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讲座的标题是《证据链中的脆弱性美学》。
温喻坐在倒数第三排,笔记本摊开,钢笔悬在纸面上方——她不确定自己该记录什么,但她的身体已经先一步做出反应。
秒表启动。
周叙白的声音从音响里流淌出来,低沉、精确,像某种校准过的仪器。
“法律证据的效力,不在于它的坚固,而在于它的可被击穿性。”他指尖划过投影上的案例图表,“只有当它暴露出弱点,我们才能验证它的真实。”
温喻的钢笔在纸上无意识地画出一条波浪线——像绳索的起伏。
她没注意到,周叙白的视线曾短暂地扫过她所在的位置,又平静地移开。
讲座持续了87分钟。
温喻的秒表停在01:27:34.12。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但她的手指已经习惯性地按下停止键,仿佛这是一种必要的仪式。
周叙白合上文件夹,回答了几个提问,全程没有看向她。
温喻攥紧笔记本,犹豫着是否该上前。
“如果他是Dom,他会主动识别。” 论坛里这样说过。
但她的脚已经朝他的方向迈了出去。
“周律师,我是温喻,之前在法庭见过。”她递上名片,声音比预想的平稳,“我在做一本关于儿童权益的绘本,想请教您一些问题。”
周叙白接过名片,目光扫过她的手腕——那里戴着一块机械表,秒针正在无声地跳动。
“温小姐。”他微微颔首,声音里带着一丝微妙的审视,“你刚才记录得很认真。”
“职业习惯。”她微笑,“精确性对绘本叙事很重要。”
他看了她两秒,忽然问:“你知道为什么法律条文总是用‘应当’而不是‘必须’吗?”
温喻一怔。
“因为‘应当’留有解释空间。”她回答。
周叙白轻轻点头,但眼神里的兴趣已经冷却了几分。
她没听懂他的试探。
回程的地铁上,温喻复盘对话。
她打开论坛,搜索“法律术语与BD**暗语”,跳出一条高赞回答:
“真正的Dom不会直接问你是否知情,而是用专业术语测试你的本能反应。”
她猛地想起周叙白的问题—— “应当”而不是“必须” 。
在法律语境里,这是关于“强制与选择”的讨论。
而在圈内,这意味着 “你是否自愿接受规则” 。
她错过了他的信号。
当晚,温喻收到出版社的校对稿。
她翻开第一页,发现主编用红笔圈出一个词:
“必须”
旁边批注: “建议改为‘应当’——给读者留点呼吸空间。”
温喻盯着那个词,忽然笑了。
误差原来这个时候就已经产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