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在网吧倒是没有打游戏,他都没把电脑打开,他在用手机追小说,小说软件是一片绿色的叶子,叫芦苇文学城。
他是翻来覆去在榜单看文,什么《一觉醒来我成了恋综团宠》《渣了渣男后我自杀了》,一众他看着就没什么胃口的文里,屎里淘金,淘出了这个作者。
叫春衫客。
他在追的这个文叫《扶桑》,才写了几千字不到,题材是科幻,似乎还是篇星际文,有时空穿越之类的。这个作者文笔很好,几句话就显现出了笔力。春衫客不火,粉丝只有几万个,但清一色的好评。
而且春衫客是个活人,每一个评论都会回复。
张羽爱看小说,看的还是女频小说,不爱打游戏。他很好奇女生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张羽不是个传统意义,社会意义上的男人,他不爱机甲,不爱军事,不爱游戏,不爱政治。
爱看小说,爱音乐。
他喜欢慢热的事物。
这个春衫客,写的故事很吸引人,不避讳爱情,反倒是把感情的浓度与厚度写的很有味道。
《扶桑》讲一对恋人通过一部霸总小说,两个空间联系在一起,由此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把穿书题材和科幻融合在一起,简直就是天才创意。
这本《扶桑》似乎还只是前传,张羽更来兴趣了。
突然,张羽注意到,这个春衫客的ip地址:
依华。
晚上查分的时候,张羽并不紧张。他总是这么气定神闲的样子,好像做什么事都胜券在握。
张羽算不上学霸,但学习成绩一直也不错,不怎么让大人操心。他的母父都对他可放心了。
郑曲查到自己分的时候直接高兴得叫了起来,给了张羽一个熊抱。
“羽啊,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我能上一中了!”
“哦耶!”
“诶你考的也不错啊,说不定咱俩还能分到同一个班呢,期待一下吧!”
一缕日光在天空中浮现,之后是一轮红日。
天亮了。
“羽啊,今天还放风筝吗?”
“你要不看看天气预报再说话呢?今天雷阵雨。”
“嗷,也是哦。”
“那你今天有什么安排?”
“追小说,我发现了一个宝藏作者,叫春衫客。”
“对了,她是依华人。”
“我去,这不得赶紧推荐给我,哪个软件。”
“芦苇。”
“好嘞。”
春衫客,典春衫,此时正在旁边的网吧,她刚查出自己的好成绩:610。
典春衫查完分就直接在网吧睡着了,日出才醒。
手机铃声响起,备注是:春衫客,芦苇,全勤。
她提醒自己,全勤有奖金。
典春衫被这铃声吵醒,很不高兴地把它给关了。她是个脾气挺大的人,有起床气。
《扶桑》她构思得已经差不多了,今天回家就立马开写。典春衫码字相当快,日更1万是轻轻松松,但她每天只上传3k字,形成规律。
暑假两个月她计划就能完成这篇短篇,《扶桑》只是一个前传,重头戏还在后边。
她真的非常非常希望这个故事能被拍出来,拍成电视剧。
不过以她目前的知名度,这些还都只是痴心妄想。
没关系,她写小说只是出于热爱,一切都随缘。
甚至于春衫客女士一开始都没想过自己会有粉丝的。
这些都是喜出望外之事了。
典春衫更热爱的是绘画,她已经计划好了,高中就去走艺术生路线,学美术。她的目标是清华美院。
典春衫打小就学画画,相当有天赋,小时候就经常约着和伙伴们一起写生。
她对一个地方印象很深,叫鹅溪,有个区叫猫猫屯。
多可爱的地名啊。
典春衫连《扶桑》的主角谁来演都想好了,必须得是前几年刚出道的女演员,沈心。外形和气质都太符合了。
沈心和她同龄,是前几年才出道的,一出道就斩获粉丝无数,小小年纪演技相当精湛。沈语那部经典老剧《樱花盛开的地方》翻拍了,沈心演了里边女主角的青年时期,演的非常好。
这部翻拍效果也十分不错,翻拍是为了致敬传奇影皇沈语。
沈语在约摸十年前突然消失,退圈,有人说是被雪藏,有的说是死了,有的说是他杀,还有的说是回去养孩子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捕风捉影罢了。
沈语也是典春衫的偶像。
沈心和沈语长的并不像,所以没什么人怀疑沈心和沈语的这层关系。
沈心有次一头粉色长发,厌世脸,配上性感的吊带,很有反差感,出席红毯直接帅上了热搜,圈粉无数。
