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央生病的时候,整个人会变得颓废而沉默。他左手打着吊针,坐在医院冰冷的不锈钢材质的座椅上,身子侧着,左肩靠在墙上。这个姿势可以保证他看到窗外院子里矮小深绿色的树木,透过枝丫间的缝隙,有时能看到围坐在树下的人。
盛醉缴费回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景象:少年人穿着一件素净的白色长衫,后脑勺对着他,面前是挂药瓶的铁架台,太阳穴抵在贴着白色瓷砖的冰冷的墙面上。
铁架台取代了盛醉的位置。
“哥哥。”他喊了一声,想让俞央回头,想让俞央看到他笑。
俞央没有反应。
盛醉走到他面前蹲下,看他眼神飞到了窗外,屋檐下的麻雀叽叽喳喳也跟盛醉一起好奇地看着他。
“哥哥。”盛醉又喊了一声,“宝贝?亲爱的?”
俞央依然没有反应。
盛醉将手搭在他手背上,掌心之下的皮肤因为输液变得冰凉,盛醉小心避开针头替他揉手指。
俞央终于将头转回来了,他的目光落到盛醉揉搓他手指的手掌上,长久地注视着,像是在发呆。
“怎么了?”盛醉放轻声音问他。见他不答,盛醉便不再说话,安安静静蹲在他面前,保持这个姿势帮他揉手指。
俞央的目光从他的手掌落到地面上,从地面一点点爬升,最后错开盛醉的脸颊落到他身后走廊尽头的CT室的隔离门上。
盛醉一只手揉他手指,一只手摸出手机拨通了电话。
“喂,是我。对,他现在状态不对,对,生着病,嗯,没反应,好像听不见我说话。不严重,他不想去看医生,你那边的药有副作用,我不想给他吃。嗯,好,好,再见。”
盛醉挂断电话,担心地看着俞央。
俞央变成了一具空有热血皮肉却没有灵魂的,栩栩如生的雕塑。
盛醉背着他找了个心理医生,三天两头跟医生通电话交流俞央的病情。因为俞央自己抗拒,所以盛醉只能私底下悄悄跟医生沟通。医生告诉盛醉俞央可能存在微笑抑郁倾向,见不到人他也无法给出具体诊断结果。
当人处于生病的脆弱状态时,负面情绪极大化,社交回避性达到顶端。此时患者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存在暂歇性失聪、暂歇性失明现象。
医生告诉盛醉最好还是带人来看看,盛醉蹙额无奈道,“看情况吧,他不想来就算了,我能把人照顾好。”
盛醉蹲得腿都麻了,他挂断电话专注地看着俞央的眼睛,试图从那双眼睛里看到俞央心里的世界,但是失败了。
吊瓶里的液体输了三个小时,俞央便发呆愣在那里愣了三个小时。护士拔针的时候他才很轻地撩了一下眼皮,睫毛微颤,好像被疼痛感刺激到了。
因为感官封闭,所以外界施加的痛感刺激变成了唯一一把能让他恢复正常的锁。
盛醉觉得自己的心脏快要撕裂开了。他自诩对俞央了解得透彻,却从来不知道伤害自己竟然是他最后的退路和找回意识的唯一手段。
白色的棉花球按在针孔位置,透明创可贴将棉花球固定在创口处。俞央的手指被盛醉搓得发热,他轻轻动了一下指尖,缓慢地摸索着找到盛醉的手掌,轻轻扣住他,难得现出几分脆弱来。
“哥哥,我们回家。”尽管俞央听不见,盛醉还是自顾自说着话,絮絮叨叨得像个操心的老公公。
俞央的眼神没有聚焦,他被盛醉牵着走下楼梯,被盛醉护住额头拉到出租车里,又一路被牵着走回家。
俞央的鼻尖轻微翕动着,他闻出来了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充满屋子的干花花草香,茶水蒸腾缭绕的热气,旁晚暖阳晒被子发出灰尘和螨虫的味道,窗户外的风带来不远处山头树木的清香。
俞央抱着膝盖在沙发上蜷缩着,保持这个姿势很久很久,盛醉看了他很久很久,见他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盛醉便转身去厨房给他烧水煮茶了。
“敬宁?”俞央轻声开口,语气充满试探。
盛醉连忙放下手中的茶壶,一溜烟跑到沙发边上紧紧攥住他的手,“在,我在,我在的。”
“你能听见我说话吗哥哥?”
