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什么?朕是替身?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天大亮,粥熬得很稠,却没有一个人来喝粥。

不管闵宇悠的人怎么去叫,他们都不愿意过来。

许延之也早就醒来,等着百姓过来领东西,可这在冷风中站了快两个小时了,柴火都要烧尽了,还是没见一个人影。

这大概就是官府失去了使宫中信服的能力。

许延之想到商鞅变法时的“徙木立信“之举。

眼看着四面八方都没有一个人过来,许延之说:“先生,现在是不是百姓都不信任官府了。”

“是的。”闵宇悠没有安慰他。

许延之没有直接说,看向他询问道:“我有一个办法,先生你想听听吗?”

闵宇悠当然要听,“皇上请讲。”

“我们可以来一个‘徙木立信’,给重金悬赏,让他们搬这根木头到那里。”

许延之指向五步远的地方。

“第一次宣传,不用多,只说一两银子就行。”

这个价格,百姓们多数会心动,也多会以为官府在寻他们开心,不会过来。

闵宇悠让人去喊了一圈,果然跟许延之说的一样。

“这次跟他们说第一个来搬木头的人,给一百两白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果然这次一说就有人争先恐后地过来。

先到的是一个看上去还算强壮的汉子,看到银子就摆在那,问都不问了,直接搬起木头放到了指定位置。

闵宇悠的人把钱给他,又按许延之教他的话说:“你现在愿意搬回来吗?搬回来我再给你二百两白银。”

听到搬回去又能给二百两白银,围观的人都沸腾了,嚷嚷着自己也要搬的、骗人的......什么的都有。

那汉子激动的眼睛都红了,二话不说又搬了回来。

闵宇悠又爽快地给他了二百两白银。

周围的人早就都围了过来,闵宇悠适时开口:“本官受皇上之命,来救济你们,如今熬了粥,大家快回家拿碗来喝吧!”

人群中有个胆子大一点的妇人高喊:“你不会和上一个大人一样,救助一段时间就不救助了吧?”

庄正的事他也不解释,只坚定地道:“不会!本官此处不将桥会县治理好誓不回京。”

听着闵宇悠慷慨激昂的讲话,许延之心中有些犯嘀咕,他们不是就放假一个月吗?

怎么还不治理好誓不回京上了?

他不会真不回京了吧?

百姓也被闵宇悠的话所感染,纷纷说相信他。

此次共设置了三个救助点,粥很快就分完了,百姓们也难得吃了顿饱饭。

一上午闵宇悠都没有闲着,许延之也跟着他跑东跑西。

他也了解到受灾严重地区的情况。

这次受灾的多在乡下,这里的人多数用石头盖房子,平整、契合度不高,且太重。

地震并不严重的情况下,伤亡的人却很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两点。

桥会县多山林,会发生些小地震,这里没有坚硬钢筋混凝土来应对这些小地震,许延之觉得,这里的人家建木头房子最合适。

木头的韧性强,比砖块轻,比用石头建的房子倒塌时风险小,这里动物还多,完全可以参照云南那边的木头房子建造。

只是这里人不用木头盖房子是因为,用木头盖房子工艺要求太高,需要专门的手艺人。

这些手艺人,收费普通百姓付不起。

这个事情好解决,到时候用官府的名义统一调配就行了。

现在问题是怎么才能说服闵宇悠,推动这项工程。

这事还不能从他口中说出来。

他现在的年龄还不适合知道那么多。

这些事情最好他长大了再推行,只能这里的百姓又要受苦那么久,许延之不忍心。

直到中午,许延之都没能想到怎么才能让闵宇悠主动去做。

不过医馆的事两人勘察过,感觉可行。

中午放饭时,闵宇悠让人说了建公共房屋的事。

“房屋由各家能劳动的人参与建造,参与建造的人都能住。

材料钱由官府出,大家只需要出力。

官府会根据大家做工的大小给大家发放吃食和棉衣,也会给大家治疗伤病。”

说话的人是庄正,闵宇悠已经跟他说了建公共房屋,让无家可归的百姓先有个避寒的场所,后面房屋空出来,能建国家医院。

到时看病不要钱,只收药材费用。

庄正听了这个感觉可行,这对无异是个惠民政策。

庄正话音刚落,就有人问,“家中小孩太小,大人都去劳动没人看着怎么办?”

