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城的初雪来得格外早,才刚入冬,细碎的雪花就已纷纷扬扬地洒满了皇宫的琉璃瓦。紫宸殿内,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寒意。
靖帝赵琰端坐龙椅,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目光却锐利如刀,扫过殿下垂首肃立的文武百官。登基不过数月,这位新君已凭雷霆手段稳住了朝局,但眉宇间的疲惫却如何也掩饰不住。
“众卿可有本奏?”他的声音在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兵部尚书张文远率先出列:“陛下,北疆军报,漠北王乌兰图娅已肃清境内倭寇残余,东部海岸防线已然重建。”他顿了顿,语气微妙地一转,“然漠北军力日盛,恐成我朝心腹之患啊。”
这话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殿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靖帝不动声色:“张爱卿是何意?”
张文远抬头,一脸忧国忧民:“陛下,漠北与我朝世仇,今虽暂结盟好,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臣恐养虎为患,他日反噬,悔之晚矣!”
“臣附议!”吏部尚书王守仁紧接着出列,“且漠北要求开放边贸,许其商队自由往来,此举若成,我朝机密恐将外泄。”
一时间,反对之声四起。朝中老臣大多对与漠北结盟心存疑虑,此刻见有人带头,纷纷表态反对。
靖帝沉默不语,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通报:
“漠北特使到——”
满殿皆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殿门处。
锈剑道人萧逸尘身着漠北使节礼服,缓步走入殿中。他虽年过花甲,但步履沉稳,目光如电,自有一股慑人气度。
“漠北特使萧逸尘,奉漠北王之命,特来拜见陛下。”他躬身行礼,不卑不亢。
靖帝微微颔首:“特使远来辛苦。不知漠北王有何要事相商?”
萧逸尘直起身,目光扫过殿内众臣:“奉王上之命,特来呈递盟约细则,并...”他故意顿了顿,“揭发朝中通敌叛国之徒!”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张文远脸色微变,强自镇定:“特使此言何意?我朝堂之上,岂容你信口雌黄!”
萧逸尘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此乃倭国刺客百地雄一口供,指认兵部尚书张文远,多年来与倭国暗通款曲,泄露军机,祸乱朝纲!”
“胡说八道!”张文远勃然变色,“陛下,此乃漠北离间之计,万不可信啊!”
靖帝接过内侍转呈的密信,细细观看,脸色越来越沉。信中的证词详实具体,包括张文远与倭国使节的数次密会时间、地点,乃至传递情报的内容,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张爱卿,”靖帝的声音冷若寒冰,“建武三年腊月十五,你在何处?”
张文远浑身一颤:“臣...臣记不清了...”
“朕替你记着。”靖帝缓缓起身,“那日你告病在家,实则秘密出城,在城南紫竹庵与倭国使节会面,可有此事?”
张文远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面如死灰。
萧逸尘趁热打铁:“陛下,张文远不仅通敌叛国,更策划多起阴谋,意图破坏两国盟约。珍珠港船坞纵火案,便是他派人所为!”
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谁也没想到,位高权重的兵部尚书,竟是倭国内应!
靖帝怒极反笑:“好,好个张文远!朕待你不薄,你竟做出如此卖国求荣之事!”他厉声喝道,“来人,将张文远拿下,押入天牢,严加审讯!”
