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夷宁早起便想着今日须得再去一次寺庙,也不曾与李昭澜商量,径直回了小院,换了身素净的衣裳才绕出了门。
昨夜一场细雨,今晨天光清朗,石板路被雨水洗的发亮,泥土泛着潮气,草叶间还挂着未干的水露。她不紧不慢沿着小路走,正享受新鲜空气,刚转过一道弯,便见前方缓缓驶来一辆马车。
马车在她面前停下,车帘一动,一只戴着金镯的手挑开帘子,露出熟面孔。
钱夫人微微探身,今日一身打扮甚是讲究。糯粉色襦裙,发间钗环轻晃,耳垂上的流苏坠子随着她微微前倾的动作轻轻摇摆,映得那张本就柔媚的脸越发温婉得体。
她眉眼含笑:“小宁姐姐,真是巧了,我正想去家中寻你,没想到竟先在这儿遇上了。”
邓夷宁站定,回头望了眼小院的方向,疑惑道:“钱夫人特地来此寻我,可是有事?”
钱夫人掩唇轻笑,试探着开口:“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张夫人昨儿差人送了帖来,说是今儿设宴,特意邀请了些亲近的姐妹们前去。我想着上次赏花不成,便斗胆来寻姐姐一道同去,不知小宁姐姐可愿赏脸?”
邓夷宁望着她,面上笑意不动,心里却已有几分了然。她不过是借着“贺宁”这身份与几位夫人打了照面,谈不上什么交情。这般登门相邀,大抵不是为了赏花。
她含笑反问:“只是小宁有一事不知,夫人是如何得知此处小院?”
钱夫人神色一滞,旋即笑道:“是那日送姑娘回家的马夫,我想着他许是记得,便上前一试。这不巧了,小宁姐姐刚巧出门。”
“原来如此。”邓夷宁微微颔首。
钱夫人见她未应也未拒,又顺势温声道:“昨日在钱府,闻礼一时顽皮,冲撞了姐姐,妹妹心中着实不安。那孩子自小养得娇了些,性子倔,平日里他爹又常年不在家,说是关心孩子,其实话都说不上几句。所以今日带他一同前去赴宴,也好借机向姐姐赔个不是。”
邓夷宁闻言淡淡笑了笑,道:“夫人不必放在心上,不过是小孩顽皮,哪值得赔不是。”
钱夫人不依不饶,连忙起身下了马车,走到她面前,竟亲昵地牵起她的手:“姐姐别这般见外,倒叫我更惭愧了。我本是个性子慢的,平日里能敷衍了事便不会多看一眼,但那日庙里一见姐姐,打心眼里便觉得喜欢。”
邓夷宁垂眸看了她一眼,唇角一挑:“钱夫人这般客气,倒让贺宁有些受宠若惊了。”
“姐姐慧黠伶俐,心善宽厚,妹妹年纪尚小,有不周之处,往后还望姐姐多担待。”话里话外是恳求,也是不留她回绝的余地。
邓夷宁眨了眨眼,俏皮一笑:“钱夫人这般如此,贺宁若是再推辞,岂不是不识抬举了?”
钱夫人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神色,柔声道:“那可是再好不过了!姐姐快请上马车,先与我回府换身行头,姐姐如此美貌,怎可让旁人抢了风头去。”
邓夷宁抬脚跟着上了马车,待车帘放下,马车缓缓启程,朝着钱府而去。
钱夫人握着邓夷宁的手,笑眼弯弯:“姐姐生得如此好看,今日这春宴,定是要让那些个姐妹们都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人胚子。”
邓夷宁失笑:“钱夫人未免夸张了些。”
“可不是奉承。”钱夫人顺手理了理自己鬓边,上下打量着她,“只是姐姐这般身量,怕是我那几件衣裳穿不得。等回府,我立马让人去布庄取几件合适的成衣,定是给姐姐打扮的漂漂亮亮。”
邓夷宁听她说得轻快,也不好拂了她的兴致,只是笑了笑道:“既然钱夫人一番好意,贺宁便听从夫人安排了。”
钱夫人动作麻利,回府就利索安排着下人伺候邓夷宁沐浴更衣,又快马加鞭去取了套新衣裳。
邓夷宁一身柳绿色襦裙,裙摆以银丝绣着繁复的桃花,腰间束着浅金色的流苏软带,步履间,绣面微微闪光,金光洒下,波光粼粼。
邓夷宁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里为自己描摹画眉的婢女,想起灯会的那身行头,想来衣裳定是坏了,只是可惜那么好的料子。
钱夫人坐在一侧,满意地打量着她,连连夸赞。
等两人到了张府,邓夷宁才知这张府是何等的气派。
府前依旧是立着青石狮子,威严庄重,门前青砖一路铺就的路宽阔平整,直通府内主院。主院内,迎面而来的是一座朱漆牌坊,上书“松鹤延年”四字,字迹苍劲有力,彰显着家族底蕴。
偌大的前院设有一方照壁,壁上雕刻着祥瑞的云龙纹路,两侧栽种着参天大树,树荫翠绿,微风吹拂,落叶轻旋,添上几分雅致。石径两旁安置着青铜香炉,只见奴仆洒水焚香。
沿蜿蜒的石板路往前,便是景色盛名的镜池。池面开阔,清澈如镜,水榭楼阁依水而建,雕栏画栋皆是匠心之意。池中假山层叠,飞瀑自高处倾泻而下,溅起点点水花,池中锦鲤游弋,偶尔跃出水面,泛起粼粼波光。
