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人处的牒文!”白稼研接过来人手里物什,一壁含笑着其免礼,一壁命旁好生备饭。
“黄大人公事繁忙不得亲见,还请二位见谅。”一句话说得不紧不慢,听起来叫人舒服。
“白大人哪里话,真真折煞小人!”差役们面露惶恐之色,执着手便要请罪。
“二位——二位——”白稼研一向轻声细气,这会子也不由提高了嗓门。
一手扶一手搀道:“二位昼夜赶路、风尘仆仆,后头已备得茶饭,还请早些安置!”
两人谢过招待,随仆役转入后堂。
白稼研手捧牒文,脚步轻悄进了黄磬书房。
案前之人听见响动,却一味埋头苦书,并不曾询问只字片语。
年轻人默立一旁,亦无打扰之意。
牒文笔迹乃是陆司理的,身为多年同窗好友,白稼研对此早已烂熟于胸。
半盏茶功夫过去,黄磬才终于搁下笔。
一面徐徐吹着墨迹,一面转着腕子道:“陈相处如何?可有甚话交代?”
语气不慌不忙,不曾有半分急色。
“回大人,陈相处一切顺利。”年轻人口中调子,像极了面前长辈。
神色如常,并无丝毫激越或亢奋。
“西路粮草经由后裕水道,可谓畅通无阻。这些日子磨合下来,人员也有所精简。”白稼研接着说。
“陈相知您挂念今秋收成,特下保证说,再过两月必将服役人口减半,以保百姓仓廪。”
黄磬点点头,花白胡须跟着荡了几下。
“陈相此举心怀天下,只是服役人员减半,调度者怕是没一刻安歇喽……”
最后几字听起来有些伤感,白稼研望向堂上老者。
白发虽未爬满头顶,却也无从遮掩。
眼角额头堆积的皱纹,仿佛一块块老树皮。
在年轻人眼里,上了岁数的人,面容总有那么些相似。
他看着黄磬,就像同时看到了陈瑜亭、徐铭石,以及远在朔杨的方缜。
“下一批粮草是明早启程吗?”询问如微风,吹醒白稼研神思。
黄磬扶着桌子,久坐让他腿脚酸麻,膝盖更是不听使唤。
“是,明日寅正准时启程。”年轻人回答着,手上作势欲扶。
怎知对方一个较劲儿径直立起,现如今各处都要用人,哪有时间婆婆妈妈。
“嗯……还有些时间……”黄磬边挪步边盘算。
“你且回房眠一眠,到了点儿好帮忙看顾……”
“大人,您也歇一歇吧!”白稼研顺势接过话头。
“自到了这地儿,您一日睡不够两个时辰,如此下去身子骨吃不消啊!”
“哎,我知道了……你去吧……”黄磬笑一笑,摆着手打发走了后辈。
门扉重新阖上,脚步声渐行渐远,直至混入夜色再也分辨不出。
他踱到窗下,用力将其推开,刹那间满月当头、清光盈户。
他望着这轮金盘似的月亮,想起那日天朗气清,屋外同样挂着枚浑圆的太阳。
宫中内监急匆匆登门,只说陛下即刻召见,却不知其中就里。
黄磬为人向来谨慎勤恳,一听这话忙命人取出官服,预备更衣后立马随其面圣。
岂料传话之人又补了句口谕,要求黄磬着便服入宫,如有违逆必以欺君之罪论处。
这旨意让他想不明白,可也不敢误了正事儿。
草草净过手脸,便穿着身上那套海青色常服,跟随内监往皇宫方向而去。
然而一进宫门,倒比前头更加奇怪。
引路内监目不斜视,只一味往里走。
眼瞅着再挪就到御园了,黄磬终是按耐不住出口询问。
不成想对方笑容和气、言辞谦恭,只道陛下如此安排,大人尽管遵从就是。
接着绕过俩弯儿,将黄磬引至流芳阁前。
“烦请大人在此稍歇,奴才告退。”又是句没头没尾的哑谜,黄大人眉头皱起花来。
奈何皇命不可违,他还是顺着内监所指方向,一步三狐疑地踏进阁中。
圆桌大凳首先撞入眼帘,阁内轩门洞开。
惠风自湖上刮过,带起阵夹着水汽的清凉,确比别处更具情致韵味。
黄磬拿眼数着,心知今日来人不少。
再结合朝廷前段时间一系列动作,已将此行目的与参加人员,琢磨出个**不离十。
“黄大人果然勤谨,这么早就到了!”正入神间,徐铭石来了。
他笑语轻盈,腿脚麻利,看上去像是年轻了十几岁。
“徐大人!”黄磬回头时已拱好了手,眼神中满是钦佩敬重。
“徐大人多年忍辱、今朝得雪,当真神清气爽!请受黄某一礼!”
