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七零文工团日常 > 第76章 百钺欲进研究院

第76章 百钺欲进研究院

同学们都震惊了,港城大学来交流的事儿,事先怎么一点儿风声都没有?不过来交流是好事儿,章清云和大家一起鼓起掌来。

几个老师从其他教室搬来椅子,大家一起坐下来聊一聊对文学的看法。有港城的同学就内地最近正流行的伤痕文学做了提问,用词很犀利:“伤痕文学我也看了几篇,说实话,文学价值不高,大多都是宣泄情绪式的发泄之作,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在内地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几个老师有些尴尬,大家都是做这一行的,自然知道伤痕文学的局限性,当初冯教授教写作的时候,就让大家突破伤痕文学的限制,大胆想象,大胆创作,可还是很多人局限在框架里,不会写,也不敢写。

冯教授率先发言:“港大的同学们不理解很正常,华国经过十年的痛苦时期,广大群众需要一个情绪的宣泄点,伤痕文学恰逢其时,成为了大家情感发泄的纽带,引起强烈的反响是正常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绪会变淡,到时候自然会出现新的文学形式,这都是可以遇见的。”

“您是说伤痕文学会随着时间而消失?”

冯教授摇摇头:“恐怕不是消失,而是衰落,是慢慢转化成其他的文学形式,例如反思、改革等等。看来港城的同学对内地的文学还是很了解的,不知道来内地这些时间都看了什么书?”

“《灵与肉》、《人到中年》”

“《大唐桃夭传》,内地也能有这么优秀的武侠小说,真是少见。”

石墨雨等几个老师都笑了,冯教授指着章清云道:“巧了,《大唐桃夭传》的作者,正是青江大学文学系的章清云,喏,正是这位。”

好几个港大的同学都张大了嘴,没想到看到了真人,更没想到的是,真人是位这么美的女士。那个嚷着看了桃夭的男同学赶紧问:“章女士,您写桃夭是受了金老先生的影响吗?”

章清云点点头:“对,我是大学之后才接触到金老先生的作品,说实话,读了之后特别震撼,也是心痒难耐,想创立自己的江湖,桃夭之前还有两三个前辈,可惜,模仿之作,不登大雅之堂。只这本桃夭,算是发表了出来,能让这么多人喜欢,真是没想到。”

“喜欢,特别是第二本敦煌壁画的描写,巧妙的将谋杀与艺术融合在一起,简直是神来之笔。章女士,您的小说有没有打算在港城出版?港城有金老先生,是有武侠的土壤的,您这本桃夭一定卖得好。”

章清云笑道:“是吗?希望出版社也能这么想。”

一群人都笑,是啊,男生喜欢,不代表港城的出版社就看好,毕竟至今在港城,内地当代文学能引起巨大反响的,还不多。

一群人聊了两个小时,午饭都是教职工打过来,大家一边吃一边聊的,气氛十分放松。一点半吧,交流会结束,大家集体合影,港城大学此行算是圆满结束。

送走了人,章清云他们却还要上课,好在课不多,不到三点就放学了。章清云不急着回去,打算去图书室看看,找找灵感。下一本书的题材迟迟没定下来,她最近有些心焦。

刚走到楼道口准备上楼呢,被一道女声叫住:“清云,等等。”

章清云回头,竟然是秦萍?这可奇怪了,秦萍不是应该在京城上大学嘛,来这里干嘛?

似乎是感受到了章清云的疑惑,秦萍指着身边的女人,介绍道:“这是我堂姐,上个月从港城回来探亲。在家里看到了你的《大唐桃夭传》,说是想购买版权,回去拍电视剧,这不,我领着来见你了。”

嚯,双喜临门啊!惊喜总是来的这么猝不及防!

章清云挑挑眉,秦家当年被波及的那么厉害,有海外关系也不奇怪。章清云丝毫没惊讶,看向秦萍旁边的女人。

女人大概三十岁,短发,大红的短裙套装,低跟皮鞋,十分的干练,大概是没想到章清云这么漂亮,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握手的时候还忍不住称赞:“以章小姐的长相,在港城出道绝对能红,一部片子赚上百万都有可能。”

章清云:“......”如果她没记错,如今的港城娱乐圈,还是□□把持着吧?明星可不是好职业,特别是女明星,她笑道,“我就是动笔杆子的,可不会演戏。秦小姐您真会说笑。这样,北街那边新开了一家咖啡馆,咱们去那里聊聊?”

