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桂花忙殷勤起身相迎。
孙婶黑着脸,“柳妹子,今个儿这丑话我就说在这儿了,咱们两家这亲家是结不成了的,我今个儿来,是要个说法的。”
赵庆道:“嫂子,有什么话进屋里来说吧。”
孙家母子三人均湿透了,站在院子中间,孙云低着头一言不发,孙仓袖子撸起来似是要打架的模样,孙婶依旧黑着脸,“就不进屋了,我就说几句,你家赵小桃,我家是不敢要了的,你家就留在家里养老吧,我家云儿也不会嫁到你家的。”
“留在家里养到老,”,一句话把赵庆气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接着孙家母子三人就转身走了。
临走时,孙云抬眼看了一眼赵小桃。
柳桂花忙前去挽留,孙婶一甩衣袖就甩开了柳桂花。
柳桂花气的不行,大步进屋就在赵小桃脸上甩了一巴掌,“你个扫把星,这下好了,连你弟的婚事都搅黄了。”
说完又对着赵庆道:“你就留在家里,留在家里当祖宗供着,这方圆十里的人家户,你就看看,除了孙家还有哪家上门来问,要本事没本事,粥都煮不成,长辈一句话她有十句话顶着……。”
赵小桃被打懵了,半响反应过来,捂着左脸说道:“我就是一辈子不嫁人也不关你的事。”
话音才落,赵庆顺手就拿起凳子扔过去打她,她不妨,就刚好落在她腿上。
很疼,赵小桃眼泪险些就出来了。
咬着嘴唇,想要说什么,奶奶秦氏上前拉着她。
这时天空中雷声响起,雨更大了。
外面有人大喊道:“庄稼都淹完了,庄稼都淹完了。”
赵庆一听,忙走出堂屋,眼睛越过围墙,只看到山洪水浩浩荡荡的流下来。
他也急忙出了院门,庄稼都被洪水冲倒了,混合着泥沙倒下。
“天要收人了……。”
有年长的人絮絮叨叨的说着。
那场大雨持续了很长时间才停。
次日天明,河水依旧浑浊,滔滔不绝的往下游流去。
河道两旁已经没有了站着的庄稼,全部东倒西歪的同泥沙睡在一起。
赵庆家的地,多半都是河道两旁的,除了远处高点的坡上有点之外,基本上都颗粒无收了。
赵家的气压很低。
柳桂花煮了一锅粥就当做午饭,赵松喋喋道:“阿娘,这怎么吃?”
柳桂花翻了个白眼,“过段时间,连粥都喝不上了还挑三拣四。”
是的,粮食产量本身就低,这两年收成好,但也只是勉强够温饱,现在又遇到这种天灾,今年粮食收成直接少了大半,家里这么多张嘴,要早做打算,接下来又要像前些年那样,要挖野菜掺着吃了。
赵松低下头,不敢同柳桂花顶嘴。
赵小桃喝了一碗,因为昨晚没吃饭的缘故,还觉得多,便起身还想舀半碗,柳桂花突然将手中的碗重重率先桌子上,:“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吃。”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说她。
赵小桃随她怎么说,原本只想舀半碗的,这下直接舀了满满一碗,自顾自的端着喝。
赵松还想舀一点,一看锅里一滴不剩,大声道:“你怎么全部舀完了?”
赵小桃眼睛都不抬:“我以为你们都够了。”
赵松生气的将碗筷重重的放在桌子上,又觉不解气拿起碗筷摔到赵小桃身上。
赵小桃不可思议的抬眼看赵松。
赵松撸起袖子好像要打她。
赵小桃也不甘示弱,起身就要将手里的碗筷摔过去。
但是赵松根本不给她机会,一巴掌甩到她脸上。
奶奶秦氏忙劝架。
赵小桃捂着脸,看向赵庆。
赵庆一言不发,当做没看见没听见。
赵小桃闭了闭眼睛,她的心里哇凉一片。
这个家是没有她的容身之处了的。
柳桂花看她那样,气不打一处来。
刚想说什么,就听到院门咯吱一声开了,不多时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笑意盈盈的就进屋了。
“阿娘。”
是赵小月,柳桂花喜笑颜开,“姑娘,你怎么回来了?”
