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山月落 > 第9章 青霭入看无(二)

第9章 青霭入看无(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

京都今年的春日雨水格外多。

雨滴连成线从天幕落下,看着像是为这翠微山笼罩上了一层薄纱。

朦胧、虚幻。

永乐寺坐落于京郊的翠微山顶,被雨幕阻隔,闻知秋站在山脚下看不到山顶的永乐寺,似有若无。

雨势也未能阻挡人们求神拜佛的热情,晨钟像是从遥远的远方传来,带来了这些从远方而来的虔诚信徒。

闻知秋在翠微山这一路见到了不少人虔诚地一步一拜,他们不在乎细雨沾身、泥泞污面,只要漫天神佛肯为他们舍下半分怜悯,他们甚至愿以血肉饲虎。

闻知秋垂下眼眸掩盖着自己眼中的情绪。

她不信神佛——

如果神佛有知,阿昀又为何会离去?

如果神佛开眼,恶人为何依旧潇洒自在?

可是她也能明白这些人的孤注一掷,若非药石无法,又岂会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佛身上。

闻知秋一手撑伞一手提起裙摆拾级而上,雨幕遮挡着她的视线,永乐寺瞧着依旧朦胧不清。

今日来进香的人不少,一位小沙弥双手合十走到闻知秋身前:“檀越可是来寻何大娘的?”

闻知秋笑着颔首:“不过还请小师傅带我前去何大娘供养长明灯的地方,我想上柱香。”

小沙弥垂眸念了声“阿弥陀佛”,声音中有着出家人独有的空灵通透:“檀越慈悲,请随小僧来。”

永乐寺是除了护国寺外京都最负有盛名的寺庙。

闻知秋在此之前从未来过寺庙,西漠人不信佛信天神。

每当百姓祈求天神时便会在夜晚搭起篝火,围着篝火跳起舞,红焰烈烈,当烈焰被风卷起吹得很高时,就代表着天神听到了祈愿,天神通过飞舞的火焰回应着祈愿。

在西漠人眼里,吹拂过的微风、落在身上的白雪、甚至是洒在身上的阳光,都是天神对自己的赐福。

天神渺无踪影,天神无处不在。

闻知秋路过正殿时看到了高坐的佛,黄金塑身,面前跪满了虔诚的信徒,佛坐在高处俯视着这些信徒。

那眼神里究竟是悲悯,还是冰凉的淡漠?

闻知秋跟着小沙弥七拐八拐,来到了供奉长明灯的殿内,每盏长明灯后都供奉着牌位。

房间的三面墙都摆满了被供奉的长明灯。

无数的烛火明明灭灭,仿佛夜空繁星闪烁。

像我们曾经在大漠围着篝火跳舞时看到的夜空,闻知秋想。

她在众多的牌位中一眼就找到了那两个名字,长明灯安安静静地燃着,在两个牌位旁沉默地守护。

闻知秋看着这两个名字泪意上涌,她虽不信神佛可这一刻她竟真的希望世上真有神佛,可以保佑她们来生平安无忧。

她恭恭敬敬地请香,为二人上了香。

小沙弥看着她上完香才开口:“檀越请随我来。”

闻知秋不舍地看了看那牌位上的名字,随着小沙弥行了出去。

小沙弥带着闻知秋来到了一处偏僻的院落,此处没有香客的喧哗,有的只是雨打青石、虫鸣鸟叫。

他推开了院门,院子不大却一尘不染,青苔从青石板路中间冒出,为这院子添满了绿意。

任何人都会被院中央的那颗桃花树吸引目光。

那树十分高大,桃花开得极艳,雨水打落了不少花瓣,将绯色带到了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只白色的蝴蝶在灼灼桃花上格外显眼,雨滴落在了它的翅膀上,白色的翅膀轻轻振动,展翅而飞。

小沙弥看她对这棵树感兴趣,为她讲道:“当初她们就是死于这颗桃花树下。当时这棵树过了花期却一直未曾盛开,那一日突然间全部盛开,开得极为艳丽。”

闻知秋知道他说的是谁,是前朝的亡国之君,一位女帝,一位八岁的女帝。

太后李氏带着女帝逃到了这里,可是当时永乐寺已经被重重包围。

太后哄着女帝喝下了毒药,又用匕首自刎于这桃花树下。

世人都说这桃花树是因为吸食了帝王之气,所以才开得如此繁盛。

闻知秋仰头看着盛开的桃花:“不论世人如何评价李氏,我倒觉得她是一个好母亲。”

小沙弥没有回答只是带着她走到了这个小院落的一间禅房,还未走近清雅的茶香便扑面而来。

小沙弥在门口站定,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檀越,请进。”

说完小沙弥就走了出去,顺便关上了院门。

房门并未关,只有一个屏风微微遮挡,屏风山画了一幅孩童春嬉图,倒是十分童真可爱。

她将雨伞放在房门口,双手背后没有迈过门槛,只是探了探头瞧了瞧里禅房内。

隔着屏风其实看不真切,只能看到屏风上的小儿原来是兄妹二人在春日湖边放纸鸢。

她叩了叩门:“何大娘?”

