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神都仙行记 > 第57章 搅事

第57章 搅事

李重福的尸体在城墙上挂了整整三日。

三天前,当萧婉儿拎着已经死去的李重福站上城楼的时候,叛军中的普通士兵就有很多人立刻放下了武器。

很快叛军便兵败如山倒,张灵均在乱军中被砍死,郑愔被东都驻军活捉。

萧婉儿没有就地将他斩杀,而是用经过术法加固的绳子将他结实地捆起来。其他叛军大小将领,只要是没死的也都用同样方式捆好。

之后她就写了封折子汇报平叛情况,派传令官快马加鞭将折子送至长安。

李重福的尸体被高高挂在城墙上,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将他放下来。萧婉儿命东都驻军回归原处,自己带着几个将领直奔神龙卫乙二队官衙下的牢房。

乙二队全队上下果然一个不落地被关在地牢里,他们看到萧婉儿后如蒙大赦。

“副统领救命!”乙二队队长双手死死抓着牢房栏杆,脸拼命向外探,喊得非常大声。

萧婉儿忍住笑意,命人打开牢门,解开他们身上封印修为的术法,将他们放出来。

“属下多谢副统领相救,”乙二队队长一被解救出来,就向萧婉儿道谢加赔罪,“属下对战不力,全队皆被贼人活捉,请副统领降罪。”

“敌人乃脱凡境修士,尔等落败实乃正常,不必挂怀。”萧婉儿直接赦免了他们。

之后萧婉儿命乙二队队长释放被关押的东都文武官员,并治疗其中的伤病者。随后她将被抓捕的叛军叛将统一关押,便全部放权给东都官员,自己只等长安的圣旨。

长安城内,皇帝收到奏折时,太子正在宣政殿内奏对。

太子见皇帝看完奏折后,面上生了些努力收敛着的笑意,带着试探问:“父皇可是遇到了喜事?”

皇帝也不再掩饰内心的愉悦:“东都叛乱已平,李重福、张灵均已伏诛,郑愔已被缚待发落。”

这是大好事,太子自然知道这一点,但这不是他这一方做到的好事。这对太子来说就是坏事了。

“儿臣恭喜父皇,”太子一边在嘴上道喜,一边脑子飞速思索,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发难又不会引起皇帝怀疑的漏洞,“只是,李重福毕竟是先帝亲子,萧副统领这般带人诛杀,恐有不妥。”

皇帝慢慢放下手中的折子,认真地看着这位把自己推上皇位的儿子。他没想到,此等大喜之时,自己的太子居然首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父皇不觉得自从祖母创立凤鸣卫以来,修士的地位都太高了吗?”太子拿不准皇帝的态度,继续带着试探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修士亦是我大唐子民。”

“修士实力强大,说是大唐子民,又何时受过朝廷管辖?”自世上有修士的那一刻起,历朝历代便没有哪个皇帝能真正将修士纳入统治范围之内,不是没有皇帝做过尝试,但皆是铩羽而归。

太子听罢,微微一笑。

“父皇,前朝皆无修士入朝为官之例。今有修士为大唐之臣,凡为臣子者,皆应受君管辖。萧副统领未经父皇准允,擅自处决宗室子,此乃不敬父皇矣。”

不过几句话,萧婉儿立下的功劳便被太子说成了罪过。

皇帝衡量片刻,下结论道:“虽有不敬之过,然其击退强敌,镇压叛乱,仍是功大于过。”

“父皇所言甚是,”太子应和,“儿臣只是以为,凡为大唐臣子之修士,皆应全部受父皇管辖,似碧云观这等全部门人皆在神龙卫的门派,其门派也应受父皇调遣。”

说到这个份上,皇帝怎么也琢磨出太子的意思了。

“你是想让裴应观做碧云观的住持吧?”他看太子略带不安的样子,心里突然一乐,便同意了,“朕的神龙卫统领,在门派内居然不如副统领,确实说不过去,朕允了。”

太子大喜:“谢父皇!”

与送折子时一人一马全速急行不同,圣旨下达东都时,传旨天使身后是一队浩浩荡荡的金吾卫。

萧婉儿遵照圣旨,将李重福的尸体和被缚的叛军将领官员带回长安。进了长安城,金吾卫将犯人押入大理寺牢房,萧婉儿孤身一人前往大明宫面圣。

宣政殿内,皇帝宣布对李重福和郑愔的最终处置办法。对于李重福,皇帝下诏,说李重福谋逆被诛,但屈法申恩,因兄弟情,以三品礼节安葬。但郑愔就没有这等运气了。皇帝当即下令,赐郑愔腰斩族诛。其余参与谋逆的将领和官员,全部按律审判处罚。

按说到这一步复命便该结束了,但皇帝并没有放萧婉儿离开,反而一并将太子、裴应观与柳鸣音全部召入宣政殿。

太子和裴应观一同踏进宣政殿内,二人身后还跟着政变当时被萧婉儿杀的只剩了三个的偷学者。一看见这个阵容,萧婉儿便知,有人又要作妖。

当初三人全部都是重伤,这段时间不仅伤势完全恢复,还又有所进益。

“父皇,”太子一进宣政殿,就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正要继续往下说,被皇帝以手势制止。

“先不急。”

又等片刻,完全蒙在鼓里的柳鸣音走进宣政殿。他本欲上前告见,但殿内站着的这些人让他心生警惕。

“柳爱卿不必多礼。既然你来了,朕便说一下朕这些时日的想法吧。”

萧婉儿便和柳鸣音一起听皇帝的讲话。讲来讲去,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朝廷对修士的约束力太差,同为大唐子民,他们特权过多。

“修士实力之强有目共睹,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呵呵,萧爱卿的问题,朕让太子给你解答。”

太子闻言便走上前来,开始了他的分析。

“前朝时,修士从不入朝为官。自则天皇后创立凤鸣卫以来,大量渴望效忠大唐的修士加入凤鸣卫以及后日的神龙卫,成为我大唐之臣。这些成了臣子的修士,便不应看轻普通人的律法,更不应凌驾律法之上,萧副统领以为本宫说的可对?”

