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战队的人此时也反应了过来,一个个的扔了碗筷,抽出大刀,去追杀那些逃兵。
霎时间,便是几声惨叫声响起,一些士兵被震慑住,不敢再逃。然而更多的士兵却是逃得更快了。过了片刻,营地里竟然只剩下松松散散的数百人还留在原地。
这几百人还大都是将军亲卫,和害怕被督战队杀掉而不感当逃兵的人。
两位将军看到剩下这可怜的几百人,都是气的快要炸了。
听着那越来越近的喊杀声,两位将军心知若对战迎敌,此战必败。只得含恨召集剩下的士兵,匆匆离开了营地,连帐篷和粮草都不要了。
于是,待渔岛上的部队赶来时,便看到一片狼藉的现场,和匆匆逃跑的敌人。
一个骑着骏马,身形魁梧,神情凶悍的大汉见这情形,立刻抽出大刀,冲了上去。
“杀!”
随着冲天的喊杀声,骑着马的渔岛部队很快追上了敌人,两方人马霎时间厮杀在了一起。
一方丢盔弃甲,惊慌逃跑。另一方气势如虹,骑马持刀,不到一刻钟,这场战斗就结束了。
渔岛部队杀了上百敌军,又俘虏了上百,连敌军的两位将军都被他们捆了,而剩下的敌人,则都趁乱跑了。
对于跑了的敌人,他们也没有去追。只确定了两位敌军将军的身份,便带着这些俘虏回了营地。
渔岛的营地就在不远处的一个山坳里,驻扎了一万多名镖师转化的士兵,以及岛上没有什么战斗能力的老幼。
袁夕便是留在此处,看到己方军队俘虏了敌方的两名将军时,他心里也不由松了口气。
虽然当过几年兵,但和平年代的兵很少上战场。这还是他头一回参与真实的战争,心里难免没底。现在看到己方大获全胜,他的一颗心也终于落了地。
让人将这两位将军堵住嘴看好,袁夕便让人去招揽那些跑进山里的逃兵。
那些逃兵们虽然是逃兵,战斗意识不高,但人数众多,若是集结在一起搞事情,也会比较麻烦。所以要在他们还惶惶不安的时候,尽快把他们吸收掉。
很快,两位将军被俘虏的消息,便被众人拿着大喇叭传到了渔岛各处。
那大喇叭还一遍一遍的说,渔岛只抓侵略者头目,对听令行事,还没杀过渔岛人的底层士兵采取宽大处理。只要他们乖乖投降,就可以不追究他们侵略渔岛的责任,还会发放食物。不仅如此,渔岛上还接收了许多从璃岛逃过来的民众,这些民众之中,兴许就有璃岛士兵们的家人。
那喇叭一边说,还一边在山下架了几口大锅,熬起了粥菜。声称谁做出来投降,便奖励一份吃食。
如此漫山遍野的宣传,很快,逃进山林里的逃兵们便都知道了。
大多数士兵得知将军被俘之后,都是松了口气的。毕竟他们已经当了逃兵,若是被抓回去,就要按军法处置。但现在连将军都被敌人抓住了,自然也没人能抓他们回去了。
听渔岛人说只要投降就不追究他们侵略的责任,还会发放吃食,很多人心里便不由有些心动。
但大多数人仍然心存警惕,怕被俘虏之后会被杀掉,不敢轻易投降。
毕竟,这年头杀俘虏还真不稀奇。而且,就算不被杀掉,通常也会被拉去当苦工甚至是军奴,那也离死不远了。若是能逃掉,没有几个人愿意被俘虏。
而待听到有很多璃岛人来渔岛上生活之后,众人的情绪却是不由都激动起来。
他们都是璃岛人,当兵之后,便没再见过家人,也没有再回过故乡。如今得知自己的老乡来了渔岛,甚至其中可能还有自己的亲人,再想到亲人可能就在不远处,一些情感丰富的人,甚至已经忍不住流出了眼泪。
很快,便有人忍不住从山里走了出来。
那是一个半大少年,他有些防备的走到大锅前,不由吞了吞口水。
今晚的晚饭本就难吃,很多人还没吃上几口就打起来了。现在又过去小半夜,他的肚子就更饿了。
他有些瑟缩的看向站在大锅旁的军士。
那军士身披铠甲,一身腱子肉,长得十分强壮,一看就不是个善茬。见他过来,便道:“你是来投降的?”
