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青辰女君 > 第101章 第 101 章

第101章 第 101 章

弘国国相韦修平为相二十余年,突然提出要避位让贤。上书国君道:“臣鼎位十五年,自觉心力难当,愿让位贤良。”

弘主再三不准,奈何韦修平心意已决,只好应允。准许韦修平解任国相,升为太子太傅。

韦修平这一举动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议论:“他什么时候这样豁达大度起来。”

虽然对于他的举动众人不解,不过既然相位空了出来,总要有人作。大臣都认为,论功绩论才干,非赵璕不可。

人们道:“良子劳苦功高这么多年,总算也得偿所愿了。”

入相的诏书还没下来,朝臣们已经向赵璕道贺,贺礼络绎不绝的送进将军府。赵璕也非常的欣慰,想自己一生坎坷,总算有出头之日。

几日后出人意料,诏书下来新国相并不是赵璕,而是翰林院学士封德渊。消息一出,举朝哗然。赵璕当场脸色都白了。

退朝以后赵璕赶上韦修平,问道:“韦公,我为国殚精竭虑多年,立下战功无数,为什么是一个毫无功绩的书生为相。”

韦修平唤了声“子良”,语重心长道:“你出身贫寒,诸国对你有很多不好的传言。更何况了,士者重德不重才啊。这是老理。封老出身彛国封氏,年高德劭,立他为相更能服众啊。”

赵璕被堵的哑口无言,回到府邸,把众人送的礼砸的稀巴烂。丢人,羞耻,好像所有人都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然后都来取笑他。一连好长时间,他站在朝堂上,窘迫的不敢看任何人的眼睛。

兰经除掉七族后,弘国有了危机感。魏闵这个人虽然没有经世之才,但对于兰经的威力他还是很清楚。不趁现在把黎国打死,以后一定会死灰复燃。

弘国对黎国有过几次小规模的开战,战果不是很理想。黎国这些年,不是大饥、大疫就是大水大旱。今年又闹了饥荒,魏闵觉得这是发起大进攻的好机会。

十月弘国攻伐黎国桑中。消息传到京师,兰经正在饮茶,小玉一大只躺压在他两条腿上。兰经两只手拉扯着小玉的尖耳朵道:“我正想好好打一仗,他自己就来了。我们出去玩几天啊?”

小玉兴奋的发出嚎嚎的奶音。

兰经命文玉监国,自己带五万人亲征。

玉撵里兰经裹着白色的羊皮大衣,捋着小玉的毛道:“到了地方不许淘气乱跑啊。”

“嗷~”

桑中是黎国的战略要地,此次弘国派了赵璕为将,可见志在必得。虽然赵璕手握二十万大军,但是桑中易守难攻,对于黎国太子的用军诡谲赵璕也深有领教。

两个月过去了,赵璕非但没有进攻,反而由穆佑退守梁安。并且在梁安修筑壁垒,一种长期对垒的姿态。黎国也在后方修建壁垒,避免弘国偷袭后方。

消息传到弘国,朝野民间也议论纷纷。魏闵对于兰经还是有所忌惮的,但是在他看来,兰经再有本事毕竟年轻,赵璕这样的战神怎么会怕一个小孩子。

此时弘军中也有传言,讲将军因为不能入相,心中愤懑,这场仗并不想好好打。韦修平也向魏闵道:“赵公有所抑郁也是情有可原,不如许以所求,此一役关乎国威。”

魏闵向赵璕传旨意,若能速战,最好速战。

赵璕接到旨意,哭笑不得,心里道:“好像我不想速战速决。”

赵璕上书解释退守梁安的原因,并讲桑中地势险要复杂,不可贸然进军。

皇后也劝慰魏闵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赵将军自有他的打算。”

魏闵道:“妇道人家懂什么。”

这样又过了一个月,到了除夕,兰经拿出谪仙给小玉做的红绳子和铃铛给它挂在脖子上。

“妈妈给你的铃铛,戴上吧。”

小玉的神色马上变得哀伤起来。

这一天下起了雪,外面白茫茫的一大片,一个个营帐好像雪地里冒出来的大白蘑菇,每个蘑菇上都升起一缕缕炊烟来,能听到兵士们嬉笑的声音。

兰经更喜欢这样在行伍间过年,年味淡些。在京师,望着那些王妃名妇,一个个花枝招展,谁也不如她好看,可是偏偏不在的是她。

双方对峙了三个月,魏闵一再催促赵璕尽快进攻桑中。

裨将劝赵璕道:“将军,即便不能即刻攻占桑中,将军至少进攻一次,做出个样子。否则君上会以为将军怠站。满朝文武,举国百姓,都在看着将军呢。”

赵璕无奈道:“我驰骋沙场一辈子,无一场败绩,而今却要受这些不谙军务的人聒噪,可悲可叹啊。”

裨将道:“这也是无法啊。白起大神还不是最后被国君一把宝剑赐死吗。而今国内无论朝野还是民间,都讲将军因为不得入相,有意怠军不战啊。”

赵璕不得不率先进攻,攻击黎军西南隅,此处守卫虽然非常森严,确是黎国粮仓所在,而且地势平坦。赵璕只是试探性派一小支军队夜袭,没想到黎国守军那样不堪一击,粮仓被烧毁了一大半,救兵才到。这让弘国士兵军心大震。

赵璕却道:“此处有诈,定然是黎君诱敌之计。”

自从粮仓被烧,黎**营内炊烟也少起来,从两餐减到一餐。

得到消息魏闵非常兴奋,向大臣道:“雏鹰到底敌不过老鹰啊。”

接着又向赵璕下旨尽快决战。

赵璕上书道此乃黎军诱敌之计,不可轻信。

韦修平道:“楚玉有些年没打过仗了,何况什么人遇到了赵璕,还不是一个输吗?”

