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三思啊!”
皇宫宣政殿之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中间如有隔一条银河一般,泾渭无比分明。
而此刻,那些文武大臣们,平日里的雍容仪态早已不知抛去何处,正都一个个面红耳赤,吵的不可开交。
“荒谬!”一位身着绛紫官袍的老臣,须发皆白,气得浑身发抖,手中的玉笏直指向对面气定神闲的盛郁离,怒斥道:“镇国公世子?粗鲁愚昧,一介武夫!长公主乃金枝玉叶,温良贤淑,他这般只知舞枪弄棒、不解风情的粗莽之人,如何配得上长公主?!”
说罢,老臣转头对着上头九五至尊的那位,鞠了一躬,扬声道:“依臣之见,清河崔氏诗礼传家,门风清贵,子弟皆以才学闻名于世,其中以其长公子学识最为出挑,与公主,正是琴瑟和鸣的佳配!”
盛郁离轻挲着手中玉笏,一挑眉,用余光打量对面那一身白衣持笏,翩然而立,始终淡然自若,不置一词的师寒商。
男人身姿笔挺,芝兰玉树,一双如玉般的浅眸平视而前,清俊的脸上没有丝毫情绪波澜,只是侧目淡淡听着,从始至终,都未拨出一丁点余光给他。
其实这乃是常态了,朝堂之上,谁人不知,这出身文臣世家的宰相师寒商,与出身武臣之第的大将军盛郁离,乃是一对不是冤家不聚头的大冤家,虽文武皆同出于一门,却是从总角竞争到弱冠,从学堂竞争到朝堂,自从陛下登基即位,二人被各自冠以高职之后,这一境况,却是愈演愈烈了。
如今不仅是师寒商与盛郁离两者之争,甚至连整个朝堂,也被分为了师盛两党,水火不容。
闻那老臣之言,盛郁离轻笑一声。
清河崔氏长公子?不正是前几日,日日巴结讨好师寒商,企图让其帮忙讨个一官半职的那位崔尚书之子吗?
还当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王司徒此言差矣。”盛郁离冷声道,“长公主得先帝恩典,破例可与陛下一同习骑射舞剑,师从同人,待遇相同,岂是你一句“温婉贤淑”便可困于规训的柔弱女子?镇国公世子年轻有为,军功赫赫,相貌更是难得一见的俊俏儿郎,如何不是公主良配?”
“至于那崔家子?”盛郁离意有所指地瞟了师寒商一眼,“哼,整日吟风弄月,手无缚鸡之力,能护得公主周全吗?”
果然,他一出声,那不动声色之人,终于有了反应。
“盛将军,联姻岂是沙场点兵,只论武力?”师寒商淡淡扫他一眼,“公主婚事,关乎国体,亦关乎礼法教化,若欲彰显皇室崇文重德之风,令天下士子归心,与清河崔氏联姻,乃是不二之选。”
“哦?那依师相之言,便是只顾朝廷安危,不顾公主幸福与否了?”盛郁离冷嗤一声。
“自然不是。”师寒商对上他的目光,一字一句道:“崔氏长公子生性温润宽和,才华横溢,乃是不可多得的无双公子,与公主,乃是天作之合。”
“呵。”盛郁离不甘示弱地瞪回去,“镇国公世子精明强干,品貌非凡,亦是举世难寻的天纵奇才!”
两人视线相接,战火一触即发。
此二人言一出,其余众人皆是附和起来。
王司徒点的头都快掉了,高声应和道:“师相所言极是!长公主绝代风华,自是要配有才品鉴之人,而绝非什么——大字都不识一个的愚蠢武夫!”
“你放屁!”另一员虬髯武官毫不客气地啐道,拳头捏得咯咯响,指着王司徒鼻子唾沫横飞:“没有我等武臣在边关浴血,你们哪来的安稳日子在朝堂上谈什么礼法教化?”
“世子与公主,那是英雄配明珠,天经地义!你们这些酸儒,就是见不得武人好!”
“粗鄙!”
“短视!”
“尔等武人只知眼前寸功!”
“你们文人就会耍嘴皮子祸国!”
争吵愈演愈烈,两派人马互相指斥,引经据典的有之,破口大骂的亦有之,唾沫星子在透过高窗的光柱中飞舞。
后面除了这镇国公世子,与清河崔氏长公子以外,两派也曾提及过其他人选,可无一不是······
“此人品行不端,不可。”师寒商细眉微蹙,淡淡扫了一眼堂中央的画像。
“啧,这人獐头鼠目的,如何相配?!”盛郁离嫌弃地一把把手里画像扔走。
“胸无点墨,不可。”
“尖嘴猴腮,不配!”
