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镜湖后,由于镜湖世界的奇特结构,李良玉要很努力地控制自己,才能让自己停住,而非向虚假的天空,也就是水面浮去。
但这一切坚持,都在和楚邈交锋的那一剑下,败下阵来。
她被强大的剑风震得胸膛发痛,整个人也完全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而被那股强大的力量,推着不断往后。
炼气九阶和筑基五阶,竟然有如此悬殊的差距。
横向的压力大于了纵向的压力。
李良玉像被拉弯的弓,像风中的茅草,被逼迫着穿过雪花,撞破雪堆冰峰,每一次或大或小的触碰,都会激起身体里新一轮的疼痛,直至麻木为止。
意识也开始悬浮,好似即将熄灭的灯火,眼前景象,全部模糊。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一闪,一暗。一闪,一暗……
突然!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毫无预兆地灌入她的“耳”中!
千军万马奔腾的声音,有如惊雷的爆炸声,兵器砍杀、碰撞声此起彼伏……
现在是什么情况?
李良玉的脑子就好像在冷水了泡了个澡,短暂地清醒过来。
由一对一,演变为团战群殴了吗?这得是有多少弟子啊……
她勉强地睁开眼,慢慢找回自己对身体的自主权,发现身体竟然意外地轻松,没有疼痛,也不再受到某股牵引力或推力,而是能够平静地站在地面上……
不,是水面上。
她回到水面上了吗?
定睛看去,脚下的水面倒影着晦暗的天空,乌云蔽日,看不见太阳,却流动着诡异的血红。
恍惚中抬起头,发现这血红,也并非来自充满硝烟的天空。
而环顾四周,声音和画面逐渐合一。
李良玉从一片喧嚣中分辨出交战的人形。
一方是穿着太华剑派黑白服的弟子们,面色坚毅,挥剑果断,浴血奋战。
而另一方,李良玉瞳孔骤然放大:
正在太华弟子交战的,是一群身形高大的异族,拥有着远超人族的身高,肌肉虬结,孔武有力,皮肤上覆盖着青色的角质层,部分甚至是鳞片,在他们的脸上,手臂上,胸膛上,还有他们头顶的尖角,手上的利爪,还有身后黑色的巨大羽翼......
魔族吗?李良玉从未见过真正的魔族,只在典籍中读过只言片语的描述。对于他们的外貌,以及他们强悍的身体,和恐怖的实力。
真在现实生活中看见了……
李良玉也不敢置信,这是魔族吗?
不,怎么会有魔族出现在“天下圣门”太华剑派,而且是数量如此多的魔族。
这怎么可能。
突然出现在人魔战场的李良玉,急于找一个人问清楚。
此时,有一个金色眼睛的魔族战士,似乎看到了她,拿着斧子就向她劈了过来,李良玉本能地后退,却见那魔族径直穿过她的身体,砍向了后方的一名太华弟子。
“不!”回过头的李良玉,下意识喊出声,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弟子被劈成两半,鲜血喷溅在魔族狰狞的脸上。
没有人听见她的声音。
没有人看见她的存在。
她只是一个残影,而无实质的身躯。
残酷的战争依然继续,战火烧在人族和魔族之间疯狂地蔓延,厮杀,要持续到其中一方的生命结束为止。
李良玉错愕地看着那个倒在血泊中的太华弟子,他的双眼没有闭上,手中的剑却慢慢坠入水中,以及剑上的鲜血,一滴,两滴,感染着这平静的水面。
直到水面完全变红。
血红的镜湖。
李良玉终于在这一瞬间,眼前的一切并非是现实。
也不是梦境。而是叫做“海市蜃楼”的东西。
非独人有记忆,有情绪,会形成心刻灵印,天地万物皆然。
过去所发生的一切,都留下了强烈的印记。
在某种特定的情形,就会偶然地被闯入的有缘人看到。
