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你的电话响了,要不要接一下啊?”王钧迷迷糊糊地说着,手却一把把我捞过去,牢牢锁在怀里当抱枕。
我顺从的任他抱着,脸在他胸膛蹭啊蹭,找到一个舒适的角度,让他的胳膊盖住我的耳朵,挡住这吵人的铃声。
没过多久,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我烦躁的摸出手机,一睁眼,王钧和怀抱都消失了,只有手机还在不停的“噔噔噔”。
这王钧,昨晚害我失眠,今早害我做梦,果然不是好东西。
来电是一串陌生号码,我整理了一下情绪接起,居然是复试通过的通知,我有点诧异,毕竟后半段面试我并没有太用心,对方说总经理想约今天的下午茶,除了最终面试外,也为昨天的安排失误而道歉。
难得遇到如此谦逊的二代老板,这倒有点意思,下午也没有其他安排,于是欣然应允。
相约地点在公司附近的咖啡厅,满墙的黑胶唱片、黄铜的留声机、绢丝的壁灯以及墨绿色的丝绒沙发椅,这里无处不在刻画着民国时期老上海的风韵,身处其中让我后悔没有穿上一身旗袍再烫个大波浪。
我的时间观念比较强,重要会面习惯提前15分钟左右到,今天也不例外,于是到了店里也不急点单,走到唱片墙前站定,细数都有哪些明星在列。
“请问是宁女士吗?”身后传来一道男声。
回头看到身后两步距离站着一位青年男士,我报以微笑,主动伸手并问候:“陈总,您好,我是宁滨。”
“宁女士,您好!”他礼貌得握住我的半个手掌,即便只是轻触一下便分开,我也能感受到他掌心的干燥与温热。
他的头发用发胶打理过,整齐有型,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半框眼镜显得他肤色白皙,一身深蓝色休闲西装,既满足了商务需求又不会太过刻板——装扮满分。
两人落座,分别点了热拿铁与冰美式。
“宁女士,还是先说声抱歉,昨天有个临时会议不得不参加,耽误了面试,今天辛苦您多跑了一趟。”陈景琛客气的说。
“没关系呀,大家有更多机会深入沟通也是好事。”我假惺惺地回。
“您的履历我看过了,在人力资源方面您比我更专业,所以今天我想就公司当前的一些现状做一些交流。”
面试在一片平和中结束,他说话的语速偏慢,配合略为低沉的嗓音,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和咖啡厅的装修风格很是相符。
“说不定咖啡厅就是他开的,反正就在公司楼下。”晚上和一一聊起面试的时候,她这样猜想。
“话说,我总感觉他有点眼熟。”我冥思苦想,却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你是见到青年才俊都觉得眼熟吧?”
“别瞎说,这种实话被人听到了不好!”
“怕什么,弱水三千不得每样来一瓢啊!”
“那岂不是要后宫佳丽三千?”那画面想想都让人开心,我继续说:“就让我们红尘作伴,看遍鲜肉腊肉!策马奔腾,尽享狼狗奶狗!”
一一半天没回复,我也不急,一套护肤动作下来,看到未读消息,是一段语音,点开一听,坤哥的声音传来:“宁滨!你能不能别一天天跟我们家一一说这些!好好的孩子都被你带坏了!”
我一脸问号,怎么是我带坏她了,不是她先说要把三千弱水各来一瓢的吗?再说,她的坏是我带的吗?她那是天资过人!
但多年的闺蜜经验告诉我,此事必有蹊跷,所以我没有回复这条语音,果然在我泡脚的时候一一再次发来信息,只有两个表情:嘘和拜托。
第二天,一一给我解答了疑惑。
原来自从上次被“捉奸”后,坤哥就对一一实行了严格的管制,多次抽查让一一养成了及时删除不良信息的肌肉记忆,昨晚她刚把自己说的那句弱水三千删掉,坤哥洗完澡进来,凑到一一跟前亲她,便看到了我的那段慷慨陈词,一一为求自保,毫不犹豫得背叛了我,于是便有了昨晚的那一幕。
“但他总这么看着你,也不是个事儿呀!”我不禁问到。
“他说要再观察我一段时间,如果我的表现好,他就不管我,否则就要对我实行经济封锁!”
“经济封锁?你的工资上交给他了?”
“怎么可能!”
“那他怎么封锁你?”
“这个…其实吧,我自己的工资每个月都不够花,从我们在一起开始,他每个月都要补贴我一些,少的时候一两千,多的时候六七千…”
一一表现的有点不好意思,她也的确应该不好意思,自己每个月赚一万多还不够花,我不禁诧异问到:“你每个月的钱都干嘛去了?”
一一好像对此也颇为苦恼,飞速回复:“我也不知道啊!我也没什么大的花销,平时也就是买买护肤品、买买衣服首饰,但钱就是没了啊。”
“这样,我们复盘一下,这个月你都买了啥,算个账。”
一一才算了一半,就被我叫停了,因为十一月才过了一半,她已经消费了一万二,除了房租、吃饭、打车这些日常消费,还包括一件3100块的风衣、一个4000块的帆布包、一个折后600 的夏季裙子…
她把裙子拍照给我看,就是一件天蓝色的宽松吊带裙,不是什么轻奢品牌,没有太过出众的裁剪,连布料也只是普通的纯棉,我不禁发问:“一一,就这裙子需要这么贵吗?折后还600多?”
“当时没多想,在商场试过之后觉得很好看,就买了啊!”
这大概就是我和一一的区别,我是个安全感没那么强的人,体现在消费观上就是只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工资只有三千多,买衣服从来只上淘宝,当时若有拼多多我想我一定是忠实客户,后来工资逐年提高,消费水平也跟着上涨,但始终是清晰而克制的,哪怕现在年薪三十几万,我也不会买一件3100块的风衣,因为我既不需要名牌来衬托我的价值,也害怕自己的花钱能力超出赚钱能力。
反观一一,始终践行“善待自己,及时行乐”,上学的时候有父母养,毕业后有男朋友养,她坚定认为自己不会缺钱,至于钱从哪里来,并不重要。
大概,我也应该试着相信,总有那么一个人是可以让我放心依靠的,不论关于钱还是其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