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楚宜的报道如期刊出。
标题并不刺眼,正文却暗含波涛暗涌:《偶像与粉丝之间,不该只有消费》。
文章开头先写了顶流粉丝彻夜守候扑空的场景,又引用吴桐帮她联系到的几位业内人士,分享与程昱私下工作时被“耍大牌”,提到某些艺人团队有意制造假象,消耗粉丝情感以维持“顶流热度”。加入了程昱私联粉丝、睡粉等劣迹,又加入几位脱粉粉丝的匿名发声:有人曾亲眼看见程昱在后台对工作人员上下其手,有人说自己被团队骗去买高价应援。
发布后的两小时,转发量直线上升,评论区迅速炸开。
有人力挺:“终于有人敢写了!”
也有人愤怒:“造谣小编,蹭热度也要有底线!”
随即,周楚宜的社交媒体也被扒出来,大量水军和程昱的粉丝涌入周楚宜的微博,评论区几乎是一片咒骂。
“黑稿狗快滚!”
“谁给你胆子碰我们哥哥?”
甚至有人人肉、恶意P图,铺天盖地。
面对这些,她只是默不作声一条一条读着,然后开启了免打扰模式。可那晚,她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是喝了半瓶龙舌兰又吃了粒安眠药才沉沉睡去。
沈丛一是在经纪人办公室里刷到她微博评论的。屏幕上的谩骂让他眉头紧锁,心口生出前所未有的怒意。
“这就是□□的代价?”他鲜少冷声,气自己不能处理这污秽的一切。
经纪人并不知道二人的纠葛,只是欢天喜地道:“真是天助我也,这下很多资源我们都不用和他抢了,轻松收入囊中。”
娱乐圈就是这样拜高踩低的地方,无论是曾经再风光的人倒台了,谁都能去反咬一口。很多商务不愿和“劣迹艺人”冒险,自然会选择放弃和程昱合作,那沈丛一的机会便增加几倍。
沈丛一听到经纪人的话依旧眉头紧锁,他淡淡打断:“解散前的毕业访谈,我要给她。”
限定团最风光的两次莫过于出道和解散,两次的杂志与采访自然都是很要紧的,公司会挑最有名气的媒体大办。虽然他不能左右团队的采访,但是他自己“毕业”前作为乐队成员的最后一次访谈,他还是有选择权的。
经纪人震惊:“你疯了?最后一次曝光是金位子,公司安排了三家大媒体抢。更何况,他都把程昱爆了个底朝天,要是给你也乱写负面怎么办?”他觉得沈丛一疯了。
“给她,你信我。下个月我会让公司收益翻倍,不然我就不续约了。”男人的眼神冷锐,不容置喙。
经纪人刘敞僵了僵,叹了口气,最终妥协。
刘敞自沈丛一出道起就一直带他,无比清楚他这个性子,对他背后的家底也略有了解,私下里还会调侃他为“太子爷”。如果公司硬要违背他的意愿,难免他未来会和公司对着干。最要紧的也是留住和太子爷即将截止的合约,公司高层都认为这少爷前途不可估量。
次日,周楚宜接到电话,沈丛一的经纪人联系她通知档期,让她准备沈丛一“单飞”前的最后一次专访。
她愣住,心底明白这机会是怎么来的。她本想拒绝这种不劳而获的契机,可想到自己最近的惨状,的确需要一次机会来逆转风评,于是认真回了一句:“好,我会准时到。”
访谈当天,现场氛围与以往不同。原来沈丛一私下给乐团的几个兄弟做工作,说服他们一起到场完成一次共同的公开访谈。
这是限定团的最后一次同框,大家心绪复杂,唯粉庆祝团粉落泪,媒体也倍加关注,不肯放下这最后的热度。
后台,周楚宜拿着采访提纲,准备去和大家对流程。她穿着一身纯白西装,柔顺的长发披肩散开,干练而疏离,整个人像一株舒展的晚香玉。
沈丛一从换衣间出来,看到她的背影,脚步停了一瞬。只是两年没见,周楚宜真的成长太多。大学时她可从不会穿这种干练的职业装,也很少化上全妆,总是素面朝天地跑来跑去。有一学期她在学校的电视台办节目出镜,整个节目录下来她都没化过一次妆,一直都是舒适为主的运动服或牛仔裤。
从前她也总是逞强,采访被鸽或是稿件被卡后心里难受,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后来和沈丛一在一起后,她才一点点卸下防备,只在他面前落泪,展现她弱小的一面。
他们本可以陪伴着彼此一点点迎来顺畅的未来,可是是他,率先将他推开,又让她开始无时不刻地假装坚不可摧。
上台前,他倏然走到她身后,超过了正常的社交距离,低声开口:“楚宜,你……”
剩下的话还未来得及讲出,她转过头,眉眼清冷又从容:“沈先生,请在工作场合保持距离。”
他喉结一滚,没再说什么。只是坐上台时,无论镜头还是观众,他的眼神总不经意追随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