李良玉所窥见的,是一百年前所发生的第二次人魔大战。
也就是太华剑派创派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三万弟子战到仅剩不足一千弟子。
而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战,正是发生在镜湖。
镜湖是攻上太华主峰的最后一道防口。
兵临城下,尽管当时的太华弟子已经竭尽全力将魔族阻挡在山下,而源源不绝的魔军入侵,他们骁勇善战的身体也似乎不会疲惫,重剑都似乎难以在他们身上造成一点伤口,又以极快的速度愈合。
人族最后的希望,太华剑派,就好像在拼尽全力,打这一场打不赢的仗。
对了。
彻底沦为一个旁观者的李良玉,在嘶喊动天、血流成河中迟疑地走着,忽然想起眼前景象和她记忆里的不同。
没有十二座副峰。
因为当年的太华十二子还没有牺牲,所以没有十二峰。
很久很久之前,她认识的一个道士哥哥,告诉她,太华十二子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他们通过牺牲自己,守护住了太华,保住了所有的人族。
年纪很小的她,曾经不解地问了:“可是他们死了。”
道士哥哥思索着,点了点头,“所谓道,有时候是需要通过修道者的死亡才得以实现的,但只要是我们心目中想要坚持的道,生命也不过是我们呈上的最后一道贡品。”
她当时还不理解。
是否有值得牺牲性命,也要去维护和证明的道。
现在,对于这件事,她仍是持怀疑态度。
或许,世界上只有一种道,那就是天道。天道无情,予生予灭,予希望予痛苦,而人不过是接受快乐,承受痛苦的器具,人并不能选择自己的道,只能被动地接受上天的安排,成为实现上天意识的一颗棋子。
从来都只有天道,没有人道。
仿佛是映照她心中所想,尸山血海的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死一样的寂静。
英勇的太华弟子们,又一次击退了企图攻上山的魔族弟子。
可这样,所有幸存下来的人,也不过是败将残兵,每个人静坐着,身体里剩下一股气,支撑着他们战斗下去,或者死的那一刻完全溃退消散。
在这样的黑夜里,镜湖的水缓缓地流淌,几千年几万年都是如此,天上没有明月,只有漂泊的几缕愁云。
李良玉见到了被写进历史的人。
她最先看到的那个人,披头散发,外貌畸形,穿着一件黑衣,拿着一把黑剑,静无声息地坐着一个远离人群的角落,浑身散发着阴郁、可怖。
聂小虚。
这三个字首先蹦入她的心里,大概是因为接受了他的心刻灵印,学了他的小虚剑法,她对他的感应太强了。
好像能够直接感觉到,他那种对于黑暗混乱世界的仇视,那种坐在洞穴里,冷眼看着这个世界,尖锐地嘲笑这个世界的不屑,还有灰色的心冷和绝望。
“我们还能撑多久?”这时,人群中一个女太华弟子出口询问。
她的声音,这在静寂的夜里是如此的清晰分明,照理来说,应该很难被忽视,更不应该被忽视。
可偏偏没有人能回答她的问题,于是沉默持续了更长的时间。
这才有一个男弟子喝着酒,用不太确定的语气回答道:“明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最后一天了。”他说这话时,似乎还在尝试微笑,但很勉强,显示出他没有信心的模样。
不过也没有人反驳他的话。
沉默压抑的气息,似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是死亡的味道,绝望的味道,而他们无能为力。
在这死一样的寂静里,忽然燃起一点火星,看上去最为年幼的一个男弟子,用一种匆忙而又愤怒的语气质问:“为什么援军还不来?”
