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小夏最近就有了在这边安顿下来,更多的了解这边的想法。
而现在得知这些外来者竟然又出了这么多提高哥儿地位的条款,他就有些不淡定了。
虽然现在村子里重要的劳力还都是哥儿,但即便是村子里的哥儿,也都是重男轻哥儿的。他心里也隐隐有种预感,觉得再等几年,等那些小男孩们都长大了,他们的力气超过村子里的哥儿时,恐怕村子里哥儿占据高位的情况便会发生改变,变成跟别的地方一样是男尊哥儿卑的样子。
这让小夏心里一直有些不安,他这些年来不停的打猎,干活儿。努力让自己变得比男孩更强,但只靠一小部分人努力,显然是不够的。最近这几年里,他已经逐渐感觉到村里男孩们正在占据主导地位了。
他其实也不是想让哥儿骑到男人头上去,只是不想将来过上如同别处的哥儿的那种生活罢了。
现在听到这新条款中处处保护哥儿的地位,一双眼睛便不由越来越亮。
这些外来者,似乎比他想的要好一些。
小夏在“监狱”里已经呆了一阵子,对于这里哥儿的地位有了一些了解。知道这里哥儿的地位并不怎么卑弱,现在又见出了新条款,便不由对这些外来者更多了几分认同。
他的心境发生了转变,出了“监狱”之后,便也留在了这边。受他的影响,一些原本顽固的排外者,也都试着过来找工作了。
两边的人融合的非常不错,到了如今,已经有一些岛上的原住民和这边的人通婚了。
这些原住民里哥儿多男人少,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哥儿,占了大部分。而袁夕这边的人却是男人多哥儿少,正好人口互补。
不过,即便有了这些原住民的加入,岛上整体人口仍然是男人多哥儿少的,还是有大把的汉子找不到对象。
袁夕搞了一次人口普查,就发现岛上男子的数量比哥儿多了约莫1/10。这个比例相比较现代的男女比例,已经是很高的了。但跟隔壁的大渊朝比起来,却还算是性别比差距不大的。
虽然大渊朝没搞过什么人口普查,但袁夕这些年来生意做得很大,为了研究市场,他对各地的人口数据的了解还是很全面的。
大渊朝男人跟哥儿的比例,差不多接近二比一。城镇里还好,因为可以吸收村子里的哥儿,所以光棍儿还不算多。但村子里娶不上媳妇儿的汉子却是一抓一大把,因为娶不上媳妇儿的男人太多,所以还衍生出了兄弟共妻,典妻的恶俗。
典妻就是把妻子租给别人,让妻子给别的男人生孩子,以此来收取一定的钱财。袁夕刚刚得知还有这种事的时候,可是不舒服了很久。
他在重视人权的现代长大,这种出租人口的行为,在他看来完全就是犯罪。
在这个古代生活的越久,他就越觉得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活得太苦。只有那极少数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能活的穷奢极欲。
现在有了自己的一片地方,他自然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尽量让这里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为此,他提高哥儿的地位,重视科学研究,还普及基础教育,给人们灌输现代的思想。而他做的这一切效果也很显著,只看这部提高哥儿地位的条款出来之后,人们接受的程度这么高就知道了。
不过,想要真正提高哥儿的地位,还是要点亮科技。只有让人们从体力劳动过度到脑力劳动,男人与哥儿之间的差距才会减少。
这时候袁夕就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理科了,如果他好好学习理科,把发电机,拖拉机,收割机什么的全都造出来,现在他们就能直接进入工业时代了。不过,很多基础知识他还是懂得的。现在开始让人研究工业技术,培养人才,总有一天能把这些东西全都造出来。
他已经让人在岛上的一处偏僻之地建了一个研究所,把岛上的高级人才都集中在了那里,一起搞研究。这些人中不仅有高级铁匠,木匠,还有他费心从大渊朝各地找来的技术人才。他们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武器,二是研究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前者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后者却需要更多时间和土地,暂时还没有什么成效。但袁夕还是给他们拨了很多经费和物资,甚至让人保护他们出海,去海外的国家寻找新的食物和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如果能找到红薯和土豆这样的高产作物,那么以后闹饥荒的概率都会大大降低。