“不可……不……”饶是这边嘴巴再快,也赶不上对面动作。
黄磬撂下胳膊时,热茶也恰巧摆上来了。
徐铭石连忙以茶还礼,伸掌让道:“黄大人请。”
黄磬心性素来坦荡,此番亦不再推辞。
两人撩袍而坐、相对闲饮。
“哈哈哈,这湖边儿就是凉快!还是陛下会挑地方啊!”
齐王处笑总比人先到,这次也不例外。
宽大折扇捏在手里,随意转上两圈,便是形容不出得潇洒倜傥、风流逍遥。
迈步时衣衫徐飘、青丝微荡,端的一副似神似仙之态。
“哟,徐大人、黄大人!叨扰二位雅兴,是本王冒失了!”
三人甫一见面,那俩就站了起来,却仍赶不及齐王的调笑之语。
但见其一把抖开扇面,轻巧晃过两下,不等人让便择了位置坐定。
一面点指承喜一面道:“这茶味儿不错!去,给本王也弄上杯尝尝!”
“奴才遵命。”承喜本是专司传旨引路的,端茶递水这活计原不用他干。
可一室欣悦比外面日头还喜庆,任谁都想多留会子。
何况这位主子的喜好,没人比其更清楚。
五冬六夏皆爱喝冷茶,最好是一仰脖子灌一杯那种。
世人谓之有失风雅,自己却乐得随性自在。
“嗯嗯嗯,这味儿实在是正!帮本王记着,回头可得找陛下讨些!”
一说一乐间,刚端来的便见了底。
徐铭石与黄磬二人陪着笑,承喜在边儿上躬着腰。
穆王从外听见,更是忍不住插嘴打趣。
“呵呵呵,这话啊也就你说,跑到宫里来讨东西!怎嘛,王府俸银不够花?不够花叫人上我那儿借去,包管只收你三分利!”
穆王一到,全员起身。
齐王年青,自然首当其冲。
三步并两赶至对方跟前,呵呵笑道:“六哥要揭短儿,做弟弟的自不敢驳,只是别当着人呐!”
说着各方重又见礼,屋子里也比先前更热闹一倍不止。
黄磬数了数空置座位,怎么算怎么觉得不够用。
难不成今日这遭,竟有人缺席?
正自困惑间,三两交谈之声借着水音儿飘进耳朵。
秦淮走在最前方,并无什么话说。
韩冶跟秦川落在后头,一面比比划划一面叨叨念念。
谁也不肯让谁,额上飞起的汗珠都能当雨下了。
及至其中一方,看清此地乃流芳阁前长廊,才心中有鬼般哑噤熄火。
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那红烛夜雨、美酒锦纱之旖旎胜景。
汗水擦过鬓角,把秦川耳朵都暖红了。
虽说往日欢好,时常被自己拿来回味把玩,可大庭广众下想这些事儿,真真还是头一遭。
秦川感觉脸上越来越热,简直像孵着两块炭。
一双眼睛全然不知该往哪里放,只得东瞅西瞧、上躲下藏,生怕被韩冶那家伙抓住什么纰漏。
可“怕什么来什么”这句俗语,也不是前人一拍脑门想出来的。
自对方沉默下来后,韩冶就一直从旁观察着秦川反应。
嗯,不是暑热,不是干渴,更不是想不出话来跟自己打擂台,而是……
一抹了然坏笑勾上少年嘴角,他状似无意般拐了拐“秦大哥”胳膊。
而后以目光明晃晃向其示意,自己知道那小九九里,都埋着什么花花肠儿。
接下去的回忆,来自陈瑜亭。
守着一般的月儿、一般的天儿,这位中州丞相同样没什么睡意。
只披衣伫在窗下,任思绪万千飘飘荡荡。
要忙的事情还多呢,哪有时辰贪眠酣睡?
能抽出个把空子,松乏松乏精神已经够好喽!
茶杯握在手里,没那么烫了。
像极了当日天气,说热不太热,但肯定算不上凉。
君臣二人商榷完末了一点儿散碎公务,才结伴往流芳阁来。
一路上陈瑜亭脚下不住加紧,韩凛却跟个千斤坠似的压着速度。
“呵呵,爱卿何必太赶?他们自有他们忙的,咱们只管慢慢走就是。”
犹如垂柳娑娑、白杨萧萧,和着风的语调明显更空灵了。
陈瑜亭收住脚,侧头看向始终比自己靠前半步的中州帝。
那样貌与当年华英山初见几乎无异,仿佛岁月的流水,根本无法在上头留下痕迹。
可个多年下来,陈瑜亭知道面前这人变了。
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沉毅审慎。
无论说什么、做什么,皆视若等闲、从容不迫。
这才是干大事的样子,更是能干成大事的样子!
