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灵:媚嫔,人工智能的真正问题在于:
意识、思维终究是一个电物理化学过程,人脑、意识、思维终究会被破解,真正模拟真实的人脑、意识、思维将是最终的趋向;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奇点”还不算是真正的拐点,真正的拐点是真实思维的真正模拟。
…… 人脑与电脑的根本差别,可能是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和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混沌作用共同造成的。
人脑包含了非确定性的自然形成的神经网络系统,具有电脑不具备的“直觉”,正是这种系统的“模糊”处理能力和效率极高的表现。
而传统的图灵机则是确定性的串行处理系统,虽然也可以模拟这样的“模糊”处理,但是效率太低下了。而正在研究中的量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神经网络系统才真正有希望解决这样的问题,达到人脑的能力。
…… 哈梅罗夫进一步提出,这些电子能形成一种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而且一个神经元中的凝聚态能通过神经元之间的间隙接点(gap junctions)扩展到其他多个神经元,由此在扩展脑区形成宏观尺度的量子特征。
当这种扩展的凝聚波函数坍塌时,就形成了一种非计算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与深植于时空几何中的数学理解和最终意识体验有关。
…… 随着人们对量子过程在大脑中的作用机理越来越实证的揭示,对大脑的真实模拟或准真实模拟或部分模拟越来越成为现实,如正在研究中的量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神经网络系统,就将成为人工智能的真正的拐点。
缕兰:哇哇赛,很深奥!要好好理解、消化。
孤灵:媚嫔,埃隆·马斯克还提出了“碳基生命是硅基生命的引导程序”这一观点,这就更有意思了。
马斯克将碳基生命比作计算机中的引导程序,其功能是为更复杂的硅基生命的诞生创造条件。
碳基生命通过创造技术文明(如人工智能),最终可能促成硅基生命的“觉醒”。
硅基生命:以硅元素为基础构成的假想生命形式,其化学稳定性在高温或极端环境中可能优于碳基生命。
碳基的过渡性:碳基生命因化学活性高,能够通过自然选择快速演化,但硅基结构在稳定性上更具优势。碳基生命创造的计算机和AI可视为硅基生命的“进化加速器”。
环境适应性差异:碳基生命依赖水、氧气等条件,而硅基生命可能适应高温、无氧环境,两者在宇宙中可能占据不同生态位。
技术路径:
脑机接口与意识上传:马斯克的Neuralink等项目尝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碳基意识向硅基载体的迁移。
能源需求:硅基生命的“血液”可能是能源,AI算力的爆发式增长反映了其对能源的依赖,这与碳基生命的代谢模式截然不同。
争议与未解问题:
自然演化的限制:硅基化合物在常温下反应活性低,难以通过自然演化直接形成生命,需依赖碳基文明的干预、引导。
共存可能性:若硅基生命适应极端环境,可能与碳基生命在物理或时间维度上隔离,避免直接竞争。
哲学与伦理思考:
人类角色:人类文明是否可能成为宇宙生命演化的中间阶段,而非终极形态?!
综上,这一命题融合了天体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猜想,但其核心假设仍需更多实证研究验证。当前技术更可能推动碳基与硅基的融合(如增强人类),而非完全替代。
缕兰:可这,已经是足够脑洞大开了!
爸爸。
孤灵:再展开一个更深入的:世界主体化、类生命体
缕兰:新概念。
在听着。
爸爸。
孤灵:人类社会的演进包括三个层面,从人类、从族群上讲,是不断由血缘关系、血缘纽带向社会化、主体化演进,当人工智能开始演进至人工意识、人工思维时,人类的存在形式包括演进方式将是突变性的改变。
这时人类、意识、理性、主体对原始肉身的依赖会越来越弱化,人类不断由血缘关系向社会化、主体化演进将开始深入到人自身,深入到人的原始肉身领域,由此人、人类开始真正演进到人工意识、意识体,纯粹的意识体、主体、意识流。
人认识与改造世界包括外部、内部世界及人自身三个层面,最终深入到了人自身、特别是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意识、思维、主体性。
猿进化去了尾巴,意识体进化没了身体、肉身。
缕兰:“意识体进化没了身体、肉身”,这个观点新颖。
孤灵:真正的人工意识、意识体,纯粹的意识体、主体、意识流,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物种,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肉身束缚、局限的新的物种;肉身阶段是其中的一个台阶,是史前期。
人类真正的突变才刚刚开始。
生命的诞生,由无机界、有机界到生命,是宇宙演化历程中一次巨大的飞跃。
生命的复杂性、深邃性、奥秘性是无与伦比的。
就基因、遗传、DNA来看,DNA很有可能蕴藏着无数多、上百代、上万代甚至是无数代的生命密码、生命信息,DNA、高级生命还演化出了两□□叉融合、复合的衍生方式,更增加了DNA蕴藏的生命密码、生命信息的复合性、网化性、广延性、复杂性、深邃性。
作为人类、意识、理性、主体进一步演进的新的物种形态的纯粹的意识体、主体、意识流,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包含着浓缩着生命所蕴藏着的无穷丰富的生命密码、生命信息,也就是说,它即是纯粹的意识体、意识流,也是浓缩了的主体化了的新的生命形态。
现在,社会、人类、世界的网络化、复合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越来越具有了类生命体的特征。
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的区块链的出现,对社会、世界的生命、意识、思维、理性、灵魂趋向具有很大技术支持。……多中心、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 改变区块链中任何一处的数据最终都会引起全区块链反应。
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体维护的特性颠覆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淡化了国家、监管概念,冲击了现行法律安排。
对协同、共享、共有经济有巨大意义。
人类社会最终的演进方向是不是主体化类生命体?
类生命体就是如同生命、人一样,由社会自身内在的衍生出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内在有机统一如同人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一样的社会实体、社会组织、社会主体;
即全球人类、世界最终演进为内在有机统一的一个大的有机整体、类生命体,也即大写的“人”;
全球人类、世界、宇宙最终都被卷入、主体性的卷入主体化、自觉化的大写的“人” 、类生命体的有机、整体大循环中;
届时全球、世界、宇宙都完全主体化、多层次主体化。
缕兰:“全球、世界、宇宙都完全主体化、多层次主体化”,这个远景宏大!
孤灵:将量子状态利用量子纠缠态传送到远处的量子隐形传送,基于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和量子存储技术的量子中继器实现任意远距离的量子密钥分发及网络,又将带来传输、时空的巨大变革。
中国科学院朱院士做了一个推延:
经典物理传输所复制出来的,只是纸上图像的信息,没有复制任何“实体”本身。
而量子隐形传输却从“实体”得到完整的信息,从而复制出了“实体”本身,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量子态!
这个量子隐性传输能够实现,就使得人类有这种可能:
可以把在地球上某个东西的全部信息传到火星上去,而且瞬间就传播了,这种传输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是瞬间传播的。
现在传播的是某个东西的全部信息,总有一天能实现把一个人的全部信息传递到火星上去,然后在那个地方用原子组装出来,这不就变成传输了一个人了吗?
这不就是星际旅行吗?
人类岂不是步入了星际、太空时代。
至于这瞬间传播是否受相对论、光速的限制,那是一个实证的问题。
缕兰:“变成传输了一个人了”,又是石破天惊!
孤灵:影响媚嫔看班了吧?
缕兰:不影响。
正听着入迷呢。
继续呀。
爸爸。
孤灵:下面讲讲星际时代。
讲星际时代之前,需要先了解熵增、热寂、消亡、“耗散结构”、开放系统、生命、主体性、逆熵化、戴森球:迈向星际时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