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倾慢烟 > 第39章 三十九章

第39章 三十九章

刘瑾怀在雁城的那些日子,时光仿佛被拉长。

他最初的打算,不过是尽一尽“情谊”,将受伤的余陌栢送至边界便打道回府。

可看着那人因自己获得兵权而眼眸发亮的模样,心里痒痒的。

那句“就此别过”,怎么也说不出口

这一送,就径直送到了雁城。

在这里,他见到了一个完全跳脱出他认知的余陌栢。

不是在酒宴上巧言周旋有意思的“傀儡”,不是在书房里低眉倾听的温顺知己。

而是在剿匪的山道上,那个身先士卒、剑法凌厉的余陌栢。

他亲眼看见,在一次剿匪的遭遇战中,余陌栢为了救一个被流矢威胁的年轻士兵,不惜以身作盾,手臂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

鲜血汩汩涌出,他却只是随意撕下衣摆捆扎,转头便继续冷静地指挥战斗。

那一刻,余陌栢脸上那种混合着痛楚、坚毅与责任的复杂神情,在夕阳下仿佛会发光。

那不是伪装出来的气度,而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力量。

刘瑾怀听见自己的心跳,擂鼓般敲在胸膛上,他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庇护的“傀儡”,而是一个真正的、散发着致命吸引力的领袖。

他没有后悔放权,而是感到震撼甚至深思……

然而,母亲的家书到了。

字里行间是克制的不安与提醒,家族内部,已有暗流涌动。

回到中心区的刘瑾怀,感觉自己像一尾被抛进金鱼缸的鱼。

缸外是雁城的广阔天地,而缸内,是精致却令人窒息的中心城区。

他坐在最繁华的酒楼,听着熟悉的丝竹管弦,看着席间众人言笑晏晏,推杯换盏。

这一切曾是他最热衷的消遣,如今却只觉得喧嚣刺耳,乏味透顶。

他的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飘远。

当乐师演奏清雅乐曲时,他想起的是雁城军营里,士兵们围着篝火吼出的粗犷战歌。

当旁人炫耀新得的古董时,他想起的是余陌栢指着新修的梯田,眼中闪烁着比任何珍宝都动人的光彩。

当舞姬水袖翩飞时,他眼前浮现的,却是那人在马背上回眸时,被风拂起的墨发和明亮肆意的笑容。

身处的宴席再热闹,他只觉得失落。

心中那片被雁城的自由之风和那个人的身影填满的地方,此刻空空荡荡。

只余下无处安放的思念在疯狂滋长。

原来,当心里真正住进了一个人,其他的声色犬马,便都成了索然无味的背景。

刘瑾怀独坐在曾以为傲的书房里,四周是价值连城的古玩,此刻却像冰冷的囚笼。

他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一个疯狂的念头——动用刘家的权势,下一道命令,将那个远在雁城、光芒四射的人强行召回。

锁在自己身边,就像宋观岁对姜慢烟做的那样。

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感到一阵战栗,却又带着一丝堕落的诱惑。

但紧接着,余陌栢在马背上回头对他展露的、那个毫无阴霾的肆意笑容,清晰地击碎了这个妄想。

“不……”

他低声自语,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那样得到的,不过是一具失去灵魂的漂亮躯壳。”

他见过余陌栢在雁城时眼里的光,那是指挥若定的神采,是受士兵爱戴的真诚,是守护一方百姓的坚定。

如果他亲手掐灭了那束光,那余陌栢就不再是余陌栢了。

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决心,如同冷水浇头,让他瞬间冷静下来。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脚下这片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权力场。

一种混杂着嫉妒、不甘和强烈渴望的情绪在他胸中激荡。

嫉妒那些雁城的士兵和百姓,能日日见到余陌栢最真实的样子。

不甘自己只能作为一个遥远的、逐渐模糊的欣赏者。

渴望自己能以更强大的被需要的姿态,重新站在那个人面前。

他转身,目光扫过案几上那些邀请他参加酒会的精致帖子,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讥诮。

那些无意义的应酬,脂粉堆里的虚情假意,如今看来简直可笑至极。

“我也该……好好干一番事业了。”

这不是一句赌气的空话,而是一个男人在认清内心后,最郑重的誓言。

从那天起,中心区的风月场中少了刘家公子的身影。

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曾经觉得枯燥无比的家族事务中。

他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整顿产业,清理积弊,将旁支庶子蠢蠢欲动的权力触角毫不留情地斩断。

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醒、更冷酷,也更有手腕。

支撑他的,是一个简单而强大的信念。

只要我足够强大,手握足够的权柄与资源,成为这苍洲举足轻重的人物。

那么,余陌栢和他的雁城,就永远需要我。

到了那时,我便不是以爱为名的囚禁者,而是以实力为凭的守护者。

我要让他,心甘情愿地走向我!