多数细节,闵宇悠都跟他说了,他回答:“白天劳作时孩子暂时去县衙,官府的人统一看护,官府也会请人教授孩子们读书。”

听到不仅有房住,有饭吃,孩子还能读书认字了,这些都是他们普通庄户人家不敢想的事情。

人们都热情高涨,询问什么时候开始。

众多热情高涨的人中,有几人不似多数人那么高兴。

庄正问:“这几个小伙子,有什么担心的事情吗?”

许延之也注意到了他们。

这几个年轻人看上去不像在地里刨食的人,身上有些书生气,应该是读过书的。

几人对庄正行了一礼,又对后面的闵宇悠行了一礼。

领头的人说:“大人,桥会县几乎隔几年就要震一次,虽震的不严重,但百姓难免会因房屋问题受伤,草民们想着,能不能用木头建房子。”

听到他说用木头建房子,许延之眼睛都亮了。

果然还是当地人,最了解当地需要什么。

这个庄正做不了主,转头看向许延之,许延之转头看向闵宇悠。

闵宇悠道:“此事还需再议,下午放饭时再给大家答复。”

几人看提议没有被立刻拒绝,还要专门讨论,心中已是满意,以前的官员哪能听的进去他们小老百姓的意见。

百姓们排队领粥,不时有人喊着,“吃完饭去县衙领棉袄、棉被,屋里不能住人的登基一下,晚上到县衙,分配住处。”

百姓听到又有住的地方了,各个感动的热泪盈眶。

进入县衙,闵宇悠与许延之商讨起那个年轻人的提议。

“皇上,那人的提议可有不妥?”闵宇悠觉得那人的提议很好,只是这是一个大工程,还是要许延之拍板决定才行。

许延之觉得合适,又有点怕他们不会处理木头,于是问:“就是这里会不会有虫蛀木头呀?”

闵宇悠说:“不会,木匠会通过过火、刷桐油、用花椒艾草等办法,防虫蛀。”

许延之一听,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直接就说:“那就行,先生你觉得可行吗?”

“可行!”闵宇悠斩钉截铁地说。

许延之从来不怀疑闵宇悠想要造福百姓的心,他既然觉得行,那就是他从个方便都考虑到了,适合桥会县发展的。

“好,需要我下旨吗?”许延之很上道。

闵宇悠回答:“需要。”

如今许延之已经完全掌握了圣旨的格式怎么写,只是现在也没有写旨的绫锦。

他正想着这个问题,就看到闵宇悠从一个盒子里拿出了绫锦。

......

他是先知吗?

许延之一气呵成,下午时是闵宇悠亲自宣的旨,接旨的人是庄正。

晚上只设了一个施粥点,为的就是让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向衙门聚集。

官府有了威信,且承诺施粥,来的人比早上多很多。

等着盛粥的百姓自然也听到了宣读的圣旨。

他们各个感恩戴德地喊皇上洪福齐天。

许延之听了有些尴尬,他们真正的皇上已经死了,自己是个冒牌货。

桥会县的百姓没想到,他们这种深山老林里,皇上还记挂着他们,为他们着想。

这次圣旨就两个中心点:一是官府会调配木匠,过来指导各家盖房子;二是建立公共国医馆。

当地的木匠如果愿意也可参与其中,可免去劳作,并另外算工钱。

建国医馆的人算是集体劳作,没有工钱,只管饭。

吃过晚饭,没有房子住的百姓,都到了县衙里做登基。

看到来的人那么多,这完全超出了统计报上来的人数。

影三请罪:“是属下办事不利,请主子惩罚。”

闵宇悠挥挥手,示意他起来,“此事怪不得你。”

他统计时多数百姓还不信任官府,听到有人统计也不做理会,且这桥会县多山间林地,百姓不一定躲在哪里避寒,有出入很正常。

看来这县衙还不够百姓睡。

正当几人思考如何安置这些百姓时,有一人上前说:“大人,我家就在这附近,还有一处空房间,可让一些人暂住。”

说话的人穿着并不华丽,但他衣服上没有补丁,看出来家境还是比农民要好些。

以前这些在城里居住的人家里都有些存粮,紧巴着过日子也熬到了现在。

前段时间城里的城里粮价激涨,就没有人再出来买粮。

那时的官府如强盗一般,且乡下遭难的人太多,他们怕有人饿急眼抢粮,这才家家紧闭房门。

有的人家为了让人觉得家里没人,甚至在外面锁上了门,就怕被抢。

如今换了官员,皇上都亲自下旨了,他们也就放下心来,有能力的自然也想帮助受灾的人。

徙木立信,来源于成语故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春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