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千声那句“玄灵阁前任大长老,余清”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整个炼丹大殿激起了千层浪。
刹那间,殿内落针可闻,所有尚未离去的丹士,连同那位清瘦长老,全都僵在了原地,脸上写满了极致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那位清瘦长老率先回过神来,他一个箭步跨到陆千声面前,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目光锐利如刀,紧紧盯着陆千声:“你……你说什么?余清长老?小子,你可知你在说什么?此事非同小可,岂容你信口开河!”
玄同长老也从最初的震撼中清醒,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语气凝重,带着审视:“陆小友,你声称师承余长老,此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余长老退隐已近二十年,音讯全无。你既拜在他门下,可有何信物,能证明你所言非虚?”
信物?陆千声微微蹙眉。他想起陶语师兄当时是因一句师尊常挂嘴边的丹诀而认出渊源。他尝试着重复了那句关于“龙虎交汇,水火相济”的口诀。
玄同长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点了点头:“此言……余长老当年的确常挂在嘴边,用以教导弟子需明辨阴阳,把握平衡。但时过境迁,此话在阁内也非绝密,不足以作为铁证。”
陆千声沉吟片刻,忽然灵光一闪。他在贴身的乾坤袋中仔细翻找,最终取出了三封保存得极其完好、边缘已有些微磨损的信笺。那是师尊余生与两位师叔留给陆千声的遗书,上面不仅有他们独特的笔迹,更蕴含着他们各自独有的灵力印记。
他将信笺递了过去。
玄同与清瘦长老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接过,小心翼翼地将信笺展开。
当那熟悉的、带着几分洒脱不羁又暗含道韵的笔迹映入眼帘时,两人的手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们仔细辨认着字里行间流淌的灵力波动,感受着那枚独属于前任大长老“余生”的灵印气息,以及另外两位一同离去长老的印记……
“没错……是余长老的笔迹!这灵印……这独特的灵力韵味……绝不会错!”玄同长老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眼眶竟微微泛红。
清瘦长老也重重叹了口气,喃喃道:“真的是余长老……他老人家……这些年,身体可还安好?”
陆千声看着两位真情流露的长老,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他垂下眼帘,轻声道:“师尊,还有两位师叔……已于六年前,仙逝了。”
“什么!”
这个消息,比方才陆千声自报师门带来的冲击更为猛烈!玄同与清瘦长老如遭雷击,猛地后退半步,脸上血色尽褪,写满了痛惜与无法接受。
“六年前……这……怎么会……”玄同长老嘴唇哆嗦着,一时难以成言。
清瘦长老亦是双目失神,喃喃道:“余长老他……修为高深,丹道通玄,怎会……”
殿内气氛凝重而悲伤。玄同长老强压下翻涌的情绪,看了一眼周围尚有不少竖着耳朵的丹士,知道此地绝非详谈之所。
他深吸一口气,对陆千声道:“此事……容后再议。先完成考核评定。”
大殿外的广场上,所有参与六阶考核的丹士齐聚,等待着最终结果的宣布。
玄同长老面色已恢复平静,但眼底深处仍残留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沉痛。他朗声公布成绩,当念到“陆千声,笔试甲上,实践甲上,综合评定,甲上。”时,广场上顿时一片哗然!
双甲上!这在玄灵阁的考核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不可能!他一个金丹期,还是用灵火种炼丹,怎么可能双甲上?”
“是不是弄错了?”
“此人到底什么来头?”
质疑、震惊、嫉妒、难以置信的目光纷纷投向站在前方,神色依旧平静的陆千声。
玄同长老目光扫过骚动的人群,声音陡然转厉,带着化神期修士的威压:“肃静!”
