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饭菜已经基本见底,姜过夷放下筷子,拿起纸巾擦了擦手,目光扫了一眼桌面,随口道:“我来收拾?”
宇逞站起身,顺手拿起碗筷:“不用,我来就好。”
姜过夷抬眸看她,似乎要说什么,但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拿起遥控器,转身走向客厅的电视,开始调整投屏设置。
厨房里传来水声,宇逞单手撩起袖子,将餐具浸泡在水槽里,熟练地打开水龙头冲洗。碗盘在水流下碰撞发出轻微的声响,他的动作不紧不慢,偶尔停顿一下,把筷子立在沥水架上。
客厅里,姜过夷低头操作着电视,连接上投屏后,屏幕上出现了辩论赛的直播界面,画面还停留在倒计时阶段,主持人的开场白还未正式开始。
她看了看时间,估算着大概还需要几分钟才会进入正式辩论环节。
这时,宇逞从厨房走出来,一边用毛巾擦手,一边瞥了一眼电视屏幕,随口问道:“好了?”
姜过夷随意地点了点头,顺手把遥控器放到茶几上。
宇逞将毛巾搭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她裸露在空气中的脚踝,顿了一下:“该擦药了吧?”
姜过夷低头瞥了一眼自己的脚踝,确实还有些肿胀,但疼痛感已经比上午轻了许多。她本想随口说“等等再弄”,但见宇逞已经去茶几下的收纳格里拿出了药箱,便没再拒绝。
“过来吧。”宇逞在沙发旁的单椅上坐下,打开药箱,把喷雾和药膏拿出来,拍了拍自己面前的地毯,示意她把脚伸过来。
姜过夷微微抬眉,语气淡淡:“挺熟练。”
宇逞笑了一下:“毕竟是常客。”
姜过夷没再多言,伸出受伤的那条腿,搭在他面前的茶几边缘,方便他处理。
宇逞先是轻轻扶住她的脚踝,指腹顺着骨骼的边缘轻轻按了按,像是在确认肿胀程度。她的动作很稳,力道不轻不重,带着某种经验感。
姜过夷感觉到一丝凉意从她指尖传来,低头看着她的动作,语气平静地问:“你以前经常受伤?”
宇逞一边拧开喷雾瓶盖,一边随口道:“打球的时候经常崴脚,时间久了就知道怎么处理。”
她说着,按压喷头,将清凉的药雾覆盖在她的脚踝上,雾气接触皮肤的瞬间带来一丝沁凉,缓解了些许不适感。
等喷雾吸收后,他又挤了一点药膏在指腹,掌心稍微揉开,随后用轻柔的力道按压在她的脚踝上,缓慢推开。
她的动作很自然,没有丝毫多余的暧昧,像是再普通不过的处理方式。但姜过夷却能感受到他的手掌温度,隔着薄薄的药膏,透过皮肤传递过来。
她垂眸看了一眼,没说话,安静地等着她处理。
片刻后,宇逞收回手,确认药膏完全吸收,才重新拧紧瓶盖,把药膏放回药箱。
“好了,尽量少走。”他语气随意地嘱咐了一句,站起身,将药箱放回原位。
姜过夷收回腿,活动了一下脚踝,感受到药膏的清凉感缓缓渗透进皮肤,疼痛感已经减轻了一些。
这时,电视屏幕上的倒计时归零,直播画面正式切入舞台画面,辩论赛即将开始。
姜过夷微微扬起下巴,朝屏幕看了一眼:“开始了。”
宇逞走回沙发,随手拿起茶几上的遥控器,把音量调整到合适的程度,随后坐下,视线落在屏幕上。
大屏幕上,辩论赛的主持人已经站在舞台中央,身后是正方和反方的辩手席位。
宇逞靠在沙发上,手臂搭在扶手上,目光扫过屏幕,随口道:“这是直播?”
姜过夷点了点头,目光专注地看着屏幕:“这种比赛一般都有转播,决赛的话,关注度更高。”
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屏幕上同步投映出辩题,现场的观众低声交谈着,等待着比赛正式展开。按照流程,正反双方依次起身,自报学校及队伍名称,并向评委和观众问好,介绍简短而正式。
主持人点头示意,随即宣布:“感谢双方队伍的介绍,接下来,比赛将正式进入第一环节——开篇立论。”
宇逞微微偏头,侧眼看向姜过夷:“你站哪边?”
