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个小时的飞行,飞机落地大兴机场。
舱门打开的瞬间,独属于北方的空气涌入,周黛青下意识地深吸一口气,鼻腔深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顺着喉咙蔓延而下,她忍不住掩嘴轻咳了两声。
彼时已是蓝调时刻,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星星点点的灯光。
取了行李,周黛青并没在机场逗留,出了安检,她四处张望,寻找林关派来接她的人,周围人流如潮,忽然她感觉肩膀被轻拍了一下。
周黛青下意识转头,一张在资料照片上的脸毫无征兆地在她眼前清晰放大。
男人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斯文的脸上绽开温和的笑意,同时伸出手来,“林关。周编剧,幸会。”
周黛青伸手轻轻回握,笑着说:“周黛青。幸会,林导。”
“车停得有些远,行李箱给我吧。”林关说着,十分自然要接过她的行李箱。
周黛青脸上漾开一抹明快的笑:“行,那就麻烦林导了。”
“不麻烦。”
林关正要接过的一瞬,周黛青手腕一转,似是要提前打预防针,开玩笑道:“林导可要小心点,我可是带了半个家来了。”
黑框眼镜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没问题。”
这一小小的玩笑仿佛一下子打破了初见的陌生感,气氛顿时松弛下来。
两人并肩而行,行李箱滑轮在光滑的地面上发出规律的响声,很快两人来到停车场。
上车后,两人简单聊了关于剧本的一些初步构思。
短暂交流后,车厢内很快又安静下来,周黛青手臂关节处抵着窗框上,静静望着窗外流动的京市夜景,斑斓的霓虹在她清澈的眸子里明灭闪烁。
她余光不经意捕捉到林关看了车内后视镜不下五次,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周编剧,”他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麻烦您跑一趟京市,按道理我应该登门拜访,但是家母最近身体抱恙,身边离不开人。”
说完,他的目光又快速地掠过镜面,观察周黛青的反应。
周黛青缓缓从窗外收回视线,眼睛里透着善意:“林导客气了。”
她语气轻松,“正好,我最近也想出来散散心。”
她这话并非客套,对她而言谁登门拜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是否靠谱,是否能合作愉快。
见周黛青笑容真诚,没有丝毫介意,林关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
“阿姨是旧疾吗?”周黛青关心地问了一句。
林关轻轻叹了口气,苦笑一下:“老毛病,到了冬天会难熬些。”
周黛青若有所思点点头,她忽然理解了这位曾经备受瞩目的导演,为什么前几年会接二连三地接下口碑不佳的作品。
晚饭是林关做东。
举杯时,他解释道:“制片人今天晚上抽不开身,明天中午我们三见一面,商讨具体事宜,我就茶代酒,欢迎周编剧来到京市。”
周黛青端起茶杯,却没有立即碰杯,毕竟未见面的制片人也是变数之一,“希望明天合作一切顺利。”
她眉眼一弯,茶杯轻轻碰响他的杯沿。
翌日,周黛青醒得格外早。距离昨天约定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也许是职业病驱使,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她去探索这座城市。
出门后她偶尔会驻足街角,像是在看一本连载小说。
匆忙的西装男人眉间的焦灼,牵手老夫妻相视一笑的温柔,都在她的镜头下定格,她猜测着他们正在经历的故事。
一个匆忙的背影,一对恩爱的夫妻,都可能成为她未来笔下的人物。
从充满京味的胡同店门口的风铃声,再到主干道上沸腾的喧嚣声,周黛青用心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
出门近两个小时,她脑海中模糊的京市形象渐渐清晰。
街头转角处,一家ins风的咖啡馆刚刚拉起卷帘门,开门营业。
周黛青迈着轻快的步伐靠近,一片银杏叶悄然落在她的肩头,她拈起这片银杏叶仔细瞧了瞧,不仅没有染上枯黄,而且还有一个淡粉色的爱心刻印。
周黛青又抬头看向头顶光秃秃的银杏树,她这算是抓住了京市最后一叶秋色吗?
