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娘也的确惦记着家里,她也没和张桂芳多客气,搀扶着苏卫国,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回了家。
乡下午后悠闲,大家不是午睡,就是坐在门外的阴凉里闲聊。村里出了这么大的新鲜事,有不少人吃过午饭,就再次跑到附近探头探脑,就等着看谁能从老卫家出来,看个热闹。
这次没了那位看起来就很威严的老首长和荷枪实弹的军人,这些人的胆子也变大了,有人主动拉住苏大娘,一个劲儿的问东问西。
苏大娘也是头回离家这么久,见了乡邻们也挺高兴,很有耐心和几人聊了一会。
她这一停下,苏卫国和四个孩子也被迫停了下来。这下子,人们的目光更多的落在了受伤的苏卫国,还有这四个大小不一的孩子身上。
苏卫国是为救卫小婉受伤的,大家早就有所耳闻,只是没有料到原来伤得这么重。
这也难怪,卫二妮儿那丫头报喜不报忧,报忧也是使劲往轻了说,老卫家两口子都是今天才刚知道苏卫国的伤势,也着实被吓了一跳。
对于这种英雄救美的戏码,大家是喜闻乐见的,奈何苏卫国不是一个好的讲故事对象,大家追问了几句,发现还没有他们自己瞎编的带劲,很快就都没了兴趣,目光重新落在了几个孩子身上。
这四个孩子哪里见到过这种阵仗,以前大家对他们再好奇,那多数时间都还是敬而远之的,他们还是头一次被这么多人围观打量,弄得他们心里头毛毛的。
几个大妈婶子拉住三兄弟,不住“啧啧”夸赞:“这就是你们收养的几个孩子了吧,养得真不错!你看看,个顶个的精神!”
这话一出口,更多的人围了上来。人一多,很快就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要我说啊,还是你们心肠好,肯收留他们,这要换成别人,哪怕有再大的恩情,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那没错。我前些日子还听妇女主任说,好些地方都开始要求只生一个孩子了,虎子和二妮儿以后就是城里人了,还是当官儿的,这小两口还能生自己的孩子吗?”
这段时间,上面大力推广少生孩子的理念,虽然没有什么强制措施,但宣传的力度非常大,只要听过广播,就一定听过“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这样的宣传语,而且为了政策的推广,公职人员全都得以身作则,积极响应号召。
这个政策刚开始实行,苏大娘还是以前的老思维,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这会看着一溜儿排开的几个孩子,眼神都变了。
苏卫国随手揉揉苏水生的头发,笑着解释:“婶子,他们不会影响我们有自己的孩子的,不管我收不收养他们,该生几个还是几个。”
说话的婶子打着哈哈笑了。“是这样啊,哎,婶子不懂,都是听别人瞎说的,你们可别介意……”
一直到回到家里,苏大娘的脸色依旧很不好看。她满脸心事的把行李放在炕上,一扭头,发现四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沉默,就连最小的苏灵,也安安静静的,只睁着大大的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她。
苏大娘这才发现几个孩子的敏感心思,她心里一个咯噔,知道是刚才的事让他们担心了。几个孩子头一次跟他们回老家,心里忐忑是在所难免的,又听到有人这样议论,肯定是害怕奶奶和苏爹会因此不喜欢他们了。
苏大娘拍拍苏火火的小脑袋,对上他小心翼翼的目光,故意板着脸道:“你们一个个的,都是什么表情?还怕奶奶不要你们了咋地?赶紧去收拾一下,咱家地方大,自己去找喜欢的屋住!”