俞央闻声转头看他,“你在哪里?”他语气有些无奈还有点害怕,“我好像看不到你。我什么都看不到,都是白色的,到处都是白色。”
盛醉拥抱他,附耳道,“是因为我遮住了你的眼睛,所以你才看不到。”他在俞央双眼上落下一个吻。
“那为什么是白色不是黑色?”俞央不太相信,问他,“我这样多久了?”
盛醉避而不答,“因为我用白布蒙住了你的眼睛,所以你看到的东西都是白色。”
俞央不信,“真的吗?”
盛醉道,“不相信的话,等一会儿我把布摘下来,你就能看到了,别害怕。”
俞央又不说话了。
盛醉找到一条两指宽的白色绸缎,将绸缎轻轻覆上他的双眼。
“宝贝休息一会,要睡一觉吗?”盛醉将茶壶丢在一边,“想喝水吗?饿了吗?”
他坐到俞央身边,轻轻揽了他一把,让他倒在自己身上。
“想要我给您念书吗?要讲故事吗?”
盛醉让俞央枕在自己膝盖上,一只手抚摸他的脊背,一只手轻轻按揉他后颈。
“手痛吗?有哪里难受吗?”
俞央时能听到他的声音,有时不能。他只听到盛醉问他要不要讲故事,于是他点点头,柔软的黑发在盛醉膝盖上摩擦,“我要听你念书,要之前我没看完那本诗集。”
盛醉放了首舒缓的弦乐,语调沉浮,俞央的白色世界中出现了一朵追逐水流上下浮游的花朵。
“I fall in love with such world, the sun rises and sets in the east.”
俞央闭上眼睛,盛醉在他的世界里召出了一轮暖阳。
“Butterflies, grasshoppers, gnats and the people I love, they surround me and make me happy.”
俞央又看到了蝴蝶、蚱蜢和其它小昆虫,还有盛醉。他们身上有粉色气泡不停朝外奔涌。
而后黄河倾流银河落地,星海将他环绕其中,变成闪闪发光的白色钻石,也变成剔透的冰糖,变成棉花变成城市的星火变成盛醉看向他时眼里散出的光。
“我可以摘下那条布带了吗?”俞央问,“我想看看你。”
医生告诉盛醉,医院很可能是触发俞央心灵创伤的一个标志物,或者是生病这个状态、医院患者的病服、刺鼻消毒水的味道或是别的什么,有一个东西刺激了俞央的大脑神经,触发他身体的自动保护系统,所以他看不见、也听不见了。
但是俞央本人是不知道的。
医生告诉盛醉,或许从前他陷入这种创伤回避状态时并没有自主意识,也就是说,在他眼里,他只是在发呆或者打盹,不过一不小心四五个小时就过去了。他本人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
这个状态下患者可能出现应激性行为,建议不要进一步刺激患者,等他自己慢慢恢复。
盛醉问俞央,“真的很想见到我吗?”
