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南部,蔚蓝海岸附近一个不起眼的渔港小镇“卡西斯”。时间已过去一个月。一栋拥有百年历史、外墙被海风侵蚀得斑驳不堪的石砌别墅“海崖居”,看似与镇上其他度假屋无异。然而,在其酒窖的厚重木架之后,隐藏着一道经过精密伪装的合金门,门后是充满尖端科技的战斗情报中心——代号“回声”的安全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咖啡和打印机的气味。
Keegan——现在化名为 Leo Moreau——手边是新拿到的证件:欧盟生物识别护照、法国身份证、驾照,甚至还有一张本地渔港合作社的会员卡。照片上是一个眼神沉稳、鬓角微霜、与他本人有七八分相似的中年男人,记录显示他是一名从事地中海特色海产进出口的谨慎商人。
Elaine——现在的 Lynn Moreau——站在他身旁,拿起属于自己的那套证件。她是Lynn,Leo的妻子兼商务助理,一位安静、协助丈夫处理文书和联络的女士。
Merrick、Hesh、Logan也各自拥有了无缝融入当地的新身份:退役后经营潜水用品店的教练、渔船机械师、甚至是不苟言笑的葡萄园护卫。
Ghost和他的小组则如同真正融入了阴影,他们的身份更加底层、分散,负责外部警戒和情报渠道的绝对安全。
“Leo,”Price的声音从控制台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你的背景故事:曾在马赛经营海鲜批发生意,因市场竞争激烈,转向寻找地中海小众高品质渔获,卡西斯是你的考察点之一。Lynn,你负责账目和客户沟通。细节文件在平板里,48小时内必须烂熟于心。”
适应新身份是首要任务。Leo需要了解不同季节的渔获、港口拍卖的规则,Lynn要熟悉贸易单据和物流流程。每一次出门采购食材,每一次与面包店老板或渔夫的短暂寒暄,都是表演。他们必须彻底忘记自己是“幽灵”,成为真正的Leo和Lynn,将战斗的本能隐藏在平静的外表之下。
“回声”的核心在地下情报室。巨大的曲面屏幕上,全球数据流如暗河般无声涌动。Lynn(Elaine)坐在主控台前,专注而忘我。她根据Kruger提供的碎片信息——Makarov偏好的安全屋类型(临近深水港、有私人小型机场或高速船只通道、位于法律灰色地带)、几个已废弃但又关联的隐秘消费模式(特定品牌的雪茄、高端医疗设备采购记录)、以及维持“守夜人”计划所需的大型、稳定且隐蔽的能源和通讯基础设施特征——构建了复杂的多维度追踪算法。
Kruger被允许在严格物理隔离和视频监控下,有限访问经过层层过滤的数据。他坐在角落一个独立的终端前,冷漠地扫过屏幕,偶尔会用那嘶哑、带着惯有讥诮的语调指出关键点:“那个军火商……‘灰狼’,喜欢用瑞士的匿名仓储,查查黑山附近有没有异常租赁记录。”
“Makarov信任一个叫‘幽灵手指’的伪造专家……看看最近东欧有没有高精度护照印刷材料的不寻常流动。”
“他需要大量未注册的抗生素和血浆替代品……关注一下黑海沿岸的医疗物资走私路线。”他的每次发言都像毒蛇吐信,精准而阴冷,提供线索的同时,也时刻提醒着众人他的危险性和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几天几乎不眠不休的交叉比对后,Elaine指着屏幕上一片被高亮的地图区域——黑山科托尔湾及其周边蜿蜒复杂的海岸线。“这里,可能性激增。科托尔湾水深港阔,私人码头和隐蔽锚地众多,边境管理相对宽松,与某些‘敏感’国家关系微妙,符合他需要隐秘移动和获取特定资源的需求。而且,近期有几个表面是房地产投资的离岸公司资金,异常地向该区域数个废弃的船坞和疗养院项目注资,能源消耗数据与民用标准不符。”
Kruger的存在,是团队内部一根无法忽视的尖刺。他配合,但从不掩饰其冷漠与讥诮。他对Keegan的态度尤其复杂,混合着宿敌的审视、一丝因那枚身份牌而产生的扭曲的、近乎荒诞的“契约精神”,以及根深蒂固的轻蔑。“Mr Russ,”他会用那种令人不快的、刻意强调的礼貌语调对他说,“你的女朋友挖数据的确像只嗅觉灵敏的猎犬。但别忘了,Makarov是狐狸中的狐狸,他习惯用最古老也最安全的方式传递核心指令——人力信使。你们得找到那个‘影子’。”
当Keegan与Hesh等人讨论初步侦察方案时,Kruger会靠在墙角,冷冷地补充:“别用你们北美或北约教科书上那套标准的渗透战术。Makarov的人,包括我,隔着几公里都能闻到那股味儿。想靠近他,得用……更本地化、更‘脏’的办法。” 他的话像淬毒的匕首,既点出要害,又带着羞辱。团队对他既依赖又极度警惕。
Hesh和Logan几乎无法掩饰对他的厌恶,Konig则如同沉默的影子时刻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这种脆弱的同盟关系,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经过数周的反复验证、风险排除和模拟推演,目标范围最终缩小到科托尔湾深处一个由某中东神秘财团控股、名义上正在进行“豪华游艇俱乐部”升级改造的私人船坞,以及与之相邻的一座依山而建、早已废弃的冷战时期疗养院。卫星图像持续显示该区域有异常的热信号(疑似大型服务器散热)和严格的电子静默区,偶尔有经过伪装的小型高速艇在深夜出入。
“综合所有数据,这里符合Makarov藏身的所有要素:易于从海路迅速撤离至公海,靠近管理松懈的边境,地形复杂易于防御,且有现成的、可改造的地下设施。”Elaine在最终简报中总结,语气凝重。