— — — —

时光如白驹过隙,姜慢烟被救回锦城,已过一年。

这一年,足以让星火燎原,让棋局焕然一新。

在东南区

锦城的城墙又加固了三丈,城外新垦的良田一望无际。

城主府内,姜慢烟与秦凌峰并肩,身后是新选拔的锦城管理者,他们立于城图前,默契慢慢建立。

这座城,已从惊弓之鸟,成长为羽翼渐丰的雄鹰。

在东区

雁城的城门车马络绎不绝。

余陌栢许下的重诺,正一点点变为现实。

新的药田飘香,商队往来不息,曾经困扰多年的匪患已近乎绝迹。

他站在城头,看着这片重焕生机的土地,目光坚定而悠远。

在中心区

权力的棋局已然明朗。

宋观岁高踞顶端,银色面具下的目光洞察一切。

他以铁腕与深不见底的城府,将混乱的势力梳理得条缕清晰,宋家的意志,如今便是中心区不容置疑的规则——中心区建立了以宋观岁为首的议事厅。

而刘家府邸内,刘瑾怀端坐于曾经他觉得束缚的书房中。

指尖划过账册与地图,精准地发号施令。

他褪去了浮华,沉淀下冷硬。

那些试图挑战他权威的庶弟与族老,如今已彻底沉寂。

他将刘家部分权利牢牢掌控在手中,不再是那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而是令人敬畏的年轻继承人。

在宴城

一股始终隐于幕后的力量——在远离中心区纷争的宴城。

秦墨轩与沈清沅夫妻伉俪,正静静审视着他们蛰伏经营了二十年的成果。

当秦凌峰在锦城奋战,当中心区的秦家本家沦为空壳时,他们已完成了最后一步。

将秦家历代积累的财富、人脉、以及最核心的工匠与技术,悄无声息地,尽数转移至此。

宴城,这座从不显山露水的城池,其库房之充实,工坊之先进,人才之鼎盛,已然超越了昔日鼎盛的秦家。

它就像一头蛰伏的巨兽,终于睁开了沉静的双眸。

沈清沅执笔,在一封密信上落下最后一行字,笔锋藏锐,一如她本人。

“根基已成,静待风起。”

— — — —

昔日的姜慢烟,是一副弱不胜衣的模样。

刚回锦城,中毒又受伤,让姜慢烟连抬手都带着易碎的羸弱,肤色是常年不见暖意的瓷白,风一吹便似要折去。

可如今再看,姜忠药膳的温养揉去了他眉宇间的病气。

皮肤依旧是动人的白皙,却透着健康的光泽。

秦凌峰亲授他拳法与剑法,又在他修长的骨头上裹了层薄而紧实的肌。

肩颈线条不再是先前的单薄,抬剑时能看见肩胛处肌肉流畅的起伏,腰腹间也凝着若隐若现的力量感。

偏偏那张昳丽的脸未改分毫——眼尾依旧含着三分清艳,精致的下颌线因肌理的衬托更显利落。

成了幅“玉骨裹劲,艳色藏锋”的鲜活模样。

而锦城,也在这全方位的呵护下,焕发出愈发蓬勃的生机。

与此同时,锦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

周边荒芜之地的百姓,眼见东南区锦城人在姜慢烟的带领下安居乐业,无不心生向往,蜂拥而至。

锦城议事处

“姜哥,这是好事啊!现在锦城建设正缺人手,怎么突然下令禁止入城了呢?”

老六林秀是最早跟随姜慢烟的那批手下,年纪轻,心直口快。

老三出声制止:“老六,城主自有深意,你别添乱。”

“无妨。”

姜慢烟语气温和,耐心解释道。

“林秀,如今的锦城已非昔日的锦溪镇。城内不仅有三镇原有的居民,有投奔凌峰的旧部,还有此前陆续收容的难民。”

提及“凌峰”二字时,他视线下意识瞥向对面端坐的高大男子,果然撞入对方盈满赞同与温柔笑意的眼眸中。

“如今城内人员构成复杂,心思各异。若此时贸然接收大批难民,难保没有心怀叵测之徒被安插其中。”

在座皆是心腹,姜慢烟直言不讳。

“锦城虽已初具规模,易守难攻,但根基未稳。若内部生乱,将是灭顶之灾。”

一席话点醒众人,心腹们皆神色一凛,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姜慢烟随即与众人详细制定了锦城的防御体系、人员审核机制。

以及对城外投奔者的安置方案:虽不允入城,却派遣有经验的能手随他们返回故乡,指导建设,并赠与粮种幼苗。

自然,这一切也附带着相应的条件。

灾民们喜出望外,若非活不下去,谁愿背井离乡?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自是千恩万谢地离去。

起初,秦凌峰的旧部只认旧主,对姜慢烟这位“以色侍人的狐媚子”颇有不屑。——主要是秦凌峰好好的中心区三大家族之一的少主不做,跑到这穷乡僻壤为爱“隐退”。

然而时日一长,无不被这位青年城主的聪慧、果决与仁心所折服,发自内心地生出敬畏。容貌,不过是姜慢烟最微不足道的优点罢了。

果然,平静并未持续多久。

城中事故频发,水利设施遭人破坏。

种种恶毒谣言四起,皆打着“讨伐窃取宋家财产的叛奴”、“清剿受姜妲己蛊惑、离经叛道的秦家逆子”等旗号,煽动内部叛乱。

一时之间,兴兴向荣的锦城,人心惶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天幕:皇帝聊天群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