邓夷宁跟着钱夫人绕过九曲回廊,连通着主院与侧院。廊道朱红漆柱,雕花梁枋,檐角偶有白玉风铃,微风拂过,叮当作响。
主院院门高耸,院内遍植名贵花木,一群身着华贵的娘子们漫步闲庭,三两成群地耳语,不见张夫人踪影。
钱夫人领着她跟各家娘子招呼交谈,她的话不多,大多时是听着。娘子们在亭下歇脚,望着远处,邓夷宁瞧见了一群男人的身影。
“今日这周家三少爷也来了,夫人们可要抓住机会,瞧瞧可有合适的姑娘,给周公子牵个线呀。”说话的是一位拿着摇扇的夫人,颈间的珍珠项链足以说明身份不凡。
邓夷宁望眼瞧去,没找见他们所说的周公子。
“周肃之,周家三少爷。”钱夫人凑近她耳边,低声道,“那位身着月白衣袍的公子。”
周肃之一身月白色锦袍,高束的马尾衬得男子身形利落,与人交谈期间,偶尔放声大笑。
“与周公子交谈的那位,是徐家二少爷徐知宣。”
邓夷宁一愣,他就是钱鸿志亡妻的青梅竹马,徐知宣,可远看这模样比张、钱二人可要年轻几分。
正想着,忽然,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哎呀,诸位恕罪,实在是有失远迎。今日府中杂事颇多,倒是让各位夫人们久等了,莫要见怪才好。”
邓夷宁转过身去,正对上张夫人略显惊讶的目光。
张夫人微微怔住,显然没料到会在府中见到她,目光在她身上顿了顿,又落到身旁的钱夫人身上,而后迅速敛起惊讶,眉眼间重新挂上得体的笑容,抬步迎了上来。
“这不是贺娘子?”张夫人笑意盈盈,转而双手一拍,又是一副懊恼得模样,“唉呀,是我的不对,竟忘了贺娘子的请柬,还望贺娘子恕罪。”
邓夷宁心知这是场面话,但还是从容地向前一步,当着众人的面颔首行礼:“张夫人,贺宁贸然到访,还望张夫人海涵,只望没有打搅今日盛宴。”
张夫人双手将她扶起,随即笑道,“无碍无碍,人多才热闹,倘若招待不周,贺娘子别往心里去。”
说着,她目光一转,看向一旁几位夫人,说道:“各位夫人不知,我与这位娘子一见如故,那日在庙宇见到贺娘子为夫君求签祷告,便觉娘子心善心诚,想与之交好。”
“倒是难得的缘分。”夫人们笑着应和。
张夫人见状,连忙拉着邓夷宁的手,完全忘记了站在身侧的钱夫人,笑道:“贺娘子与我们皆是投缘之人,今日这场春宴,正好让贺娘子结识更多姐妹。”
钱夫人跟在两人身旁,脸色稍显不好,邓夷宁见状,于是主动提及。
“今个儿倒是沾了钱夫人的光,我这身行头还是钱夫人替我做的主。若说是今日与诸位姐姐有缘,不如说是钱夫人与各位姐姐有缘,贺宁只是借张夫人之宅,钱夫人之柬,在各位姐姐们面前露怯了。”
话说的好听,夫人们掩嘴而笑,钱夫人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赏花游园,谈论的不过是女眷间的话题。孩子、相公,或是家中大大小小琐碎之事。邓夷宁与钱夫人跟在后面,并肩而行。
“妹妹方才说闻礼也来了,为何没见身影?”
钱夫人叹了口气:“闻礼性子倔,不愿与我待在一块儿,许是找张大公子的小儿去了。”
“张大公子?”
钱夫人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姐姐有所不知,这张家一共五个孩子,正妻便是张夫人,张夫人所生老大张珣逸,老二张珣远,老五张珣灵。妾室程兰馨所生老三张恒宇,老四张恒芸。只是成婚并有子嗣之人,仅张大公子一人,大公子五年前喜得贵子,与闻礼很是要好,两人常常待在一块儿。”
邓夷宁点点头,好奇问道:“恕贺宁唐突,敢问钱夫人与几位姐姐如何结识的?钱夫人年纪尚小,与姐姐们相差……甚远,是如何攀上缘分的?”
钱夫人脸色一变,有些难为情,邓夷宁见状,连连摆手:“是贺宁唐突了,贺宁不该多嘴。”
“无事,只是觉得难以开口罢了,但也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钱夫人摇摇头,“我与钱少成婚之前,家中并不富裕。实不相瞒,钱少的亡妻廖霜,与我是旧友,孩子也是小霜的。当初小霜去世时,闻礼还不满周年,那时我心疼闻礼,常常去府上看他,许多次都见到过张夫人,这一来二去的,也就熟悉了。”
“闻礼小时还算喜欢我,钱老夫人瞧着闻礼与我亲近,不知怎得,便说服了让钱少娶我回家。可那时我已有心悦之人,便拒了这门亲事。也不怕姐姐笑话,后来嫁给钱少,是听闻钱少因学业赶考,顾不得闻礼,闻礼的奶妈对他不好,我心疼啊,那毕竟是小霜的孩子。加上那时心上人拒绝了我,我便答应了钱老夫人的请求,嫁给了钱少。”
不容易啊,我的男二终于是出场了[彩虹屁][彩虹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春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