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辰站在生物实验楼前,仰头望着这座二十年后将被扩建为现代研究中心的建筑。清晨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斑驳地洒在台阶上,几个学生抱着厚重的教材从他身边经过,有说有笑地走进大楼。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领带。昨晚在廉价旅馆里几乎没睡,反复思考着如何接近母亲——不,现在应该称她为沈文昕。他不能贸然相认,那只会被当成疯子。他需要一个合理的身份,一个接近她和父亲的理由。
皮夹里的身份证显示他叫"俞明",三十岁,某生物技术公司研究员——这倒是与他的真实情况相差不大。证件做工精细,他甚至找到了对应的工作证和几张名片。时间穿越还附带身份包装,这倒是出乎意料。
"借过!"
一个清脆的女声从身后传来。俞辰转身,看见沈文昕抱着一摞摇摇欲坠的培养皿正往台阶上走。他一个箭步上前扶住最上面即将滑落的器皿。
"谢谢——"沈文昕抬头,认出了他,"哦,是你!昨天的校友。"
"俞明。"他微笑着说,强迫自己放松抓着培养皿的手指。如此近距离地看着活生生的母亲,而不是照片或记忆中的模糊影像,让他喉咙发紧。"小心些,这些培养皿看起来很重要。"
"确实。"沈文昕笑了笑,"里面是我做了两周的细菌培养,要是摔了,李教授会杀了我。你是来参加校友活动的?"
"实际上,我对你们系的生物研究更感兴趣。"俞辰随口编道,"听说文理学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很有特色。"
沈文昕眼睛一亮。"真的?那你该去见见李教授!他正带着我们做一项基因测序研究。"她犹豫了一下,"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今天下午我们小组有研讨会,李教授很欢迎业内人士参与。"
"荣幸之至。"俞辰点头,心跳加速。第一步,完成。
下午两点四十分,俞辰提前二十分钟来到了指定的会议室。房间不大,摆着一张长方形桌子和十几把椅子,墙上挂着几位著名生物学家的肖像。他选了靠后的位置坐下,观察陆续进来的学生。
沈文昕和一个高个子男生一起进来,看到俞辰后朝他挥了挥手。那男生——俞辰立刻认出了年轻时的父亲俞志远,比照片上更加挺拔,浓眉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胸口一阵发紧。
"这位是俞明学长,昨天在校园里遇到的。"沈文昕向小组介绍道,"他对我们的研究很感兴趣。"
俞志远友好地伸出手:"欢迎,我是俞志远,和你是本家啊。"
俞辰握住了父亲年轻有力的手,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幸会。"他勉强挤出一个正常的声调。
李教授是个五十多岁的严肃男人,他进来后简单介绍了俞辰,然后直奔主题:"今天讨论基因测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讨论进行得很热烈,学生们各抒己见。俞辰安静地听着,记下每个人的发言特点。沈文昕思维敏捷,善于联想;俞志远则逻辑严谨,注重实证。看着父母年轻时在学术上的互动,一种奇异的感觉在他心中蔓延。
"俞先生,您怎么看?"李教授突然将话题抛给了他,"您在业界工作,应该有些实际经验。"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俞辰清了清嗓子,决定冒个险。
"我认为未来二十年,基因测序将实现个人化和微型化。"他选择了一个在1995年听起来像科幻的观点,"测序成本会大幅下降,使得普通人也能负担全基因组测序。这将彻底改变疾病预防和诊断的方式。"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这...太乐观了吧?"一个男生打破沉默,"现在的测序技术还那么初级,成本高得吓人。"
俞辰微微一笑:"技术发展是指数级的。我预测到2005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就能完成,到2015年,千美元基因组将成为现实。"
李教授皱起眉头:"俞先生,这些预测有依据吗?"
"基于摩尔定律和生物技术进步速度的推算。"俞辰从容应对,这些都是他专业领域内的常识,但在1995年确实超前。"还有,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在未来引发一场生物革命。"
"CRISPR?"沈文昕疑惑地重复,"那是什么?"
