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感觉家里的东西好像变少了。”
崔漪宁乍闻杨芷青这句话,错愕地掀起眼皮,凉凉的瞥了她一眼。她反问:“怎么会?”
杨芷青环顾客厅,哪里奇怪,但是她回家次数太少,找不到具体。
“不知道。是少了什么吧?”杨芷青向崔漪宁再次确认。
崔漪宁在键盘上敲下几个字,“你要什么东西找不到了?”
“那倒没有。”
“没有就行。”
下午的时候,杨芷青和崔漪宁一起出门。前者背了一个双肩包,她要去拍客片,里面装的都是一会儿工作要用到的东西。后者也背了一个双肩包,她要去做什么杨芷青不知道,包里装了什么杨芷青也不知道。
杨芷青没问,在灿烂的阳光下和崔漪宁挥手道别。然后她骑上摩托,崔漪宁解锁汽车,两人背道而驰。
这是崔漪宁提出分手的一周之前。
——
风吹过,树跟着摇晃,斑驳的光点在崔漪宁和杨芷青身上旋转跳动。
杨芷青的大声质问落下之后,崔漪宁的语言能力遭到了这句话的剥夺。她打开车载广播,让广播缓解车内的尴尬。
广播员有条不紊的播报新闻,某地发生轻型地震,死伤几十余人;某处交通拥堵,建议大家绕行;接下来几周温度上升,请市民们出门记得防晒……广播又被杨芷青关掉了。
“好吵。”她嘟哝。
“你是想起我们分手的片段了吗?”崔漪宁没有再去打开广播,自己充当广播员,推进她们谈话的进度。
杨芷青刚喊完,她很多年没有这么大的情绪起伏,揉了揉脖子,点头说是。她不但想起她们分手的片段,她似乎把所有的事情都想起来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崔漪宁抿了抿有些干燥的嘴唇,“我们回家谈谈?”
“好。”
接下来的路崔漪宁开的都很顺。连红绿灯都很配合,一路绿色畅通无阻。
快要到家时天又下起了阵雨。不大,很快就有停下来的趋势。崔漪宁把车停在地下车库,她连一滴雨珠都不想淋到。
她们一起回到家。崔漪宁换拖鞋,杨芷青去洗手。
等到两个人一起坐下来的时候,崔漪宁占据了临窗的摇椅,洗过的没有火锅味道的头发蓬松的垂下来。杨芷青换了一件干净的短袖睡衣,盘腿坐在沙发上,身体冲着崔漪宁。
“要不要喝点什么?”崔漪宁的手肘撑在摇椅扶手上,她晃动着手上亮着屏幕的手机。
杨芷青问:“什么?”
“我想喝点咖啡,不然怕一会儿和你说着说着睡过去。”
杨芷青莫名的笑了:“我说话没这么枯燥吧?”
她学起了译制片里的抑扬顿挫:“崔漪宁,我说话也能称得上铿锵有力的!”
崔漪宁笑着翻白眼:“神经病。我不上班之后调整作息,十一点就要睡觉了——你不是全想起来了吗?”
杨芷青的笑容凝在嘴角一瞬,“是,我全想起来了。”
“咖啡还是老样子吗?我来点吧。”她错开话题。
咖啡要在半个小时之后送到。崔漪宁瞥了一眼窗外,雨已经停了,但天还阴着,今晚没有星星,也找不到月亮。
崔漪宁咳嗽了几声。说是谈谈,但她一路也没有想好怎么开头。她主持过很多场会议,大型的小型的不计其数,很少有怯场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更是少之又少。
杨芷青单手压着沙发,调整了一下坐姿。她全然没有察觉到崔漪宁的纠结,开口问:“不是说要谈谈吗?”
“是啊。”崔漪宁有了状似尊重的开场白,“你先说说你的想法呢?”
杨芷青用右手压了压右边膝盖,“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就是想知道你和我分手的真正原因,我改。”
崔漪宁开会时向来站在人群最前面,她要抓住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遣词造句都要精炼,掷地有声。她讨厌无用的说空话的会议,但凡她主持的会议,很少超过一个半小时,而且会议结束时她会确保每个人都明白自己接下来的首要任务。
现在崔漪宁把头侧倚在摇椅上,保证视线能落在杨芷青的方向看见她之后,她开启主题:“我觉得我们根本没有在一起的意义。”
杨芷青和她对视,目光炯炯,十分清醒。
崔漪宁继续:“我的核心观点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相差太远。过去的十五年里我们聚少离多,比起恋人更像是同居的舍友,我和你没有,也达不到灵魂共鸣。你对所有事情的观点是能凑合即可,而我不愿意凑合。”
“灵魂共鸣。”杨芷青揪出这四个字,吃夹生饭似的含在嘴里咽也不是吐也不是。
她含混地语调成为听到奇异的天方夜谭:“哪有那么多灵魂共鸣?”
崔漪宁的眼神不闪不避,直白地看着杨芷青,“但那是我想要的。否则我为什么要恋爱呢?”
杨芷青张了张嘴。
有一种逻辑,人过了二十五岁以后再谈论‘爱’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这个逻辑没有考据,溯不到根源,也可能是一种社会默认的隐形规则。杨芷青和崔漪宁身边的朋友们过了这个年纪以后都不会再提‘爱’这件事。偶尔提到自己选择的伴侣,也多半会把权衡利弊后的物质条件说给大家听。得到大家的点头之后,两个人自然就会成为天造地设的一对:你看,他在律所工作月入上万,她是教师岗,能顾家,她们多合适啊。
当然也有得不到点头,或者说完之后大家纷纷开始沉默的。比如崔漪宁和杨芷青,你们一个是高薪的投行经理,一个是漂泊不定的摄影师,八竿子打不着吧?怎么谈到一起的?还没分吗?
起初还有人说她们是‘真爱’,等到工作两三年以后风向便转了,崔漪宁被自己当时的领导找来谈话。对方语重心长,发自肺腑的劝说就算找同性也要找一个靠谱的啊。你看公司里的某某和某某,都是很优秀的女性,也喜欢同性,怎么不考虑考虑她们?
崔漪宁当时啼笑皆非,不知道该说领导开明还是保守。
但无论如何不会有人再想到自己灵魂的事情了。
选择了就过下去,反正对方总有一个地方是契合自己的,不然当初也不会选择她/他。尤其是在一起过了这么多年。杨芷青相信无论让她们谁的其他朋友听到她们分手,大家震惊之余都会说的话是“都在一起这么多年了,凑合过吧,折腾什么。”
诸如此类的默认让杨芷青在听到‘灵魂共鸣’四个字之后灵魂先出走,恍惚的完全失去言语能力,真的只剩下一具躯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