侍卫应声上前,将瘫软如泥的张文远拖出殿外。
待殿内重新安静下来,靖帝看向萧逸尘,目光复杂:“特使此次,不仅送来盟约,更为朕清除了朝中毒瘤。漠北王的诚意,朕看到了。”
萧逸尘躬身道:“陛下明鉴。我王有言,漠北与朔朝唇齿相依,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盟约细则在此,请陛下过目。”
内侍接过盟约书,呈给靖帝。盟约内容详实公平,不仅规定了两国在军事上的互助义务,还包括通商、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可见漠北方面的诚意。
靖帝细细阅读,最终点头:“盟约之事,朕准了。三日后,朕将在太庙举行盟誓大典,与漠北永结盟好。”
消息传回漠北,已是十日之后。
图娅正在王庭校场检阅新训练的水师。经过数月的努力,漠北水师已初具规模,新造的战船在珍珠港内排列整齐,旌旗招展,气势恢宏。
“王上,京中急报!”传令兵飞马而来,呈上密信。
图娅展开信件,快速浏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好!靖帝已准盟约,三日后将在太庙盟誓。”
在场的将领们闻言,纷纷欢呼起来。唯有墨尘微微皱眉,似有忧虑。
“你在担心什么?”图娅注意到他的表情。
墨尘低声道:“朝中反对势力盘根错节,虽除去了张文远,但难保没有其他人暗中作梗。盟誓大典,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图娅点头:“我也有此担忧。所以,我决定亲自前往朔朝,参加盟誓大典。”
“什么?”墨尘一惊,“这太危险了!朝中想要破坏盟约的人,必定会趁机对你不利!”
“正因如此,我才必须去。”图娅目光坚定,“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漠北王的诚意和胆魄。也要让那些暗中作梗的人知道,漠北不是好欺负的。”
三日后,图娅率领漠北使团,踏上了前往朔朝的路程。墨尘、锈剑道人随行,阿赫也在队伍中,时而空中引路,时而落在图娅肩头。
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数次袭击。有伪装成马贼的刺客,有在饮水中下毒的奸细,甚至有一次,整座驿站在夜间莫名起火。显然,有人不惜一切代价,想要阻止图娅抵达玉京。
“看来朝中有人狗急跳墙了。”一次击退刺客后,锈剑道人擦着剑上的血迹,冷声道。
图娅望着远方隐约可见的玉京城墙,目光坚定:“越是如此,我越要亲眼见证盟约的缔结。”
十月十五,盟誓大典当日。
太庙前广场上,旌旗招展,仪仗威严。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靖帝端坐高台,等待着漠北使团的到来。
辰时三刻,号角长鸣,漠北使团的车驾缓缓驶入广场。图娅身着漠北王礼服,肩披银狼皮氅,头戴王冠,缓步走下马车。她的身后,墨尘和锈剑道人一左一右,如同守护神。
广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惊叹声。谁也没想到,漠北王竟是如此年轻的女子,更没想到她敢亲自来到敌国的都城。
图娅目不斜视,一步步走向高台,在靖帝面前站定,行了一个标准的漠北礼节:
“漠北王乌兰图娅,参见陛下。”
靖帝起身还礼:“漠北王亲至,朕心甚慰。请上座。”
按照礼仪,两国君主将在太庙前歃血为盟,对天起誓,永结盟好。
仪式开始,太祝官高声诵读祭文,乐工奏响雅乐。庄严肃穆的气氛中,靖帝与图娅并肩走向祭坛。
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一支冷箭不知从何处射来,直指图娅后心!
“小心!”墨尘眼疾手快,长剑出鞘,精准地击落了箭矢。
几乎同时,人群中突然冲出数十名黑衣人,手持利刃,杀向祭坛!
“护驾!护驾!”侍卫们慌忙上前阻拦,场面顿时大乱。
图娅临危不乱,拔出腰间弯刀,与墨尘背靠背迎敌。锈剑道人也已出手,铁剑如龙,所向披靡。
靖帝在侍卫的保护下退到安全处,脸色铁青:“给朕查!是何人如此大胆!”
刺客显然都是死士,武功高强,出手狠辣。更可怕的是,他们似乎对太庙的布局极为熟悉,利用地形与侍卫周旋,目标明确地直指图娅。
“是朝中有人要杀我灭口。”图娅一刀劈翻一名刺客,冷静地对墨尘道。
墨尘点头:“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破坏盟约。”
激战中,一名刺客突破防线,长剑直刺图娅面门。图娅闪身避过,反手一刀,却在看清对方面容时微微一怔——
那是她在狼嚎谷见过的苏德大长老的孙子!赫连勃勃的残党!
