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禾十九年。
九夏,天不降灵泽,大旱。
地皲裂,稻旱于田。
季秋,端州粮食颗粒无收,百姓忍饥挨饿。
隆冬,端州大雪。
寒酥散人间,鲜血满山野。
林鸟立于枝头,冰如坚,万民南移。
雪花飘落在脸上,寒意渗入体内视线逐渐模糊,眼前一片雪白。
***
舒絮紧紧拉着娘的手臂,两人紧贴身体双腿艰难在雪地里行走。雪地发出脆响,舒絮喘着粗气,脑海里细数今天是他们离开村子的第五日。
一家三口从未出过远门,南下路途遥远不知路途的一家人,便跟着同村知道路的村民一同南下。
隆冬寒冷,他们将所有衣物穿在身上,也抵不过这冬日的寸寸寒意。
雪地上深深浅浅的脚印密密麻麻,重叠再重叠。
舒絮嘴唇干裂,视线里一片雪白外再无其他事物,她已经看不到路,南下也看不见尽头。
冬季的夜晚来得很快,一行人黄昏之时才找到一处破屋。
舒絮和母亲抱着,火焰的温度在寒冷的冬季里微不足道却也能温暖他们丝毫。
“娘,我们去哪儿?”舒絮冷得声音发抖。
“去南方。”任莲蓉温柔回应她,握住舒絮的手给她取暖。
“南方是哪儿?”舒絮追问到。
任莲蓉看向不远处的雪地似乎是在看幻想里的南方说,“是一个冬天也很温暖的地方,到时候我们就不用怕冷了。”转头朝舒絮笑了一下。
舒絮脑中想象她口里的南方,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不去在意饥肠辘辘的肚子。
南下路途遥远,他们行李里的干粮已经见底。
积雪没过膝盖,每个人每一步都走的很艰难。冬天万物荒芜无野菜可采,无野禽可猎。
舒絮饿得看东西出现重影快要看不清路。她喘气粗重喉咙干涩说,“娘,我走不动了。”
任莲蓉停下脚步转过身,亲昵地握紧她的手安抚她道,“小絮再坚持一下,很快就要到朝明城了。”
南下会经过朝明城,他们身上还有一些银两,到时就能用银两买一些干粮。
晚上他们相互依偎靠着树干睡,队伍中的男子晚上轮流照看火堆防止火堆熄灭,他们被冻死在这荒郊野外。
冬季光秃的树无法遮挡从北方刮来的风,他们一家三口紧紧挨着一起抵抗着寒冷。
冷风刮在脸上生疼,钻进身体里冰冷刺骨。
大雪也是迷雾,他们在雾里迷茫地走出一步又一步。
不知过了多少日,他们顺利抵达朝明城。
朝明城的许多百姓已经提前南下,城里人烟稀少,粮食店铺也仅剩一家开着,百姓哄抢粮食商家上涨价钱。
舒絮一家三口身上所剩不多的银两,花了一大半买到三张饼。
那饼不知道放了多久硬邦邦的。他们却没有选择,这是唯一能让他们活下去的干粮了。
明朝城的百姓看见他们面无表情,眼神像雪一般冰冷,自始至终都冷漠地看着他们哄抢粮食。
一行人买好干粮,重新收拾好行囊。第二日太阳刚升起他们离开明朝城继续往南走。
玉门距离最近的南方县城裕安距离300公里,尽管一行人省吃俭用,但雪地里行走消耗很大加上路程太远。
干粮很快就没了。
大概是干粮吃完的第三天,舒絮记不清了,她饿得头晕眼花,没多少精神去关注别的事。
人群中出现了人吃人。
“救命啊!救命啊!……救命啊!”一位女子抱着孩子连滚带爬地冲出人群。
小孩的胳膊鲜血直流,雪上都被血染红一大片,在白茫茫一片的天地间,那片雪各位刺眼鲜红。
村民围聚过来面色各异无一人上前,片刻后人群中一位年长的老人主动站出来询问缘由。
老人声音和善询问:“这是在干什么?”
女子意识到老人在帮自己立马上前抓住这根救命稻草,迫切求救语速飞快说,“老人家求求你,救救我们娘俩,这个男人他要吃了我的孩子。”指向人群中一位嘴上都是血的男子。
老人看见小孩子的胳膊,诧异地瞪目结舌转头对着男子一顿痛斥:“你这么在干什么?!你还是人吗?”