俞辰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CRISPR技术要到2012年才被广泛应用。他迅速补救:"一种理论上的基因编辑方法,我在国外期刊上看到过相关假设。"
会议室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她约莫二十五六岁,齐肩的黑发,面容清秀但透着一种疏离感。
"抱歉迟到了。"她的声音很平静,目光扫过房间,在俞辰身上停留了一秒。
"苏怀瑾,你终于来了。"李教授点点头,"这位是俞明先生,校友,对我们的研究感兴趣。"
苏怀瑾。俞辰的心跳漏了一拍。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在他所在的时代,苏怀瑾是个传奇人物,女科学家,时间物理理论的先驱,但在2023年神秘失踪,留下大量未完成的研究。而现在,她就活生生地站在这里,年轻了至少三十岁。
苏怀瑾在他对面坐下,从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笔记本。俞辰注意到那笔记本的封面有一个奇怪的符号——和他怀表背面的刻痕几乎一模一样。
讨论继续进行,但俞辰的注意力已经转移。他偷偷观察着苏怀瑾,后者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什么,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听着。当话题转到时间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时,她突然开口:
"时间不只是外部变量,更是内在属性。基因表达的时间维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房间安静下来。俞辰感到一阵寒意——这观点太像他读过的苏怀瑾后期理论了。
"什么意思?"俞志远问道。
苏怀瑾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俞辰:"我是说,基因可能携带着跨越代际的时间信息,甚至可能...预测未来。"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除了俞辰和李教授。李教授若有所思地看着苏怀瑾,而俞辰则感到一阵眩晕——她是在暗示什么吗?
研讨会结束后,沈文昕和俞志远邀请俞辰参加他们的小组聚会。他正要答应,苏怀瑾走了过来。
"俞先生,能借一步说话吗?"她直视着他的眼睛。
沈文昕惊讶地看了苏怀瑾一眼——显然这位平时疏离的学姐很少主动与人交谈。俞辰点点头,跟着苏怀瑾走到走廊尽头。
"你的怀表很特别。"她开门见山地说,目光落在他胸前。
俞辰下意识地摸了摸怀表。"家传之物。"
"能给我看看吗?"
这个请求太过直接,但俞辰犹豫了一下还是解下了怀表。苏怀瑾接过,轻轻抚过表盖,然后翻到背面。她的手指停在那个奇怪的刻痕上。
"时间褶皱。"她低声说,像在自言自语。
"什么?"俞辰心跳加速。
苏怀瑾抬头,她的眼睛在走廊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你知道怀特-苏公式吗?"
俞辰摇头。他熟悉几乎所有重要的生物学公式,但从未听过这个。
"当然,现在还没人知道。"苏怀瑾将怀表还给他,"除了你我。"
俞辰的血液仿佛凝固了。"你...知道我是谁?"
"不完全是。"苏怀瑾神秘地笑了笑,"但我知道你从哪里来。今晚十点,实验楼B座307室,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时间褶皱的事。"
她转身离开,留下俞辰站在原地,手中的怀表突然变得异常沉重。
离开生物楼时,俞辰注意到校园长椅上坐着一个陌生男子,穿着与季节不符的深色风衣,正盯着手中的某种设备。那设备看起来不像1995年应有的科技产品。当俞辰经过时,男子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锐利得令人不适。
俞辰加快脚步,感到背后有一道目光如影随形。他拐过几个弯,确认甩掉可能的跟踪后,才松了一口气。这所平静的校园里,似乎隐藏着比他想象中更多的秘密。
他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距离与苏怀瑾的会面还有六个小时。无论她知道什么,那可能是他理解自己穿越原因的关键。但同时,那个神秘男子的出现也提醒他:改变过去可能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怀表的秒针滴答作响,俞辰意识到,每一秒他停留在这个时代,都在创造着无法预知的时间涟漪。而他必须小心——特别是当他发现苏怀瑾似乎早已预料到他的到来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