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主人,感谢您赐予精灵奴族重生的恩泽。本族将于今日17时45分举行隆重的投效仪式,恳请您莅临现场,接受我们的忠诚与敬意。” 见卓一凡点头应允后,两位大长老恭敬行礼后告退。
卓一凡回到办公层,坐在书房的悬浮座椅上,开始反思刚才的决定是否存有疏漏。他闭上眼,脑海中回荡着大长老的诚挚语气,思索着奴族投效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客观而言,星网招聘的方式虽稍显激进,但允许背后势力渗透三分之一的人员,整体风险应属可控。至于招聘人员的可靠性,卓一凡只能无奈地一笑置之,好在整体目标尚算明确。时不我待,他无法在此时多做犹豫。
他抬头望向墙上的时钟,已是下午5点多,是时候为即将到来的执事级别以上会议做准备了。会议频繁并非他所愿,实在是身边缺乏真正值得信赖的托付之人。
整理好思绪,起身走向会议室。沿途,他不断回顾奴族投效的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时间飞逝,5点42分,春兰与夏荷一同上前,恭敬行礼道:“请主人移步观礼浮板,出席精灵族的认主仪式。”
悬浮式轿椅可从书房阳台进入,由智能系统操控。八位侍女乘坐四块庄园内部代步浮板,随卓一凡降落在迎宾大厅门前。
门前阶梯每隔九阶设有一个5米深的平台,悬浮轿椅在接近主体建筑地面的第一阶平台处停下时,侍女们随即走下浮板,步入人群中的指定位置。
卓一凡缓缓从座椅上起身,神色庄重地静立于观礼浮板,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传说中的精灵族群。
321名精灵按既定位置分层站立。他们五官精致细腻,散发着超凡脱俗的优雅,眼中流露出对周围世界的自然亲近感与深邃的智慧。
精灵们今日身着由森林中的天然纤维制成的传统礼服,五彩斑斓,与周围的景致完美交融。
“咚,咚咚”手鼓声响起,精灵们随着特定的节奏轻盈起舞。他们仿佛与自然的脉搏融为一体,灵活地穿梭于彼此之间。当人群排列成弯月形状时,手鼓声戛然而止。
春兰等八位贴身侍女簇拥着外院大长老——精灵族族长与族长夫人,沿阶梯中线拾级而上。每上一级,一位侍女便驻足侍立。至第一阶平台,仅剩族长夫妇二人。
十六名精灵族少女以慢一个身位的节奏,沿阶梯两侧上行,每隔一段阶梯留下两名少女侍立。族长、族长夫人与少女们步调一致,过程庄严肃穆,寂静无声。
族长与族长夫人肃立在卓一凡面前,随后缓缓跪下。
六名身着学者装束的老年精灵,手捧古老的卷轴,从月亮湾缓步走出,排列成树冠形状伫立。他们开始用精灵语逐次吟唱祈祷词。
吟唱的节奏徐缓而断续,旋律在反复回旋中流淌。声线略带沙哑,仿佛在记忆的深处探寻那些已然消逝的荣光。
老年精灵们轮番吟唱,时而如泣如诉,仿佛有人在低声啜泣,倾诉着内心无尽的哀愁,传递出一种荒凉与幽深。
时而他们的声音如风似雨,在凄风苦雨中,透出一种无法抗拒的无奈与凄凉。
时而语调中流露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孤寂,仿佛置身于废弃的古战场或被遗忘的荒芜古城。
在最终阶段,吟唱宛如梦幻般缥缈,又似低声倾诉着无尽的哀伤。它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不断探寻,散发着神秘与未知交织的深邃气息,而在这幽暗中,仍怀有一丝希望。
随着祈祷仪式进入最后阶段,精灵族族长与族长夫人将捧在手中的精灵族奴籍名册和象征着精灵族权柄的藤杖高高举过头顶,静静等待卓一凡收取。
卓一凡纹丝未动,静静聆听祈祷词的余音,直到仪式接近尾声,才缓缓接过名册与权杖。
他并非刻意摆出姿态,而是在精灵的祈祷仪式进行到一半时,骤然感受到一种来自未知的凝视,仿佛与这个宇宙建立了一种微妙的联系。这种感觉与品味茶道时那稍纵即逝的微妙体验如出一辙。
突如其来的感受让卓一凡心神震荡,但并非出于任何已知的恐惧。相反,它更像是一种柔和的牵引,使他与宇宙间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连接。
至此,卓一凡确信这不是错觉,只是这种连接尚不稳定,十分微弱。而这或许正是解开迷雾的关键所在。
他闭上双眼,深深吸了一口气,试图捕捉那股力量的源头。
周围的空气似乎变得凝重,弥漫着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仿佛能听见细微的低语,那是自然的语言,是大地的呼吸,是精灵们以独特的方式与他进行的对话。
卓一凡开始领悟,这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场灵魂的觉醒,一次与宇宙间无形纽带的重新连接。
祈祷仪式结束后,所有精灵跪伏于地。卓一凡左手捧着名册,右臂伸直,将权杖平举于眼前,沉稳而庄重地说道:
“我接受精灵族的效忠。我将不断考量精灵族的所作所为,同时认真思考精灵族的未来发展。即日起,精灵族族长升任卓园长老会首席长老,同时,继续兼任外院大长老一职。”语毕,他向书房阳台飘然而去。
“我等感激主人的恩典!谨遵主人教诲!”
