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运的是我。”杨戬伸臂,将杨芙抱进怀里,道:“遇到你,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杨芙靠着他,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过了一会儿,她想到什么,不由慌张,又努力镇静,道:“二哥,你说娘要是知道我们的事情,会不会很吃惊?我们要不要现在去跟娘说啊?”
杨戬摇头道:“别怕,娘知道的,她知道我喜欢你。”
杨芙瞪圆了眼睛,问道:“你跟娘说过?娘同意么?”杨戬微笑道:“是她自己看出来了,她也是同意的。”
杨芙更惊讶了:“娘同意了,那你怎么不跟我说?”要不他们也不会拖了这么多年。
杨戬回忆着,有些无奈地笑道:“那时……也无法跟你说。”
那时他们家刚搬去了灌江口,他在灌江口任地仙,她去做华山三圣母。
刚上任,接手的便是凡人的祈告文书,刚许的、以前沉积的,堆放了整整三个房间。
杨戬打开房门的时候,经年累月的灰尘和蛛网扑了他一身,他嫌弃得一连施了好几个清尘术,才能开展工作。
但那些祈告文书千奇百怪,什么丢了一只鸡,请神灵找回啊,什么隔壁建围墙占我三尺地,请神灵帮我挪墙三尺啊,杨戬看得神情越发古怪。
一直处理到天黑,饶是杨戬,也觉头昏脑涨,心想:“芙儿那边想来也很棘手,一会儿让她把圣母庙的文书带回来,我们两人一起处理,总好过在两处头痛。”
但是回家时,橘红色的温暖烛光里,只见瑶姬一人在摆放碗筷。
他们皆是神仙,不必饮食,但他们喜欢一家三口吃饭时候的氛围,所以瑶姬会做晚饭,偶尔也会是杨戬或杨芙下厨。
杨戬下意识问道:“芙儿还没回来……”忽见桌上只两副碗筷,声音一顿。瑶姬道:“芙儿说事务繁多,她等解决完那些文书,再回来。”
瑶姬笑了笑,继续道:“芙儿说她要替人消灾解难,解决烦恼,看得出她挺喜欢做神仙的。”
杨戬拍拍哮天犬的头,示意它去吃饭,瑶姬给它准备了一盘肉骨头,哮天犬早馋的流口水了,尾巴一甩一甩的,雀跃不已。
“那挺好的。”
瑶姬抬眼看了看杨戬神情,没个笑模样,失落都写在眼睛里了,有点困惑,也不知他觉得哪里“挺好”。
两人吃着饭,没杨芙在,氛围有些过于安静了,杨戬给瑶姬夹菜,瑶姬便问道:“刚接任神仙,觉得怎么样?”
杨戬道:“有些繁琐,慢慢处理,倒也还行,主要是积累的文书多,芙儿那边大概也是这样,她其实不必这样急,就是做神仙也该休息……”
瑶姬看着他,心想,戬儿明明是个话少的性子,但是一说起芙儿,似乎就有说不完的叮嘱。
饭后,暮色已浓,杨戬却眉头微微蹙着,望着夜色中华山的方向,怔怔出神。
半响,他召来哮天犬,去真君庙将那几间房的文书都收拾起,用法力收入袖中,回家欲与瑶姬说一声。
但瑶姬正站在门口,似早有预料,问道:“去找芙儿?”
杨戬听出瑶姬话里隐约有深意,目光微微旁移,措辞道:“是……文书繁杂,不知道芙儿能否应付,我有些担心她。”
瑶姬注视着他,声音不急不缓地,只是陈述事实:“戬儿,你们已是神仙,神仙需守天规。”
杨戬静了一瞬,也不再遮掩什么,说道:“娘,我知道后果,我无所谓做不做神仙,但是如果芙儿想一直做华山三圣母,我会想法子周全。”
“好罢,娘知道你向来做事稳妥。”
瑶姬也并不觉得兄妹相恋有何问题,毕竟与兄长伏羲成亲的女娲,便是她的好友,只是感叹这两个孩子,为什么不在成仙之前?