男子被骂低着头没半点反应,片刻后总是好像是回过魂,才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事情。猛地跪到地上不断地磕头,嘴里一直嘟囔着,“对不起,对不起……我实在是太饿了,我不是故意的。”
“对不起,对不起……我真是饿得受不了了。”
他已经五天没吃饭,实在是饿得头昏眼花误认为是食物张口去咬。
刚才女人抱着孩子走到他面前,他神智不清闻见肉饼散发出的香味,见眼前有一张肉饼就张口咬上去……他没有要吃人。
女子心有余悸地抱着孩子不说话,躲在老人后面。
男子没磕一会儿很快就饿晕了过去。
老人见男子晕了缓缓开口打圆场:“这件事就当没发生,大家休憩好继续赶路吧。”
村民们见老人这么说纷纷散开,地上的男子无人上前关问他们自己都已经自身难保。
女子抱着孩子向老人点头道谢后转身抱着孩子离开。
舒絮看见那孩子胳膊上的血,被冻昏的脑子也难得的清醒过来,她害怕地缩在任莲蓉怀里。
眼睛死死地直盯着那孩子的胳膊,过了很久声音颤抖地问,“娘,他流了那么多血都不疼吗?”她要是流这么多血早就哭了,就算不哭也会偷偷流泪。
“我都没见他哭一下,不……”舒絮还没说完,嘴巴就被一把捂住。
任莲蓉笑着摇头轻声提醒她:“小絮,不可多言。”
舒母看的真切,那孩子已经死了。
普通孩子流这么多血早已哇哇大哭,那孩子从被女人抱出来时就没发出过声音,也没动一下。
手臂流血无论是谁第一时间都会捂住流血的地方,可女人和孩子都没有伸出手去捂住伤口,任由鲜血流到雪地上。
看出诡异之处的不止她一人,任莲蓉也不想多生事端拉住舒絮回到她们刚才坐的地方继续休整。
一盏茶后,村民们收拾东西继续出发南下。
舒絮回头看向地上还尚未清醒的男子,扯了扯任莲蓉的衣袖说,“那位叔叔怎么办?”
舒母没有回应,她只是扶着舒絮的肩膀说了声,“走吧。”
便没有去管地上的男子,其他村民也没上前把他叫醒。
舒絮看着雪地上躺着的人三步一回头。
大雪纷纷落下,他们刚才坐到地方很快又积满了雪。
火堆已熄灭,雪花渐渐落满在上面。渐渐地覆盖住火堆和晕倒的男子。
那是一场只有寒风哀悼的葬礼。
雪完全覆盖山路时,村民们到达光熙城。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走到光照,守城门的士兵却不让他们进去。
官兵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俯视城墙下的他们高声喊道:“你们这群刁民,快滚。”
官兵们的话让村民们进退两难。可他们还是不愿意放弃,他们必须进城买干粮才能活着走到南方。
他们没日没夜地守在城门口,祈祷大雪能够减弱一点,祈祷官兵们能心存良知放他们进入城内。
寒冷不可阻挡,饥饿无法忍受。第三日村民们面面相觑目光偷怯看向守在城门口的士兵,率先忍不了的人冲上去想强行闯进城内,结果被士兵按在雪地上暴打。
城门口偶尔有进出城的小贩,但在冬日里进出城的小贩不多,几天下来只有一个卖包子的小贩路过。
村民们双眼放光争先恐后一拥而上地去买包子。舒絮看着在人群里被挤来挤去快要摔到的舒长秋,想要上前去帮他。却被任莲蓉一把拉住了,怕她上前被伤到。
疯抢引起官兵们的注意,几名官兵拿着刀上前驱逐他们,不许他们守在城门下。
官兵们的驱赶让他们无法继续停留,村民们起身收拾好各自的行李离开了光熙城,继续南下。
他们走了很远的路,距离南方越来越近,裤脚都已被雪浸湿。沾雪的鞋子和裤腿变得很重,脚上厚重的积雪将他们的脚步拖慢,把他们压进雪里埋葬。
队伍里的老人和小孩开始体力不支跟不上队伍。
很快一位老人直直朝地面倒下。
听到声响少数村民停下脚步回头张望。舒絮也回头朝声源去看,她记得那位老人,是不久前站出来给女子主持公道的那位。她立马在人群里寻找女人的身影,最后发现她藏在人群后面。