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玄同冷冷道:“尔等可是质疑老夫与监考长老的判断?不瞒诸位,老夫起初亦心存疑虑。但方才在殿内,老夫已亲自考校过陆小友数个超纲的丹道难题,其回答之精辟,见解之深刻,远超尔等想象。若有谁不服,现在便可站出来,老夫当场出题,若能答出,老夫当场修改成绩,若不能便闭上嘴,回去好生钻研丹道,提升自身才是正道。”
他目光如电,扫视全场,竟无一人敢与他对视,更无人敢出声挑战。众人这才明白,眼前这青衫修士,是真有通天之才,而非侥幸。
人群怀着复杂的心情渐渐散去。玄同长老这才走到陆千声面前,语气缓和下来:“陆小友,请随我去玄灵大殿,阁主与诸位长老欲见你一面。”
陆千声点头,随即想起秦天迹,便道:“长老,我尚有一位朋友在阁外等候……”
他话音未落,便见秦天迹的身影已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不远处廊柱的阴影下,正静静地看着他。
“秦某可是知晓玄灵阁规矩,外人可入内参观,只是炼丹重地方才止步。”秦天迹缓步走来,对玄同微微颔首,随即看向陆千声,目光沉静而带着安抚,“你且去,我在此处等你便好。”
他的出现恰到好处,仿佛早已算准了时机。陆千声见他安然,心中一定,点了点头,便随玄同长老前往那象征着玄灵阁最高权力的玄灵大殿。
玄灵大殿,庄严肃穆。
殿首主位之上,端坐着一位身着深紫色阁主袍服、面容儒雅却自带威严的中年修士,正是当今玄灵阁阁主,罗昼。
令陆千声微微侧目的是,罗昼阁主所戴的发冠之上,并非寻常的明珠或玉簪,而是一个造型奇古、栩栩如生的蛇形金饰,那蛇瞳似乎还镶嵌着某种幽暗的宝石,隐隐流转着光华。
罗昼下方,左右分别坐着四位气息渊深的长老,加上玄同,共计五位,显然皆是玄灵阁的核心高层。
“阁主,诸位长老,这位便是陆千声小友。”玄同引荐道。
罗昼阁主的目光落在陆千声身上,带着审视与探究,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自有分量:“陆小友,你当真……是余清长老的弟子?”
“是。” 陆千声坦然应答,不卑不亢。
玄同上前,将方才那三封信笺呈予罗昼。罗昼接过,仔细翻阅,指尖在那熟悉的灵印上轻轻摩挲,良久,才长长叹息一声,将信笺传递给下方的四位长老传阅。
殿内一时间只剩下信纸翻动的细微声响。每一位长老看过信笺后,脸上都露出了与玄同之前相似的复杂神情——震惊、怀念、痛惜。
“确是余长老的灵印笔迹,做不得假。”一位面容慈和的长老喃喃道,他是阁内现任的大长老。
罗昼看向陆千声,语气沉凝:“余长老……他是如何仙逝的?还请小友告知。”
陆千声神色一黯,将六年前天劫山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以及师尊与两位师叔葬身火海、自己侥幸被师尊设下的结界保护才得以生还的经过,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至于凶手……晚辈至今,毫无线索。”他声音低沉,带着刻骨的遗憾与恨意,“晚辈此番前来玄灵阁,除了考核炼丹师身份,亦是想在师尊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寻找一些可能被忽略的线索。”
他顿了顿,补充道,“师尊晚年,已不用‘余清’之名,他让我叫他……‘余生’。”
“余生……余生……”罗昼阁主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脸上掠过深深的惋惜与愧疚,长叹一声,“余长老他……终究还是未能放下当年之事,未能与自己和解啊……”
在陆千声探寻的目光下,罗昼阁主将那段尘封的往事缓缓道来。
原来,当年余生还是玄灵阁大长老时,阁中至宝“阴阳鱼”曾一度失窃。守护阴阳池的两位长老虽奋力抵抗盗宝之人,却因对方修为高强而身受重伤。当时的执法长老,未曾经过大长老余生与阁主罗昼的批准,便以失职之罪,对那两位本就重伤的守池长老施以了重罚。
两位长老伤上加伤,郁结于心,不久后便相继离世。他们膝下留有一子,名为金阙,与余生颇为亲近。余生痛心疾首,多次前去探望安抚那孩子,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那孩子因父母接连惨死,伤心过度,竟也……早早夭折。
“余长老一生磊落,却自此事后,深陷自责。他痛恨自己身为大长老,竟连一个孩子的性命都无法保全,觉得是自己无能,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罗昼阁主声音低沉,“最终,他心灰意冷,坚决请辞了大长老之位,与另外两位一直追随他的长老,一同离开了玄灵阁,自此音讯全无……没想到,再见竟是……天人永隔。”
殿内一片沉寂,弥漫着化不开的伤感与遗憾。
之后,陆千声与等候在外的秦天迹汇合,两人在玄灵阁内缓步而行。
陆千声沉默着,脑海中不断回响着罗昼阁主讲述的关于师尊的往事。
那般光风霁月、丹道通神的师尊,内心深处竟藏着如此沉重的愧疚与伤痛。
尽管后来那个执法长老也被剥离了长老之位,但“余生”二字,包含了多少无奈、自责与放下往事的决绝?
