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三个孩子在打打闹闹、互相陪伴中,来到了2001年的夏天。13岁的权志龙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了培养他多年的**公司,转投YG娱乐。新的环境,新的挑战,让他本就紧张的练习生生涯更加忙碌,但他眼中对舞台的渴望却愈发炽热,朝着梦想一步步坚定前行。
而另一边,8岁的宋伊,其惊人的天赋如同掩藏不住的宝石光芒,愈发璀璨。她在学校接连跳级,知识的汲取速度让老师都感到惊叹。在家里,她“拆家”的本领也与时俱进,从最初修好收音机,到后来能熟练拆解组装闹钟、小风扇,甚至开始对电视遥控器的原理产生了浓厚兴趣,常常拿着遥控器翻来覆去地研究,小脑袋里思考着红外信号的奥秘。
权志龙偶尔从繁重练习中抽身回家,看到客厅地毯上散落的零件和专注于其中的妹妹,总会生出一种“岁月静好”的错觉,仿佛这样幸福的日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然而,变故总在不经意间来临。
那是一个寻常的下午,权志龙正在YG那间条件远不如**、甚至显得有些破旧的练习室里,挥汗如雨地练习着新学的舞步。高强度的训练消耗巨大,他正感到腹中空空、饥肠辘辘时,练习室的门被悄悄推开了一条缝。
一个小脑袋探了进来,是宋伊。她怀里抱着一个小布袋,像只灵活的小猫一样溜了进来,熟门熟路地在地板上盘腿坐下。
“哥哥,给。”她将布袋推过去,里面是权妈妈准备的牛奶和一些抗饿的零食,还有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的小点心。
权志龙眼睛一亮,像看到救星一样扑过去,毫无形象地狼吞虎咽起来。宋伊安静地看着他,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打量起这间简陋的练习室——斑驳的墙壁,有些地方漆皮剥落,角落里堆着些旧器材,空气里弥漫着汗水和旧木地板的味道。
听着哥哥一边吃一边抱怨着“快饿死了”、“今天又被老师加练了”,宋伊的小眉头越皱越紧。她突然抬起脸,用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非常认真地看向权志龙,语气带着十足的怀疑和关切:
“哥哥,你确定这家公司不是诈骗集团吗?这里看起来好破,还总是让你饿肚子。”她顿了顿,似乎经过了一番严谨的思考,然后提出了一个自认为非常合理的建议,小脸上满是怂恿,“要么……我们一起去报警吧?我可以作证!”
“噗——咳咳咳……”权志龙正塞了满嘴的饼干,听到这话,惊得差点噎住,捶着胸口猛咳,眼泪都飙出来了。好不容易顺过气,他看着妹妹那一本正经、绝非开玩笑的表情,真是哭笑不得。
“呀!宋伊伊!说什么呢!”他又好气又好笑地揉乱她的头发,“这是正规公司!练习生都是这样的!报警像什么话!” 心里却因为她这份单纯又直接的关心,涌上一股暖流。
宋伊被他揉得晃了晃脑袋,虽然还是有点将信将疑,但看哥哥反应这么大,便暂时收起了“报警”的念头。她看着权志龙吃完,细心地递上牛奶,然后和他约定:“下个星期,我再给哥哥送好吃的来。”
权志龙笑着应下,心里还想着下周妹妹会带什么来。
然而,宋伊没能履行这个约定。
当她抱着那个小布袋,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外婆家时,却在客厅里看到了一个她思念已久、却也有些陌生的美丽身影——她的妈妈,金明月。
后患已除,风尘仆仆的金明月,在彻底解决了美国的威胁之后,第一时间飞来了韩国。她不仅是为了接回心爱的女儿,更是因为从母亲口中得知了宋伊展现出的惊人天赋后,深刻意识到,韩国的教育体系恐怕难以满足女儿未来的发展需求,她需要更广阔、更专业的平台。
久别重逢的喜悦之后,便是离别的讯息。宋伊被告知,她很快就要和妈妈一起回纽约了。
小女孩沉默了片刻,那双总是平静的大眼睛里,第一次清晰地流露出强烈的不舍。她没有哭闹,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宋伊变得异常忙碌。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亲自动手,为权家四人制作了临别礼物。送给权达美的是一条她亲手编织、镶嵌着小珍珠的精致手链;送给权妈妈的是一条柔软的、绣着优雅兰花的真丝方巾;送给权爸爸的,是一个她改造过的、能更精准显示气压和温度的迷你电子气压计,方便他出行。
而给权志龙的礼物,最为特别。是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深蓝色硬壳笔记本。但翻开里面,却别有洞天。前面几页,是她用稚嫩却工整的笔迹,认真写下的她研究出的、几种常见电器简单故障的排查和修复方法,还配了简图,仿佛怕她走了之后,哥哥再遇到类似问题没人帮忙。后面则是大量的空白页,第一页上写着:「给志龙哥哥:写歌词的地方。等你成为最厉害的歌手!—— 宋伊伊 」
她细心地将礼物包装好,拜托外婆和妈妈帮忙转交。她期待着,能在离开前再见哥哥一面,亲自把礼物交给他,再说一声再见。
可惜,事与愿违。那段时间,权志龙正值新旧公司交替的关键期,学校和YG的练习室两头奔波,忙得脚不沾地,几乎是以练习室为家,连回自己家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他错过了宋伊离开前的最后时光。
当他终于结束了一段密集训练,拖着疲惫却带着些许成就感的身体回到家时,迎接他的是客厅茶几上,那个包装得一丝不苟的深蓝色笔记本,以及权妈妈带着惋惜的告知:“伊伊……和她妈妈回纽约了。这是她留给你的礼物。”
权志龙愣住了,仿佛一盆冷水从头浇下。他猛地冲过去,拿起那个笔记本,手指有些颤抖地翻开。看到那些细致的“维修指南”和那句鼓励的话时,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酸涩得厉害。
笔记本里,还夹着一封简短的信,依旧是那工整的笔迹:
「志龙哥哥:
我和妈妈回纽约的家了。我会想你的,想达美欧尼,想叔叔阿姨。
我答应会经常给你打电话,有假期也会回来看外婆,也看你们。
哥哥要好好吃饭,不要总饿肚子。要成为最闪耀的星星哦!
—— 妹妹宋伊」
信纸的右下角,还用铅笔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的简笔画。
“我会经常打电话……有假期也会回来……”权志龙喃喃地重复着信上的话,可是,那股汹涌而来的失落和伤心,却无法被这纸上的承诺轻易抚平。那个会安静陪在他身边,会修好他弄不好的东西,会担心他饿肚子甚至想拉他去报警的妹妹,已经不在这里了。
他紧紧握着那个深蓝色的笔记本和单薄的信纸,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名为“离别”的滋味。原来幸福的日子,并不会理所当然地一直持续下去。练习的辛苦、老师的严苛都没有让他掉泪,但此刻,看着空荡荡的客厅,这个13岁的少年,眼眶却不由自主地红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