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主问:“两个少年是谁家里的儿子?“帝不敢回答。
陈留王指皇帝说:“这是当今皇帝,遭遇十常侍的混乱,逃难到这里。我是皇帝弟弟陈留王。”
庄主大吃一惊,拜了两拜说:“我先朝司徒崔烈的弟弟崔坚毅的。因见十常侍卖官嫉妒贤才,所以在这隐藏。”于是他搀扶到庄,跪着进献酒食。
再说闵贡赶上段珪,抓住问:“天子在哪里?”他说:“已经在半路走散,不知道去哪。“贡就杀死段珪,把他的头挂在马脖子上,分兵四处寻找;自己却独自骑着一马。随着路追寻,偶然来到崔毅庄,他看见首级,问他,贡说详细,崔毅引进见皇帝,你我痛哭。
贡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还都。”崔毅庄上只有一匹瘦马,与皇帝乘。贡和陈留王一起骑着一匹马。离庄就行,不到三里,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校尉淳于琼、右校尉趟萌、后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一行人很多,数百人马,接着皇帝。你我都哭。
先使段珪到京城号令,另外换好马和帝和陈留王骑坐,簇帝返回京城。先是洛阳小儿歌谣中说:“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逃北邙。”到这果真应验的预言。
皇帝走了不到几里,忽然看见旌旗蔽天,尘土遮天,一支人马来到。百官失色,皇帝也大为震惊。
袁绍策马出来问:“什么人?”
绣旗影里,一个将领出来,厉声问:“天子在哪里?“
皇帝发抖不能说话。陈留王勒马向前,大声说:“来的是什么人?”
董卓说:“西凉州刺史董卓在此。”
陈留王说:“你来保驾的,还是来劫持皇帝的?”
董卓回答说:“臣当然是来保驾的。”
陈留王说:“既然来保驾,天子在这,为什么不下马?”
董卓大吃一惊,慌忙下马,站在道路的左边。陈留王去抚慰董卓,从开始到结束,并没有什么不对的话。
董卓暗中奇的,已经有废立皇帝的想法。当天回到宫中,见到何太后,都痛哭。检查宫中,却是不见了传国玉玺。
董卓屯兵城外,每天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惊惶不安。董卓出入宫廷,毫无忌讳。
后军校尉鲍信,来见袁绍,说:“董卓一定有异心,可以现在想办法除掉他了。”
袁绍说:“现在朝廷刚刚安定,还是不要先动董卓的。”
鲍信见王允,也去说了这件事情。王允说:“还是需要再商议商议的。”
于是鲍信自己带领本部军队,到泰山去了。
董卓引诱何进兄弟部下的士兵,全部归他掌握了。
私下对李儒说:“我想废帝立陈留王,怎么样?
李儒说:“现在朝廷没有主心骨,如果要做的话,就要趁现在,迟就有变化了。明天在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说明废立;有不随从的人杀了他,树立您的威信,现在正是时候,董卓大喜。”
第二天大摆会,邀请公卿。公卿们都害怕董卓,谁敢不到。董卓接待百官到了,然后慢慢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
酒过数巡,董卓命令停止音乐,然后厉声说:“我有一句话,众官听一下吧。”
大家都侧着耳朵等着董卓发话。
董卓说:“天子为万民之主,没有威仪不可以继承祖宗宗庙和社稷。现在皇上懦弱,不如陈留王如何聪明好学,可承接大地位。我想废掉皇帝,立陈留王,众大臣认为什么问题吗?”
诸位大臣都害怕董卓的残暴,不敢说话。
座上一人推案而起,站在席前,大喊:“不可!不可!你是什么人,敢发大语?天子于是先皇帝嫡子,毫无过失,怎么能随便议定废立!你想成为篡逆吗?“
董卓看了看,原来是之前的并州刺史,现在是执金吾的丁原。
董卓怒斥说:“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于是掣佩带剑要杀丁原。
当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高昂,威风凛凛,手持方天画戟,一双冷目紧紧的盯着董卓。
李儒急忙进言说:“今天是喝酒的地方,不可以谈论国政;来日到都堂公评论不慢。“
众人也都劝丁原,丁原上马离开了这里。
董卓问官员说:“我所说的话,符合公道吗?
卢植说:”“您错了。从前太甲不明,伊尹放逐了桐宫;昌邑王登上王位才二十七日,造恶三千多条,所以霍光祭告太庙而废弃的。现在皇上虽然小,聪明仁智慧,并没有分毫过失。你是外郡刺史,从来没有参与国政,又没有伊尹、霍光的大才,什么可以强迫君主废立的事?圣人说:有伊尹那样的心志就可以中兴朝廷,没有伊尹那样的心志便是篡夺了。”董卓大怒,拔剑上前想杀死种植。
侍中蔡蔡邕、议郎彭伯劝谏说:“卢尚书天下人失望,现在先杀了他,恐怕天下震惊。”于是董卓作罢。司徒王允说:“废立的事,不可以酒后互相商,另一天再讨论。”
于是百官都散。董卓按着剑站在园门,忽然看见一个人骑着马持戟,在园门外来回驰骋。董卓问李儒说:“这是什么人啊?”
