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驾凯旋的盛况,如同烈火烹油,将“蒸汽之力”与“海权之威”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大清臣民的心中。紫禁城的宫墙之内,那股由钢铁巨舰带来的澎湃力量感尚未散去,而新的变革浪潮,已在康熙胸中酝酿成形。
御前定策,铁龙初啼
乾清宫西暖阁,一场关乎帝国未来命脉的御前会议正在进行。与会者仅有康熙、裕亲王福全、大学士明珠、索额图、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以及刚刚因功晋封为靖海侯、仍兼管雏鹰营的年遐龄。气氛庄重而充满激越。
巨大的京津舆图铺展在御案上,但康熙的手指并未停留在海岸线,而是沿着永定河,从天津卫一路向北,最终重重地点在了京师外城西南隅的卢沟桥附近。
“诸卿,”康熙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定海’、‘破浪’劈波斩浪,已证蒸汽之力可御海疆。然此力,岂能仅用于海上?”
他目光如炬,扫过众人:“朕观泰西杂记,其国已有以蒸汽驱车,驰骋于铁轨之上,载人运货,日行千里者!名曰‘火轮车’!其速之疾,其力之巨,远胜骡马舟楫百倍!”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日行千里?铁轨火轮车?这比蒸汽船更令人匪夷所思!
康熙不待众人消化这惊世骇俗之言,手指沿着舆图上天津至京师的道路虚划:“天津卫,乃我大清海疆门户,漕运枢纽,玻璃、雏鹰营、乃至未来更多工坊皆聚于此!京师,乃帝国心脏,政令所出,万商云集!两地往来,商旅辐辏,漕粮军需转运频繁,然陆路颠簸,水路迂缓,耗时费力!”
他猛地一拍舆图:“若能在天津卫码头与京师卢沟桥之间,铺设铁轨,行驶火轮车!则漕粮、军械、商货、乃至往来官吏军民,皆可朝发夕至!其利国便民,增益财赋,强固京畿,岂是海运、漕运可比?!”
“万岁爷圣虑深远!”年遐龄率先反应过来,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他亲身体验过蒸汽动力的恐怖,对火轮车的前景深信不疑!“若真能成行,则我大清腹心之地,血脉贯通,生机勃发!其利千秋!”
福全抚须沉吟:“皇上,此策若能成,确为旷世之功!然…铁轨铺设,耗资巨大!火轮车之制,闻所未闻,恐非朝夕可成…”
明珠眼中精光闪烁,立刻接口:“裕亲王所言极是!且铁轨穿州过县,占用良田,惊扰地脉,恐引地方非议,士绅阻挠!更兼此物若成,沿途驿站、漕夫、车马行生计尽毁,恐生民变!臣以为,当慎之又慎!”
索额图则持不同意见:“明珠大人未免危言耸听!驿站漕夫,朝廷自有安置之法!至于惊扰地脉,更是无稽之谈!火轮车若成,利国利民,些许阻挠,岂能因噎废食?皇上,臣以为,当效仿雏鹰营,先于天津卫至大沽口码头,择一段荒滩僻地,秘密试造!待其功成,再议推广!”
康熙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早有定计。他看向工部尚书:“爱卿以为,以我大清现有之工巧,可能仿制此‘火轮车’?”
工部尚书额头冒汗,谨慎回答:“回皇上,蒸汽机原理,雏鹰营已初步掌握。然此火轮车,需将蒸汽机置于车上,驱动车轮,还需铺设平整铁轨,其结构之精妙,平衡之要求,远超舰船!臣…臣不敢妄言,但若集全国巧匠,重金延请泰西技师,或…或可一试!”
“好!”康熙断然道,“索额图所言,深合朕意!着工部、户部、内务府,会同雏鹰营,即日成立‘火轮车营造司’!选址…就在天津卫至大沽口码头之间,择一段二十里荒地,秘密施工!”
“所需银钱,由内务府玻璃、海贸之利及抄没佟家之资优先拨付!所需工匠,从雏鹰营、工部、内务府营造司、乃至全国征调!不惜重金,招募通晓泰西火轮车技艺之工匠技师,无论国籍,凡有真才实学者,皆以厚禄待之!”
“年遐龄!”
“臣在!”
“你总领其事!雏鹰营内,遴选聪颖学徒百名,专攻火轮车制造、铁轨铺设、机车驾驶维护!此乃我大清未来陆路命脉,务必倾尽全力!”
“臣领旨!定当肝脑涂地!”年遐龄激动领命。
康熙最后看向明珠和福全:“至于尔等所虑民生、地脉、士绅阻挠…待此车试成之日,其利自现!届时,朕自有雷霆手段,扫清障碍!此乃国策,关乎社稷根基,不容有失!”