“没错。”

“认为没错就好,”太子突然换了副恶狠狠的态度,“那萧副统领是拿来的胆子把先帝的长子直接诛杀的?”

萧婉儿立刻道歉:“陛下恕罪,当时情况紧急,臣一时没有想到。”

她姿态惶恐,但不想皇帝根本对此不以为意。

“无妨,平叛为上,有所牺牲也正常,”萧婉儿暗中呼出口气,又听他一脸和蔼地询问道:“朕听说,诛杀韦氏那晚后,你就与你师兄决裂了?”

“回陛下,确有此事。裴大人违反门规,私自将门内绝学传给他人,臣因此与他恩断义绝。”

“虽说是有门规在前,萧副统领这般对待同门,是不是过于凉薄?”太子在一旁为裴应观说话。

萧婉儿便知,太子定是没安好心。

“回殿下,裴大人所犯门规,按理说应当废除修为、逐出碧云观,臣当日只将他逐出碧云观已经是网开一面。”

萧婉儿解释完,又特地点了下裴应观:“裴大人,下官刚刚所言,你应当知晓吧?”

裴应观心中挣扎,终究还是艰难地低头承认道:“我知晓。”

萧婉儿继续话头转到太子身上。

“所以殿下,裴统领也承认,臣非但不凉薄,还念在昔日曾为师兄妹的份上放了他一马。事已至此,现臣只愿我们两方能各安天命,共同为大唐效命。”

萧婉儿能清楚地感觉到来自对面的那股厌恶的视线。她还知道视线的主人是谁。女皇、韦后、安乐、上官婉儿、太平公主,还有她,都逃不过这股视线的窥伺,从最初的隐晦嫌恶到最后的公然仇视。

萧婉儿只觉得恶心,她感觉自己被看成了一盘菜。

皇帝的话阻止了萧婉儿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殿前失仪之举:“都是同一个师父教导的师兄妹,能有什么生死之仇,今日朕便做个见证人,碧云观第子裴应观正式回归。”

皇帝下令,萧婉儿能说什么?只能同裴应观一起行礼,共同道:“谢陛下。”

皇帝很满意,又指了指这三个偷学者:“这三人既然已经修习了你们心法,先前又只是普通人,便也拜入碧云观门下。”

皇帝有命,萧婉儿固然对这三个偷学者极度不爽,也不得不接收。

“臣回去便将此三人记入师兄名下。”

“好,萧副统领大气!”皇帝非常高兴,一高兴就开始絮叨,“你和裴统领皆是我大唐肱骨,又出自一门,默契无人可比。这几日看你们二人形同陌路,朕这心也焦急啊。如今你们能和好,朕心甚慰。”

皇帝都说成这样了,做臣子的自然不能在一边傻看着。现碧云观六人,全都跪在陛下面前,各种向皇帝表忠心。

皇帝很是感动,留下一句“愿你们齐心协力维护大唐安全”后离开。人刚走,宣政殿立刻便冷下来。

“若无事,臣便带着新人告退。”萧婉儿冷冷地看着太子。

“有事。”太子说着,拿出一道圣旨:“陛下下令,凡所有门人均在神龙卫的门派,其门派由朝廷管理。本宫正是这个管理者。”

萧婉儿的手已经悄悄摸在刀柄上。

“以后,碧云观住持是裴应观。至于萧副统领,陛下和本宫给了你两个选择:一是按旧日之约与裴统领结为道侣,获封郡夫人;二是赐李姓,记在雍王名下,封为县主,号和静。”

“太子可是以为我从不读书?”萧婉儿心头火起,早在唐初便有一个和静郡主,此人在玄武门之变后就一直长于掖庭,出嫁后除了生三子外再无其他消息。

“萧副统领可以选择做郡夫人的。”

话音刚落,萧婉儿的刀便压在太子的脖子上。

“你应该知道你的所作所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吧?”

太子满不在乎:“大唐是李家的,你们修士也只能是我李家的。那么,萧副统领是要抗旨吗?”

萧婉儿放下刀,将令牌交了上去。裴应观立刻拿过令牌,可任凭他怎么操作,令牌愣是丝毫反应都没有。

“怎么会这样!”盼了很久的东西一点作用都没有,他已然有些崩溃,“师妹,是不是你动手脚了?你何必如此,等我们结为道侣后我的不就是你的?”

“蠢货。”萧婉儿的一个词打断了他又臭又长的话,“住持令只会承认真正经过上代住持考验评估后确定的继承人。通过强权抢夺住持令的人永远不会被它认可。”

眼看着两个人已经快要炸开,萧婉儿又加了一把油:“住持令牌给你了,我选择做雍王之女、和静县主。柳鸣音,我们走。”

柳鸣音立刻跟上,宣政殿内只剩暴怒的太子、崩溃的裴应观和三个一脸茫然的新人。

许愿点击涨一涨[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7章 搅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太过分了二师兄

过天门

你的大师兄

她被赶出侯府后

一键修炼系统瞬间百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