姜过夷抱着靠枕,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屏幕:“先听她们怎么说。”
舞台灯光微微调整,聚焦在正方一辩身上。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麦克风,目光沉稳,声音清晰地开始陈述: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在场的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们正方的立场是——‘婚姻制度在现代社会仍然必要’。”
她顿了一下,目光扫过观众席,语气坚定:
“婚姻不仅是一种私人关系,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它在法律、经济、伦理和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婚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确保社会关系的稳定性。
现代法律体系中,婚姻不仅是情感的结合,更是法律关系的确立。婚姻法赋予伴侣双方在财产分配、继承权、医疗决策等方面的权利,而这些权益在非婚关系中难以得到同等保障……
第二,婚姻制度仍然是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婚姻制度提供了关键性的经济和社会支持。
反方或许会强调现代社会女性经济独立性提高,财富管理方式多元化,使得婚姻的经济功能被取代。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问题:并非所有人都能享有经济独立的权利,婚姻制度依然是许多社会群体获取经济支持和法律保障的重要方式……
全球仍有大量女性因教育、职业机会等限制,难以实现完全的经济独立。在经济体系尚未完全公平、社会福利体系仍有空缺的情况下,婚姻仍然是确保个体,尤其是女性、低收入群体、年长者和残障人士获得稳定生活资源的重要制度……
第三,婚姻在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影响宏观社会结构。
“研究表明,已婚群体在收入稳定性、社会责任感、经济规划等方面整体优于未婚群体。婚姻不仅促进家庭内部的财富积累,同时也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婚姻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选择,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婚姻制度的存在,为个体、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的立场明确——婚姻制度在现代社会仍然必要。”
说完,她微微颔首,坐下。
反方四辩站起,调整了一下话筒:“感谢正方一辩的陈词。我方有几个问题,希望正方一辩能够回答。”
“首先,正方提到婚姻制度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然而现代社会已有多种法律手段保障伴侣权益,比如公证、合同、共同抚养权等。这是否说明,婚姻制度的法律功能实际上已经在弱化?”
正方一辩:“的确,现代法律在逐步完善,但我们要明确的是,这些手段的普及度和法律认可度仍然远远不及婚姻制度。以医疗决策权为例,已婚伴侣在法律上天然享有,而非婚伴侣往往需要额外手续,甚至仍然面临法律灰色地带。”
反方四辩点头,继续:“那么第二个问题,正方强调婚姻对于弱势群体的经济保障作用,但我们看到,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体系正在逐步独立于婚姻,比如独立养老、个人税收减免、单亲扶助政策等。请问,正方是否认同,婚姻制度在弱势群体经济支持上的必要性,正在被更全面的社会政策取代?”
正方一辩沉思了一下,随即回答:“社会福利体系仍在发展,但婚姻制度的作用并未消失。以目前的社会结构来看,许多地区的社会保障仍然是基于家庭单位的,而非纯粹的个人福利。对于很多弱势群体而言,婚姻仍然提供了现实的经济支持。”
反方四辩点点头:“也就是说,正方的立场依然建立在现有体系,而不是未来可能的社会保障模式?”
正方一辩皱了皱眉,最终道:“可以这么理解。”
反方四辩轻轻一笑:“谢谢。”然后坐下。
客厅里——
宇逞撑着下巴:“正方这个点……有点守成。”
姜过夷目光专注地盯着屏幕,轻轻点了点头:“但她们补充的‘弱势群体’论点挺合理的。反方如果要拆解这个点,得找更强的突破口。”
“比如?”
