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人间三两事 > 第2章 列车

第2章 列车

我常觉得,人生是一趟列车。

起点叫做出生,终点叫做死亡。

我们从血肉里诞生,于焰火里消散。

我们的一生,都在路上。

少年郎啊,你莫要回头。

这一路上会经历太多风霜。

你若回头,风霜便迷了你的眼。

你就再也看不见前方。

———《常安宁的日记本》

我叫常安宁,今年十八岁,我的人生和大多数人一样,在一个没什么钱的家庭里长大,然后去不怎么好的学校里,读一些没什么用的书,最后考不上好的学校,成了没什么人喜欢的孩子,于是我就去到不认识什么人的城市里,找了一份赚不了什么钱的工作。

这是我在这个酒馆里工作的第三个月,今天林姐又来找我聊天了。

“歪歪,帮我拿两桶扎啤,过来陪我聊会天。”化着淡妆的林雨眨巴着眼睛对着常安宁喊着,眼角模糊的亮片在酒馆昏暗的灯光里忽闪忽闪的,像是常年在眼里散不去的泪。

歪歪是常安宁在酒馆工作的艺名,他来酒馆应聘时面试的是服务员,可酒馆的老板说现在不缺服务员,常安宁正准备找下家时却被老板叫住,问他愿不愿意当吧台的调酒师学徒,给现在的调酒师安妮当个小助理,顺便学点手艺。

常安宁自然是答应了,心想着这老板还是个好说话的大叔,事实也确实如此,老板开的小酒馆叫来往,来往酒馆,常安宁第一次听的时候,以为取得是人来人往的意思,老板却笑着说是来玩的谐音而已,顺道调侃了一下常安宁,说他思想挺活跃,这么年轻聪明的孩子,怎么跑来酒馆找工作。这是聪明不放在正路上,路走歪了啊,以后你就叫歪歪算了。

常安宁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得了歪歪这样的艺名,好在酒馆的客人不太多,常安宁平时除了帮安妮擦擦调酒的工具洗洗杯子,就是盯着安宁调酒时上下飞舞的手,指望着学点什么东西出来。

直到林雨来了,她在这个酒馆里一眼就看见了这个在吧台发呆的小男孩,稚嫩的不像话,就好像不该出现在酒馆这种地方似的。

林雨看着他,觉得他像高中时期的自己,青涩,单纯,觉得世间一切都是美好的,直到一次次被生活揍趴在地上后,林雨的眼里再也没有了光亮。

于是之后每次林雨来这,都会点上两桶扎啤,让常安宁不忙的时候就陪她喝酒聊天。从学业聊到家庭,童年聊到未来,一直到了现在。

今天林雨的心情好像不太好,常安宁坐在林雨的正对面,这般想着。

眼前的林雨穿着的只是平平常常的白短袖配着牛仔裤,好像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平凡姑娘。可这几个月里林雨也来了酒馆十来次,每次不是穿着包臀裙就是低胸装小短裤之类的,哪有像今天这样穿的这么普通,常安宁觉得林雨遇见事了,盯着林雨半天,正犹豫着怎么开口,却听林雨哽咽着说:“安宁,我和他回不去了。”

林雨的眼角滑落下一滴苦涩的泪,常安宁这次看清了,她眼角的不是亮片,是半天不敢落下的泪。

常安宁见林雨哭了,也是有些不知所措,林雨每次都是以大姐姐的样子出现在他面前,教导着常安宁为人处事,劝诫着他回去学校好好读书,常安宁每次都是抿着嘴摇摇头拒绝,然后听着林雨说点她自己的故事。

回不去了?和谁回不去了?常安宁猛然想起,上次林雨来时,似乎说过她高中很喜欢的男生,最近要回国来找她了。可明明林雨提起那个男生时,眼里带着明媚的笑意,灰蒙蒙的眼里,也难得出现了光亮。

在林雨眼里这般好的男生,怎么会让她流泪呢?

常安宁不明白,只能轻轻的开口:“姐,你和张阳…怎么了?”

张阳,是林雨初恋男友的名字,高中相恋三年,高考双双落榜,张阳家里花了大价钱送他去国外留学,林雨却一个人从县城来到了市区,辗转了三四份工作,最后在酒吧做起了销售。

张阳出国前和林雨许诺,等他回来就把林雨娶回家。张阳一去就是五年,这五年里林雨虽然和张阳没有在一起,却也断断续续的联系着,常常和对方分享生活琐事,相互嘘寒问暖。

林雨背着张阳找了现在的工作,因为酒吧利润高,赚钱快,林雨这几年也攒下了十来万,想着等张阳回来,就再去借个房贷,和这十来万一起给喜欢的房子付个首付,算是圆了她高中想和张阳有个小家的理想。

林雨看好了喜欢的房子,在市区的边缘,离市中心二十公里,两室一厅,但是好在小区门口就是地铁,交通也算得上便利。房子采光很好,是已经装修好的成品房,林雨只要再购置些家具,就能和张阳住进去,她甚至想好以后在家养个猫,养条狗,然后换个体面的工作,陪着张阳一辈子,过上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日子。

但林雨怎么也想不到,张阳见到她,第一句话却是这样的。

林雨眼里浮现出抑制不住的悲伤:“他说,我现在真脏。”

是啊,时隔多年,再次相见,满怀期待的见到你,你开口却是:“你现在真脏。”

常安宁一瞬间便愣住了,当即抿着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狩心游戏

画皮鬼怎么哭

春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