“青冥,你别冲动,冷静点。”一个年长的男弟子拉住他,似乎怕他下一刻就做出冲出去干架这样傻事。
李青冥用万分委屈的口气问:“那大师兄你告诉我,为什么援军还不来,难道守护苍生就仅仅是我们太华弟子的责任吗?太垣观的人呢,书院,仙盟,到底人都去哪了,他们说好来支援我们的,为什么迟迟不来。”说着,他似乎要在愤怒中挤出一滴痛恨的眼泪来,但他始终没有哭。
大师兄闻沧海也是无言以对,他心里也思考过千万中原因,或许魔族实力强大,他们无法按时赶上,又或许他们心里算计太多,不想眼睁睁看着太华剑派壮大,想像齐国皇帝一样削减他们的实力,再寻机会以做操控……
但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他们怎么做,我们没有办法干预,我们只能选择我们怎么做。难道他们不来,我们就不抵御魔族了吗?他们不来,我们就守护人族了吗?我们只能做我们应尽之事,尽我们应尽之力。”
李良玉按照太华史的描述,一一认出了他们,聂小虚、水凌波、孟晓生、李青冥、闻沧海……他们都是前五大长老之一坤元上人的徒弟,本来下一任掌门应该是他们的师傅,而在他们之中,又会诞生下下任掌门。
未料遇上第二次人魔大战,十二子壮烈牺牲,他们的师傅坤元上人,也因受打击过大,不久后元寂了。纯阳子便把位置改传给了兑月上人的徒弟,也就是因为今日的紫宸掌门。
但眼前的十二个太华弟子,何其年轻。
尤其在目睹他们音容相貌后,真切地体会到他们也并非只活在传说里的英雄人物,而是和他们一样的血肉之躯,会受伤,会痛苦,会挣扎,会无助,会彷徨,会不平地呐喊,怀揣着一种难以言明的愤怒,在无力中走向死亡。
李青冥终于泄光了自己身体里所有的气,泪眼中问:“那纯阳掌门呢,门派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什么他还不出手。”
换做平常,闻沧海一定会给这个对师长不敬的小师弟一个大耳光做教训,可如今他也累了,他也感染了小师弟的莫名的悲愤和绝望:“不要说这些糊涂话,掌门管控的是最关键的一关,魔族入侵的目的就是为了放出魔始祖姮媗,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一切就忘了,人族就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性,甚至可能被魔族屠杀殆尽。”
“连师傅也不能救吗?”李青冥完全是处于对师傅乾元上人的担心,他可以不顾自己的生死,可是师傅还在和魔后莫黎拼死决斗。“就分一股力量给师傅,救师傅也不行吗?”
弟子们举头仰望,天上没有太阳和月亮,是因为有更强烈的光芒挡住了日月。
代表极清之气的乾元上人,当世人族第二战力。
代表极浊之气的魔后莫黎,当时魔族最强战力。
闻沧海也很担心师傅,但还是用最大的理智给出答案:“不行,魔始祖姮媗也在躁动,他们等待的就是里应外合,成功夹击的那一瞬间,纯阳掌门不能动摇,师傅也不能,我们也不能。”
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死胡同,还是无路可走。
这时,大师姐云梦为小师妹骆朝霞疗伤完毕,宋微雨也过来说明了寒月影肚中的胎儿暂且无事的好消息。
水凌波虽然很想上前关心,但还是把寒月影身边的位置,让给了师兄何霜华,毕竟他是她的丈夫。
他们十二人中,多数人都孑然一身,追求至高无上的剑道,唯有何霜华和寒月影结成伴侣,互相慰藉,并且孕有一个孩子……如果顺利的话。
想到这里,水凌波道:“月影,你肚子里的孩子生产在即,多留在山上一刻,就多一份危险,不能再拖了,你们还是早些下山吧。”
其他人不语,但关怀的眼神里很明显写着同意。
向来孤傲清冷的寒月影,对着担心她的丈夫也只是送去一个浅淡的微笑,然后对于这个大家都同意的决定,摇头表示否定:“现在这种情况,我和霜华又怎么能下山。”
大家却不忍心,多有规劝。
水凌波道:“现在如此局势,多两个人也不多,少你们两个人也不少,改变不了什么。”
众人也是这个意见,都希望霜华和月影能够获得幸福,哪怕是十二人只能活下两人,那就幸福两人,代替他们所有人幸福,看这世界的繁花似锦。
寒月影牵着丈夫的手站起,如此危难,甚至没有以后,他们却心有灵犀,默契一笑,“我们会下山,但那要等到人魔大战结束以后。”“是啊。”
阴冷的聂小虚,此处出声,打破所有人的幸福幻想:“你们现在不走,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水凌波沉默了一会,她虽然不喜欢聂小虚,此时也不得不同意他的建议:“月影,你们走吧,我们选择了剑道,便注定一往无前,可你们不同,你们还可以走世俗一道,享受天伦之乐,没有谁会因此怪你的。”
“可我会怪我自己。”寒月影道,她方才因为腹痛,以至于差点痉挛,现在扶腰站起,汗湿额发,浅淡微笑中增强了她母性的光辉。“难道我是个母亲,是个妻子,就不能是个剑修。我就没有我自己的剑心,我就没有我自己的剑道吗?”