赵小月从小就在她舅舅家长大,她舅舅家没有姑娘,也就对她十分疼爱。
“春哥要成婚了,家里的房间要收拾出来给他成婚用,我想着表嫂子要进门了,我也想你们,况且家里桃子姐不是也要嫁出去了吗,我回来也有地方住,所以我给舅舅舅母说我回家住算了,他们随我想在哪儿在哪儿。”
柳桂花讪笑着,“你一个人回来的?”
赵小月点了点头,“是啊,他们太忙了,我就自己回来了。”
说罢又道:“哎,我刚刚看到我们这边这个雨也太大了吧,那河道两边的庄稼都没了。”
柳桂花忙道:“你舅舅家那边怎么样?”
“那边还好,下的小。”
柳桂花点了点头。
“进来。”刚想说去给赵小月舀点粥,又想起粥都被赵小桃全舀了,就气的瞅了赵小桃一眼。
“拿锅来给你妹妹煮点粥,她才到,都饿了。”
赵小桃充耳不闻,转身进了房间。
柳桂花气的半死,看着赵庆道:“你养的好姑娘,真是要拿来当祖宗供着。”
说着就自己去拿锅来煮粥。
赵小月东看看,西看看,忽然道:“阿娘,我姐姐是不希望我回来吗?”
柳桂花道:“她要在家里当家了,她当然不希望你回来。”
指桑骂槐,然而赵小月却低低抽泣道:“阿娘,阿爹我从小就在舅舅家长大。没吃过家里多少米面,如今我回来,你们怎么还这么对我。”
赵庆忙将赵小月拉到一旁的凳子上坐着:“你姐她脑子有问题,别和她计较。”
赵小桃听着外间人的对话,懒得反驳,她也知道,她反驳激怒赵庆的后果就是被打一顿。
她有些受够了这种日子,也忽然理解了为什么从前的赵小桃会成为一个懦弱的赵小桃。
任你是一个如何鲜活的生命,长期在动辄打骂又无法彻底脱离的环境中,想必也是会变得不再鲜活的吧。
她发现,在这个时代,像她这样无依无靠的人,似乎只有嫁人一条出路,别无其他。
或许从前的赵小桃也同如今的她一样的想法,只是日复一日间,柳桂花始终把她扣在家里,耗着王家也耗没了赵小桃的希望。
那么如今的她呢?要如何呢?
她听她奶奶说起来,这方圆十里的人家户里和她差不多的男子不是成婚了,就是已经有未过门的媳妇了。
只有她原先订好的王家那位,但是不知道人家如今是不是找到了,又或者人家和她退婚的时候就已经找好下家了的。
她思考着,不小心就睡着了。
到了下午,她醒了,太阳往西移动着,她起身出了院子。
奶奶在院外的树荫下乘凉。
“桃儿。”
赵小桃走到奶奶身旁。
“他们呢?”
奶奶说是去看河道两旁的庄稼去了。
赵小桃抬眼向远处的河道看过去,有许多人都在河道边。
秦氏突然道:“和我去坡上挖点野菜吧,粮食不够吃了,挖点野菜来掺着吃。”
赵小桃点了点头,随着奶奶往坡上走去。
遇到王家也就是和她从前有婚约那家也去挖。
“秦婶”,王准的阿娘钱氏唤了奶奶秦氏。
赵小桃不知道这就是她原来的准婆母。
没说话就跟在奶奶身后。
奶奶同那钱氏寒暄几句,又道:“小准呢?”
