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权势 > 第89章 桃花羹

第89章 桃花羹

他的多疑在宣忆谙的意料之中,她轻声解释:“昨夜常王和常王妃拉着安王殿下饮酒,他喝多了,我趁他醉酒为他更衣的时候在他怀中寻得你要的东西。”

宣忆谙偏过头看向他手中的纸张:“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但是安王怀里只有这一个名册。”

“是与不是为父自会去查验。”宣彧把那张纸仔细收好放入怀中,余光瞥见宣忆谙一直在看着他,宣彧手一顿,态度温和下来:

“此番多亏了我儿,带回京之后,你和安王要挑个时候将大婚最后的回门之礼走了。”

大婚三日之后就是新娘子的回门日,奈何宣忆谙运气不好,尚未来的及回门,就被越沛带去了金陵。

宣彧不提,宣忆谙都把这事忘了,她道:“是,女儿会和安王殿下说的。”

宣彧满意点头,挥手让她退下,宣忆谙犹豫再三还是问他:“父亲,您要这个是打算做什么?”

宣彧负手看向远方,并不把视线放在宣忆谙的身上,只道:“为父自有考量。”

宣忆谙:“是,女儿多嘴。”

说完,宣忆谙迈着步子快步离开,走的时候宣彧仍站在原地不知是要等谁。

他要做的事宣忆谙能猜个七七八八,她若不“多嘴”问上一两句,以宣彧的谨慎,反而觉得这名册来得可疑。

虽然即便如此,他还是不会对自己有几分信任,想必在那等着是为了等他的人来查验名册的真假。

山风伴随着宣忆谙的下山路,吹得她衣衫翻飞,宣忆谙在翻飞地衣袍中唇角止不住的扬起。

“进京后查查着上面的人是否跟这次之事有关。”

半柱香后,宣彧的亲信走到他身边接过宣彧手上的那张纸,毕恭毕敬的退下。

一行人到康宁城的城门口时,圣上早已派人在此等候,一见到他们就宣读圣上的口谕。

圣上命越沛即刻进宫。

越沛理了理衣衫,用眼神示意宣忆谙先回王府,他进宫面圣。

宫里的太监恭恭敬敬的请安王殿下一个人进了宫,其他人就这样被扔在城门口。

越明归巴不得圣上不要找他,一路奔波劳累,要不是顾忌着王爷的颜面,他现在就能躺在地上睡着。

他扯着兴冲冲想要跟着宣忆谙去安王府的姜韵对宣彧和宣忆谙打了个招呼:“既然进城了,那本王便带着王妃先回府了,诸位自便。”

说完连搂带拽的带着姜韵上了等候多时的常王府的马车回府去了。

一眨眼的功夫一行人就只剩下宣家父女和齐康里在城门口相视无言。

齐康里也是混迹官场的老人,能不跟着些大人物牵扯就尽量远离这些人,他还要回去修整修整,圣上见完安王殿下,下一个要见的人估计就是他了。

他还要养足精神去面圣呢,就不在这跟他们打官腔斡旋了。

“为父派辆马车先送你回王府。”宣彧虽然急着回府,但还是要着脸面,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能把自己的女儿扔在城门口,否则,城中又要留言四起了。

宣忆谙也不推辞,如果要靠她走回王府,怕是得从天亮走到天黑才行,宣忆谙心想,那她的腿估计会走断。

“是,多谢父亲。”

她目送着宣彧坐上另一辆马车远去后,心情恍若久经阴雨天气后乍然放晴,整个人也轻快了不少,她偏头唤道:“文心,走了,回府找乔娘去。”

安王府门前,乔娘一大早就在门前等候,府里能做主的主人全都不在家,她只得从聚语楼探听消息,知道宣忆谙是今日回来,是以早早便在外候着。

不过左等右等没有等来安王府的马车,反而等来了宣府的马车,乔娘看得心头一跳。

宣府的马车稳稳当当停在安王府的门前,文心率先掀开帘子从车上跳了下来,看见乔娘兴奋的冲她挥手。

然后乔娘就看见宣忆谙从车厢内出来,一瞬间乔娘的心情天翻地覆般变换,原本心里还在七上八下,但是在看见宣忆谙后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乔娘慌不跌迎上去,忍不住拉着她前后左右的检查身上有没有受伤,好像是瘦了,她一张口声音便变了调:“王妃……”

宣忆谙从小到大,这是第一次离开她这么久,她身边只带着文心一个小丫头,那孩子照顾自己都不利索,又怎么能照顾好宣忆谙呢。

宣忆谙看乔娘眼睛里已经蓄满了泪水,再过几息眼眶就要兜不住了。

宣忆谙忍不住笑了:“乔娘这是想我想的要哭了吗?”