儒者说:“这是丁原义儿:姓吕,称布,字奉先,您需要躲避一下。董卓于是进入园偷偷避开。”
第二天,人报丁原率军城内外挑战。董卓发怒,率军同李儒出来迎接。
双方对峙,只看到吕布顶束发金帽子,分开百花战袍,唐狮像披上铠甲,把狮蛮宝带,越马挺戟,随着丁建阳出到阵前。丁建阳指董卓大骂:“国家不幸,宦官弄权,使万民生灵涂炭。你没有寸功,居然说要废立皇上,胆敢扰乱朝廷!”
董卓还没来得及回话,吕布飞马直杀过来。董卓慌忙逃走,丁建阳率军袭击。董卓的军队大败,后退三十里安营扎寨,聚众商议。
董卓说:“我看这个吕布不是普通人啊。如果我能得到吕布,便不愁得天下了!”
帐前一人出来说:“您不必担心。我与吕布同乡,知道他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我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吕布拱手投降,您看如何?”
董卓非常高兴,看了过去,原来是虎贲中郎将李肃。
董卓说:“你将怎样说服他?”
李肃说:“我听说您有一匹名马,名叫赤兔,日行千里。要得到这匹马,又用金银珠宝,以利与他的心。我再进一步说词,吕布一定反丁原,再来投奔您。
董卓问李儒说:“这样的话可以吗?“
李儒说:“您想得到天下,就不要吝啬这么一匹马了!”
董卓高兴地把马牵给了李肃,再给了李肃黄金一千两、明珠几十颗、玉带一条。
李肃带了礼物,投吕布寨来。在路军队包围住。李肃说:“可以迅速答复吕将军,有旧日老朋友来了。“
军人报告,吕布命令来见。李肃见吕布说:“兄弟别来无恙啊!”
布作揖说:“许久不见了,李肃兄如今在哪里了?”
李肃说:“现在任虎贲中郎将的职务。听说贤弟在匡扶社稷,为兄很高兴。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果走平地,名叫赤兔,特地前来献与贤弟,以帮助虎威。”
吕布便令牵过来看。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红色,没有半根杂毛;从头到尾,长一丈;从蹄到项,高八尺,沙哑声咆哮,有腾空入海的样子。
后人有诗专门称道赤兔马:“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吕布见到了这匹马,非常高兴,感谢李肃说道:“肃兄赠我着龙驹,将如何报答?”
李肃说:“我为义气而来。难道希望报答嘛!”
于是吕布置酒招待。酒醉之后,李肃说:“他和你很少能见到;不过倒是经常见到令尊。”
吕布说:“你喝醉了!父亲去世很多年,怎么与你相见呢?”
李肃大声笑着说:“非也!非也!我说的是今天的丁刺史而已。”
吕布无奈地说:“我在丁建阳处,也出于无可奈何。”
李肃说:“贤弟有擎天架海的才能,天下谁不钦佩?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怎么说没有办法,屈居人下?”
吕布说:“遗憾的是,我并没有遇到可以赏识我的主公啊。“
李肃笑着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李肃说:“我观遍群臣,发现真正有能力的就是董卓大人了,董卓大人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
吕布说:“我想追随董卓大人,不过遗憾的是没有门路。“
李肃取金、玉带列在吕布面前。
吕布吃惊地说:“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
李肃命令喝退左右,继续对吕布说:“这是董公长期仰慕大名,特别让我将这奉献。赤兔马也董公所赠的。”
吕布说:“董公如此厚爱,我要用什么来报答他?”
李肃说:“就像我这样的才能,还能为虎贲中郎将;如果是你的才能,恐怕是贵不可言啊。”
吕布说:“遗憾的是没有像样的功劳,作为进见的礼物。”
李肃说:“功在翻手之间,就看阁下肯不肯做了。”
吕布沉吟良久说:“我想杀丁原,率军投奔董卓大人,怎么样?”
鲁肃说:“贤弟如果能这样,真是莫大的功劳啊!但事情不应该迟,应该快点决定。迟则生变。”
吕布和李肃约定在第二天来投降,肃离去。
这天夜里二更时分,布提刀直接进入丁原帐中。
丁原正手持蜡烛看书,看到吕布来了,说:“我的孩子,来我这里有什么事情吗?”
吕布说:“我堂堂男子汉,怎么会是你的儿子!”
丁原说:“奉先为什么变心?”
吕布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级,大声左右:“丁原不仁,我已经杀了他。肯听从我的便留在这,不顺从的人自己走罢!“军士散去大半。
第二天,布拿丁原首级,去见李肃。鲁肃于是引吕布见董卓。
董卓非常的高兴,置酒招待。董卓先下拜说:“我现在得将军,如早苗的得到及时雨啊。”
吕布纳董卓坐而拜他说:“如果董公不嫌弃在下的话,吕布请求您为我的义父。”
董卓大喜,金甲锦袍赐给了吕布,畅饮而散。
从此董卓声威权势越大,从领大将军事务,封弟弟董为左将军、鄂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