秦燕京耸耸肩:“我的中文名叫秦燕京,不过叫我Lisa吧,在那边习惯了叫英文名。我目前就职于港城电视公司,是做电视策划的,今日来呢,也是想跟章小姐谈谈合作的事,咖啡馆我请。”

许是秦燕京的装扮太过打眼,三人站了没多久,走廊里就叽叽喳喳的,扰到了老师办公,冯教授推开门去瞧,听了半截子,立马开口:“清云,来我办公室吧,如今咖啡馆都成了大学一景了,人多,谈话也不方便。”

章清云感激地看了冯教授一眼,忙领着人进去。

知道是来谈版权的,冯教授心里有数,很快占据了谈话的主导权,公事公办的道:“五本打包肯定不行,目前我们只卖一本。这么做对你们也有好处,毕竟是内地的小说,在港城会不会水土不服,谁知道呢,是吧,拍完效果好,咱们再谈接下来的合作。”

第一本就是敲门砖,版权费不可能高,但要是拍出来的电视剧赚钱,接下来四本的价格可就是天价了。冯教授给了章清云一个眼神,让她不要急,这些话虽然目前听着不好听,可为了以后更大的利益,该忍还是要忍。

章清云:“......”冯老师太好了,有点儿感动啊。以后得对灿灿的师祖更好些才行,每年冬天再送些皮草吧,棉袄毕竟有些臃肿。冯教授是个洋派的人,肯定更喜欢皮草和呢子大衣。

秦萍在一边看看冯教授,又看看秦燕京,低头忍笑。她这个堂姐啊,还没改掉初来内地的傲慢习气。以为谁都见钱眼开呢。打包是价钱高,二十万,一般人听了,可能真的马上就答应下来。可章清云是一般人嘛,人家是宁愿挂靠单位,也不去机关上班的纯文人!

纯文人什么样?视金钱如粪土!

不得不说,秦萍对章清云的误会有点儿深。

秦燕京是真的喜欢《大唐桃夭传》这个系列,才央求堂妹来买版权的。以堂妹家的地位,能跟秦萍做朋友,说实话,就算看在大伯的面子上,她也不会乱开价。二十万,对内地的小说而言,真的是很合理的价格了。

奈何章清云不答应,在心里叹口气,秦燕京再次试探着说:“这样,二十五万,打包版权,这个价格已经很合理了。港城那边一般的作家作品版权,也就是这个价格了。真的,我不骗人,堂妹在这儿坐着呢,就是骗谁,我也不会骗堂妹的朋友。”

秦萍赶紧摆摆手:“我就是带堂姐来认识认识人,你们谈,我不掺和。”

冯教授微微一笑,说出来的话却十分坚决:“我是清云的写作老师,版权的事儿我说的算。就单本单本的卖,不打包。”

秦燕京皱眉,似是十分烦恼的样子,良久才道:“好吧,单本的价格就没那么高了。毕竟您刚才也说了,内地的小说拍成电视剧,有可能水土不服,三万,怎么样?”

冯教授摇摇头:“您既然特意来了,就是看中了《大唐桃夭传》的价值,三万不可能,低于五万不卖。您是港城电视公司的吧?我记得那边还有一个亚视,也是不错的电视台,您要是觉得不合适,没事儿,我在港城也有朋友,找找亚视的人,应该是能牵上线的。”

秦燕京挑挑眉,这个冯教授还真不好对付。《上海滩》、《京华烟云》火了之后,如今全港城一股脑跟风拍民国戏,秦燕京却觉得不能跟风,明年后年热的一定是武侠。金先生的作品固然好,可就是太好了,几乎人人看过,缺少新鲜感。

这次跟着父母来内陆探亲,本来心里挺排斥的,毕竟她生在港城长在港城,对内陆没什么感情。谁知无意中看到《大唐桃夭传》,一下子觉得没白来,要找的本子这不就来了!以为能捡个漏儿呢,谁知遇到了难缠的。