不过瑶姬也没想到,这两人,后来一千八百年都没有一点进展。
至于为什么无法跟杨芙说,实在是她当时没有那份心思,何况又发生齐诸那桩事。
杨戬到了华山,杨芙自是开心跟杨戬一起工作,这些凡人的祈告文书,攸关民生和复杂人心,杨戬便道:“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亲眼去看看,亲耳去听听,才能了解祈告文书背后的故事。”
于是短短三月,两人就跑遍了灌江口和华山的大街小巷,而堆积的祈告文书也日渐减少,很快处理得七七八八。
这日清晨,两人仍在华山圣母庙里批文书,剩得不多了,两人都不免觉得轻松很多。
精致的木屋里,布置了许多鲜花,芬芳的花香浮动在空中,一缕似有似无的清冽味道藏在其中,被杨芙捕捉到了。
杨芙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又在杨戬察觉抬头时,慌忙收回视线,脑海里却情不自禁地勾勒着那一眼惊艳里杨戬的侧脸。
杨芙从小就是一个看脸的,也一直觉得杨戬好看。
她曾经觉得凭借二哥的美貌,嫦娥姨母就算变心,背叛跟后羿几千年的深厚感情,爱上杨戬,也是情有可原的。
虽然后来证明是后羿胡言乱语,嫦娥姨母没有这个想法,但也说明早在这时候,杨芙就已经“色令智昏”了。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张脸越发美得惊人,杨芙甚至不敢直视,常常看一眼,心跳就情不自禁地加速,呼吸困难,头晕目眩。
杨芙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看别人也没这种感觉啊,不过大概是他们不如杨戬好看吧。
杨芙心中这样解释这种反应:“仿佛看到了超出承受能力之外的美丽。”
“芙儿。”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杨芙差点把手里的文书丢出去,一抬头就对上杨戬那双漂亮的桃花眼,正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杨芙脑子更加迷糊了,问道:“怎么?”
杨戬起身走近,然后慢条斯理的伸出手,他的手指白皙修长,骨节分明,吸引着杨芙的视线,慢慢地,手指轻轻点在文书上,杨戬说:“你拿倒了。”
果然,文书左上方的字跑到右下方去了,一眼就能瞧出来。
杨芙:“……”
杨芙愤愤地把文书倒回来,倔强辩解道:“只是不小心。”
一道笑声从杨戬的喉间溢出,声音不高,但是清清楚楚。
杨芙羞得面红耳赤。
杨戬微微俯身,让自己和坐着的杨芙一样高,他的眼神温柔,却带着一种认真的专注,注意着杨芙的每一个反应,问道:“为什么看我?”
近距离看,杨芙更有一种呼吸都停滞的感觉,她讷讷失声,好半响才找回声音,老老实实道:“我觉得二哥的脸很好看。”
“你偷偷看我,是因为脸?”杨戬有些艰难地说出这句话。
杨芙羞耻的脸更红了,小声辩解道:“我也不是那么轻浮……这也怪不得我嘛。”言下之意,倒是要怪杨戬长得太好看了。
杨戬眼里盛着深深的困惑,芙儿从小到大都喊着“我最喜欢二哥”,难道也是因为脸吗?
杨戬回想起,杨芙对待容貌美丽的人,态度是要好得多……
杨戬抬起手捂住自己的半张脸,深深叹了一口气,心想他不至于就脸好看这一个优点吧。
杨戬挥了挥手,叹道:“好罢,我们继续工作。”
杨芙呆了呆,看着杨戬叹气,心里突然有点沉闷,早知道就不偷偷看那一眼了。
杨芙低头继续看手里的文书,一眼晃过去,甚至没反应过来。
再看一次,她的动作忽然停住了,她难以抑制地叫道:“什么?”
但见祈告文书上写着:“神灵在上,我齐诸祈愿,愿意折寿十年,愿以来世交换,换今生与妹齐姜永不分离。”
齐诸,齐姜?兄,妹?
怎么会有如此荒缪的祈告文书?
往往求神之人,都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祈愿的信文恭恭敬敬,不掺一丝污秽之言,哪像这份明明白白地把逆伦之事写出来?
杨芙一时惊得不敢相信,短短几行字,看了一遍又一遍。
“怎么了?”杨戬有些诧异,走近过去,看到文书内容,杨戬一怔,他刚刚只凝神看着杨芙的反应,没注意文书内容,没想到这文书写的竟是这些。
杨戬愣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定定的看向杨芙,问道:“你怎么想?”
杨芙皱着眉,严肃道:“他们是兄妹,骨肉血亲,如何能有私情?”