周黛青盯着手中的银杏叶出神,思绪被拉回到几个月前。
“对,把银杏叶抛高一点,这样拍出来好看。”云港城民宿老板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京市比云港城大得多,她想象中的意外并没有发生。
一辆黑色的轿车“滴”了一声前面的车辆,从周黛青的身侧一闪而过,带起的风掀起她的发丝,带走了她手中的银杏叶,让她从回忆中抽离。
轿车后座的男人,听着助理的汇报,眼角的余光随意瞧着窗外的流动的街景,那一瞬,只见一位穿着驼色大衣,戴着宝蓝色围巾的小姑娘,以及她的长发丝。
男人的眸子难以置信地颤了颤,再看向车窗外时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盛总。”
男人不动声色地收回眼神,闭目道:“继续。”
黑色轿车融入车流,周黛青莫名的心悸,身体不受控制地促使她回头,追寻银杏叶的踪影,而视野里只有匆匆行人和川流不息的车辆。
逆行的风吹起她的碎发,她眼睛失焦看着远处,耳畔忽然又响起车鸣声。
她自嘲地笑了笑,轻轻摇了摇头,把着荒谬的错觉归因于上午的疲惫感,快步走进街头的咖啡馆。
手机的微信提示音适时响起,是林关发来的消息:【在酒店吗?需要我来接你吗?】
周黛青看了一眼他上面发来的定位,并不远,于是回复:【我不在酒店,我自己过去,不麻烦林导了。】
【好,到了给我发信息。】
二十分钟后,林关在餐厅门口看见下车的周黛青。
“周编剧,这边。”林关引着她进二楼包间。
包间里的年轻男人闻声起身,他生的白净,看上去比林关年轻不少。
“久等了。”周黛青微笑致意。
“不久,能请到周小姐是我们的荣幸。”男人笑容爽朗,“我叫谢征。”
“周黛青。”
周黛青眼神在他身上流转几秒,看起来像个没经过风吹雨打的温室花朵。
席间相谈甚欢,谢征虽然是以制片人的身份在场,但毫无架子,倒是认真听两个专业人士讨论,附和着点头。
周黛青看两人似是相识许久,旁敲侧击才知道两人是故交,谢征这次投资一方面是想自立门户,另一方面是想帮朋友一把。
聊的投机,合同很快就敲定。
周黛青和林关约定好在北京多住几天,在年前确定取景地,年后去电影学院面试演员。
京市的昼夜温差太大,坐林关顺风车回酒店的周黛青没有再出门。
在家剪辑的半成品云港城纪录片,被周黛青再次翻出来加工,一口气剪辑到凌晨,最后顺了一遍纪录片,周黛青马上关上电脑睡了过去。
早上周黛青是被送餐提醒吵醒的,拿到早餐后,她没有再睡回笼觉,登上微博编辑了一行文字:【云港烟火,灯穿千年】
随后她在微信编辑了一句话:【拜托大家帮忙转发我的新微博。】群发给关系还不错的合作伙伴,包括林关,又和散财童子一般到处发红包。
如她所料的那般,那条微博火了,#云港城宫灯#五个字登上热搜,讨论过万,那条微博转发,点赞,评论都破百万。
评论区里好评如潮。
【一楼:这也太牛了吧,特别喜欢开头的蓝调氛围感,我也是云港城的人,突然想家了。】
【二楼:哇塞,周周你完全可以去当导演了,拍得太有食欲了,我也想去云港城吃正宗的鱼汤面。】
【三楼:只有我看到最后了吗,这个宫灯拍摄过程太治愈了,竹篾弯曲的吱呀声,毛笔划过绢布的沙沙声,剪刀开合的咔嚓声,完全可以当白噪音助眠音乐。】
【四楼:同意三楼的说法,而且宫灯那个小老头也太可爱了吧!等天气暖和了我也要去云港城。】
1
2
3
……
没一会儿热搜又爆了一个话题#林关转发#
林关看到周黛青的微信就转发了她的微博,没想到上了热搜,这个话题里面网友几乎都在疑惑他们怎么认识,还有人猜测林关是不是要和周黛青合作,当然也有人说是林关在蹭热度。
周黛青给转发微博的每一个人都评论了:【感谢支持!】
而林关微博下评论是:【感谢林导支持,合作愉快。】
算是承认他们要合作
林关回复周黛青:【合作愉快。】
热搜又爆了一个词条#林关周黛青合作#
一天三个热搜,有些网友看不下去了,觉得他们是在炒作。
当然也有人看好他们俩合作,氛围感导演和氛围感编剧合作,就算是一坨屎我也要尝尝咸淡。
回复完林关微博后,周黛青退出社交平台,不再关注网上的信息。
看到热搜的谢征,本想发信息质问周黛青为什么不让他转发,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才想起来发现那晚相谈盛欢,竟忘记加微信,随后给林关发信息,让他把周黛青微信推给他。
办公室里,谢征站在红木办公桌前,还没从自己的思绪中回神,嘴角挂着微笑。
盛巍掀起眼帘,手中的钢笔不轻不重地敲了敲桌子,语气平淡:“把你刚才的话,重复一遍。”
语气虽是平淡却不偏不倚地敲在谢征心头,对视上盛巍深不见底的眸子,那双眼睛看不出情绪,却能令他喉咙不自觉发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