当余生在汜笙村见到地窖下的孩童时,曾经之事历历在目,幼童的那声“爷爷”,让他下定了决心。
罗昼阁主已安排他们暂住玄灵阁,以便详谈与调查,玄同长老亲自在前引路,为他们介绍阁内景致。
行走间,陆千声终究按捺不住好奇,指着玄同长老发髻上款式普通许多的发冠,问道:“玄同长老,晚辈冒昧,方才见罗阁主发冠上有一蛇形饰物,颇为独特,不知是何寓意?”
玄同长老闻言,抚须笑道:“你说那个啊,那是初代阁主留下的传统。据说初代阁主曾饲养一条灵蛇,相伴修行,感情极深。后来初代阁主丹道大成,证道飞升,那条灵蛇亦随之一起,蜕凡成仙了。为纪念此事,历代阁主发冠上皆会饰以蛇形,寓意不忘本源,亦是对丹道极致与飞升长生的向往。”
“飞升成仙……竟是真的?”陆千声心中微动。
“自然是真的。”玄同长老语气肯定,随即又带上一丝唏嘘,“古籍记载,万载之前,天地通途,飞升者虽亦罕见,却并非虚无缥缈。只是近万年来,天地灵气有变,大道隐晦,能成功踏出那一步者,已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谈话间,玄同长老引着他们来到了一处灵气氤氲、被强大阵法守护的池畔。
池水一半呈乳白色,散发着温阳之气,一半呈淡墨色,流淌着太阴之息,两者交汇处,泾渭分明却又和谐共存。
两条体型优美、一黑一白、首尾相衔的灵鱼,正在池中悠然游弋,正是玄灵阁至宝——阴阳鱼。
现任的守池长老见到玄同,上前见礼,目光落在陆千声身上时,露出一丝讶异:“玄同长老,今日这阴阳鱼不知为何,格外欢快活跃。”
他话音刚落,那条白色的阳鱼竟突然跃出水面,朝着陆千声的方向,吐出了一个晶莹剔透、混合着阴阳二气的泡泡。
那泡泡慢悠悠地飘到陆千声面前,啪地一声轻响,碎裂开来。一股极其微弱的、清凉与温热交织的气息,瞬间没入陆千声体内,消失不见。
陆千声只觉得灵台似乎清明了一瞬,并未察觉到任何不适或异样,便也未多加在意,只当是这灵性十足的阴阳鱼与他开的一个小玩笑。
最后,玄同长老带着他们来到了一处位于阁内深处、环境清幽却略显寂寥的院落前。
院门古朴,其上匾额空悬,院内青石板缝隙间已生出些许杂草,显然已久无人居。
“此处,”玄同长老停下脚步,语气带着无限的怀念与感伤,对陆千声道,“便是你师尊余生,当年在阁内居住的院落。自他离去后,此处便一直空置,再无人入住。”
陆千声站在院门前,望着那熟悉的、仿佛还残留着师尊气息的门扉,心中百感交集。
他终于踏足了师尊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陆千声:师尊哇[爆哭]
秦天迹:原来当年是那个老头子救你走的[吃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3章 玄灵秘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