杨芙提笔就要写“不准”二字。
这等求姻缘的文书,如果写“准”,就会递交给月老,如果写“不准”,就会归入废弃文书里销毁掉。
杨戬下意识出手,握住杨芙执笔的手腕,道:“不探查实情,怎能轻断?”
杨芙纳闷:“这是万万不该之事,还需要如何探查吗?”
杨戬声音里难以避免地带了些怒意:“男欢女爱是人之本性,兄妹又如何,倘若他们真心相爱,怎么就是万万不该之事?”
杨芙一呆,问道:“二哥认识他们么?”
杨芙感到莫名其妙,很少见杨戬这么紧张,而且还凶她,这凡人难道是二哥的朋友?
杨戬一愣,缓和了语气,道:“不是,只是芙儿,这样轻易判决一对有情人的未来,有失公允。”
杨芙有点想发火了:“我怎么有失公允了?二哥,伦理纲常,你岂不知?这齐诸和齐姜既然是兄妹,若在一起,就是不合礼法,大逆不道之事。”
杨戬脱口而出:“若没有这些伦理纲常呢?我们出生之时,世间哪有什么礼法?只要男女相爱,就可以在一起。”
杨芙火了,气得拍桌:“可是现在已经有了,他们跟那个时候根本不是一个时代,不能混为一谈。”
杨戬脸色一白,一阵恍惚,问道:“那你呢,你认同这些礼法吗?”
杨芙点点头,自然而然地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齐诸若和他妹妹在一起,就会被天下人唾弃,趁此时还可以拨乱反正,我写‘不准’,也是为他们好。”
杨戬垂下眼眸,似乎没有听见杨芙的话,他看着那短短几行的祈愿,神色间似乎有些悲哀。
杨芙微微张口,想说点什么,她心里还有一点火气,可是见杨戬这般神色,也跟着心情低落起来。
她沉默了片刻,捡起这份文书,递给杨戬,说道:“二哥,你来批这份吧。”
如此意思,就是妥协了。
杨芙不知道杨戬为什么反应这么大,可是一份祈告文书,不值得他们兄妹争吵。
杨戬却低声道:“三妹,陪二哥去看看齐诸吧。”杨芙愣了一下,难道二哥真认识那个人?杨芙点了点头。
齐家披红挂彩,木门上贴了囍字,似乎不久便要有婚嫁喜事了。
杨戬带了杨芙在齐家邻里询问情况,原来齐诸父亲是商人,早出晚归,母亲早逝,齐诸和齐姜,兄妹自幼相互照顾,关系亲近。
齐诸年龄已到,齐父就给他指了一门婚事,过几日就要成亲了。
果然,他们是亲兄妹,杨芙心想:“所以我批得有什么问题吗?”
杨戬和杨芙驾云在齐家小院上方停住,见院子里有一蓝衣男子,书生形容,神色哀愁,不多时,房里出来一个女子,清婉秀气,想来就是齐诸兄妹,两人相会在一起。
杨芙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眼前忽然一黑,杨戬遮住了她的双眼,他手指有些凉,大概云上有点冷吧。
“非礼勿视。”
杨芙暗自嘀咕:“非礼勿视……那你带我来看什么?”
杨戬的手立刻就放开了,“哎?等等!”杨芙忍不住伸手抓住他的手,“不是要给我遮眼睛吗?”
杨戬手指抖了一下,没有挣扎,由着杨芙拉着。
杨芙探头一看,哦,原来底下两个人已经分开,他们只拥抱了一下,发乎情,止乎礼。
杨芙暗暗点头,对齐诸和齐姜的印象好了好多。
齐姜叹了一口气,齐诸沉声道:“绝不负你。”齐姜哀伤地看了他一眼,回去房间。
杨戬忽道:“你知道齐诸为何会写‘愿折寿十年’吗?”