“社会保障制度的进化速度,或者婚姻带来的结构性不平等。”
宇逞笑了一下:“你还真是评委的架势。”
姜过夷侧头看她一眼,淡淡道:“你才是个观众的架势。”
宇逞嗤笑了一声,没再接话,继续看向屏幕。
反方一辩微微调整话筒,面向评委和观众,语气不疾不徐地开口:
“感谢正方的陈词。大家好,我们反方的观点是——‘婚姻制度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失去必要性’。”
她微微停顿,语气沉稳:
“现代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婚姻不再是个体幸福与社会稳定的唯一依赖,我们从以下三点展开论述:
第一,现代法律已逐步完善,婚姻不再是唯一的法律保障手段。
正方提到婚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但现代法律已经提供了更具灵活性的非婚法律安排,如合约、公证、共同抚养权、共同财产管理等方式。这些手段能够同等保障伴侣和家庭成员的权益,甚至比婚姻更具有针对性,减少婚姻可能带来的法律束缚……
第二,婚姻制度已不再是维持家庭结构的唯一方式。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亲密关系的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单身、同居、非婚育子等家庭模式日益普遍。研究数据显示,在部分国家,单亲家庭、非婚伴侣抚养子女的比例已大幅提升,并未导致社会结构崩溃。社会稳定性来源于法制和公共政策,而不是某种特定的关系模式……
第三,婚姻的经济功能正在被更公平的社会制度取代。
现代社会的福利政策、税收体系、养老保障逐渐完善,使得婚姻所承载的经济优势逐步被分散到更广泛的社会制度中。例如,许多国家已经推出单亲家庭税收减免、非婚伴侣继承权等法律,使婚姻不再是唯一能够保障个体经济安全的方式。正方提出婚姻制度对弱势群体的经济支持,但这一点恰恰说明,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缺陷,而不是婚姻制度本身不可或缺……
综上所述,婚姻制度不再是现代社会个体幸福、法律保障与社会稳定的唯一方式。社会正在进步,我们不应被传统制度束缚。”
正方四辩站起:“感谢反方一辩的立论。我方有几个问题,希望对方一辩能回答。”
“第一,反方提出现代法律已提供了婚姻之外的法律保障手段。但现实中,这些保障在法律执行层面是否真正能够达到与婚姻同等的效果?例如,在医疗决策权、财产继承等关键领域,非婚伴侣是否仍然存在法律障碍?”
反方一辩不假思索地回答:“的确,在部分地区仍有法律执行的差距,但这并非婚姻制度本身的独特价值,而是法律体系的滞后。我们的目标应当是推动法律改革,而非维持一个可能已经不适用于所有人的制度。”
正方四辩微微一笑,继续追问:“那么,反方是否认同,在当前的法律环境下,婚姻仍然是获取这些保障最便捷、最稳定的方式?”
反方一辩轻轻点头:“是的,在某些情况下婚姻确实提供了相对便捷的法律途径,但这不意味着婚姻制度不可被替代。随着法律的发展,非婚权益的保障方式正在不断完善。”
正方四辩点头:“那么,反方是否认为,在这些法律尚未完善之前,婚姻制度依然是社会运行中重要的一环?”
反方一辩顿了一下,随后答道:“在过渡期内可能是,但这并不能构成婚姻制度永久存在的理由。”
正方四辩听完,微微点头,回到座位。
客厅里,宇逞轻轻撑着下巴:“这质询回得挺快。”
姜过夷目光仍然专注地盯着屏幕,轻轻点了点头:“反方一辩的反应不错,稳住了逻辑,但正方四辩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强调了现有法律体系的不完整性。”
宇逞挑眉:“不过,她最后那个‘过渡期’的回答,好像有点留了后路?”
姜过夷微微一笑:“对,反方一辩没有正面否定婚姻的现实价值,而是强调它的可替代性。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正方用现实中的法律执行问题作为突破口。”
宇逞笑了一下:“所以,这轮质询算谁占优?”
姜过夷抬眼看着屏幕,语气淡淡:“势均力敌。”
辩论赛继续,正方二辩站起:
“感谢反方一辩的发言。我们正方仍然坚持我们的立场——
首先,社会福利体系并未完全独立于婚姻,婚姻制度仍然是稳定社会的核心结构之一。
“反方强调法律改革能替代婚姻的保障功能,但现实是,全球仍有大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婚姻的基础上。以养老体系为例,许多国家的养老金、税收减免、医疗保险仍然优先倾向已婚伴侣,而非单身个体或非婚关系……
其次,婚姻制度不仅仅是法律契约,更承载了社会伦理、文化传承与家庭责任。
反方提出婚姻是可以被契约取代的法律关系,但她们忽略了一点,婚姻不仅仅是合同,更是家庭的基础。在多数社会文化中,婚姻仍然是代际关系、家庭支持、子女成长的重要保障……
最后,婚姻制度仍然是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婚姻提供了社会支持。
反方强调现代社会的经济自由度提高,使得婚姻的经济功能被削弱。然而,现实是,全球仍然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体、女性和边缘化群体,婚姻制度仍然提供了她们在经济和社会保障上的支撑……
我们认为,婚姻制度并非所有人的唯一选择,但它仍然是社会结构的重要一环。婚姻制度的存续,确保了法律、社会伦理、经济稳定等多个层面的稳定性。”
姜过夷坐直了一些。
反方三辩站起:“感谢正方二辩的发言。我方有几个问题。”
“第一,正方强调婚姻制度仍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石。然而,是否可以理解为,婚姻的必要性,本质上依赖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
正方二辩沉思片刻后答道:“如果社会制度足够完善,的确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选择,但这并不能否定婚姻制度仍然是最稳定、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形式之一。”
反方三辩继续追问:“那么,如果未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使得非婚关系享有与婚姻同等的法律权益,是否意味着婚姻的‘必要性’将进一步削弱?”
