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县的城门,已经紧闭了整整一天一夜。
城外,是沉默的海洋。数千名流民,在距离城墙数百米开外的地方聚集着,黑压压的一片。他们没有冲击城门,没有哭喊,只是静静地看着城头,眼神中充满了对食物和安全的渴望。
城内,气氛同样紧张到了极点。本土幸存者们担忧地看着城外,害怕这些外来者会抢走他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宁和口粮。
县衙议事厅内,一场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大人,万万不可啊!”赵老伯代表着本土乡绅,态度坚决,“我们自己的粮食都只能撑三个月,再放几千人进来,大家就得一起饿死!”
话音未落,一个本地居民突然冲了进来,跪倒在地,哭喊道:“大人!我家三代单传,如今的口粮只够吃三天了!您要是放流民进来,就是要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县民先死啊!”
这一下,将“生存”和“人道”的矛盾彻底激化,摆在了台面上。
母亲李淑芬眼中满是不忍:“可他们是人,不是牲口。我们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在城外吗?”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苏月走到了议事厅中央的地图前。
“都不用吵了。”她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我们不能被动选择,必须主动筛选。我建议,建立城外缓冲区,对所有流民,进行标准化的‘三步走’处理:甄别、净化、安置。”
苏建国听完女儿的方案,一锤定音:“就这么办!但有一点要明确:黑水县不是行善的粥棚,我们只接收一种人——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换取食物和未来的‘新县民’!”
第二天一早,紧闭的城门缓缓打开,三道关卡在城外设立起来。
木匠阿牛,背着一个用破布包裹的、熟睡的女儿,混在人潮中,麻木地向前挪动。他已经三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女儿也因发烧而昏昏沉沉。他不知道前方等待的是什么,或许是另一场屠杀,或许是一线生机。
第一关:甄别站。
阿牛看到了那位传说中的新县令,苏建国。他不像个官,倒像个教书先生。
“哪里人?会做什么?”轮到阿牛时,苏建国只问了两个问题。
“回……回大人,小的叫阿牛,会点木工手艺。”
“哦?”苏建国的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可会做榫卯?”
“会!小人祖上三代都是木匠!”阿牛连忙回答,这是他唯一可以夸耀的东西了。
苏建国点点头,对旁边的书吏说:“记下,木工,甲等。”然后对阿牛道:“不错的手艺,黑水县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去下一关吧。”
阿牛愣住了。他第一次因为自己的手艺,被人称为“人才”。一种久违的、被需要的暖流,在他心中升起。
第二关:净化站。
这里,由县令夫人李淑芬负责。所有人都必须脱光衣服,跳进加了消毒草药的大木桶里洗澡,头发也要被剪短。
阿牛的女儿被剪刀吓得哇哇大哭。阿牛心疼不已,正要阻止,李淑芬却亲自走了过来,她从怀里掏出一块小小的、用麦芽糖做的糖块,塞进小女孩嘴里,用一种阿牛从未听过的、最温柔的声音说:“不哭哦,小宝贝。把头发里的‘坏虫子’剪掉,就不会生病了。”
小女孩被糖的甜味吸引,渐渐止住了哭声。阿牛看着这一幕,眼眶一热。
当他们父女俩换上干净厚实的麻布衣——这些都是从钱府抄没来的、本欲用作冬衣的崭新布料,如今正好派上用场——阿牛感觉,自己身上那股流亡数月的霉味和晦气,仿佛都被洗掉了。
第三关:安置登记站。
这里,是年轻的“苏匠头”苏阳负责。
阿牛报上姓名和特长后,苏阳亲手将一块刻着“木工阿牛-甲零柒”的木牌,和一碗热气腾腾、甚至能看到几星肉末的粥,交到了他手中。
“拿着这个,以后,你就是我黑水县的人了。只要肯干活,就饿不死。”
阿牛端着那碗粥,手抖得厉害。他小心翼翼地吹凉了第一勺,喂给怀中的女儿。看着女儿贪婪地吞咽下去,这个七尺高的汉子,终于忍不住蹲在地上,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所有通过三关的“准县民”,都被安置在城外由苏月提前规划好的、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临时居住区里。紧接着,苏月当众宣布了“以工代赈”的核心制度。
她拿出了更大规模的“黑水县基建蓝图”,发布了扩建石灰窑、挖掘黏土矿、修建道路、大规模开荒等一系列工程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工分”标价,工分可以直接兑换食物、布匹,甚至未来的住房和土地!
这套制度,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他们心中长久以来的、名为‘绝望’的阴云。光,第一次照了进来。那光芒,起初只是微弱的火星,但很快,就在所有人的眼中,汇聚成了燎原的烈焰!
阿牛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带着自己的木牌,冲到了“基建项目报名点”,在“建窑队”的木牌下,重重地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整个黑水县内外,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充满了无穷活力的巨大工地。
傍晚,苏建国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那个曾经空无一人、如今却灯火通明、秩序井然的临时生活区和工地,心中感慨万千。
他对身边的苏月说:“月月,你用一套流程,就把一群潜在的麻烦,变成了一支庞大的建设大军。了不起。”
苏月摇摇头,指着远处一片刚刚清理出来的土地,眼神中带着一丝凝重和兴奋:“爸,人手和生产资料我们都有了,春耕可以正式开始了。但我们的敌人,除了土地和时间,还有一个——老天爷。”
她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她连续几天观察天象和风向后记录的数据。
“根据我的观察和计算,今年春天的雨水可能会很少。我们必须在播种之前,解决一个终极问题——水利灌溉。否则,我们开再多的荒地,也只是白费力气。”
全文修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甜蜜的负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