他似乎也不需要杨芙回应,只是自顾自说着:“凡间女子的平均寿命,比男子要短十年,所以齐诸愿以十年寿命交换,如此不耽误他们相守一生。”
“但他又担心十年阳寿不够,就将他的来世也许了出去,只是为了换跟齐姜这一世的永不相离。”
“齐诸将婚,父母之命无法违,他是不得已,才祈求神仙相助的。”
杨芙叹息道:“倘若他们不是兄妹,当真是一对璧人。”
但是杨芙转头,看着杨戬,道:“二哥,我知道你很同情他们,但是纵然他们能成亲,能避开世俗眼光吗?连他们的子子孙孙,也都将被人唾弃。”
杨戬抬眼深深地看着她,道:“我知道,可是芙儿,感情是世上最不讲理的事。”
杨芙一呆,觉得杨戬这话不是在评价齐诸兄妹,而是在对着她说,她仔细想了想,终于明白杨戬的意思了。
是啊,爹和娘不是也不该在一起吗?倘若讲该不该,他们兄妹便也不复存在了。
夜色深沉,杨戬仍未睡,只是依窗而坐,淡淡的月光从窗棂中透入,清凌凌的月辉染了他一身银霜。
可比月光更冷的,是杨芙的话。
“他们是兄妹,骨肉血亲,如何能有私情?”
“这是万万不该之事,还需要如何探查吗?”
“伦理纲常,你岂不知?这齐诸和齐姜既然是兄妹,若在一起,就是不合礼法,大逆不道之事。”
“他们跟那个时候根本不是一个时代,不能混为一谈。”
……
明示暗示的话已说尽了,再明说下去,怕是连兄妹也做不成了,礼教二字于他无足轻重,可它却是芙儿前世从小接受的教育,早已刻在芙儿骨子里。
难道要剖开芙儿的血肉,断开她的骨头,告诉她,这些伦理纲常是不对的吗?
杨戬想,他大概不该强求了,只是,怎么放得下?
“咚,咚,咚。”轻微的敲门声传来,杨戬回神,忙过去开门。
杨芙站在门外,将一份打开的祈告文书递给杨戬,只见文书上,以朱砂批了一个明晃晃的红字“准”,杨戬一呆,怔怔地接过文书。
杨芙柔语软声道:“二哥,你别为这事惆怅啦,芙儿帮你决定好了,我可能没办法保证他们百年好合,但能帮他们相守一生,也算了你心事了。”
……
杨戬想着当时心中蓦然涌起的一股欢喜,微笑着道:“芙儿,你知道吗?我那时已经想着放弃了,你却来了,我看着那文书上的红字,就想,这也能算我们的婚书了。”
杨芙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她当时只是想,齐诸兄妹这事,支持也不是,不支持……仿佛也不是,算了,二哥想撮合他们,就撮合吧,左右一份文书罢了。
杨芙扑在杨戬怀里,承诺道:“二哥,我们会一起写我们的婚书、喜帖,我们会成亲,会永远在一起。”
杨戬轻柔抚了抚她的头发,说道:“嗯,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杨芙仰头看他,笑眯眯地道:“二哥,其实那时我就很喜欢你了。”杨戬垂眸看她,也笑道:“我知道,喜欢我的脸嘛。”
“好啊,二哥,你笑话我!”杨芙扬扬拳头,佯装生气,却忍不住自己先笑起来,道:“我当时可真呆。”
“不过,我当时的暗示你是一点没听出来吗?”
杨芙摇头:“没……那时候真没这种想法,我以为你是为齐诸鸣不平,所以就事论事地跟你讨论。”
她心思简单,一根筋,完全随了郭靖。
那个场景,打个比方,相当于:郭靖,发现了杨过和小龙女的师徒恋,师父韩小莹劝说他:“只要男女相爱,不必管师父还是徒弟。”
郭靖难道就能觉得韩小莹喜欢他么?根本不可能啊!这种事连想一想都是对师父韩小莹的亵渎,都是自己走火入魔、失心疯了,才会有这种“邪恶”想法。
她成全此事,只是看不得杨戬为之伤情,想让杨戬高兴。
……
至于齐诸兄妹之事如何解决的,说来也简单。
那一日,华山三圣母杨芙显灵于齐家,道:“齐诸兄妹心性纯善,命中有仙缘,可愿随我修行?”
齐诸兄妹皆拒,道:“家中老父需赡养。”
杨芙又道:“可待你们赡养老父之后,再随我离去,只是修仙不允成婚,你们可愿?”
齐诸兄妹回头看齐父,齐父仍在犹豫,却是邻里推搡道:“既有了仙缘,还担心子孙后代做什么?”
齐父咬牙点头,齐诸兄妹这才欢喜答应,等到齐父归西,杨芙依诺又显灵齐家,接走了齐诸兄妹。
杨芙当时也问他们:“想不想真的随我修行?”齐诸兄妹却拒绝了,道:“只羡鸳鸯不羡仙,我们兄妹能共度一生,已然无憾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