磨了有一刻来钟吧?两人慢悠悠踏进流芳阁。
凉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吹开了每一张笑脸,也吹开了众人的请安之声。
彼此寒暄过几句,韩凛处话并不多。
除特意嘉奖徐铭石外,便是与众人一块儿饮了杯茶。
之后就推说还有奏疏要看,置满屋苦留如罔闻,转首背身、扬长而去。
除了陈瑜亭外,恐怕就只剩秦川对其此举毫不意外了。
瞧韩冶那一脸惊诧,恨不得把眼珠子贴人身上跟出门去。
幸有穆王和齐王压阵,须臾间参透韩凛苦心。
呵呵笑着领头序了座次,几众才依言坐定。
不多不少,正是八张椅子八个人。
到了这般地步,饶是傻子也看明白了——
阁内八人,便是将来南北一战之关键。
穆王与徐铭石坐镇朝堂,辅佐韩凛处理各项军机事宜。
陈瑜亭和黄磬,则是后方运输粮草的命脉。
一西一东、水运陆运,只为保前线将士再无后顾之忧。
至于齐王淳王、秦淮秦川,便是四把扎向南夏的利剑。
三路齐发、长驱直入,待得功成之日,城外楼头、黄龙痛饮。
茶香尚未散去,酒香就飘了过来。
随着内监总管一声悠长呼唤,凉菜热菜便流水似走了起来。
欢伯飞迸燃热血,狂药交织定誓约。
陈瑜亭自问,这辈子从没喝过这么痛快的酒。
谈笑声与撞杯声碰到一处,把人脸都搓红了。
眼前堆得满满当当,碟挨着碟、碗搭着碗,且个顶个都是硬菜。
根本不用同桌人劝,自己就能先借着珍馐美馔,喝个酩酊大醉、酕醄不归。
“丑时四更……天寒地冻……”随着梆子落下四声,陈瑜亭适时收回思绪。
搭着后腰,稍微抻了抻。
“趁还有时间,再核对一遍吧!”他坐回书案,从新捻起笔来。
睡是睡不成了,不若把精力集中起来。
手头多做一点,心里就多踏实一分。
要说中州文武百官,这么想得还真不在少数。
这不冯异刚带人巡完大营,捎带手平了两场不大不小的夜惊。
本该回帐安歇,养精蓄锐、以图后日。
可他自己跟脑袋里那个动静,说过好几遍。
周围兵丁更是轮着番劝,就是轰不走那钉子似的念头。
半晌,冯异放弃了。
既然回去也免不了辗转反侧之苦,还不如穿着这身甲胄多走几趟。
毕竟不管平日里多么训练有素,军队一旦被大规模集结起来,又在远离故土的情况下深入陌生之地。
谁都难免疑心生暗鬼,尤其是在深夜。
两场夜惊算得了什么?
只要太阳不从山那头蹦出来,恐怕还有得闹呢。
就这样,负责巡夜的兵丁倒是换过两波,冯异本人却无任何一次缺席。
他心里烧着团火,走在风里才觉得好过。
霜露沾湿铠甲,握刀的手早已木没了知觉。
身上的汗,出了再干干了再出,直到更深寒重。
呵出的白气,消散在黎明之前。
天就快亮了。
“报——”兵士从对面跑过来,将一封写有“贤弟敬启”的信函举至齐眉高度。
朗声回禀道:“南夏那边儿刚刚派人送来的!说是孟广将军亲笔书信,务必要交到大将军手上!”
冯异接过信件,眉头微微一皱。
旋即问道:“送信之人在哪?带我去见他!”
“那人放下信就走了,看样子并不打算等回音儿!”兵士据实奏报,没无一字拖泥带水。
冯异心里打起鼓来。
中州大将与南夏主帅这段渊源,他多少知道些。
只是大战当前着人递话,还不等答复就走,属实太不寻常。
信在手里掂了俩来回,这位曾经的玉塘守将决定相信一次直觉。
冯异跨入大将军帐时,秦淮正与萧路一起研究着沙盘。
那是邑梁城外地形,广袤空阔、视野绝佳,屯兵驻守最为适宜。
平原两侧虽有台地隆起,绵延成丘陵缓坡,一旦利用好了,倒省去不少探察瞭望等麻烦。
这一点,孟广肯定想到了。
“大将军!”冯异迈进几步,颔首称呼道。
这是秦淮处的规矩,身在军营瞬息万变,有事即刻回奏,无需过多礼仪客套。
把目光移回帐内,秦淮一时还有些不适应。
好在对方并未耽搁,举起书信道:“南夏方刚遣人送来的,说是孟将军亲笔!”