晚餐依旧在观景平台享用,只是服侍的人换成了夏荷与雾莲。
卓一凡仍在思索刚才那场奇幻的经历,却依然毫无头绪。
“先解决吃饭问题!”当事情毫无头绪时,不妨暂且搁置一旁。当务之急是解决吃饭问题,毕竟我们不能捧着金饭碗,却生吃鸡鸭鱼肉吧。
在用餐的同时,他让智脑记录并整理炎黄料理的烹饪技法。炎黄美食的魅力在于烹饪过程中火候的掌控对五味平衡的影响,以及色、香、味、形与食材调料的巧妙结合,还有摆盘艺术和饮食文化的追求。
整理完成后,这些方法将被传给内院大长老,再由他转交给厨房的大厨们。
卓一凡在观景平台中央盘膝而坐,散步消食半小时后,他感到身心放松。他吩咐夏荷取来精灵族的藤杖,并让雾莲开启观景平台的护罩。
他专注地审视着手中的藤杖,细细品味着它的质感,沉浸在深深的沉思中。然而,经过漫长的等待,他最终只能遗憾地将藤杖放下,因为没有任何异象显现。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去探索那来自未知的微妙联系。他坚信,其中隐藏着关键的线索,或许能为他开辟一条全新的、未曾涉足的道路。
于是,他开始彻底放空自己,逐一回顾祈祷仪式中的每一个细节,从第一段旋律到每一个画面,都在他脑海中重现。
尽管他的经历和潜意识都在警示他,这样的探索可能充满挑战与风险,但他依然无法停下脚步。他不断揣测着那声音背后的真相与奥秘,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期待。
他已准备就绪,怀揣着希望,意志坚定。
就在他的灵魂逐渐被拉入黑暗之际,老年精灵最后那段祈祷词在他脑中反复回响。
那种无法抗拒的无奈与凄凉、难以言喻的孤寂、废弃的古战场和被遗忘的荒芜古城——这一切都与传承而来的孤独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最后阶段的吟唱,如梦似幻、如泣如诉,无尽的探寻,那神秘的未知与深邃的气息——“咚、咚、咚”——那是大地的脉动!是自然的声音!
那似有似无的来自未知的凝视,似乎与这个宇宙建立的微妙联系的感觉再次浮现心头,再也不会消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卓一凡彻底领悟了!
精灵们的祷告词宛如一种神奇的催化剂,唤醒了他基因深处沉睡的自然记忆。这些记忆源自上古,植根于自然,并在自然的滋养下悄然成长。
人类在成长过程中,从依赖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试图征服自然。通过过往的经历、知识的积累和意识形态的转变,构筑起了难以逾越的屏障。因此,第三只眼——心灵之眼已然“闭合”!
自然本就存在,何须追寻?只需睁开“眼睛”,它就在眼前,从未远离。
卓一凡“睁开眼”,凝视着虚空,轻声问道:“你在吗?”
第十三子株很想翻个白眼,“我没有嘴,无法言语;没有手,无法比画;没有脚,又能去哪里呢?虽然我没有眼睛,但我依然能感知到你的存在。”
尽管没有得到回应,但卓一凡终于感到安心。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感知”到“自然”。
他缓缓睁开双眼,眼中掠过一抹耀眼的光芒,随即又恢复如常。夏荷和雾莲交换了一个眼神,察觉到主人似乎有了些变化,却无法确切指出不同之处。她们迅速拉开浮篮面板,搭成一张浮空小桌,接着从浮篮中取出饮品、茶点、果品等小食,整齐地摆放在卓一凡面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