“才不是。”文心也在一旁跟着插科打诨:“乔娘明明是想我想的。”

乔娘被这两个存了心要逗自己开心的姐妹一顿插科打诨,泪水含在眼里掉也不是不掉也不是。

最后还没想好就被宣忆谙和文心一齐拉进了府里,“乔娘我饿了,我要吃你做的桃花羹。”

“乔娘乔娘,我也要吃。”

“好,你们一人一碗。”

一路舟车劳顿,为了赶路他们只能吃一些干粮,吃得多了,宣忆谙只觉得腹胀口干,这会什么除了乔娘给她做的桃花羹什么也吃不下。

乔娘心满意足的看着她和文心一口一口喝着桃花羹,过了许久才想起来这座府邸的另一个主人还没有回来。

她问:“王妃,王爷呢?他没有回来吗?”

文心头也不抬的说道:“他被圣上召进宫了,这会正在宫里。”

“……”

乔娘想,她此时最应该问的应该是王爷一回京就被圣上召进宫可是此去金陵出了什么事。

但不知为何,她心中只有一个不合时宜的念头:她的桃花羹按习惯只做了两碗,若是王爷爷回来了怕是不够分。

——

越沛吃着宫里御膳房精心烹制的美食味同嚼蜡,心中认为这饭还不如他王府厨房大娘做的一碗鸡蛋面。

难吃至极,难以下咽。

安王殿下在心里为这顿饭下了个评价。

心中愤慨自己这一路上吃不好和不好便也算了,回来还要受这罪。

越青朔举起酒杯:“安王一路可谓万分辛苦,来,朕敬你一杯。”

越沛赶忙放下一口都没来的及吃进口中的饭,也举起酒杯回敬回去:“臣为圣上效忠,谈何辛苦。”

越青朔听罢呵呵一笑,“想来安王此行收获颇丰,可为朕排忧解难?”

越沛点头称是。

越青朔连说三声好后将一口未喝的酒杯放置在桌子上,他转身回到主位上坐定:“说说吧,金陵城为何会私藏大量的兵器。”

甚至需要写信给京城求助,让他把常王夫妻俩还有宣彧都给派过去了。若是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还真说不通。

京城的那群学子,快要压不住了。

越青朔眉眼一沉,看着越沛,冷声问道。

越沛眼神微动,心中止不住叹了口气,他在越青朔起身的时候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筷子跟上去。

听到越青朔假模假样装了片刻就装不下去,心中一声冷嗤。

他站定在越青朔面前,如实将金陵城发生的一切完完本本的如实相告。

越沛口干舌燥的说了一大通,也没等来座上之人一个回应,越青朔不开口他便不能起身,只得俯首弯腰等着他什么开金口让自己起来。

越青朔一沉思就是半个时辰,越沛感觉得自己的腰快要断了的时候越青朔终于开金口让他平身。

越青朔身子往前微倾,一只手臂搁置在桌子上,目光灼灼:“安王所言,句无虚言?”

那目光似要穿透越沛的身躯将他钉在柱子上,只要从越沛的神情中捕捉到一丝一毫的不对劲,他就会立刻扑上去扼住他脆弱的咽喉。

顷刻间要了他的命。

不过可惜,越青朔是不能如愿了,他微不可查的一声叹息,随后说道:“既然如此,朝堂之上朕想亲耳听你将这些事全盘托出。”

“为陛下分忧,此乃臣职责所在。”越沛又是一礼,打着官腔说道。

越青朔对他的识趣甚是满意,视线穿梭在他身上片刻后终于说道:“时辰不早了,安王用了膳便回府吧,安王妃此去也是辛苦,回去好好休息吧。”

于公公客客气气的将人送出了宫。

回来后就看见方才席间还神情无虞的越青朔此刻面色阴沉,阴云密布,仿若下一刻就是雷霆大怒。

即便于公公对这种场景已经习以为常,但还是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他心里叫苦不迭,回回见了安王回回心情都不好,偏生还总喜欢叫安王过来,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圣心难测啊,苦得只是他们这些做下人的。

“圣上,老奴再吩咐小厨房给您重新做些吃食?”

于公公看得分明,方才与安王同席之时,他一点饭菜都不曾吃进去,就连那杯酒连嘴唇都没有挨着。

安王殿下也是如此。

越青朔对于公公的话充耳不闻,只是摩挲着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似是痛心疾首的说道:“于公公,你说他怎么就没有死在金陵城呢?他们夫妇俩还真是命大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祸害遗千年啊。越青朔冷冷的想。

然后吩咐于公公:“把安王用过的东西都拿去给朕烧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宁得岁岁吵

天幕:皇帝聊天群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