雏鹰新营,格物启智
雏鹰营的规模再次迎来爆炸式扩张。除了原有的航海、轮机、造船、炮术等科目,在营区东侧,一片更广阔的土地被圈起,挂上了“雏鹰陆师学堂”的崭新牌匾。这里将是未来火车工程师、驾驶员、铁路维护人员的摇篮。
学堂内,格局迥异于水师学堂。巨大的绘图室内,悬挂着康熙命人从西洋重金购来的(或根据描述绘制的)蒸汽机车、车厢、铁轨结构图。匠师们带着学徒,日夜钻研,试图理解这陆地上的“钢铁巨兽”。
工棚更加高大宽敞,里面堆满了各种型号的钢轨样品(雏鹰工坊已能小规模轧制)、枕木、道钉。学徒们在匠师指导下,学习测量、平整路基、铺设枕木、安装钢轨。另一处工棚内,则尝试着组装缩小版的蒸汽机车模型,研究如何将舰用蒸汽机小型化、轻量化并安装到车架上。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雏鹰陆师学堂”的中心位置,新建了一座三层高的“格致楼”。楼内窗明几净,巨大的玻璃窗引入充足光线。一层陈列着各种力学模型(杠杆、滑轮、齿轮组)、光学仪器(三棱镜、简易望远镜)、甚至还有雏鹰营自制的简易蒸汽机剖面模型。二层则是化学实验室,摆放着各种玻璃器皿、矿物标本,进行着最基础的提纯、燃烧、酸碱反应实验。三层则是藏书阁,不仅收藏着传统经史子集,更大量收录了康熙下令从西洋采购、或由传教士翻译的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矿物学、机械原理等书籍,以及雏鹰营匠师们整理的技术笔记。
康熙为这座“格致楼”亲笔题写了匾额,并下旨:“凡雏鹰营学徒,无论水师陆师,除本业技艺外,每日需有固定时辰入格致楼,研习数理格致之学!务求明其理,通其用!凡有心得创见者,无论学徒匠师,皆可记录呈报,经核验属实,重赏!”
这道旨意,如同在雏鹰营投下了一颗巨石!它第一次将“格物致知”从儒家的哲学思辨,提升到了与实用技艺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它宣告着,未来的帝国栋梁,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理解支撑这些技艺背后的自然之理!
保成的“小火车”与帝国的未来
翎坤宫内,保成的世界也随着帝国的脉搏一同跃动。那套精致的“雏鹰舰队”模型旁,又多了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上,用黏土堆砌出山川河流,用细小的木片铺设了一段短短的、闪亮的“铁轨”(内务府用黄铜片特制)。铁轨上,停放着一辆比“保成号”蒸汽船更精巧复杂的模型——一辆微缩的蒸汽机车和两节小车厢!车头烟囱、锅炉、活塞连杆一应俱全,同样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产生蒸汽驱动。
这辆“保成号小火车”,成了保成的新宠。他不再满足于在水池里开船,而是热衷于在沙盘上“修铁路”、“开火车”。他用小铲子“挖隧道”,用小树枝“架桥梁”,指挥着小火车“呜呜”叫着,冒着白烟,在“崇山峻岭”和“河流”之间穿行,将“货物”(小木块)从“天津卫码头”运到“京师仓库”。
曦玥常常陪在他身边,引导他:“保成,你看,火车跑得快,是因为有铁轨,路很平。如果路不平,火车就会翻车哦。”
“保成,火车力气大,能拉好多好多东西,比一百匹马还厉害!以后我们大清的粮食、布匹、好东西,都能用火车快快地运到需要的地方去!”
“保成,开火车的人,要很细心,要会看仪表(指模型上简易的压力表),要懂得机器为什么会动,这样才能开得又快又安全!”
保成听得似懂非懂,但“火车力气大”、“跑得快”、“要懂机器”这些概念,却深深印入他幼小的心灵。他玩得更加投入,有时甚至会拿着小木尺,煞有介事地测量沙盘上“铁轨”的“平整度”。
一日,康熙批阅完奏折来到翎坤宫,看到保成正趴在地毯上,对着沙盘,用稚嫩的笔迹在一张宣纸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什么。走近一看,竟是一幅极其简陋的“路线图”,上面画着弯弯曲曲的线,连接着几个墨团(代表城市),旁边还标注着他认识的简单数字和“车”、“快”等字。
“保成在画什么?”康熙饶有兴趣地问。
保成抬起头,小脸兴奋得发亮:“皇阿玛!保成在画…火车路!从这里,”他指着代表京师的大墨团,“到这里!”又指向代表江南的另一个墨团,“还有这里!”指向西北,“保成要修好长好长的路!让火车…呜呜…跑到所有地方!把好吃的…好玩的…都运来!让大家都…开心!”
康熙看着儿子天真却充满宏大愿景的涂鸦,听着他稚嫩却饱含热忱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豪情。他蹲下身,将保成抱进怀里,指着那幅涂鸦:“好!好志气!皇阿玛答应你,一定把保成画的这条长长的火车路,变成真的!让我们大清的火车,跑遍大江南北,跑到天涯海角!”
他抬头看向站在一旁、含笑凝视着他们的曦玥,目光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蒸汽的轰鸣已在海上奏响凯歌,如今,它即将在陆地上谱写新的传奇。帝国的血脉将由钢铁与火焰铸就的轨道连接,而引领这变革浪潮的,不仅有帝王的雄心与能工巧匠的智慧,更有下一代储君心中,那由玩具与梦想点燃的、照亮未来的星火。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夕阳下闪耀,而一条无形的、通往工业时代的铁轨,正从这深宫之中,从保成稚嫩的笔尖下,向着辽阔的帝国腹地,坚定地延伸开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