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总是兴奋的充满好奇的。
**的妈妈吴女士一边给**收拾着行李一边唠叨:“南南啊,你到了那边要记得给妈妈打电话,记得晚上不要踢被子,生病了自己要去看医生。”行李箱里塞的东西太多太满,**把行李箱使劲压住才扣起来,笑着回道:“妈,我都知道了。我过几个月就回来了,你也别太想我了。”
吴女士笑着拍了一下**:“就你贫嘴。对了,这些鸡蛋我都给你煮好了,你和亦亦两个人在路上吃,坐火车一座就要十几个小时,要是真饿了,就在火车上买些吃的,别舍不得花钱。”
外传来一阵行李箱拖行的声音,**反应过来,应当是郑亦来了。郑亦不喜欢迟到和等人,所以**慌慌张张地提起东西跑了出去,还不忘回头跟自己的妈妈招手:“妈,您就别担心了,我们两个人可走了啊。”
吴女士摆了摆手,示意**快走,不要耽误了火车。
**人出去了,又回过头来,对着吴女士说到:“妈,你可记得要想我啊,尤其是得趁这段日子多想想,我爸过阵时间可真要调回来工作了,倒时候您可就把我这个儿子忘得干干净净了。”吴女士笑着骂:“你这个臭小子,你爸回来了我肯定把你这油嘴滑舌的儿子抛到脑后去。”
在吴女士的低声笑骂中,**追上了郑亦,大口喘着气:“你瞧瞧你,我就和我妈说两句话,你怎么不等等我啊。行李箱给我吧,你一个人提两个大箱子,多累啊。”
郑亦没有说话,把几个箱子都提上了出租车的后备箱。**坐上出租车的时候,没忍住往回看了一眼,吴女士已经潇洒地转身离开了。**没忍住,眼里噙了几滴泪水。
不想让别人看到他哭泣的样子,**装作不经意地揉了一下眼睛,又偷偷瞥了一眼旁边的郑亦,看到郑亦正偏头看风景,**也把头转了过去。
到了H大的门口,司机师傅操着一口并不地道的普通话,对两个人说:“同学,到了哈。”
眼前赫然是H大历经了风风雨雨,沧桑变化,已经显得有些破败的校门。迎新的同学已经热情地跑了过来:“同学,是H大的吧,行李我们帮你们搬到校车上去了啊,你们快来。”
就这样,**还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时,就和郑亦一起稀里糊涂地到达了宿舍楼下。
嗯,宿舍楼,低调朴实的宿舍楼。
两个人虽然是不同专业,但是凑巧被分到了一栋宿舍楼,只是在不同楼层。**的宿舍在七楼,而郑亦的宿舍就在二楼。
“郑亦,你先搬吧。我休息一会,待会一鼓作气直接搬上去。”**抬头望了一眼七楼,一股名叫绝望的情绪不由得从心中升起。
郑亦点了点头,把自己的东西先搬上去了。**又觉得有点不开心,如果是郑亦住在七楼,他一定会帮他搬东西的。郑亦真不是个好东西,哪怕他们只是朋友,郑亦也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吧。
闷闷不乐了一会,再抬头的时候,**猛地发现自己的行李箱竟然不见了。不是,就几件不值钱的衣服,怎么这也有人偷?现在的小偷怎么都这么猖獗,就在人眼皮子底下偷东西?
要不要报警?可是这儿也没监控,警察能找到吗?就算真抓到了小偷,今天也注定拿不到自己的东西了吧?
**的胡思乱想还没持续多久,就被郑亦打断了。“走吧,**,”郑亦看到**一脸茫然无措的模样,没有过多解释,“东西我给你搬上去了,你坐在这儿干什么的,有人拿你东西都不知道。”
**的心情一下子就从谷底到了天堂,他甚至自动忽略了郑亦语气中不那么友好的部分:“郑亦,我收拾完东西我们就吃饭去。”
**不想说谢谢。因为有时候,不说谢谢是亲密关系的展现。好朋友之间说谢谢是有些尴尬的,因为谢谢是不熟的人之间的常用语。而对过分熟悉的人来说,谢谢是疏离的开始。
学校的宿舍楼年代久远,新翻修的一批宿舍楼也留给研究生了,所以作为新入学本科生的郑亦和**,居住的正是欣喜若狂的研究生学长们留下的“前朝遗物”。
墙皮是随时都会掉落的,灯光是昏黄发暗的,水管是随时会炸的,卫生间是没有的,学生们是嫌弃的。
不过这些都不能影响**现在的好心情,他匆匆收拾好东西,和正在搬东西的室友打了个招呼,就跑到了二楼郑亦的宿舍。
郑亦当时正在收拾衣柜。**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边,等着郑亦把东西都收拾完毕。郑亦不知道什么时候留意到了**的存在,停止了手上的动作,对着**说:“走吧。我问过了,食堂离这里不远。”
宿舍虽破,但毕竟是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学府,校内环境还是十分可以的,不少退休了的老教师正在散步遛弯。
走了五分钟左右,就到了食堂。**一向不挑食,但是郑亦是个很挑食的人。于是**四处转了一圈,在一个窗口停下了,招呼郑亦过来。
这个窗口没有郑亦不吃的菜。**并不觉得当时自己的举动很可笑,后来回想起这些事情,他才发觉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看来是多么可笑。
吃过饭,两个人又回到了宿舍。第二天要选课,**边走边问:“郑亦,你公共课要选什么?我们选一样的吧。”
“我们又不是一个专业的。你应该选一些对你自己有帮助的课。”郑亦回复道。
“可是,这些课本来就不重要啊。”这句话**没有说出口,他知道郑亦是在尽可能委婉地回答这个问题。
他真正的意思应该是,我们没必要总是待在一块。这层意味当时的**不是没有察觉,可是就这么一件小事,他一直记在心里,后来两个人争吵的时候,**因为这件事情突然爆发。
当时的大学生还不是人手一台电脑,选课过程也是很朴素地提交申请表。**看过选修课,都没什么有价值的,就随手选了一个英国历史文化。
原因也很简单,**听寝室里那个特别会交际和打听的室友说,这个课上课的老师为人十分随意,平时既不点名,也不布置过多作业,给分还不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