她跳过门槛,绕过屏风行了进去,里面空无一人,倒是如同寻常的禅房一般素雅整洁。

桌上燃着香炉,还有未饮完的茶水,闻知秋心下有些奇怪,左右打量了一圈。

这房间虽简单却又显露着奢华。

蒲团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副未署名的字,那字倒是十分锋利潇洒——

眼下无长物,窗下有清风。①

正对屏风的墙上亦挂着一幅和屏风上一模一样的孩童春嬉图,这画比屏风上大了不少,两个孩童牵着纸鸢在湖边迎风奔跑着,河边柳树悠悠、桃花灼灼。

对面的书桌上还有一张墨迹未干的宣纸,显然主人还没写完。

“何人在此?”伴随着严厉的声音还有架在闻知秋脖颈上的剑,冰凉的感觉让她不自觉打了个冷颤。

闻知秋不敢动,她闻得到这柄宝剑上的血腥气:“民女走错禅房,勿怪勿怪。”

她抬起双手示意自己毫无威胁。

只见一身华服的男子缓步走到她眼前。

他身姿挺拔,身着黑色华服,领口袖口都绣着金丝边流云纹的滚边,乌发上束着镶金玉冠。

他不如贺归渚好看却也算温润如玉,通身散发出的华贵气质让人不难猜出他的身份。

“齐王殿下,民女今日前来为亡妹进香,永乐寺太大,民女走错误入此处。”

“哦?”齐王萧暮琛施施然坐在房中的椅子上,左手撑着下巴,右手轻轻挥了挥,“你怎知本王的身份?”

那柄剑离开了闻知秋的脖颈,她松了口气,笑了笑:“世人皆知,陛下的诸多皇子中唯有齐王殿下最虔诚礼佛。”

齐王点了点头,饮了口桌上的茶,随意地摆了摆手:“你走吧。”

闻知秋刚迈出一只脚又收了回来,转身看向打算去抄经的齐王:“齐王殿下甘心一直在此处抄经拜佛吗?”

齐王似乎毫不惊讶她的问话,让欲上前的侍卫退下,他坐在书桌前笑着看向闻知秋:“姑娘可否帮本王研墨?”

闻知秋大步走向书桌,声调欢快:“殿下不嫌弃,民女自然乐意效劳。”

她从前没少为贺归渚研墨,手下很是熟练。

“姑娘方才所问是为何?”他随意地将那张未写完的宣纸揉皱丢在地上,手持毛笔一笔一画地抄着《心经》。

闻知秋很清楚记得那张纸上写着什么:“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②。殿下的志向再清晰不过。”

“姑娘怕是误会了,”齐王头也没抬,“姑娘想做什么呢?”

闻知秋笑了一笑:“太子殿下自出生以来便稳坐太子之位,如今已近三十年,想要将太子殿下从这个位子上拉下来,怕是不易。

“但民女能帮到殿下。”

“太子殿下贤德的美名远扬,本王与太子殿下同气连枝,”齐王笔下未停,“姑娘说这话可是大不敬。”

闻知秋手下未停,轻笑一声:“齐王殿下当初差点死在太子殿下与贵妃手中,殿下真是贵人多忘事。”

齐王放下手中毛笔,看向她的双眸深邃可怖:“你胆子很大,宫闱密辛你也敢打探。”

闻知秋握着墨的手紧了紧,强笑一声:“民女若是没这个胆量又如何能让齐王殿下听完民女所言。”

齐王复拿起笔继续临摹《心经》:“你且先说说。”

闻知秋不着痕迹地出了口气,齐王身上的压迫感太盛,她此刻身后早已被冷汗浸湿。

“太子殿下最大的依仗不过是手握军权的长公主,若是长公主没有了军权呢?”

齐王手下未停,写出来的字又工整又漂亮,语气平淡:“原来是与姑姑有仇怨。

“如你所言,本王一心礼佛,对你所说之事并不感兴趣,姑娘还请离开吧。”

闻知秋放下了手中的墨,行了一个简单的礼便离去。

“民女会让殿下看到民女的诚意的。”

“本王瞧着你有些眼熟。”齐王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

闻知秋:“民女这长相京都遍地都是,殿下说笑。”

齐王看着她迈步离开,扬声道:“出来吧,人走了。”

贺归渚推开暗门走了出来,看到闻知秋撑伞走出来院子,一袭绯色衣裙,与清雅古寺格格不入,倒是与这桃花十分映衬。

齐王起身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雨幕中越走越小的身影:“是她吗?”

贺归渚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是她,她就是容惠郡主萧姝。”

①“眼下无长物,窗下有清风。”出自白居易《销暑》

②“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出自陆游《读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青霭入看无(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