秦燕京想了想,说道:“五万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剩下的四本桃夭传,我们有优先购买权,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冯教授笑了:“自然,不过话要说清楚,优先购买不是独家购买,我们可以根据价格,选择对我们最合适的买家,这个您没意见吧?自然,在卖给其他人之前,我们肯定会询问Lisa小姐的意愿的。”

秦燕京点头:“成交。”

冯教授不疾不徐:“秦小姐别急嘛,我这里卖的是电视剧版权,不包括电影和漫画、图书以及小说衍生人物的版权,包括但不限于桃夭人物玩偶、道具等等。另外版权时间咱们还没说......”

秦燕京:“......”这老太太挺懂行啊。

就这么的,章清云卖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版权,迅速完成了万元户的梦想。直到签了合同,章清云都还不敢相信,这就卖了?虽然如今港币没人民币值钱,可再不值钱,她也成万元户了!

秦萍也很惊讶,没想到写文章这么赚钱!

送走两人,冯教授敲了敲章清云的脑袋:“行了,回魂了。”

感觉到头上一疼,章清云赶紧伸手捂住:“老师,您下手也太重了!”

冯教授呵呵两声,翻个白眼儿:“小没良心的。”

章清云赶紧起身,狗腿地给冯教授倒茶:“那什么,老师,您喝茶。您不是说国外有专门的经纪人,专门负责洽谈版权、出版之类的事儿。您给我当经纪人怎么样?咱们就按最高的,百分之十五算代理费,怎么样?”

冯教授摆摆手:“不用,你是我的学生,帮你是应该的。我不想看我的学生受骗。那些港台过来的,最会压价。听说老多内地的小说,都被他们低价买走了,今日正好我看见了,也不单是为了你。”

她指指手边的文章,章清云一看,是强调版权重要性的,可见冯教授是真的在关注这方面的事情,只听冯教授继续道:“我准备在校报、江省日报和国家性报纸都投稿,让大家认识到版权的重要性,也普及一下港台那边的小说价格,什么样的书能卖什么样的价格,让大家心里有数。就算要低一些卖,也不能低的太离谱。”

对那边市场这么熟悉,章清云更不想放过了,冯教授不想做经纪人,肯定认识懂这方面的朋友,章清云赶紧恭维:“老师您就是高瞻远瞩。那什么,您也知道,我脸皮薄,不好意思跟人家提钱的事儿,不知道您有没有认识的朋友,以后版权、港台那边出版的事儿,甚至海外出版发行,都需要人替我去谈。”

冯教授点点章清云:“你还缠上了。”

嘴上嫌弃,手上却很诚实地刷刷写下了一个人名和电话,递过去道:“这人叫曲桓,如今在京城杂志社混日子。不过电话是他们筒子楼的公用电话,你晚上打就行。

他家在港城和岛那边都有亲戚,M国、F国也都有远亲,人脉广。而且他家以前就是做图书生意的,海内外的亲戚目前也都从事这一行,这方面人头熟。打这个电话,他会过来给你做经纪人的。今天上午港城大学的学生提到的,在港城出版的事儿,找他绝对能给你办好。

不过我建议他还是留在京城的好,毕竟是文化中心嘛,呆在那里,风向政策能知道得更快,你在青江只管好好写作,卖书的事儿交给他。”

章清云忍不住啧啧两声,这家境,估计那些年没少受罪吧。她一把接过来,笑着道:“行,老师介绍的肯定差不了。放学了我就给他打电话!”

时间也不早了,一看手表,快六点了,又说了几句话,章清云很快骑车回家。一路忍不住高兴地咯咯笑,到家了却什么也没说。灿灿还小,正是学舌的时候,这么多的钱还是不要让她知道了。反正家里不缺钱,灿灿从小什么也不缺,又没有养成骄奢的习惯,那就一直如此下去好了。

至于关百钺,嘿嘿,等过几天收到汇款单,再说不迟。

回到家,正好关百钺没回来,章清云赶紧给曲桓打了个电话。如今公用电话得先说找谁,那边知道后会告诉你几分钟之后再打来,然后双方挂断,守着公用电话的人起身去找人。时间到了章清云再打过去,才能跟人说上话。

今天就是,五分钟后再打过去,一道有些颓废的男声道:“喂,哪位?”