以前卫家堡人口少,宅基地随便占,她和死鬼老头子年轻的时候,幻想着能多子多福,结结实实的建了五间宽敞的土坯房,比老卫家的地方还大。
今天给李老安排住所的时候,她就想说让李老或者几位警卫员来她家住,可惜李老不肯,几位警卫员还需要警戒,不能离开李老的身边。
苏木生听到奶奶的话,小幅度的动了动,期盼的望向哥哥。苏水生抿了抿嘴,终究没有说什么,抱着自己的行李就出了门。
苏大娘没有安慰他们什么,她总不能告诉他们,自己刚才并不是想抱孙子的事,而是想到了之前赵家那么坚决的悔婚,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不过时间就对不上,赵家闹着退婚的时候已经是半年多前了,那时候好像还没有开始宣传这件事情。
说回几个孩子,孩子们大了,不是啥也不懂的年纪,她说自己不急着要孙子,他们也不可能轻易就信了。按照她带孩子的经验,只要以后她对孩子们像以前一样好,孩子们自然就会安心了。
苏卫国也担心几个孩子会多想,嘴唇动了动,到底没有多说什么,拄着拐杖,去看他们挑房间了。
现在已经快要到夏天了,但家里长时间没住人,屋子里冷冷清清的。苏大娘往炕洞子里添了几把柴,生火驱散潮气。
张桂芳和卫兴业两口子已经提前来给他们收拾过一遍了,屋子里干干净净的,被褥也全都晒了一遍,整整齐齐的码放在炕上,散发着太阳的味道。
饶是如此,苏大娘还是忙前忙后的收拾了半天,规整行李、给各屋分派被褥、翻找家里还能用得上的日常物件。
这一通收拾下来,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她手边堆放着不少的礼品,那是专门要给卫家的。和上午刚到家得时候给的不一样,那些是作为亲友带回来的礼品,这些是留着走丈人门的时候用的。
这些都是张大娘认真挑选出来的礼品,她小心放好,估摸着卫家今天下午不会清闲了,干脆在自家简单做了顿晚饭,一家子就没有去打扰卫家。
卫家这会的确也热闹得很。
李老头在窑厂里足足呆了一下午,他还是头一次听说卫小婉会烧瓷,说什么也要让卫小婉给他烧一套茶具出来。卫小婉给他找了不少的成品,各种款式的都不少,但老头就是不满意,画了个潦草的图纸,要卫小婉照着图纸给他做一套。
卫小婉被他缠得没辙,强调了好几遍烧一套茶具需要不短的时间,见老头还是坚持,无奈只好应了。
回到家,卫小婉发现她大姐和大姐夫也在,怀里还抱着她的小小外甥。同行的还有一个两只眼睛紧紧盯在人家兵哥哥身上的卫小峰。
卫小峰早就把苏卫国当成了自己的偶像,以前对军人的七分尊敬,现在已经转变成了十二分的崇拜。
他视线一直在几位军人身上打转,从人家笔挺的身姿一直盯到腰间的手枪。他这还是头一次看到真家伙,狠狠咽了口口水,眼里的艳羡有如实质,盯得人心里发毛。
卫小婉一看就知道这个弟弟在想什么,她生怕卫小峰下一秒就冲上去摸人家的手枪,率先上前一步,挡住了他的视线。
卫小峰这才看到卫小婉,等他看清卫小婉现在的样子,一下子跳了起来,不可置信的问:“二姐,你咋高了这么多,你在那边都吃啥好东西了?”
一屋子的人全都看了过来,卫小静和武大杰原本停留在李老和几位军人身上的视线也一下子转到了卫小婉身上。
卫小婉嘴角止不住的上扬,她故意在卫小峰面前转了一圈,得意的笑道:“怎么样,羡慕吧!”
卫小峰急得大叫:“娘,都说大城市养人,你看我姐,俩月没见就长高了这么多!下次我姐去Q城,我也要去!”
他娘当然看出来了,没好气的拍了他后脑勺一巴掌,“你姐是跟着你姐夫去随军,还得带着你,想啥美事呢!屋里这么多人呢,也不知道喊人!这位是李将军,你得叫……”
卫小婉赶紧插嘴:“叫大爷!”
叫大爷倒也没错,但卫小婉的口气就是欠揍,张桂芳也给她来了一下,没好气道:“你这死孩子,好好说话不会吗?”
姐弟俩捂着后脑勺,是一点脾气也不敢有,他娘说啥,俩人都乖乖的听着。
李老头还是头一回看到卫小婉这么吃瘪,他此时已经被人让到了炕上,手里抓了一把烤花生,一边嘎嘣嘎嘣的嚼着花生,一边笑眯眯的看热闹。
张桂芳对李老笑道:“让你看笑话了,家里的孩子不懂事……”
李老头继续嘎嘣花生,看热闹不嫌事大,“这有什么的,孩子嘛,就是这样,咱做家长的,该教训就得教训,该揍就得揍……”
卫小婉此时被大姐搂在怀里,逗着小外甥玩儿。孩子一天一个样,两个月没见,她都不敢认这孩子就是刚出生时候那个皱巴巴的小毛猴了。乍一听到这话,一下子抬起头,“老头,你说啥呢!”
张桂芳又想打她,被卫小静挡住了。张桂芳气急,伸手狠狠点了点这姐妹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