医生:“你可以引导他,但绝对不能叫醒他。向他描绘他周边的景象、你在做的事情、他所处的位置,诱导他去想象。他知道的外界信息越多,就能越快恢复过来。”
“如果他长时间处于暂歇性失聪状态,你要增加你们的肌肤接触时间,适当给予他外界刺激,让他的感官出现反应。”
“当他听力恢复,你就可以开始诱导他了。”
盛醉道,“现在窗外空调外机上站着一只黑色的小鸟,天边火烧云铺满了整个世界。电视机关着,黑色的屏幕能照出我们依偎你影子。”
“你躺在我膝盖上,我在抚摸你。茶几上放着零食,有果冻辣条和酸奶,还有水果冻干和麦片。”
“我把你喜欢的半人高小熊玩偶抱出来了,就放在你腿边。”
“我穿着你衣柜里那间雪纺质地的蓝色衬衫,你身上穿着我买的纯白色长袖。”
盛醉说,“那么你准备好了吗,我要摘了。”
被他这么一说俞央有点紧张,他期待又兴奋地呼吸着,手指攥住盛醉的衣袖,整张脸都埋在他腹部,灼热的呼吸隔着衣服打在盛醉身上,盛醉却没心思心猿意马。
俞央脸上的布条慢慢滑落,他紧闭着双眼,干脆环住了盛醉的腰。
“我是不是…”
“不是。”盛醉强势打断他的话,“你在医院很困,输液输完了都不知道,我刚把你抱回家你就醒了,蒙眼的布条是我的恶作剧。别乱想,什么都没有。”
盛醉附身再次亲吻他的眼睑,“还困吗?该醒了吧?出去走走,现在空气很好,我跟你一起。”
俞央心下安定,从他膝盖上爬起来坐直,慢慢睁眼。
“哇!真的有火烧云!”他拉着盛醉跑到窗边,两人大开着窗户趴在窗沿上朝外看。
“对不起啊我不知道我睡着了,抱我回来很辛苦吧,下次不会了。”俞央跟他道歉,看起来内疚极了。
“不会的。”盛醉抱住他,“不要道歉,我很享受的。”
盛醉藏起眼中的担忧,笑嘻嘻道,“毕竟哥哥真的是又香又漂亮又软,特别好抱,我还想抱呢。”
“哥哥,”盛醉又问,“你有过创伤吗?可以告诉我吗?”
俞央在他怀里惊讶地抬起头,“怎么这么问?我能有什么创伤?”
平心而论,家里人对他好极了,父母离异前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母亲会教他采花晒花做成花茶,父亲会带他到工作单位去玩,那些叔叔姨姨们总会给他送来各种好吃的小零食。
如果不是因为母亲对爱情的需求太薄弱,父亲又太在意亲密关系。如果这段婚姻能长久,俞央会更幸福一些。
那天父亲病重需要开刀,虽然只是一个小手术,但拨给母亲的电话没有一次能打通。整整二十四小时,小俞央陪在病床边,看父亲从期待到失望到灰心到丧气,最后朝他扯出一个牵强的微笑,跟他道歉,问他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第二天晚上母亲才终于处理完公司事务赶过来,小俞央没来得及回答就被爷爷奶奶抱到病房外。
他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隔壁病房的那对夫妻好像在吵架,楼下的大黄狗暴躁狂吠,路过的人失手打碎了玻璃杯,碎片扎到了他小腿里。天气低沉沉的,黑云慢慢逼近。
第三天他的父母便去了民政局,留他一人待在家里。
“我没有创伤。”俞央说,“我过得很好啊,为什么忽然问这个?”
因为你出现了应激反应,你会暂歇性失明暂歇性失聪,我不在的时候那些伤痕可能就是你自己无意识划出来的。
“就是忽然想问问,”盛醉道,“看我没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有没有人欺负你。”
俞央笑了,“我真的过得很好,走吧,不是要出去散步么?”
他拉着盛醉的手冲出房门,一脚踏入火红的晚霞里。
此后余生都将如这晚霞般绚烂多彩,不好的事情再也追不上他。
俞央的记忆出现了混乱。吵架的不是隔壁病房的夫妻而是他的父母,失手打碎玻璃杯伤到他的不是路人是他的父母,狂吠的不是大黄狗是他的父母,天气晴朗,阴沉沉的是他父母的表情。
我们宝…心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1章 番外七:生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