“我是章清云,是冯梦梅冯教授给我介绍的,说您可以做我的图书经纪人。”

话筒里的声音明显高亢许多:“对,对,对。可以,这活儿我家是干惯了的,这样,我过去亲自跟你谈,你等我,咱们面谈。”

章清云迟疑:“您方便吗?冯教授说您有工作......”

“方便,假还是能请来的,你别担心。到了青江我直接去你们学校,咱们过几天见。”

行吧,面谈就面谈。

不过先于曲桓到的,是来自港城的汇款单。距离签约也就过去大半个月,港城的汇款单来了。这么大额的资金往来,还是港城那边寄来的,银行格外重视,不仅让人专门来家里通知,还看了很多证件,连关家康和梁秀英的都看了,这才将汇款单交给章清云,并说了取款该带哪些证件。

好家伙,这下子全家都知道了。等人离开,就连四岁的灿灿都伸出手指头,想数数五万是多少钱。章清云扶额,她真傻,真的,完全没想到银行会亲自上门!也是她疏忽了,如今就是京城,国际汇款都不常见,更别提青江了,还是这么大额的,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关百钺看看手边的米饭,怎么觉得有点儿软呢。

章清云轻咳一声:“那什么,前几天秦萍带着她堂姐,一个在港城那边做娱乐策划的,看中了我的小说,这是卖版权的钱。”

关百钺眨眨眼:“几本书的版权?”

章清云笑着伸出手指:“一本,老师说先试试水,要是反响好,后面四本的价格肯定高,要是不好,反正五万也够咱们花一段时间了,我再写就是了。”

“够,怎么不够。”梁秀英眼里都是惊喜,聪明,长得漂亮,还会赚钱,这儿媳妇简直太好了,也不知怎么眼瘸,看上她儿子了。梁秀英忍不住啧啧两声,嫌弃地看了儿子一眼。

关百钺:“......”会赚钱的儿媳妇,果然比亲儿子还受欢迎。这饭,是越来越软了。

如今有外汇兑换业务的就一家银行,当时签合同的第二天,秦燕京没走,专门领着章清云去办了银行卡,并询问了汇款的一些细节才走。

如今有了汇款单,章清云带着所有证件,连《北方文学》寄来的证明材料,证明章清云就是作家章清云,可以说做了完全的准备,这才在第三日下午,和关百钺骑车去银行兑换取钱存钱。

也是到了银行才知道,根据最新的《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凡是华国境内的华国公民、外国侨民或者无国籍的人,收到国外、港台或者濠州汇入的外汇,都必须结售给华国银行;而对人民币三千元及以上的大额汇款,允许个人留存10%的外汇。上述结售给华国银行所得的人民币,皆享受优待侨汇的有关待遇。

允许个人留存10%可以说是意外之喜了,秦燕京的汇款是伍万元港币,留存10%就是五千港币,也不少了,以后和秦燕京继续合作的话,外汇只会更多。在国内,外汇无法直接流通,不过可以换成外汇券,在外事商店等处购物,买一些国内其他商店很难买到的东西,当然也可以留在银行,以后出国玩的时候用。

章清云暂时没有换外汇券的打算,想用的时候随时都能用。除了外汇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后面那句“享受优待侨汇的有关待遇”这句话了。这就要说说侨汇券这个时代产物了。

侨汇券诞生于一九五七年,是计划经济时期,为了平衡国家外汇短缺和保证侨眷生活而推出的制度。

早年外汇到了国内,得强制结汇,变成人民币才能在国内流通。可外汇购买力多强啊,强制变成人民币,华侨又不傻,汇款慢慢变成了汇实物,外汇一度减少。

为了鼓励华侨多给侨眷们汇外汇,这才在五七年发行了侨汇券,其实就是用物质奖励,主动让侨眷们鼓励国外亲属寄送外汇。

侨汇券由主票和副票构成,主票由侨汇数额、发行机构名称及印章、编号等构成,副票就是所谓的物质奖励了,由一个个更小的票据构成,上印各种可以购买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例如粮票多少多少斤、糖票、肉票等。

