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围猎归来,沈清辞便将两块拼合的青雀佩仔细收好,藏在枕下的暗格里。萧彻没有再主动找她,仿佛那日的玉佩只是一场意外,可沈清辞却明白,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她需要弄清楚,萧彻的玉佩从何而来,他是否知道《青雀秘录》的存在。可眼下,还有更紧迫的事——沈尚书的态度。
那日从围场回来后,沈尚书便把自己关在书房,连朝都没去上。今日午后,却突然让人来请沈清辞去前院书房说话。
沈清辞心中忐忑,却只能硬着头皮前往。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书房外,就见管家守在门口,脸色凝重地说:“二姑娘,大人今日心情不佳,你说话可得仔细些。”
沈清辞点头应下,推门而入。沈尚书正背对着她站在窗前,望着院中的积雪,身形佝偻了几分,不复往日的威严。
“伯父。”沈清辞轻声唤道。
沈尚书转过身,眼底布满红血丝,盯着她看了许久,才缓缓开口:“清辞,你老实告诉伯父,你父亲临终前,除了让你投奔沈家,还说了什么?”
沈清辞心中一凛,面上却装作茫然:“家父只说让我谨守本分,好好活下去,并未说其他。伯父为何突然问这个?”
“没说其他?”沈尚书冷笑一声,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那你与七皇子是什么关系?他为何会有沈家的玉佩?”
果然是为了玉佩!沈清辞定了定神:“臣女也不知七殿下为何有那玉佩,许是巧合吧。臣女与殿下不过几面之缘。”
“巧合?”沈尚书猛地一拍桌子,案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当年你母亲的嫁妆里就有半块青雀佩!那是沈家嫡系才有的信物!你一个旁支孤女,怎么会有?还有七皇子,他母亲当年与你母亲是旧识,你敢说这里面没有猫腻?”
沈清辞震惊地睁大了眼睛。母亲与萧彻的母妃是旧识?这是她从未听过的事!
见她神情怔忪,沈尚书的语气缓和了些,带着一丝恳求:“清辞,伯父知道你父亲死得冤。但有些事,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你把那半块玉佩交出来,往后安安分分待在府里,伯父保你一世平安,如何?”
他的话看似关切,却像一张无形的网,试图将她牢牢困住。沈清辞看着他眼中的恐惧与贪婪,忽然明白了——伯父不仅知道玉佩的事,甚至可能知道《青雀秘录》的存在!他怕她查出当年的真相,怕引火烧身!
“伯父,”沈清辞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玉佩是家父遗物,恕难从命。至于当年的事,若家父真是冤死,清辞身为女儿,不能让他死不瞑目。”
“你!”沈尚书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她道,“好,好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你以为有七皇子护着就能胡来?我告诉你,沈家的水,深着呢!你再敢查下去,休怪伯父不认你这个侄女!”
沈清辞挺直脊背,一字一句道:“家父的冤屈,清辞必须查清。若因此连累伯父,清辞在此赔罪,但绝不会停下。”
说完,她对着沈尚书深深一揖,转身走出书房。背后传来沈尚书气急败坏的怒吼,还有茶杯摔碎的声音,她却没有回头。
回到西跨院,沈清辞瘫坐在椅子上,心乱如麻。母亲与萧彻母妃的旧识,伯父的惊慌失措,萧彻手中的玉佩……所有的线索像一团乱麻,缠绕着她。
春桃端来点心,担忧道:“小姐,尚书大人会不会……”
“他不敢明着对我动手。”沈清辞打断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至少现在不敢。他怕我把事情闹大,怕牵扯出他自己。”
她走到窗前,望着前院的方向。沈尚书府里,一定藏着她想要的答案。而那间书房,或许就是突破口。
“春桃,”沈清辞转过身,眼神变得坚定,“今晚,我们去一趟书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