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并不太平。
传言南疆蛊宗教主易位,门内魔修为此明争暗斗闹得不可开交,乱像甚至波及到了仙门境内。
玄天城一夜之间涌入了大批从边疆逃难来的流民。圆圆在街上也难得见到了不少修士往来于此,听街坊邻居们说这些仙人将要去边界解决闹事的魔修。
圆圆还和一个修士搭过话来着。她当时正在集市上买午饭用的食材。街上正是热闹的时候,她一个不留神,差点被挤来的人撞倒。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草木香气的怀抱稳稳接住了她。圆圆道了声谢,转头看去时,发现接住她的人是一个年轻修士。对方二十出头的模样,穿一身青衣,背上背了一把重剑,脸上带着盈盈的笑意,很是温和地问道:“这位小英君,有没有伤到哪里?”
这人说话还怪拿腔拿调的,圆圆心里想。
周围街坊见了她一般都喊“小娘子”、“小姑娘”,“英君”都是叫那些厉害人物的,再不济也得是大户人家的姑娘才配得这一句敬称,还是头一次有人拿“英君”来叫她。
仙门人果然不同凡响。圆圆一边想,一边挺直了背,认真回答道:“没有,谢谢仙尊。”
青衣修士听到“仙尊”二字时忍不住笑出了声。她摆摆手,乐呵呵地说:“不敢当不敢当,你叫我一声道士姐姐就好。”
这位道士姐姐护着圆圆在人流中慢慢前行,顺便问道:“小英君,你要买什么,我陪你一起。”
圆圆看了眼篮子里东西,又回忆了一遍阿婆的嘱咐,回答道:“还差红枣,辣椒,盐巴,土豆,还有山药。”
道士姐姐很是惊奇地“哇”了一声,笑道:“小英君,你看着小小的,竟然能记住这么多东西,还能帮家里人出来买菜,真厉害啊!”
圆圆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耳朵朝对方笑了笑。
道士姐姐陪圆圆买完东西后,顺手提了篮子,又把圆圆抱起来,让她稳稳当当地坐在了自己胳膊上,就往集市外走了。
圆圆从四岁后就很少再被大人抱了,毕竟她大了不少,也重了不少,抱着还是很费力气的。而这道士竟然只用一条胳膊就能将她轻松抱起。圆圆刚开始还吓了一跳,她慌忙搂住了对方的脖子,怕这位道士姐姐一个抱不动把自己摔下来。等坐稳了后,她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有些气恼地嚷嚷道:“我自己可以走!”
道士姐姐从善如流道:“我知道,但是我喜欢抱小孩嘛,你就让我抱抱呗,求求你了。”
圆圆不说话了,只好让对方继续抱着自己。
集市里大多都是些布衣百姓,青衣修士在其中便显得格外鹤立鸡群,因此也吸引了不少目光。圆圆默默把头低了一点,她不太习惯被太多人关注的感觉。抱着她的道士姐姐倒是对此适应良好,还会朝旁人客气地笑一笑。
两人很快出了集市,这可比圆圆一个人出来花的时间要少得多。道士姐姐正想问圆圆家住哪里,一个也穿着青衣的修士忽然找了过来抱怨道:“顾师姐,你怎么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跑没影了,我找了你半天都没找着……哎,你从哪里拐来的小孩儿?”
道士姐姐拿脸颊蹭了蹭圆圆的头发,眯着眼睛笑道:“我刚认的妹妹,可爱吧?”
圆圆被对方这不要脸的态度惊到了,她忍无可忍道:“道士姐姐,放我下来吧。”
青衣修士笑嘻嘻地将她放了下来,顺便把手上的篮子也还给了小姑娘,又问道:“哎,小英君,你家离这儿远吗,要不要我送你回去?”
圆圆说:“不用,我家很近的,用不了一刻钟就能走到。”
青衣修士笑道:“那就好,哎……”
她在身上摸了一遍,找着了今早买的一荷包糖块,很高兴地塞进了圆圆的篮子里。
“请你吃糖啊,小英君,别客气。要是客气的话,我可就要送你回家了。”
圆圆本来还想推拒一下的,听对方这么说,就只好收下了,顺便又道了一句谢。
道士姐姐忍不住揉了一把小姑娘的头发。看在糖的份上,圆圆没跟对方计较。
————
除了城里这些稀奇古怪的仙人外,圆圆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直到一天清晨,有人轻轻敲响了馒头铺的门。
这个时间段街上的人很少,连最勤劳的牧羊人和农妇也还没有起床去山坡上放羊或是去田地里耕作。
耳朵到林子里遛鸡顺带拾木头去了,圆圆正帮着江秋雁搓馒头。她现在八岁了,也可以慢慢多做一点事情了。
听到敲门声,圆圆看了一眼阿婆,江秋雁正抽不开身,就让圆圆去外面看看是谁来了。小丫头跳下板凳,“噔噔噔”跑到院子里打开了院门。
在看到门外的人时,圆圆有些诧异地睁大了眼睛。
门外站着个十四五岁模样的少年,她怀里抱着一大捆柴火,身边还跟着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孩。
这少年和圆圆以前见过的人很不一样,虽然她也穿着粗麻布衣,但身上却有一种圆圆说不出来的很特别的气质。
如今时节已将要入冬,少年的衣衫看着单薄极了,站在寒风中止不住地微微发着抖。不过那个看着像是她妹妹的小孩穿得却很厚实。女孩拽着阿姊的衣角,有些好奇地观察着对于她来说完全陌生的圆圆。
少年朝圆圆行了一个很端庄的礼,轻声问道:“我听说……这里可以拿木柴换馒头,请问小英君,这些柴火够换吗?”