她接着说:“倘若我和霜华活下去,难道日后要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当年抛弃同门、宗派,做了逃兵。若你们全部殉身,我们夫妻也断没有独活的可能性。若我们能够守下来,又何必做逃兵。”
何霜华也道:“太华倘若失守,天下又何处是净土呢?”
“再说,我们现在走了,又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师妹师弟,那些现在还在奋勇战斗的人,也会因将领先走,而失去取胜的信心。所以,我们不能走。”
他们夫妻,你一言我一语,缓缓道来,反倒是要把其他人说服了。
只有聂小虚依然怀抱着疑心,冷笑:“理想之火焚身,烧尽也不过是一滩灰。”便转过身,不再和他们说话了。
他从来如此,抱有最消极最恶劣的想法,与世不容,也不愿意容。
其他人见最应离开的两人,都选择不走。也不再劝说,振作起来,商量明日攻防的计划。死已成必然,但他们至少还可以选择怎么死。
就算魔族入侵的局面无法改变,他们能拖一刻是一刻,至少死去的那一瞬间,能说自己尽力了,无愧师傅的教导,无愧太华剑派的栽培。
骆朝霞趴在师姐云梦的腿上安眠,孟晓生依然有一杯没一杯地喝着酒,当他唱起古曲《拟行路难》时,宋微雨驻足倾听,凌云吹萧而和……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李良玉顺着聂小虚的目光,看向相依而坐的何霜华、寒月影夫妇二人。
他们在夜深人静之际仍小声地说着悄悄话,珍惜着他们为数不多的相处时间。
愧疚,寒月影有。对于那个大概率不能出世的孩子。
可是:“孩子,希望你理解爹娘的苦衷,并非不爱你,而是希望你能出生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是我们希望,就算不是我的孩子,这世界上也有千千万万的孩子,能够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
黑压压的天空,终于放亮。
通过吸食月之阴浊气,得到大量力量供给的魔族,于破晓那一瞬间,再次卷土重来。
太华十二子也顾不上儿女私情,顾不上对于这个美好尘世间的留恋,站在了所有弟子的最前面。
虽然的确看不见太阳,但的确有人代替了太阳,成为了光亮。
“结阵!”
