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辞终于抬起头,看着他,眼神中满是嘲讽:“谣言?陛下,是不是谣言,您心里最清楚。
世家想要的,不过是掌控后宫,掌控朝政。您为了稳住他们,立贵妃为后,也在情理之中。臣理解您,真的。”
“我没有!”萧彻大声道,他握住苏清辞的手,急切地说,“清辞,你相信我,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立贵妃为后!
我心里只有你,一直都只有你!那些谣言,我会尽快澄清,我会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才是我唯一想立的人!”
苏清辞轻轻抽回自己的手,摇了摇头:“陛下,不必了。
臣已经不在乎了。无论是立谁为后,都与臣无关。臣只希望,陛下能早日放臣离开,让臣回到家乡,过平静的生活。”
萧彻看着她眼中的绝望,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他已经彻底失去苏清辞了。无论他怎么解释,怎么弥补,都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他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好……我答应你,等朝局再稳一些,我就放你离开。”
苏清辞没有再说话,只是重新蜷缩回床角,闭上了眼睛。
萧彻终究没有等到“朝局再稳”的那天。
半个月后,丞相再次联合世家官员,以“后宫无主,不利于社稷稳定”为由,强行要求萧彻立贵妃为后。
这次,他们不仅在朝堂上施压,还暗中煽动京畿附近的百姓,说“妖女苏清辞被软禁后,君王无心朝政,若不立贤后主持后宫,大曜必亡”。
一时间,京城内外人心惶惶,不少百姓聚集在宫门前,要求萧彻“立后安民心”。
萧彻看着宫门外黑压压的人群,又看着朝堂上态度坚决的世家官员,心中又气又急。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世家的阴谋,可他却无力反驳,百姓的情绪已经被煽动起来,若是再僵持下去,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就在萧彻两难之际,他突然想到了苏清辞。
他觉得,只要将苏清辞立为宸妃,公开她的身份,就能打破世家的阴谋,也能安抚百姓的情绪。
他知道,苏清辞可能不会同意,可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当晚,萧彻来到寝宫,对苏清辞说:“清辞,我要立你为宸妃,明日就昭告天下。”
苏清辞猛地睁开眼睛,看着他,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陛下,您疯了吗?
现在外面流言四起,百姓都视臣为妖女,您若是在这个时候立臣为妃,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
“我没有疯!”萧彻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这是唯一能打破世家阴谋的办法!
只要立你为宸妃,就能证明那些谣言都是假的,也能让百姓知道,我心中只有你,没有什么贵妃!
清辞,算我求你,帮我这一次,好不好?”
苏清辞看着萧彻眼中的哀求,心中一阵复杂。
她知道,萧彻说得有道理,可她也清楚,在这个时候被立为妃,她只会成为众矢之的,那些“妖女”的骂名,会永远地刻在她的身上。
“陛下,”苏清辞摇了摇头,“臣不能答应您。臣不想成为您的棋子,更不想成为百姓口中的妖女。
您还是立贵妃为后吧,这样至少能安抚世家,稳定民心。”
“我不!”萧彻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我绝不会立那个女人为后!清辞,你到底要我怎么做,才肯答应我?只要你答应,我什么都愿意做!”
苏清辞看着他,眼中满是失望:“陛下,您从来都没有问过臣想要什么。臣想要的,不是什么宸妃之位,而是自由,是平静的生活。
可您呢?您只知道把您的意愿强加在臣的身上,从来没有考虑过臣的感受。”
萧彻沉默了。他知道,苏清辞说得对,可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清辞,对不起。这一次,我不能听你的。明日,我一定会昭告天下,立你为宸妃。”
说完,萧彻转身离开了寝宫,没有给苏清辞任何反驳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萧彻果然下了圣旨,昭告天下,立苏清辞为宸妃,执掌后宫,同时允许她继续参与朝政。
圣旨一下,朝堂上一片哗然,世家官员纷纷表示反对,丞相更是直接在朝堂上哭谏,说“陛下被妖女迷惑,大曜危矣”。
宫外的百姓也炸开了锅,那些被煽动的百姓,更是聚集在宫门前,大声喊着“诛杀妖女苏清辞”“还我大曜安宁”。
更有甚者,开始冲击官府,抢夺粮食,京畿附近的几个州府,也相继爆发了民乱。
苏清辞在寝宫中得知消息后,心中一片冰凉。她知道,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萧彻的固执,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局势更加混乱。她走到窗边,看着宫门外混乱的人群,听着那些“妖女”的骂声,心中充满了绝望。
就在这时,萧彻的贴身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对苏清辞说:“宸妃娘娘,不好了!