又是一个叫她英君的,这人也是仙门来的?
圆圆侧过身让姊妹俩先进门,然后才回答:“我也不清楚,这事儿是我阿婆管的,我带你们去问问她吧。”
三人进到厨房,圆圆唤了一声“阿婆”,向对方解释道:“这个姐姐想问咱们家铺子还能不能用柴火换馒头。”
江秋雁看了看跟过来的少年和小孩,轻轻笑了笑:“当然能。圆圆,你带两位小娘子先把柴火放院子里,等会儿咱们一块儿吃饭。”
少年闻言松了一口气,她朝江秋雁行了一礼,感激地道了谢:“多谢阿婆,我们要两个馒头就够了。要是还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请您尽管吩咐。”
小孩也跟着姐姐说了一句:“谢谢阿婆。”
江秋雁很温和地应道:“哎,那倒是有,不过现在还用不上。小娘子你带来的柴火够多了,要多少馒头都成。”
圆圆带着少年去放好了柴火,又跑回屋子拿了件厚外袍给她披上。
少年又道了声谢,见圆圆去准备吃饭的桌椅,也跟着一块儿帮忙搬椅子摆桌子。
江秋雁把饭菜端上桌后,耳朵也赶着两只母鸡回来了,她看到少年时有些惊讶地招呼了一句:“哎?是你啊。”
圆圆问道:“你们认识吗?”
耳朵说:“我之前拾柴火的时候遇到过她几次。”
少年有些紧张地解释道:“我……我问过她为什么要捡木柴,然后听说可以用柴火来换馒头……而且我是最近来才来这里的,身上的银两也快要花光了,实在是找不着吃的,才想着来试试运气……”
江秋雁招呼她们先过来吃饭,五个人围着桌子坐好,江秋雁把桌上的三个鸡蛋分给了圆圆,耳朵,平时自己吃的那个给了今天来的少年。
少年犹豫着接过,轻声道过谢,把鸡蛋剥好后给了妹妹吃。
耳朵坐在少年旁边,注意到对方的动作后,她用筷子把自己的鸡蛋压住弄成了两半,大的那一半放到了少年碗里。
少年很不好意思地又道了声谢。
圆圆把自己的鸡蛋也分成了两半,一半悄悄塞到了江秋雁碗里。
江秋雁朝小孙女笑了笑。
————
吃完饭后,圆圆和耳朵把碗碟拿去厨房洗了。少年也想要去帮忙,但被江秋雁留住了。
江秋雁很和蔼地问她:“你和你妹妹叫什么名字?”
少年两手握拳放在膝盖上,腰背挺得板正,很是谦恭地回答道:“我叫周玉,玉石的玉。我妹妹叫周松,松树的松。”
江秋雁点了点头,记下了两个女孩的名字。
“你念过书吗,识不识字?”江秋雁问。
周玉坐得更端正了,她想让自己尽量显得谦虚些,又怕谦虚过头会让自己看起来没本事,因此回答得很慎重:“我四岁时家里给我请了启蒙老师。可能比不上那些大学问家,不过道德经,千字文,仙门百家史都通读过一遍。字只要不是那些太偏门生僻的,也都能写能认。还有诗集,有名的我也大概学过。算账记账,药理之类的事我也有一些了解……阿婆,您看这样可以吗?”
江秋雁摸了摸对方的脑袋,笑着应道:“可以,很可以了,你愿意借住在阿婆这里吗?帮我管管账本,再教一教我那两个孙女儿识字。我给你和你妹妹管一日三餐,还有四季的衣裳,好吗?”
周玉闻言连忙低下头。她用力吸了吸鼻子,勉强压住了眼眶里的泪水,然后才重新抬起头,很真诚地回答道:“好,我愿意的,谢谢阿婆,真的,谢谢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远方来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