钱氏道:“在那头挖。”
奶奶秦氏道:“多不多,我带着桃子去挖点。”
钱氏看了一眼赵小桃,急着道:“不多了,小准不是和下村的韩老三家那姑娘在议亲事嘛,我说出来挖点野菜回去煮个野菜汤招待一下人家。”
秦氏点了点头,赵小桃听到奶奶说“小准”,她就知道了这是她原本有婚约的人家,本能的不太喜欢眼前的妇人。
但是眼前的妇人好像故意的一样,突然道:“我听说桃子和孙家老大没成,哎,婚姻是要讲缘分的,但是话又说回来,桃子你也老大不小了,少挑剔了些,孙家地多,嫁过去日子也是好过的。”
赵小桃一听,就觉得这话说的气人,想要怼回去,就听见王准喊她,“桃子妹妹。”
赵小桃抬眼看去,王准个头高高的,身材适中,模样虽算不上顶顶好,但也不赖,她在这里看到的男人中全是不错的了,心中暗想难怪奶奶想托人去问问呢。
王准笑着走过来,又同秦氏打了招呼。
钱氏见状,突然话风一转,拉着王准就道:“别挡你秦奶奶他们的路,挖好我们就赶紧回去,等会儿韩家就要来了。”
王准面上有些难看,钱氏又对着秦氏道:“我们得先回家了,韩家今天来看门户,回去准备准备。”
说着就拉着王准走了。
奶奶秦氏看着王家母子前去的背影,重重叹了一口气,“可惜了。”
赵小桃不以为然,“奶奶,没什么可惜的,我看我嫁去王家也不是什么好事。”
秦氏抬眼看着她。
“我嫁过去,这个王准的阿娘根本不是什么好相处的,王准看起来十分听她的话,只怕三天两头的要吵,”
秦氏听罢,似乎也觉得有道理,“走吧,等一下天黑了。”
晚上祖孙二人躺在床上,她突然问奶奶要是想去外面看看闯闯要如何去?
秦氏告诉她,世道乱,关卡也多,都不怎么出去,人们大多都靠种地为生。
有点本钱的可以去集市上卖点东西,不过集市离的远,一来一回天都黑透了。
赵小桃听着奶奶絮絮叨叨的说完。
她没接话。
半响,她奶奶又道:“桃儿,奶奶知道你委屈,但是有什么办法,你且忍忍,奶奶托人请你舅爷帮你看看他们村有没有适合的人家,嫁人就好了,日子慢慢过总会好的。”
“嫁人就会好了吗?”赵小桃喃喃道。
奶奶又道:“桃儿,怪就怪你阿娘去的早,要是她在,你和小准早就成婚了,也不会拖成这样。”
赵小桃摇了摇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小桃也愈发沉默,她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性格,但是面对进退维谷的处境,难免让她显得有些无措。
她开始以为原主赵小桃是懦弱,现在看来或许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她甚至也想过同原主赵小桃一样,跳个河算了。
只是转念一想,死都不怕,还怕活吗,况且死了这些欺负她的人还好好活着,那她岂不是就被白欺负了吗?
不蒸馒头争口气,要好好活着,即使什么也做不了,也要先好好活着。
时间来到了临近端午的时候,坡上的野草莓也熟了,赵小桃早早就去摘了些回来。
侄子想吃,她也分他,毕竟是小孩子。
带着侄子坐在火堆旁,家里突然来了个妇人。
是个媒婆。
这个媒婆自称姓张,是替水溪村的林家来提亲。
赵小桃不知道水溪村是什么地方,又想到凭她的名声也不会有媒婆专程来提亲的,想必是为了赵小月而来,便自顾自的坐着翻火堆里的土豆。
赵小桃猜的没错,媒婆一进屋就看着赵小月,笑意盈盈的。
很明显,就是冲着赵小月来的。
然而,赵小月不同意,柳桂花也不同意。
张媒婆讪笑道:“水溪村确实是比不上你们清河村,又是在山里,不过这林家小伙是个不错的人,模样身板都不错,只是不爱说话,都二十了还没说亲,他家里人着急才托我给他说个媒的。”
赵小桃听着,手里动作不停。
“这彩礼啊,你们清河村给多少,他家就给多少。”
听起来条件应该不错,赵小桃暗暗想着。
赵小月一个劲的摇头。
柳桂花对这个女儿百依百顺,不管张媒婆说什么她也都摇头拒绝。
张媒婆嘴巴都说干了,都没说动,无奈起身要走了。
这时奶奶秦氏突然开口道:“闺女,我家还有个孙女呢,今年十八岁,还小那林家小伙两岁。”
说着就将赵小桃指给张媒婆看。
张媒婆诧异道:“你家有两个姑娘?”
赵庆点了点头。
张媒婆询问道:“那哪一个叫赵小桃?”
柳桂花指了指赵小桃的方向。
张媒婆一下笑意盈盈的看着赵小桃,“呀,原来是你呀,姑娘,你可愿意去林家看看,合适的话嫁去水溪村,虽然比不上你们清河,但是也还算勉强的。”
赵小桃有些懵,张媒婆这话,好像一开始目标就是她,她回头看了一眼奶奶。
她奶奶想了想,对着张媒婆道:“闺女,要不我们选个日子,先去他家望望门户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