好相处了四五天,大年二十八,有人来找田米了。

“田米,有人约你在后山见面,就明晚。”

“谁?”

“我也不知道谁,人家说,你去了就知道。哦对了,还说这件事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

“否则什么?”

“否则你妈……会没命。”

田米气笑了,没想到她敲打了高贤玉那么多年,最终,她还是用了最白痴的手段,而且,田米最讨厌的就是祸及家人,冤有头债有主,拉家人下水的人最没品。

不过,田米端详了一下来送口信的小女孩,一看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高贤玉最擅长的,就是路边随便捡个不认识的人来帮她,事后,还要人家背黑锅。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是田家村的人吗?”

“田米姐姐,我就是田家村的,一年前还是你救了我呢,如果没有你,我都被卖到非洲去了。”

“哦?你认识我那你认识我表姐高贤玉吗?”

小女孩摇摇头。

“那……是谁叫你来带话的?”

“一个不认识的姐姐。”

田米一怔,莫非高贤玉还有帮手了?

“妹妹,谢谢你,你说的话我都收到了,安心回家吧,以后如果还有人叫你来传话,你放心的来找我,好吗?”

“姐姐,我会不会害了你?”

田米摸摸女孩的头:“不会,谢谢你告诉姐姐,姐姐等这个消息很久了。”

田米回屋,交代母亲:“妈,这两天你哪儿也别去,就跟姨妈一直待着,一起待到过除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殿下为何如此心虚

六十二年冬

你吃了吗?

穿成渣A救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