自五十年代起,凡是境外外汇折合人民币一百元的,凭借侨汇券的副票,可依价额外购买供应粮食六公斤、食用油一公斤、白糖一公斤、鲜肉一公斤和棉布十尺。

侨汇券副票不能单独使用,需要搭配人民币同时使用才行。这么多年,侨汇券附票的副食品券没怎么变。可外汇券主票的购买能力和范围在不断增加,如今外汇券主票不仅能购买生活物资,还能去外事商店,购买罕见的日用品、工业品等,更可以和一些票证、购物券互换,在华国一度被称为“超级货币”。

按照如今人民币和港币的官方汇率,四万五千元港币约等于一万三千七百人民币,按照如今外汇券兑换副食品的数额,这笔稿费,能给家里增加一千六百多斤的粮食,两百七十多斤的食用油、糖和肉,还有一千多尺的棉布。

听着柜员一一报账,章清云和关百钺都傻了,要知道如今买什么东西可都要票!外汇有这么多好处,看来以后得多和秦燕京合作了!

本来还想问副票里的副食品能不能减少一些,换成棉布、白糖、工业券等耐储存的,可一看柜员拿出来的侨汇券就闭嘴了。

为啥?那券都是印好的,柜员也没有权利更改。

忙活了一上午,柜员们还帮着计算了要交的手续费和税费,并且提前去税务局请了工作人员,现场交税,十分具有服务精神了。

出了银行的门,关百钺笑:“这下真成吃软饭的了。”刚才工作人员看他的眼神儿啊,不敢想。

章清云笑;“那就有点儿吃软饭的自觉,把我服侍好了,给你赏钱。”

看看左右没人,关百钺忍不住调侃:“怎么,昨儿没服侍舒服?那今晚我再努力努力。”

“流氓!”

耍了回花腔,两人看着多出来的粮票、油票、糖票等一堆票证,还是很震撼的。关百钺咽了咽口水,说章清云:“快,给爸妈送过去一些,这些够咱们吃一两年的了,别过期了。”

几乎所有票据都是有时效性的,外汇券的副票也不例外,他们拿到的是一年期的,也就是说,一年后就过期了,按照人口数量,章清云拿了约一半的副票送回家,把章砚臻和陈静吓了一跳。听说是取稿费时白送的,陈静比闺女还高兴:“以后多挣外汇,如今国家正缺外汇购买新技术呢。”

他们这一代人对外汇是有执念的,报纸上天天报道,只有外汇才能买最新的技术,才能发展国家的工农业,让国家走上富强的新道路。

没在家多呆,下午还有课呢,因为汇款单而带来的冲击,就这么短暂的过去了。两人上辈子都是见过钱的人,还不至于被一万多块钱吓着,吓着他们的是那些票证而已。

显然,见过世面的不止两人。关父关母也只是鼓励章清云多赚外汇,别的都没说。至于白得的粮油票据,没有这些东西,关家也没挨过饿不是,灿灿还不是养的白白胖胖的。锦上添花而已,无需大惊小怪。

没两日,曲桓就来了,在冯教授的办公室和章清云见了面。曲桓看起来年约四十,清瘦儒雅的长相,偏生了一对儿狭长的凤眼,眯起来看人的时候,很有几分深情款款的感觉。

章清云看看冯教授,又看看曲桓,懂了,这俩八成有过一段!

知道章清云的第一个版权卖了五万块,曲桓眉毛都没动一下,只是瞥了眼冯教授,淡淡来了句:“低了。”

冯教授:“......”她这暴脾气,要不是下放的时候又遇上这人,早不搭理他了!德性!

曲桓挑挑眉,指了指桌上的合同:“相信小九跟你介绍过我吧?”

小九?

可能是看出了章清云的疑惑,曲桓哦了一声,解释道:“我们当时上大学的时候,班里人少,一个系才九个人,你们冯老师年纪最小,大家都叫她小九。”

冯教授皱着眉,十分的不耐烦:“行了,说正事儿。另外,我没介绍过你,只说你在海外有关系,能帮清云卖出去版权,其他的我可都不知道。”

曲桓:行吧,不知道那就再说一遍。

“我家解放前就是做印刷生意的,图书方面的事儿没有比我更懂的了。小九说的没错,港城、岛那边、M国、F国,我家都有亲戚,还都从事图书相关行业,对于你的作品以后在国外发行,我是很有优势的。”曲桓点了点合同,“相应的,我的经纪分成也是最高的,百分之十五,这个你没意见吧?”