京畿节度使传来消息,说有部分乱民已经勾结了地方叛军,攻占了几个县城,正向京城逼近!”
苏清辞的身体猛地一震,她知道,事情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她看着窗外,心中暗暗发誓:若是这次能渡过难关,她一定要离开这座皇宫,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绝望的地方,再也不回来。
民乱还未平息,北方又传来了更坏的消息,北朔国突然举兵南下,已经攻占了大曜北方的三个重镇,正向京城逼近。
萧彻接到奏报时,正在朝堂上与世家官员商议平定民乱之事。
他看着奏报上的内容,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奏报也掉在了地上。
“北朔……北朔怎么会突然举兵?”萧彻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看向兵部尚书,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北朔与我大曜素来井水不犯河水,为何会突然进攻?”
兵部尚书连忙躬身道:“陛下,据边境传来的消息,北朔此次举兵,是因为北朔新君继位,想要通过对外战争,巩固自己的统治。
而且……而且北朔此次的领军者,身份十分特殊。”
“特殊?”萧彻皱了皱眉,“什么身份?”
兵部尚书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北朔此次的领军者,是北朔新君的弟弟,名叫萧烬。
据传闻,这个萧烬,并非北朔皇室血脉,而是……而是先帝当年流落民间的私生子,也是陛下您同父异母的弟弟。”
“什么?!”萧彻的眼睛猛地瞪大,脸上满是难以置信,“朕同父异母的弟弟?这怎么可能?先帝从未提及过此事!”
不仅是萧彻,朝堂上的官员也都惊呆了。
他们没想到,北朔的领军者,竟然会是大曜先帝的私生子,是萧彻的弟弟。
苏清辞在后宫中得知消息后,心中也充满了震惊。
她反复默念着“萧烬”这个名字,总觉得有些熟悉,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她努力回忆着自己的过往,试图找到与这个名字相关的记忆,可无论怎么想,都没有任何头绪。
这日,萧彻来到寝宫,脸色憔悴。
他坐在苏清辞面前,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清辞,北朔来犯的事情,你应该已经知道了。
那个萧烬,是朕同父异母的弟弟。先帝当年在民间游历,与萧烬的母亲相识,生下了萧烬。
后来先帝回到京城,碍于皇室颜面,没有将他们母子接回宫中。没想到,萧烬竟然会被北朔皇室收养,还成了北朔的领军者。”
苏清辞看着他,轻声道:“陛下,现在不是追究往事的时候。
北朔大军已经逼近京城,民乱也还没有平息,我们应该尽快想办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萧彻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你说得对。我已经下令,让京畿节度使率领大军,先平定民乱,再北上抵御北朔大军。
同时,我也已经派人去联络周边的藩王,让他们出兵相助。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化解这场危机。”
苏清辞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她知道,萧彻虽然说得坚定,可心中一定充满了压力。
北朔大军来势汹汹,民乱也愈演愈烈,周边的藩王又各怀鬼胎,想要化解这场危机,恐怕并没有那么容易。
接下来的几日,萧彻每天都在朝堂上与官员商议对策,调兵遣将,忙得焦头烂额。
苏清辞虽然被立为宸妃,却没有参与朝政,只是在寝宫中,默默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这日,苏清辞在整理自己的旧物时,无意间翻到了一个小小的锦盒。
她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块已经泛黄的手帕,手帕上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
看到这块手帕,苏清辞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模糊的画面,一个小男孩,穿着破旧的衣服,浑身是伤,躲在山林里,她拿着这块手帕,为他擦拭伤口。
“萧烬……”苏清辞喃喃自语,她终于想起来了。
小时候,她跟着父亲去江南游历,在山林里遇到了一个被追杀的小男孩,那个小男孩就叫萧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