袁夕对岛上地盘的未来发展很是憧憬,同时,他也在防备着周围岛上的国家。
他想要在这个岛上长久的生活,自然要了解附近的邻居。周围大大小小的岛屿他都让人摸了个遍。
小夏以前所住的那个岛,自然也不例外。
那个岛名叫璃岛,约莫有两千多平方公里,十几年前还是一个名为璃国的地方。但自从璃国分裂之后,如今就变成了三个小国并立。
这三个小国这些年来打打和和,搞得人口锐减,却谁都奈何不了另外两个国家,简直就像是一个缩小版的三国。因为常年打仗消耗了太多的国力,如今他们都已经变得十分疲弱,谁也不敢打仗了,全都缩在自己的地盘上休养生息。
不过,都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三个小国恐怕也分不了多久,迟早会再次统一。等他们融合到了一起,再发展起来,恐怕自己这边就要警惕了。
但那应该也是很久之后的事了,在那之前,袁夕这边肯定会比他们发展的更好。
趁着大渊北方大旱,灾民流离失所之际,袁夕又往岛上捞了一波人口,将这些人养了几日之后,就让他们投入到劳动和学习之中了。
他这边提供的待遇好,环境也比较舒适有秩序,就连附近一些小岛上的人也过来投靠了。对于这些前来投靠的外岛居民,袁夕自然是照单全收。为了留住这些外来人口,他索性还弄出了一套身份系统。只要加入了这套系统之中,就可以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和养老金。于是,一些原本只打算在这里打个工,等赚了钱再回老家的人,为了得到这些福利,便争先恐后的想要加入这个系统之中。
而等他们接受了员工守则和义务教育的洗脑,接受了各种文化冲击之后,对这里会更有归属感。一些原本只打算在这边打工的人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把自己的家里人也都接了过来。
但随着岛上的人口越来越多,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乱子。
老员工们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安分勤劳之人,又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素质教育,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很少会闹事,所以他们也不需要花太多功夫去治理。
但后来来到岛上的人,却大多数是流民和外岛来客,他们的资质参差不齐,有人老实本分,也有人在逃难的路上客串过劫匪或小偷等等。这些人刚到岛上的时候还战战兢兢的十分小心谨慎,但时间长了,难免就会有些人生出些乱子来。
在解决了一些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的乱子之后,袁夕索性参考现代的法律,定制了一套律法。还建了一个监狱,把违法乱纪的人都关了进去。
他还让人成立了一个普法栏目组,这个栏目组根据他提供的素材编出了一套套的狗血故事,把犯了什么罪会受到什么惩罚都融入了故事里,每天定时在岛上表演。因为剧情狗血,贴近现实生活,节奏快,结局又大快人心,看得众人欲罢不能,几乎每天都是场场爆满。
在这个普法栏目的宣传下,岛上众人平时的八卦都成了各种普法故事。再加上监狱的建立,各种犯罪几乎销声匿迹。
几千名镖师被他改编成了军人,警察,不再称之为镖师。因着这一系列的改革,岛上越来越像是一个小社会。
整个岛上的人口越来越多,开辟的田地,建造的住房也飞速增加,已经隐隐有了城镇的规模。
到了李俊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岛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万人。
某天夜里,在岛上住宅区的某栋小楼里,一个背着一个大包裹的中年人敲开了面前的房门。
一个面容年轻,神情却十分坚毅的男人打开门,将他迎了进去。
中年男人进了房间之后,便看到房间里还坐了一个须发有些花白,身板却很壮实的老人,和一个神情有些紧张的半大少年。
那老人见他来了,将手中的老烟枪往桌子上磕了磕,磕出了许多烟灰来。
“你们都想好了?”他有些浑浊的老眼一一扫向三人,道。
中年男人道:“这件事没什么好想的,总不能咱们在这里好吃好喝的过着,却不管家里的媳妇儿孩子死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