她手里的小孩已然不见。发现倒地的老人她也没有上前去关心询问的动作,她躲着生怕别人发现自己,目光躲闪不去看地上的老人。
和舒絮对视上后,她立马低下头快步去追前面村民的脚步。
舒絮看着女人逃走的背影转身想要上前去帮老人,刚迈出一步身子就被人拉住。回头是任莲蓉拉住她,不解疑惑地看向拉住她的任莲蓉,“娘,那位老人家……”
任莲蓉打断她的话,“不要去管,走吧。”
剩下的话舒絮卡在喉咙无法说出,频频回头看了几眼老人她最终被任莲蓉拉住离开。
火焰把脸照得明亮,村民们冷地瑟瑟发抖全拥挤在一起取暖,大多数村民眼底麻木空滞的看着火堆,全然已无第一日离开家乡时对南方的向往。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回去必死无疑,只能继续往南去寻找那一线生机。
冰雪夹着呼啸的寒风在树林里作响,四周一片冷寂,火堆里木柴发出细微的燃烧声。
忽然有人大喊一声打破安静,“他有吃的。”不知道是那位村民身上还剩点干粮被人给发现,很快村民们都围上前为了那两张饼大打出手。
舒絮看着舒长秋鼻青眼肿地护着怀里小小的一块饼走回来。她满眼心疼。舒长秋走到家人身边,小心谨慎高兴地从怀里掏出那小块又冷又硬的饼,笑着对她们说,“快吃。”
他自己就咬了一小口。任莲蓉也是咬了一口就把剩下的都留给了舒絮,她强忍泪水咬了口饼,本想剩下的留着可舒长秋却非要她全吃完。
舒絮回想起刚才的情景明白他的用意,把饼全吃了。那块小小的饼支撑着他们继续赶路。
一块饼的作用微乎其微,第二日舒长秋最先倒下了。抢饼时他被人打成重伤,又连着多日不吃不喝加上天气寒冷,他到底是撑不住了。
舒长秋生病他们的脚步也随之减慢,很快他们一家被队伍落下。舒絮不想丢下舒长秋。和任莲蓉两人一起带着他继续缓慢南下。
南方的积雪没有北方厚,舒絮却觉得南方比北方还要冷。她不知道今夕是何时,每天睁眼闭眼全是雪。
她跪在雪地上,身前是任莲蓉和舒长秋渐渐冰冷的身体。
她的爹娘没有活着走到南方。
“爹,娘。你们不要丢下小絮一个人。”她哭到哽咽,抱起任莲蓉的身体试图用自己的体温让他们的身体重新变得温暖。
“小絮,别管我们了。”雪花飘落在任莲蓉的乌白的脸庞上,她用尽全力也张不开眼睛。
舒长秋意识不清嘴里一直喃喃自语道:“小絮不用管我们,去南方。”
舒絮哭着说不要,她不要一个人去南方。
她抱着任莲蓉不愿松开手。
景禾十九年,隆冬。大雪掩盖林木,林间皆是荒芜。
舒絮绝望地抱着任莲蓉的尸体,眼神空洞的望着舒长秋的尸体万念俱灰。她仰头看向天空,大雪让她看不清阳光。
风夹雪似一把把凌迟的小刀直直插进她的身体里,把她鲜活的血液尽数放干。
她不愿再往南走一步。
她想和爹娘一起离开。
舒絮双腿弯曲身体蜷缩在一起守在两人的尸体旁,绝望地等待着死亡来临。她不想离开爹娘。
奄奄一息地蜷缩在雪地里,视线逐渐模糊眼睛无比沉重。
“爹娘,对不起。女儿撑不下去了,我不想去南方了。”朝两人伸出冻僵的手,去抓他们。
闭上眼睛的瞬间,她很高兴。马上她就能重新见到爹娘了。
恍惚间她好似看见爹娘口中一直说的南方。
桃花开满枝头,鸟儿在枝头鸣叫。溪水潺潺流动着,没有一片雪花。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她和爹娘幸福地生活在南方。
***
“少爷,她醒了。”一道带着欣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身体回暖后,感知也渐渐回到身子里,感受到颠簸的马车,听见马车在雪地上行驶发出的声音。
舒絮挣扎很许久才睁开眼,迷茫地打量马车里不可置信地抬着自己的一只手盯着哑地说出一句,“我没死?”