章清云:您是师公,我是敢有啊,还是不敢有?

虽内心吐槽,和曲桓的谈判还是很顺利的,这是个很会谈生意的人,双方签了经纪人合约,以后图书出版、稿酬等事情,都交给曲桓去谈。

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章清云下一本小说还不知道写什么呢,《北方文学》那边就将稿费提高了,千字十块,已经是大家的水平了。

等跟白编辑签完合同,收了白编辑一堆的礼物后,曲桓呵呵笑着拍了拍章清云的肩:“算是我回京城之前给你办的第一件事儿。好了,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我得去买票回京城了。”

前面的话还能听,后一句就扎心了。新作品在哪儿,章清云也想知道啊。可能是五本桃夭传耗费了太多精力,章清云最近都没灵感,焦虑的不行,整日泡在图书室,愣是一点儿想法也没有,也是奇怪了。

九月二十号,正好是周六,也是期盼已久的人艺话剧团演出的日子,中文系早早就放学了,关百钺所在的机械学院也没拖堂,五点放学,夫妻俩匆匆吃了晚饭,和关父关母、灿灿在省话剧院门口集合。

路上乌泱泱全是往这边赶的人,章清云上辈子没看过话剧,还挺震撼的,跟关百钺感慨:“喜欢话剧的人还挺多。”

关百钺就笑:“还是娱乐活动少的关系,等以后电视多了,再人手一台手机,这样的盛况再也见不着了。”

也是,随时随地都能看视频的时代,很少有人再去花那么长时间看话剧了。关父关母在剧院门口的大柱子下站着,手边灿灿正嗦冰糖葫芦呢,见了父母格外开心,举着被嗦地亮晶晶的冰糖葫芦就往章清云嘴里塞。

章清云:“......”嗯,自己生的,不嫌弃。假装嗦了一小口,这才道:“灿灿吃吧,我不喜欢吃这个。”说着和关父关母打招呼,“爸妈,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关家康乐呵呵的,抬手看了看表:“刚来没多久,六点了,等灿灿吃完了咱们就进去。”

话剧六点半开始,关父关母托人买的票是中间位置的,视野还算好。一家子进去没多久,话剧就开演了。不愧是人艺经典剧目,演员们的演出可谓是出神入化,瞬间将章清云带到那个战乱贫苦的年代,跟着演员们一起体验了那个年代人们的辛酸苦辣。

人艺巡演计划在青江停留五天,场场爆满,以关父关母的关系,也只买到首演当天的票,其余四天都没去,不可谓不遗憾。

五天后,人艺去其他城市巡演,在青江刮起的话剧热却没有随着人艺的离开而散场。特别是大学里,已经到了自发组织话剧社,要排练话剧的地步。中文系里,路秋、谢云飞、孙芸等牵头组织了话剧社,也想要凑热闹,排演学生话剧。

谢云飞十分擅长演讲,一次专业课后开始鼓动大家:“燕京的大学生早就开始排演话剧了,甚至是原创话剧,咱们青江大学生也不能认输!

之前的人艺演出大家应该也听说了,不说跟人艺的演员和剧本比,可咱们也有长处,咱们是文学系啊,这么多发表过文章的同学,写原创剧本总可以吧?

我代表话剧社,向所有同学征稿,只要是被录用的稿子,只要是反响好的,都会成为青江大学话剧社保留剧目。也就是说,青江大学在一天,同学们写的剧就在,保证年年都有校内演出。大家可要抓紧这个留名校史的机会,积极投稿!”

章清云可没什么兴趣,她目前正没灵感呢,且保留剧目有什么用,有钱拿吗?还不是做白工!