正方二辩顿了一下,随后答道:“社会变革需要时间,在此之前,婚姻制度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
反方三辩轻轻点头,语气不疾不徐:“所以,正方承认,婚姻制度的必要性只是暂时的,它不是社会稳定的‘本质需求’,而只是当前社会制度不完善的‘权宜之计’?”
正方二辩神色微微一变,抿了抿唇,答道:“婚姻制度不仅仅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它还承载了社会伦理与家庭责任……”
反方三辩立刻打断:“请问,社会伦理是不可更改的吗?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婚姻制度是否‘必要’,而非它是否‘存在’。如果一个制度的‘必要性’仅仅依赖于社会观念的惯性,而不是现实需求,请问,这还能称之为‘必要’吗?”
正方二辩沉默了一瞬,随后道:“伦理是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石,婚姻制度的存在……是当前社会最稳定的选择。”
反方三辩嘴角微微扬起,缓缓点头,坐下。
客厅里——
宇逞微微侧头,看着屏幕上的辩手,“哇哦”感慨了一下。
姜过夷抱着靠枕,目光专注地注视着屏幕,语气淡淡:“反方三辩的策略很清楚——用‘暂时性’削弱‘必要性’。”
“但正方好像没怎么接住。”
“因为如果她们承认婚姻制度的必要性只是暂时的,那她们的整个论点就会失去根基。”
“那你觉得正方接下来会怎么应对?”
“她们只能回归到社会责任和伦理价值上。”
反方二辩站起,语气平稳而坚定:
“首先,正方提到婚姻制度在社会福利体系中仍占据核心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婚姻本身是不可或缺的……
现代社会的趋势是——社会保障与个人权利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婚姻不再是唯一的‘社会权益载体’……
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非婚伴侣、单亲家庭、单身个体同样享有与已婚人士相近的法律权益。正方所强调的‘婚姻带来的社会保障’,实际上是社会保障体系滞后造成的,而不是婚姻本身的天然属性……”
她微微停顿,看向评委:“其次,正方强调婚姻是家庭稳定的核心,但这一观点忽略了社会家庭模式的多样化……家庭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感,而不是一张结婚证书……单身、非婚伴侣、共同抚养、代际共居等多种家庭形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接受并逐步替代传统婚姻家庭模式。如果家庭责任可以通过其她方式承担,为什么一定要靠婚姻?最后,正方提到婚姻制度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经济支持。但我方认为,真正的社会进步不应该是让弱势群体‘依赖婚姻’,而是应该让她们‘独立生存’。”
“我们要问的是,我们是否应该继续依赖婚姻制度垄断社会资源,还是应该推动更公平、更独立的社会经济体系,让个体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模式都能享有平等权益?”
“综上,我们反方的立场仍然明确:婚姻制度在现代社会不再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
她微微颔首,落座。
正方三辩继续质询了反方二辩。
质询环节结束,反方三辩站起,微微整理了一下桌上的笔记,目光沉稳,语气坚定:
“感谢正方的回答。通过本轮质询,我方总结出以下几点关键问题:
第一,正方坚持婚姻制度是目前最稳定的社会保障机制,但这一观点忽略了现实社会的多元需求。
婚姻制度的存在,并不等于它是唯一的稳定模式。现代社会已经提供了多种替代方案,使个体可以在非婚状态下同样享受社会保障,而并非必须依赖婚姻……
正方强调现阶段婚姻仍然是获取社会权益的重要方式,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些权益本质上是社会赋予的,而不是婚姻天然存在的特权。如果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独立完善这些权益,我们为何还要让婚姻继续垄断它们?……
第二,正方认为婚姻制度仍然是社会伦理的核心,但这一点本质上是社会观念的惯性,而非现实需求。
“社会伦理并非不可更改。在过去,女性不能继承财产也是一种‘社会伦理’,但时代进步后,这种‘伦理’被抛弃了。正方所坚持的婚姻制度,究竟是‘现实需要’,还是‘观念惯性’?……
第三,正方提到婚姻制度仍然是弱势群体的保障。但这并不能成为婚姻制度‘必要’的理由。
请注意,婚姻制度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以她们的‘依附性’为代价的,而不是让她们真正变得更强。社会的进步,应该是让个体拥有更大的选择权,而不是让她们被迫依赖一个制度来获取保障。……”
“所以,我方坚定得认为,婚姻制度的‘必要性’是一个伪命题。它的存在,只是因为社会仍然滞留在过去的模式之中,而不是因为它真的无法替代。”
“如果社会能够提供更加公平、开放的制度,婚姻的必要性必然会进一步下降。”
正方三辩同样做了精彩的结辩环节。主持人宣布进入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轮流交锋,场上气氛骤然紧张。
正方试图围绕“婚姻制度仍然是社会伦理和责任的核心”展开辩护,强调即便未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婚姻制度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情感维系功能。