“回回回大人……,是是是……”那少年士兵见他一个人能比得上自己两个粗,不由心中惊惧,有些后悔过来投降,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去旁边登记,登记完了领吃的。”那军士指了指旁边坐在桌子旁的人,道。
少年这才看向那坐在桌子后面的人,只见那人也是身形强壮,块头比面前的军士小了一圈,但却比那军士多了几分文气。
少年老老实实的走到桌子前,便听那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老家是哪里的?”
少年见这人态度温和,心里不由松了几分,道:“我叫王二牛,今年15岁,老家是……”
那人将王二牛的姓名住址等等全都记在了一个本子上,最后还给了王二牛一个写了他名字,和一串他不认识的字的小木牌,道:“拿好别弄丢了,你可以去领饭了。”
王二牛不知道这小木牌上写的是什么,又是做什么用的,但听他这么说,也知道这小木牌应该很重要,便小心的收了起来。
“大,大人……”他深吸了一口气,问道:“您说渔岛上有很多璃岛过来的人,是真的么?”
那人见他面露希冀,态度温和的道:“自然是真的,璃岛来的人很多。”
少年有些激动的问道:“那可有清风岭吴家村的人?”
那人想了想,便道:“有。”
少年心中顿时升起了几分希望,他当初离家时,家里还有爹么和两个小弟弟。此时心里不由心想有吴家村的人来了渔岛,那说不定他的家人也来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可能很快就要见到自己的家人了?
想到这里,他的心便不由热切起来。却又不敢抱太大的希望,生怕自己的家人不在渔岛上,到时候自己找不到他们会更难受。
少年交代完了自己的信息,便可以去大锅旁领饭食了。那大锅里炖着菜,香气扑鼻而来,勾人食欲。仔细一看,菜里面还有肉丝。闻着那味道,再看着那锅里的肉丝,少年不由吞了吞口水,突然对这渔岛生起了许多好感。
他在璃岛上当兵多年,可是都没吃过几顿正经的肉呢!
如果传言是真的,渔岛上的人可以经常吃肉,那自己留在渔岛,岂不是也能天天吃上这种好东西了?
想到这里,少年陆游又是一阵激动。
他又看向大锅旁边的蒸笼,那蒸笼里蒸着一种他没见过的东西,闻起来又香又甜,应该是某种好吃的吧。
那煮饭的厨子让他从旁边的篮子里拿了一个碗,便给他盛了一碗菜,还给了他一大块红薯。
是的,那又香又甜的食物就是红薯。
袁夕这两年派出去了好几只商队,这些商队除了交易商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高产粮种带回来。
这些商队们不负他的期望,用各种方法带来了许多粮种,其中就有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高产植物。因为红薯产量最高,所以他们种植的红薯是最多的。
这个时候的红薯没有经过人类常年的驯养和特殊培育,味道和口感都比现代差了很多。不过,这时代的很多粮食蔬菜其实都没有现代好吃,所以红薯刚种出来时,大家还是很喜欢的。尤其是对王二牛这种常年吃加了糠的米加野菜的人来说,带着些甜味的红薯,简直是香甜软糯,惊为天人。
王二牛咬了一口又香又甜又软的红薯,顿时觉得美味极了,立刻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不止是红薯,那放了肉丝的菜也好吃极了。不同于他平时吃的那些粗糙又没滋味的食物,这些菜里可是放了许多油盐与调料的,煮的十分入味。不仅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看他吃的这么香,不远处那些还在观望的人都不由吞了吞口水。
很快,就有人忍不住跟着过来了。
这些人跟王二牛一样,在得知渔岛上有很多璃岛过来的百姓之后,也都心安了几分。老老实实的说了自己的姓名,年龄,住址,然后就领到了一份食物。
而此时,一旁的王二牛也已经吃完了。
他不仅将那块对他来说十分香甜软糯的红薯连皮带肉的吃了,还将那一碗菜连菜带汤都吃光了。然后,他还在那军士的指点下,将碗放进了一旁的篓子里。
接着,他就被戴上了手镣脚镣,蹲在了一块被围起来的空地上。
其他人见他被戴上手镣脚镣,不由都是慌乱了一下。一些人还打消了上前的念头,决定先藏起来,再观望一段时间。后来见渔岛对俘虏们的态度称得上是和善,便又有许多人耐不住饥饿,出来投降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