就这一分神,另一名刺客的刀已到了她胸前!眼看闪避不及,一道身影突然挡在她面前。
是墨尘!
“噗——”刀锋入肉的声音格外清晰。墨尘闷哼一声,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襟。
“墨尘!”图娅失声惊呼。
锈剑道人见状大怒,剑法陡然变得凌厉无比,如狂风暴雨般攻向刺客。不过数招,就有三名刺客毙命剑下。
就在这时,靖帝的援军赶到,大批御林军涌入广场,很快控制了局面。残余的刺客见大势已去,纷纷咬毒自尽。
图娅扶着墨尘,焦急地查看他的伤势。万幸的是,刀锋偏离了心脏,虽伤得不轻,但暂无性命之忧。
“我没事。”墨尘强忍疼痛,挤出一个笑容,“盟约还要继续。”
靖帝大步走来,面色阴沉如水:“漠北王受惊了。此事朕必严查,给王上一个交代!”
图娅摇头:“陛下,当务之急是完成盟誓。刺客越是想要破坏,我们越要让他们失望!”
靖帝眼中闪过赞许:“好!盟誓继续!”
太祝官重新整备礼仪,乐工再奏雅乐。在万众瞩目下,靖帝与图娅割破手指,将鲜血滴入酒中。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赵琰...”
“我乌兰图娅...”
“今日在此立誓,朔朝与漠北永结盟好,守望相助,共御外侮。若有违此誓,天人共戮!”
两人举杯,将血酒一饮而尽。
盟誓礼成,广场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这一刻,两国之间数十年的恩怨,似乎真的随着这杯血酒烟消云散。
是夜,皇宫设宴款待漠北使团。墨尘因伤势未出席,在驿馆休养。图娅则在锈剑道人的陪同下,赴宴与靖帝及朝中重臣会面。
宴席间,靖帝特意将图娅请到偏殿。
“今日之事,朕已查明。”靖帝神色凝重,“主谋是张文远的余党,与赫连勃勃的残部勾结,意图破坏盟约。”
图娅并不意外:“看来,朝中还有不少人不愿见到两国修好。”
靖帝点头:“但盟约既成,朕必力排众议,确保盟约执行。”他顿了顿,“漠北王接下来有何打算?”
图娅望向窗外皎洁的明月:“回国整顿内政,加强水师。倭国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的进攻,只会更加猛烈。”
“朕会履行盟约,派工匠前往漠北,助你们建造新式战船。”靖帝承诺道,“同时,朔朝水师也会在东海加强巡逻,牵制倭国兵力。”
图娅郑重行礼:“多谢陛下。”
离开皇宫时,已是深夜。玉京城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唯有马蹄声在寂静中回响。
“今日之后,漠北与朔朝就是真正的盟友了。”锈剑道人感慨道,“今尊若在天有灵,定会感到欣慰。”
图娅轻轻抚摸着颈间的天狼瞳,没有回答。父王的愿望一直是漠北的强盛与和平,如今这个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但不知为何,她心中总有一丝不安,仿佛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回到驿馆,图娅先去探望墨尘。太医已经为他处理了伤口,此刻他正靠在床头休息。
“伤势如何?”图娅在床边坐下,关切地问。
墨尘微笑:“无碍,休养几日便好。”他凝视着图娅,“今日盟誓,我在驿馆都听到了百姓的欢呼声。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图娅点头,却又轻叹一声:“但我总感觉,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倭国、朝中的反对势力、赫连勃勃的残党...他们都还在暗中虎视眈眈。”
“所以我们更要小心。”墨尘握住她的手,“不过无论如何,我都会在你身边。”
图娅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心中的不安渐渐平息。是啊,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他们同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窗外,玉京城的灯火如繁星点点,照亮了这个不眠之夜。而在遥远的东方海面上,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成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