心里正腹诽呢,那边谢云飞就找上了门:“清云啊,你看咱们中文系话剧社成立也一周了,有没有兴趣加入话剧社?你以前就是芭蕾舞演员,是演过芭蕾舞剧的,经验比咱们所有人都丰富。放心,来了就是女主,妥妥的,我还会争取一些待遇,尽量不让大家做白工......”

章清云心说谢云飞进步不小啊,都知道拿钱说服她了,可没用呀,你们给的钱太少了。章清云拒绝道:“谢同学,我目前主要是从事小说创作,对演戏没什么兴趣,也不会,要不然你再找找别人......”

话还没说完,跟章清云关系比较好的路秋就开口了:“清云,咱们戏剧社可是申请到了校内巡演的机会,到时候院系领导都会来,你可不能不给面子......”

章清云为难了,她问:“演什么戏定了吗?”

路秋摇摇头,指了指谢云飞:“社长想演原创剧本,可原创哪儿那么容易,现在本子还没有呢,我的意思是演老本子,茶馆、龙须沟、雷雨,都是经典剧目......”

谢云飞却野心勃勃:“经典剧目嘛,大家都看过,有什么意思?咱们要演就演原创,放心,我不是跟大家公开征稿了嘛,相信不久就会有好本子的......”

为了不演戏,章清云赶紧说:“那什么,我给你们写稿子吧,剧本也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我还没创作过呢,就当练手了。演戏就算了,我是真不会。”

芭蕾舞剧和话剧完全是两码事儿,跳舞不用说词儿啊,话剧除了是表演的艺术,还是语言的艺术,她可不敢说会演戏。

谢云飞还想再劝,章清云继续道:“写稿子我算是有些心得的,要不这样,要是本子不好,咱们再说演戏的事儿,怎么样?不过稿子要是录用了,我可就不演戏了。”

行吧,谢云飞是放弃了省报的工作来上的大学,自然是想在校园里作出一番事业的。戏剧社被寄予厚望也不难理解。

日后少不得要接触影视行业,章清云就全当是练手了。在图书室将经典剧本都看了一遍,又去翻了《戏剧研究》、《中国戏剧》等杂志,这才开始动笔。

章清云决定将地点设置在青江的大杂院,以一九一八、一九三八、一九五八和一九七八四个年份为时间点,展现大杂院里的众生态。

具体点,就是鞋匠、掏粪工、拉洋车的车夫等等不同的人家,在不同时期的生活。军阀割据下的民不聊生、日据时期的惶惶不可终日、再到新中国翻身做工厂的精气神儿做对比,及至最后大运动结束,每家每户迎来新生为结尾。

借鉴了后世很多作品,作为学生话剧该是绰绰有余的。剧本字数少,语言精炼,章清云花了不到十天就写完了剧本。

话剧社那边,作为备选方案,已经在排练《雷雨》了。因着演戏要求的人多,话剧社前边儿的中文系几个字已经去掉,如今是学校级别的社团,很多外系的同学也参加进来。

排练地点就在学校大食堂,每晚七点到九点,章清云和关百钺到的时候,同学们正嘻嘻哈哈的排练呢,谢云飞压着脾气没大小声,此时见章清云两人来了,干脆扔下同学们跑过去:“大忙人怎么有时间来看话剧社排练?不会是稿子写好了吧?”

章清云笑开了:“不愧是班长,喏,原创剧本,要是觉得还不错,就排练这个。”

谢云飞见真的是来送剧本的,立刻笑得褶子都出来了:“太感谢了,你也看到了,大家对老剧目兴趣不大,排练都没热情。有原创剧本就好了,要是日后成了保留剧目,咱们就是首演,在学校历史上都会留名的。”

说得章清云都不好意思:“那什么,还不一定大家都喜欢呢,你和几个副社长都看看,有什么要修改的跟我说。”

“一定,一定。”

许是太想演原创剧本了,话剧社竟然一致决定排演章清云的剧本,还请章清云过去指导。因着是自己的本子,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等第一次正式排练时,章清云还真去看了。

学生们演戏不可能跟人艺的老艺术家比,但也有一两个出彩的,例如演掏粪工的男生,将争粪道的狠辣、与人交往不自觉表现出的自卑和言语里的攻击性,都处理的很好。根据排练结果,章清云还当场调整了几个小细节,算是彼此完善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