魏闵点头。

又过了一个月,黎军的军营里突然又恢复了三次炊烟。

弘**中议论:“他们什么时候有的军粮。”

黎**中仿佛又有了军粮,但是军营之中静悄悄的,仿佛无人之境。这时候陆陆续续有运粮的车马行进黎**营。几日以后弘国的兵士突袭补给军,发现袋子里都是黄沙。

被俘虏的黎国士兵也道:“军营已经没有军粮,每日只是三顿烧水,好似还能三顿饭。已经开始人吃人,稍不留意,就会被同袍杀掉。”

弘**营得到消息在将军大帐外高呼请战。

赵璕下令,再有敢言出兵者,斩!

军中方才安静下来。

弘国国内得到消息,不只朝野,民间也议论起来。

“黎**队都人吃人了,赵璕还是不出兵,我看是不让他作国相,有意报复。”

“赵将军不是那等没脑子的人,他是等着君上答应他好处,才肯出兵。”

“用国家的钱粮,耽误战事,成全他自己的荣华富贵,这种人真是国贼。”

“杀妻卖国的人,能有什么良心,看他年轻的时候就知道有才无德,不是什么好人了。”

“没准拿了黎国的好处,故意不打胜仗。真是国贼,不得好死啊!”

弘国民间群情激愤,朝廷也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黎君虽然年轻,但见他过往用兵如神,即便多年不战,也不是这样容易能打败的,支持赵璕现在的以守为攻,和黎军死扛到底,打消耗战。另一派认为赵璕怠军不战,是因为失去国相之职有意报复,应下旨赵璕即刻发起总攻。

韦修平又道:“赵公无非想要入相,此战非同小可。二十万人,一日之费数以万计,君上不如先向赵公有所表示。”

魏闵怒道:“没听说作臣子的可以和国君讨价还价的。”

弘国催促赵璕发起总攻的旨意雪片一样送到前线。

赵璕怒道:“几十万大军,行军作战,难道是小儿游戏吗?”

这时候弘国出使义国的使臣,在义国遇到了黎国使臣。

使臣回到弘国向魏闵复命道:“黎国是去借粮的,被义国国相和列国使臣好一顿奚落。烨国使臣说的更严厉,说弱国无外交,你们黎国哪里有使臣呢。”

魏闵得到消息更加坚信黎国已经没有军粮。

这时候在黎国的密探也来消息,有人造反。国香宫无缘无故戒严。

桑中黎**中黎君(兰经)仍旧每日巡查,但是过去黎君都是道袍纶巾巡军,这段时间却换成戎装巡军,看不出样子。

“黎君大概是回青阳了。”

一听说兰经离开了桑中,弘国朝堂上速战派的大臣激动道:“黎君走了,打吧,打吧!”

“二十万还打不过他们五万吗?”

魏闵得知兰经已经走了,更加认为无所忌惮,一日连下十五封总攻诏书。

赵璕也一日连上十几封上书解释不可速战,此乃黎君诱敌之计。

魏闵也终于松口,诏书里道只要总攻,答应要赵璕入相。

赵璕怒道:“君上将我赵璕视作卖国求官之人吗?”

又一个月过去,赵璕要疯了,魏闵也要疯了。

这时候有大臣提议道:“既然黎军已经断粮,国君也已经离开桑中。此时黎军不过是一块烧干朽木,轻轻一击就烟消云散,何须非要赵璕呢?”

这提醒了魏闵。

另一个大臣紧接着道:“换将也不是不可的。”

又一个道:“对阵已经一年有余,军费打不起了。”

又又一个道:“赵璕居功自傲,此次即便要他攻下桑中,入朝之后更加不可一世,不若把功劳给别人,也好杀一杀他的锐气。”

听到这里,魏闵眼睛一亮。

“太傅之侄韦霓自幼熟谙兵法,又曾随赵璕出征数次,可堪此任。”

韦修平忙道:“小孩子家,不行不行。”

“太傅过谦了,侄公子才勇双绝。自古英雄出少年,骠骑将军封狼居胥时也才二十一岁。”

“太傅这是为国为民,举贤不避亲,不可因虚名误国啊。”

“正是正是。侄公子比黎君还大几岁呢。”

只过了一夜,魏闵一早起来想开了,这么多日子的焦灼忧虑都化解了。他决定召回赵璕,任命韦霓为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