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庆功宴结束的第二天,林晓回到工位,发现桌上多了一只白色信封。
——没有邮戳,没有署名,只有她的名字,打印得端端正正。
她拆开,是一叠照片:
陆浩深夜与一名陌生女子并肩走出酒店;陆浩在地下车库为她拉开车门;陆浩替她拎包,侧脸带笑。
照片右下角的时间水印,全是上周——他告诉她去上海出差的那三天。
林晓把照片塞进抽屉,像塞一把冰。
整整一个上午,她对着电脑一个字也敲不出来。
午休时,她在走廊尽头堵住陆浩。
“上周五晚上,你在哪里?”
陆浩一愣,“上海啊,和客户开会,我不是给你发过定位?”
“定位可以改。”
她把照片甩过去。
纸边锋利,划破了陆浩的指尖。他低头,一张张看完,脸色由惊转怒。
“酒店是客户安排的,那女生是对方市场部的对接人,还有第三个人——客户副总,他在现场,监控可以调。”
林晓的喉咙发紧,“为什么不告诉我?”
“怕你多想。”陆浩苦笑,“怕你像现在这样。”
当天下午,陆浩把客户副总、酒店大堂监控、出租车行程单一并发到林晓邮箱。
时间线严丝合缝。
可林晓心里的裂缝并未合上。
她第一次意识到:信任一旦起皱,即使抚平,也留着折痕。
周三,提案会议室。李明突然发难:“主KV色调过冷,不符合品牌温暖调性。”
他拿出一份连夜重做的新方案,配色柔和,故事线却完全推翻林晓之前的核心创意。会议室瞬间安静,林晓看向陆浩,对方却低头转笔,没有表态。
那一刻,她像又被推进冰窖——他为什么不站在自己这边,他也在怀疑她吗?散会后,林晓独自留在会议室。灯关掉一半,屏幕还亮着,冷白的光打在她脸上。
门被推开,是陆浩。“为什么不反驳?”林晓声音发哑。“我昨晚看过李明的版本,他有数据支撑,我想听听你完整的想法再决定。”“所以你不信我。”“我想把决定权留给逻辑,而不是情绪。”林晓笑了一下,却比哭还难看,“逻辑?那我们的关系算什么变量?”陆浩沉默许久,“我怕我一旦偏袒,别人会说你在靠我上位。”他的话像一把钝刀,割得她生疼。
周五,项目进入内测阶段。凌晨两点,测试服务器崩溃,所有素材丢失。技术部急电:备份盘被人为格式化。监控死角,查无可查,林晓站在机房门口,指尖冰凉。这件事如果传到客户耳朵里,她作为创意主责,将被直接问责。陆浩第一时间赶来,衬衫扣子扣错,头发乱成一团。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把笔记本递给她——里面是他昨晚偷偷拉取的本地二次备份,完整无缺。“我相信不是你。”他声音低哑,“但我也知道,你现在很难再相信我。”
周六,公司停车场。林晓把那叠照片递还给陆浩。“我查了,是真的。”“那你——”“可我查得了事实,查不了心里的不安。”她抬眼,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陆浩,我们给彼此一周时间冷静吧。项目结束前,只做同事。”陆浩想伸手,最终只点了点头。“好。等项目交付完,我们再谈‘我们’。”接下来的一周,两人像精确运行的机器。例会隔着长桌,视线不再交汇;电梯里只剩礼貌的点头;深夜加班,各自一盏台灯,沉默像墙。团队气氛降到冰点。李明意味深长地笑:“年轻人,感情用事就是容易出bug。”
周五晚,客户终审。林晓主讲,陆浩只负责技术补充。演示到最后一张动态KV,大屏却突然花屏——有人把最终版本替换成了测试版。林晓攥紧遥控器,冷汗顺着脊背往下淌。就在客户眉头皱起的瞬间,陆浩快步走到控制台前,插入U盘。十秒钟后,真正的最终版铺满屏幕,动画流畅,色彩完美。客户鼓掌,项目通过。林晓在掌声里看向陆浩,他依旧面无表情,只悄悄把U盘塞进她手心。
那里面,除了正式版,还有一份加密文件夹——标题是:for my girl。
凌晨三点,空荡的办公室。林晓打开文件夹,是一段监控视频:机房,门口,一个黑影弯腰插入格式化U盘。画面放大,黑影的侧脸——竟是李明。视频末尾,陆浩附了一句话:“我信你,也证明给你看。剩下的事,我们一起处理。”林晓关上电脑,眼泪无声地砸在键盘。她拿起手机,给陆浩发了条微信:“天台,十分钟。”
夜风猎猎,天台上,城市的灯海像碎钻。
林晓远远看见陆浩背对她站着,指尖一点红光——他很少抽烟,那是极度焦虑的象征。她走近,把U盘还给他。“证据我备份了,明天一起交给HR。”陆浩转身,眼底有血丝,却笑得温柔。“不怕别人再误会?”“怕,但更怕失去你。”他伸手,她握住。风吹乱她的发,他替她别到耳后,动作轻得像对待易碎品。“林晓,”他说,“信任不是一张纸,它是一次次选择。下一次,换你先选我,好吗?”林晓点头,眼眶滚烫。“好。以后无论照片、数据,还是人心,我们都一起。”
第二天,李明被停职调查。林晓和陆浩并肩走进会议室,十指相扣。没有人再议论。因为所有人都看见了——当他们的手重新握在一起,项目进度条从“危机”瞬间跳回“满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