典春衫蛮喜欢沈语的,也挺喜欢沈心。
新生小花,不可小觑。
秦笛打算一个人去哈尔滨旅游。
典春衫和画友约了旅游写生,地点是哈尔滨。
八月下旬,气温已经不再那么炽热,桂花还没盛开,风里已经隐隐约约有了花香。
哈尔滨的热气早就没了,风是干燥的。秦笛一个人坐在的士里,欣赏沿途的风景。
哈尔滨的建筑很有俄式风情,带了很多苏联元素。秦笛有苏联情结,她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很痴迷于这些。
秦笛还是军迷,她从小就和大部分女生不太一样。她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女人。
一道目光落在秦笛身上,不远处,省政府厅的值班小伙,正在环视街道,望见秦笛的侧影时,目光停了几秒。
然后还是错开了。
到了苏军烈士纪念碑,秦笛下车。
就在碑前,典春衫正和画友写生,是素描。
那道目光又来了,变得炽热,直直落在了秦笛的脸庞。
秦笛瞻仰着烈士纪念碑,心中有许多情绪,无法诉说。
“我们要平等,我们要自由。”
“扫除剥削,扫除压迫。”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道道声浪,响彻在秦笛心海。
秦笛眼里泪水蓄积,定定地站在那儿,入了神。
那道目光也定住了似的,目光的主人心里有些发烫,意志力无比坚定的军人,此刻眼皮却动了动。
他悄悄把目光移走,仿佛这一场心动未曾发生。
他叫李青梅,国防科大毕业,此时是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这里执行任务值班。
其实秦笛并不是同性恋,这点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是双性恋,这事儿她遇到李青梅之后才清楚。
那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秦笛回了回心神,她没注意,自己已经掉了几颗眼泪了。她用手去把泪痕抹掉,从手提包里翻出随身携带的湿纸巾,仔仔细细把脸擦了擦。
秦笛拿出手机,拍下自己与纪念碑的合照,然后用软件打了车,准备去预定好的民宿。
秦笛家里其实有点小钱,她母父也大方,哪怕是不太需要生活费的初高中,给她的生活费给的也很足,一个月三千。
秦笛每个月至少能存下两千多,她手里的存款已经十多万了。
秦笛喜欢省钱,尤其喜欢攒钱。她在拼多多看到几毛几块钱的东西,直接能开心得飞起来。
秦笛在车上浏览自己之前就用手机写好的旅游计划表。
她很享受独旅,享受这种自由自在,不被约束的状态。
她很幸福。
波光粼粼,湖面起风。
李青梅目送着秦笛上车,目送她走远。
这一别,别了一个又一个盛夏。
李青梅心里有点酸涩。
秦笛计划着下午先去中央大街转转,然后晚上去做缆车。
她有些累,先在民宿里睡了个午觉。
这间民宿非常便宜,一晚上50元,100平。秦笛一直是省钱小能手,她妈妈都佩服她,甘拜下风。
秦笛一直没什么朋友,准确来说,她没有女闺蜜,也没有男闺蜜。她独来独往惯了,一个人乐得清闲自在,不爱与人纠缠。
突然微信有个人要加她好友。
“我是郑曲,鹅溪网吧,还记得我吗?”
秦笛想起来了,是那个男生。
她思索了一下,还是点了同意。
“你好你好,备注郑曲就好。”
“嗯嗯,秦笛。”
郑曲看到秦笛发的朋友圈,是自己和纪念碑的合照,地点哈尔滨。
郑曲:
“原来你去哈尔滨旅游了呀,一路小心哦!”
“嗯,谢谢你的好意提醒。”
秦笛礼貌性地回复后,就没和他聊了。
秦笛简单翻了一下郑曲的朋友圈,都是游戏、美食,以及和好兄弟好姐妹的合照。
这个人,好像朋友很多。
一觉醒来,秦笛一个人去中央大街散步,她买了一根马迭尔冰棍,她觉得这个味道很一般。路上有许多书店,秦笛被吸引了,进了一家。
她很喜欢看书。
她最近粉上了一个小众作者,叫春衫客,迷上了她新更的一本书,《扶桑》。秦笛很看好这本书,也了解到这个作者有一个影视化的愿望,秦笛还评论鼓励她了。
没想到这个春衫客果然对粉丝很热情,当即就回复了她:
“谢谢你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