“你没死,我家少爷救了你。”那道声音又出现了,转动脖子朝说话的人瞧去。
眼前忽然出现一张很大的男子的脸。
舒絮吓得发出沙哑的惊叫声身体猛地坐了起来往后缩到马车的角落里,警惕地抱住自己目光偷偷打量面前的人。
把脸伸到她眼前的男子身着布衣,长相普通。见舒絮被自己吓到有点尴尬的用手挠了挠头,朝舒絮说了声,“抱歉。”
另一位身穿墨蓝色绸缎,长相冰冷。见舒絮醒来,察觉她在看自己礼貌地朝她笑了一下。
为让舒絮放下警惕,身份地位高的男子主动开口解释:“姑娘不必害怕,我是路过的商人。见你躺在雪地里还能救活,便好心救回。”
他当时路过舒絮已经被雪埋住整个身子,不过她身上的橙布衣颜色很深在雪地里不难看见。
他本来不想多管闲事的,但走到舒絮身边,看见她苍白的脸色内心深处的记忆被唤醒,他还是心软救了她。
舒絮旁边死去的双亲他走进后也看见了,上前伸手试探他们气息全无。他无能为力,带走舒絮一人。
男子浅笑和舒絮简单介绍,“这位和外面的车夫是我的随从,大园和小园。”没说出自己的身份。
舒絮明白他们好心救自己,她也不想多打扰,萍水相逢之后他们不会再见,他没必要让她知道他的身份。
男子介绍完舒絮放下一丝警惕,点了一下头开口说,“麻烦你们随便找个地方放我下去。”舒絮向人道谢,“谢谢你们救了我。”
她不知道现在该去哪里,也不想继续待在这里。
她成了一个孤女,饥荒年月她暂且不知该如何活下去,落寞地低下头去思考之后该怎么办。
男子刚开口准备说好,下一秒看见舒絮的眼神想着她已经死在雪地里的双亲。他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面前的姑娘成了一位孤女。
她一个孤女,如何在这世上活下去。
幼时的记忆让他动了恻隐之心。那句好被他咽回去喉咙里说出另外的话语。
他没有答应舒絮的请求,这一次他开口主动介绍姓名。
“在下姓方,名非鹤。”声音低沉冷得像马车外面从天而降的雪花没有半分温度。
方非鹤说话时视线一直落在舒絮低着的头上。
舒絮听到他的声音一抬头就和方非鹤的眼睛对视上。
接着听到方非鹤开口询问她,“姑娘可愿随我去京城?”
久等了,山月不眠正式恢复更新了~
这一年里三次不是很顺,没有过多精力来同时写两本,加上山月这个题材我实在是没写过,也不太擅长写古文,所以山月被我一推再推,推到灵感都没了。再次提笔更新大纲都已经和最初有点不一样了,需要重新修改前七章的内容,不会有太大变化影响阅读。
真的真的让大家久等了,我带着我们舒絮和方非鹤重新回来了。这次一定会写完的~
第一本古言,可能不是很好,提前给大家打预防针。
然后没有买到制作乐器的书籍(ps:没有找到,这类书籍有点不太好买),所以之后文中提到的相关知识都是来源网络搜索或者相关专业知识视频(有错误欢迎指出),涉及专业知识的章节在“作者有话说”里会把来源写出来的。
上卷“亭亭雪”,下卷“杳杳云”来源于诗句“亭亭雪,没青松。杳杳云,藏白鸟”——宋·释祖钦《偈颂七十二首》
山月不眠,2025.11.19正式恢复更新。
1v1,慢热。感情线和剧情线可能五五开,可能四六开。(看我手感吧~)
隔日更,大概25万字左右~
鞠躬感谢大家的等待。
谢谢~希望你们天天开心,阅读愉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雪途拾孤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