“需要近距离、非军事化的地面侦察确认目标是否存在,以及防御薄弱点。”Keegan看向Price,眼神锐利。Price站在全局态势图前,目光如鹰般扫过科托尔湾的详细地图。“绝对不能打草惊蛇。Makarov现在如同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他再次消失。”他沉吟片刻,目光落在Keegan和Elaine身上,“需要一个绝对合理、经得起核查的理由靠近那片区域。”一个精密的计划开始成型:利用“Leo Moreau”海产商人的身份,以考察黑山沿岸潜在的高品质冷水贝类(如特定牡蛎品种)养殖场或捕捞点为商业借口,对目标船坞及周边海岸线进行近距离、不引人注目的观察。
夜幕降临,Keegan和Elaine站在“海崖居”面朝大海的露台上,地中海湿润的微风拂过。远处港口的灯火与天际的星光连成一片,看似宁静,却暗流汹涌。
“这次侦察,是在刀锋上行走。”Keegan的声音低沉,带着不易察觉的担忧。如果Makarov真在那里,必然是龙潭虎穴,戒备森严。
Elaine靠在他肩头,海风吹起她的发丝。她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挂在颈间、贴着皮肤的那枚冰冷身份牌。
“但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在他完成‘守夜人’之前找到他,阻止他。”她顿了顿,抬头看他,眼神坚定,“这次,我必须和你一起去。‘Leo Moreau’考察水产,妻子‘Lynn’陪同记录、拍摄样品,才是最自然、最不易引人怀疑的组合。”
Keegan沉默了片刻,没有反对。他深知分离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她握着身份牌的手,那枚金属片在他们相握的掌心间,传递着彼此的体温和决心。
“回声呼叫所有旅人,”Price冷静的声音通过加密耳麦传入他们耳中,也传达到所有待命的小队成员那里,“‘渔夫’计划启动。目标,黑山科托尔湾。Keegan和Elaine将于48小时后,搭乘渡轮前往。各支援单位按预定方案,提前进入位置。记住我们的原则:我们是影子,观察为主,一击不中,即刻消散于无形。”阴影中的狩猎,正式拉开了序幕。
亚得里亚海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泼洒在科托尔湾蓝丝绒般的海面上。陡峭的群山如同沉默的巨人,怀抱着这片宁静得有些诡异的海域。一艘来自意大利的渡轮拉响汽笛,缓缓靠上古老的码头。
“Leo Moreau” 轻轻揽着妻子“Lynn”的肩膀,随着人流踏上岸。他看起来四十出头,鬓角微霜,穿着合身的亚麻衬衫,一副典型的、来地中海寻找商机的法国商人模样。他的妻子“Lynn”,依偎在他身边,戴着一顶宽檐草帽,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优美的下颌和一抹沉静的神色。他们是来自马赛的水产进口商,此行是为了寻找高品质的冷水贝类,拓展他们的生意版图。
“天气真好啊,亲爱的,” Keegan用法语说道,声音温和,但那双灰蓝色的眼睛不着痕迹地掠过码头上每一个看似闲散的身影,评估着潜在的威胁。他的手臂自然地环着 Elaine,既是亲密的伪装,也是下意识的保护。
Elaine 抬起头,对他露出一个温婉的微笑:“是的,这里的海水看起来非常干净。”
他们入住了预定好的海滨酒店。房间的阳台正对海湾,视野极佳。一进门,Elaine 便放下草帽,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她从一个看似普通的化妆包里拿出微型探测器,迅速而无声地检查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确认安全后,她对着 Keegan微微点头。
Keegan走到阳台,点燃一支烟,像是普通游客一样欣赏着风景。远处,海湾深处,那个代号“堡垒”的私人船坞隐约可见。高墙、电网、以及偶尔驶出的高速巡逻艇,都彰显着它的与众不同。他的望远镜伪装成一个小型双筒望远镜,但镜片后的刻度却精准地记录下岗哨的位置、摄像头的角度。
“防御很严密,”他低语,声音几乎被海风带走,“Hesh 就位了吗?”Elaine正在快速架设加密通讯设备,闻言轻轻敲击耳麦,发出一个简短的确认信号。远处,一家家庭旅馆的窗口,Hesh 伪装成的加拿大摄影师,正用长焦镜头捕捉着“堡垒”及其周边环境的每一个细节。而在更远处的海岸线上,Logan 扮演的地质勘探员,正对着岩石和水样“专心致志”。Ajax 则像一滴水融入了码头喧嚣的人流中。
接下来的两天,Moreau夫妇的商务考察按部就班地进行。Keegan用流利的法语和当地商会代表把酒言欢,巧妙地打听船坞区域的渔业管制和航运信息。Elaine则尽职地扮演着助手,用平板电脑记录数据,偶尔补充几句。她的相机里,除了风景和可能的“贝类样本”照片,更多的是经过精密计算拍摄的、关于“堡垒”外围结构的细节。
Ajax带来了几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观察员恰好在附近进行环境检测审查的消息。一切似乎风平浪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