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国一乱,辰国、黎国、弘国、烨国、义国、昭国都搅合进来。谪仙扶持嫡长子孟穰。孟智当年是有向弘国托孤孟秧的意思,魏闵支持孟秧。烨国欲扶持庶子孟稔,他母亲是烨国人。昭国要扶持庶子孟穗,他母亲是昭国的宗室女儿。
谪仙还在和兰经生气,就不亲自给他写信,要人代笔商讨发兵的时机。兰经亲笔信道孟穰虽是嫡长子,名正言顺,但是其他皇子身后的势力也不会善罢甘休,还是有一场恶战。不如先观望,暂不发兵,等到他们自相残杀在伺机而动。
说完正事,最后没头没尾有一句:“想要今年好好的看一次荷花。”
谪仙看完感慨万千。人的一辈子明明那么长,可为什么只是很简单的心愿也要那么难。
孟智死后,孟稔、孟穗都出逃去拉救兵。烨国最先带着孟稔返国争位。攻城的时候孟稔被襄军一箭射死。孟稔一死,焦元天也蒙了,不知道这仗还这么打。就算打下来,也不能他自己做襄国的君主。此时董仪也在烨**营,进谏道:“孟智的儿子那么多,既然这个死了,再扶持一个就好了。”
焦元天无奈道:“现在手里没有了。”
董仪道:“手里没有,城里有啊。孟秧的同母弟弟孟稠就在城中,何不派秘使相告愿扶持孟稠。孟稠自然心动,到时候里应外合,不战而攻下皇城,岂不一举两得。”
焦元天听了也觉得是好计策。派人秘密联络孟稠。好死不死被孟秧知道,杀掉了弟弟孟稠。
焦元天正愁又没有了筹码,这时候弘国带着大军前来支援孟秧,和烨国对峙起来。焦元天打算收兵回国,董仪道:“一个死了,不是还有别的,再立一个就好。如此千载难逢的几乎,机不可失啊。”
现在孟智的儿子孟耕、孟耘、孟秣还在城中。焦元天听取董仪的计策,欲在三个人中再扶持一个。这时候孟耕、孟耘、孟秣如坐针毡,他们本是拥护孟秧的,所以才没有出逃。这样一来孟秧对他们不再信任,三个人觉得他们迟早要被孟秧冤杀,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不如先发制人。三人合谋杀死孟秧。这样一来弘国和烨国拥立的人都被杀掉了,双方只能暂时修兵。很快魏闵也到了襄国,和焦天元见面之后,两个人谁也不肯再让一步,但想到夜长梦多,都同意先进城再说。
孟耕、孟耘、孟秣亲自相迎,道:“愿二位人君救我襄国于危难。任凭立我们兄弟三个谁,只求平息内乱,不要荼毒百姓,倾覆社稷。”
魏闵和焦元天入驻信宫,和三孟达成协议,他们两国共同扶持他们中的一个为国君,事成之后要割土地给弘烨两国。三孟只求平息局面,不管什么条件都先答应了。
三方谈好条件后,魏闵和焦元天对于立谁又产生了分歧。魏闵要黎孟耘,焦元天要立孟耕。经过一番僵持,焦元天不得不退让,立了孟耘为君。
昭国距襄国路途遥远,等到昭**队和孟穗到达襄国的时候,孟耘已经登基,昭国见木已成舟,也不得不再带着孟穗回去了。
孟耘为君后祐安有些焦虑,素羽安慰道:“孟耘年少无靠,君位坐不稳的,要等待时机。”
祐安明白,只是他不知道要等多久。如果真的像晋文公一样,六十几岁才作国君,那要等大半辈子了。
襄国那边正闹得沸沸扬扬,黎国辰国也没有消停。因为谪仙一直不理兰经,也不许他见她。所以,兰经正式下国书,黎国正式向辰国求附。黎国要向辰国称臣,作附属国。这个石破天惊的大消息很快抢了襄国内乱的风头。
黎国这样的大国,主动要求作一个刚刚立国不久的辰国的属国,而且是自己的妻子。这件事无异于奇耻大辱。谪仙看到国书也吓了一跳。本来就因为他的出身被焦元天、魏闵那些人诟病,这样一来更有损声誉了,要沦为列国笑柄了。
谪仙即刻回国书,讲黎君绝非真心要归附,不会答应的。言辞激烈,势必要人觉得这不是他真心的意思,只是权宜之计。
但是兰经很快又下了第二封国书,言辞更加谦卑恳切,非要称臣不可。
谪仙又回,绝不是真心,绝不答应称臣。
于是又有了第三封,又回第三封。
如此往复十余次,可怜拟国书的彛台和送急件的信使,心里崩溃道:“你们两口子打架关我们什么事!”
此时列国也不断在跟进他们的进展,全然忘了襄国还在一团乱。
谪仙知道再这样闹下去太难看了,但是她知道,这家伙素来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如果她不和解他就不会停手,可是她又不愿意先和解。
清眸道:“这样下去,恐有损黎君声望。”
小熊也劝道:“两口子打架,早晚都要和好的,有个台阶就下了吧。”
谪仙怒道:“他要身败名裂,我管他干什么!”
然后怒气冲冲进到内殿,拿过写国书的玄绢,也不用翰林,只写了几个字就要人封了送到黎国。
因为之前两人国书的内容都是官话,以为这次也是一样。兰经正在翰林和学士们讲修国史的事情,这时有人捧着国书进来,讲辰国国书到了,兰经要读,那侍读拆开见只一句,脱口读出来道:“再闹就永远别过了!”
读完侍读才反应过来,感到自己的脑袋已经和脖子告别了。大殿里瞬间鸦雀无声,静谧了片刻,兰经轻松笑道:“太子妃生气了。”
国书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但紧接着黎国又一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兰经的亲舅舅前来相认。关于兰经母家的故事,是说不明白也没脸说。能追溯到的大概是兰经的太姥姥和第一任丈夫生有一个女儿,就是兰经的姥姥。后来丈夫过世,带着他姥姥改嫁第二任丈夫。他姥姥和继父乱搞,生下了贵妃。后来他姥姥又带着贵妃嫁人,又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兰经的舅舅。因为家贫,贵妃被卖掉,辗转作了军中的歌姬,接着就是众人知道的事情了。
贵妃和亲生弟弟分别的时候有十一二岁,姐弟俩大半辈子没见过。现在贵妃已经死了,谁也说不明白是真是假了。
这时候襄国内乱暂告一段落,焦元天也有工夫看热闹起来,好死不死给谪仙送了好几位貌美男子,信中道:“天子一聘九女,辰君只楚玉一个,也要充实后宫,以彰天子之尊。”
一行人刚走到辰国国境,就被郡守打出去,怒道:“我们君上是良家女子,你们埋汰谁呢!”
谪仙重赏了郡守,并且下令出兵到边境把烨国打了一顿才消气。兰经这边知道焦元天送了美人,也要发兵到边境把烨国又打了一顿。
人们感慨到底怎么了,大事全赶到一块了,一时不知道先八卦哪一件才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