反方则持续从“制度必要性”和“个人选择自由”角度攻击,指出现代社会的变革趋势,以及法律保障的可替代性,强调婚姻制度的存续更多依赖社会习惯,而非真正的现实需求。
双方辩手针锋相对,在社会责任、法律演进、经济独立等多个方面展开激烈交锋,唇枪舌剑间,台下观众屏息凝神,整场辩论推向**。
最终,时间到,主持人宣布自由辩论结束,双方辩手调整呼吸,进入最后的总结环节。
随着自由辩论的结束,主持人走上台,调整麦克风,语气庄重:“感谢双方队伍的精彩交锋,接下来进入本场比赛的最后环节——总结陈词。总结环节由反方四辩先行发言,随后由正方四辩作最后总结。”
反方四辩站起,目光沉稳,声音清晰:“感谢正方的精彩辩论。回顾整场比赛,我们的立场始终如一——‘婚姻制度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失去必要性’。”
她微微停顿,语气坚定:“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围绕以下几个核心论点进行了论证——
第一,法律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婚姻已不再是获取社会权益的唯一渠道。正方强调婚姻提供法律优势,但我们指出,现代社会正在积极推动非婚伴侣权益的平等化,医疗决策权、继承权、税收减免等法律工具,已逐步填补传统婚姻的法律优势……
第二,家庭模式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婚姻不再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必需品。社会已接受多种形式的家庭关系,单亲、非婚伴侣、共同抚养等模式,均能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与子女抚养环境。婚姻制度固然是现行体系的一部分,但它已不再是唯一的家庭模式……
第三,婚姻制度的经济功能正在被个人经济独立性削弱。正方提到婚姻对弱势群体的经济保障作用,但我们反驳,这种保障本质上是依附性的,依赖另一方提供经济支持,而非真正的经济独立。现代社会应该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而非婚姻制度,来确保经济公平……”
“最后,我们希望强调的是,‘选择婚姻’和‘婚姻制度仍然必要’是两个不同的命题。个体仍然可以选择婚姻,但婚姻不再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它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而非必需。”
正方四辩深吸一口气,起身调整话筒,语气沉稳:“感谢反方的精彩发言。但我们正方依然坚持——‘婚姻制度在现代社会仍然必要’: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制度的必要性并非由其‘是否可替代’来决定,而是由它是否仍然发挥重要社会功能来衡量。婚姻制度不仅是个体选择,更是整个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并且,婚姻制度依然是全球范围内最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一。反方提到现代社会正在改革法律,使非婚关系享有同等权利,但现实是,这种改革进展缓慢,仍有大量地区的法律保障体系依赖于婚姻制度。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婚姻仍然是最直接、最稳定的保障机制……
同时,婚姻制度依然是伦理和文化的重要支柱。婚姻不仅仅是法律契约,它承载了家庭责任、社会信任与文化认同。反方提到家庭模式多样化,但她们未能否定婚姻仍然是最主流的家庭组织形式。社会可以接受多样化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现阶段社会就能完全脱离婚姻制度所提供的稳定性……
而且,婚姻制度仍然在经济稳定性上发挥作用,尤其是对经济弱势群体而言。反方提到婚姻的经济功能正被削弱,但她们忽略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完全的经济独立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婚姻依然是许多低收入群体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改革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时间,而在此之前,婚姻制度仍然必要……”
她顿了顿,目光环视评委席:“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婚姻是否可以被选择’,而是‘婚姻制度是否仍然必要’。只要婚姻制度仍然为社会提供稳定性,为个体提供法律保障,为经济提供支撑,它就依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微微颔首:“因此,我们正方坚定认为,婚姻制度在现代社会仍然必要。”
随着最后一位辩手落座,主持人走上台,微笑道:“感谢双方辩手的精彩表现。本场比赛的辩论环节已全部结束,接下来,评审团将根据立论清晰度、论证力度、质询环节的表现、自自由辩论的攻防情况,以及双方在辩论过程中对核心论点的深化程度,进行最终评分,得出胜负结果。请各位稍作休息,我们将在短暂讨论后公布比赛结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