萧路似有些意外,接信动作比身边人还快。
封上四字粗放狂野,竟自成一派气度。
“哈哈哈,我这正惦记呢,可巧就到了!”在冯异记忆中,秦淮很少这样笑。
以儒雅闻名的中州大将军,极少在人前展露喜怒哀乐,更别说是这等豪迈侠义之气了。
这边刚接下信不等拆看,秦川便撩幔走进。
见几人俱立在帐中,咧嘴一笑道:“哟,是我惫懒,到得迟了!”
冯异瞧这厢没自己什么事儿,说了声“属下告退”,旋即转身往外头去。
路过骠骑将军时,两人相视一笑,点头略做致意。
“信上怎么说?”待秦淮抬起眼皮,萧路第一个发问。
若是换了平日,他一定不会如此打听。
可两方大将书信往来,必定涉及战事,身为谋士询问一二,实乃份内之责。
“哦,没什么。”秦淮眼里的笑压都压不住,口吻上却尽可能表现得平静。
“只是约我傍晚时分,到桐原城外喝酒。”
一听这话,秦川哪儿还坐得住?
“噌”一下迈至切近,若非记着行礼,秦淮腕子这会儿都被其攥住了。
“双方激战在即,大将军不应以身犯险!此行属下愿陪同前往!”
不顾自己儿子那一脸焦急,秦淮只乐着摆摆手。
动作虽轻,秦川却知如此无声的拒绝,对其来说才是毫无转圜余地。
“我跟你去吧!”萧路见状连忙就中调和。
略加思索道:“我跟你去,就远远守着!绝不打扰故人叙旧,如何?”
“不用,都不用……”看得出两人间,还是萧路面子大些。
秦淮眸中泛起向往之情,一如南流景冲云而生。
“我看呐,就让赤勒乌陪着去!呵呵呵!”
伴着阵说高不高、说低不低的笑,萧路秦川面面相觑。
当然了,此番萧路不过是个陪衬,若论反应强烈还得看骠骑将军的。
只见秦川下死力握着刀柄,面色阴沉似寒霜,生平第一次开口顶撞秦淮。
却不为父子相争,唯以将军身份质问对方。
“大将军所言,恕属下不敢苟同!”
他后退两步,执手垂头架上大礼道。
“您明令禁止飞骑营参与此战时,属下就看不懂里头门道!”
“今次赴约又不命人陪着,还只带匹马去!如此行径实在过于儿戏,还望大将军三思!”
听完对面一番慷慨陈辞,萧路都忍不住要笑。
这可是旧愤未消再添新怒,把几天里积攒的怨气全发出来了。
也好也好,早到总比晚到强。
省得埋着颗雷子,不定炸在什么时候。
秦淮半转身形,秦川仰正面庞。
父子俩谁都没说一句话,更没将目光从对方处移开。
时间化作可供感知的“嘀嘀嗒嗒”,自两人中间荡漾开去。
涟漪波及一旁萧路,只觉连呼吸都掺着热。
“身为中州大将军,照理说作何命令、有何安排,原无需向尔等阐明解释。”
秦淮把声调降下来,语气平淡疏远。
“可你今日既然问了,还这般激昂愤慨。我就勉为其难破例一次,解你心中疑惑愤懑。”
他走近秦川,步子迈得并不大。
压迫力却瞬间充斥整座围帐,甚至逼停了外头的风。
“请大将军赐教!”秦川气势当真半点儿不输。
在那双与秦淮极为相似的眸子里,萧路望见两把一样的火。
“不许飞骑营参战,是为保留实力。中州军队日渐深入,疲惫倦怠日渐加剧。这里面只有你们飞骑营,能撑住后头的硬仗。”
秦淮收回那无形光焰,风再次流动起来。
“至于我与孟将军之事……”关于这点他不打算细说,只用一句话便打消了对面全部顾虑。
“若是储陈约你相见,你会不会去?又会不会带人一起去?”
秦川被问得一愣,神色却霎时清明起来。
原来爹爹和孟将军,亦是自己跟储陈这般,知音既遇、夫复无求。
骠骑将军不再多话。
重新行过礼后,便出去给飞骑营布置新任务了。
待其背影消失,萧路扭头看向秦淮。
面对自己,对方显然无法保持先前那般淡定。
“安阳太守那儿,还要劳你多多费心。若能兵不血刃拿下城池,先生功德无量。”
萧路清淡一笑,口衔柔风般道:“你不用急着派差,我原就没想过要拦你,也不想跟着你去。”
他移至书案旁,似是有意与秦淮拉开距离。
话语悠悠传过,仿佛来自洞穴深处。
“只是叮嘱将军一句……此番相见,即是彼此终末一面……好好喝个痛快,送一送吧……”
秦淮面上像糊着层纸,压得声音都闷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晓秦某心意者,天下唯有先生……”
转头空——
《临江仙》(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7章 转头空 青山如旧,惯看春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