······
就这样,被呈上的世家公子的画像很快就被众人翻完,却皆给否了个遍。礼仪、品德、才华、样貌,凡是有一条差强人意,便会收到众人毫不留情的批判,在场有这几位公子的父辈的,皆是抹着虚汗,大气都不敢出一个。
就这样,争吵越来越激烈。
龙椅高踞其上,皇帝双手轻摇,明黄的袍袖垂落在手侧,想劝众爱卿别吵了,却又始终找不到可以插话头的时机,每每想开口,就会被另一道高亢的声音给打断,额头的汗都落下来了。
这哪里是朝会?分明是沸反盈天的闹市······
御座旁侍立的大太监屏息凝神,见状赶忙掏出袖中的真丝手帕,替陛下轻拭汗珠,也是不敢吭声。
李逸眉头轻皱,心道:若要论才华武学样样皆通,且论门第家世、容貌品行双双上等的全才之人,放眼整个京城,恐怕也只有······
清秀俊逸的脸上满是纠结,欲言又止半晌,李逸终究是深叹一口气,然后扬声打断道:“够了!都别争了!朕早有人选!”
此言一出,满堂静默。
刚刚还人声鼎沸的朝堂之中,此时却是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李逸吸引,几十人的视线齐刷刷落在他的身上,等待他的下文。
李逸望着这些“如狼似虎”的目光,忽觉嗓子有些干燥,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随即看向分庭抗礼的两排朝臣前,最鹤立鸡群的两人。
师寒商和盛郁离也在看着他,只是依据礼法,臣子不可直视天子之目,所以两人都是垂着眸的。
自幼一起长大,李逸对这两人的性子最是了解不过,纵使是隔着一层珠帘,他也能无比清晰的辨别出,两人微微向前俯身的身态,乃是立耳听起“发落”的样子。
他这二位好友,一个似水般淡漠沉稳,一个似火般热情桀骜,虽性格各异,却都是一等一的才貌双绝,只可惜······水火不容······
李逸艰难在二人之间纠结了一番,然后率先将视线,落在了那白衣绝尘之人的身上,讪笑道:“师爱卿,长公主于你有意······”
话音未落,就见男子一向波澜不惊的眸中闪过一丝错愕,师寒商瞬间抬首,清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可置信:“陛下······?”
“哈。”
耳边听见一声轻笑,师寒商刚才的一点惊慌瞬间褪去,再度回归他冷然自若的表情,暗自斟酌了一番,忽而一掀衣摆,径直跪了下来,垂眸举手,扬声道:“臣愚昧不堪,如何配的上公主玲珑心思?”
李逸一抹额头汗珠,又转而对向一旁看热闹的盛郁离,弱声道:“盛爱卿,长公主于你······也有意······”
“什么?!”
此话一出,不仅是盛郁离,就连在场的群臣都是一惊。
这长公主······竟同时看上了两人?还是······这整个京城之中,最最惊采绝逸的两人。
问题是,若公主看上的只是两个闲官散人,倒也好说,偏偏这两人······是当今陛下的左膀右臂,文武两派的领头之人,这就难办了······
倒不是说这长公主有多么不好,只是驸马不问仕事,要娶公主,就要放权离位,这位高权重的两人······又如何能够答应呢?
果不其然,刚刚还泰然自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盛将军,在此刻瞬间双眼瞪大,手臂都不抱了,下意识向前走了两步,震惊道:“陛下?!”
路过师寒商时,盛郁离才注意到了师寒商同样饱含笑意的眼神,那神情,与他方才一模一样。
当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心中一股无名火起,可这到底是在朝堂之上,盛郁离也不好直接发作,只得咬碎了牙,也上前一步,掀衣重重一跪,同样举手扬声道:“臣······粗枝大叶,做起事来没轻没重,不懂怜香惜玉,恐伤了长公主千金之躯。”
“还望陛下——三思!”
两人异口同声地叩首。
李逸:“······”
这时候你俩倒挺有默契······
李逸真是欲哭无泪。
还记得两人刚才是怎么评判镇国公世子和清河崔氏长公子的话,如何却被两人自己拿来说,任谁也听得出,这拒绝之味实在是太明显了······
龙椅之下,一黑一白的两人神情一致,叩首俯身,竟是难得的平静画面,动作亦是出奇的一致,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一股诡异的和谐······
从前在学堂之时,两人凡事都必得争个你死我活,诗会也好,武斗也罢,哪怕是其中一人并非想参与的赛事,却是只要有对方,另一人就必会参加,不分胜负不罢休。
李逸曾自恃比两人年长,又与二人的阿姐兄长关系非比寻常,便也自认为二人“兄长”,常常在两人之间周旋劝解,想要劝二人化干戈为玉帛,握握手,还是好朋友。却在接连尝试无数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之后,最终只得无奈放弃。
而看惯了两人你争我抢的画面,如今乍见二人沆瀣一气,李逸却是来不及欣喜,心道:怎么偏偏是在这种事情上如此统一呢?
无奈,李逸只得扶额苦笑。
最终,吵了大半天,这满庭文武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
师寒商与盛郁离不肯松口,李逸也是无法,只能暂且退朝休庭,容后再议。
谁料,本是死结的事情,却在不久后就迎来了转机。
半月后的科举举行,长公主与陛下一同面见夺魁三人。谁知,长公主竟在宴席上对探花郎一见倾心,陛下大喜,立时下旨赐婚,择了个良辰吉日,定下了长公主的婚期。
大家久等啦~《宰相》终于跟大家见面啦![让我康康][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冤家对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