闻沧海和云梦的声音穿透云霄。十二人同时举起手中长剑,向天空飞去,各护住镜湖的一角。他们的衣袍早已被鲜血浸透,却依然挺直脊背,像十二柄出鞘的利剑。
“以我之身——”
“铸此长城——”
十二人的声音合而为一。刹那间,耀眼的白光从他们体内迸发而出。
李良玉不得不抬手遮住眼睛,却仍能感觉到那股磅礴的剑气在天地间震荡。
当光芒渐弱,她震惊地看到:
十二人的身躯正在慢慢结晶化,皮肤表面浮现出玉化的纹路。他们的血肉之躯正在转化为某种更永恒的存在——剑骨长城。
第一个完成转化的是水凌波。她的长发停止飘飞,从头到脚慢慢失去生机,就这么保持着挥剑的姿势,成为了一座雕像。紧接着是李青冥,少年倔强的面容永远凝固在了玉石之中。
“师姐!”年纪最小但实力最强的骆朝霞,不舍地看着待她最好、最为温柔的云梦师姐,把看向世界的最后一眼,留给了师姐,连身体也是倾向师姐的,想着有了师姐的陪伴,就算是去黄泉,就不必太害怕。
……
魔族大军已经冲到水幕之下,眼见攻破太华就是一息之事。
可天上突然爆发金光,像是有一个巨大的太阳,不断射出包裹清气的光剑。以浊气为生,为体的魔族,一碰到这种至纯至烈的灵气,身体犹如火烧,一时止步不前。后面的魔族不信邪地涌上来,却在接触到光芒的刹那发出凄厉的哀嚎。
第十二人,聂小虚。那个永远阴郁的男人,此刻嘴角竟带着释然的笑意。
而随着最后一位弟子完成转化,整座剑骨长城轰然成型。十二道身影化作十二根通天玉柱,彼此间由璀璨的剑气相连,形成一道横亘天地的屏障。
饶是魔族最精锐的部队,前仆后继,一次次冲撞,一次次无功而返。就像浪花拍击礁石,粉身碎骨,并且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渐渐显露出疲软的姿态来,毕竟清气就是对他们最大的灼伤,□□的损伤尚且能自我修复,但清气的腐蚀却只能通过吸食大量浊气来弥补。
但此时没有渠道,更没有空间。
出于对魔族女皇莫黎的忠诚和信仰,他们还是不要命地往前冲。
只是天上的金光,也有燃尽的一刻。
光影渐渐模糊,淡黄的屏障里,隐约可见十二个坚定的身影,依然保持着结印的姿势。魔族们大喜过望,以为自己有了可乘之机,便拼尽一口气,再次发起冲击。
这是人与魔之间的斗争。是两种意志的战争。
永无止境,难以妥协的战争。
两方都是如此的坚定,如此深信自己是正确的,并且正义的。
屏障内的持剑玉像,开始发出共鸣般的嗡鸣,越来越响,最终化作一道震撼天地的剑吟——
“铮!”
这是十二子留给这个世间最后的声音,是他们对于剑道的回答,他们的剑心。
剑如暴雨,倾盆而下,如有去无回的箭矢,射满了镜湖,有些贯穿了那些嚣张魔族的身躯,有些仅仅是阻拦了他们前进的道路,或者连成一线,燃起清气火焰,纵横扩散去。
这场战斗没有止息的一天。因为两股意志都不会认输。
魔族是,人族亦是。
剑鸣铮铮,所过之处,魔族如麦浪般倒下。他们的身体开始崩解,化作黑烟消散在晨光中。幸存的太华弟子们有人跪倒在地,痛哭失声,有人拿起双剑,继承遗志,继续战斗……
李良玉久久凝视着天上渐渐暗淡下去的太阳,仿佛看见十二张年轻的面容正对她微笑,然后慢慢淡去,最终与自然融为一体。
只有他们的剑,像是天外的流星,燃烧着火花,坠入了镜湖。
太华十二子已经尽力了。
战争还没有结束,依然有魔族残部和太华弟子在镜湖上厮杀。
正是延续意志的存在。
无数滴的鲜血流进水里,变成一首哀歌。
人死去,尸体漂浮在水面。
人死去,无数把剑落入镜湖。
这是剑修尸体所堆筑的白骨海洋,掩埋了他们为之献身的一切。
这是无数把剑和英灵栖息的地方。而他们的剑,正代表着最强的意志。
李良玉走过去,捡起一块在水里依然发光的玉,或者称之为剑骨,更为恰当。
是谁的,她也不知道。
但应该是一个指得尊敬的人的。
“……”
站在镜湖中央。她看着那些面目狰狞、嗜杀如命的魔族,心中也不全是恐惧。
看着那些奋不顾身,蚍蜉撼树的太华弟子,心里也不全是悲悯。
在无法战胜的困难面前,仍有困难也无法战胜的意志。
这或许就是人的道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6章 镜湖篇(3)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