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身后人亦是。
昨日归星辰,今朝是晨曦。
先生已故去,旧时何相欺。
天下无新事,唯有悲欢离。
却说张介行前不久亲身经历过的荒庙一事,如今想来依旧历历在目。
闭目仍然可见那狂风,庙宇的观音娘娘,忽如其来的厉鬼,与难以辨明的人心,还有这真亦假的道士杨微之。
他那时所说的故事么?张介行想起来,是与自己的恩师严树仁有关。恩师之名两字,一者为树,一者为仁,张介行曾听老师说起过自己姓名的由来,便是要做大树一样方正顶天立地,也要为人仁义,二者皆是好意,相合也十分融洽。不过,张介行却想到自己老师平日里便十分严厉,对待学生虽没有过体罚一类,却十分认真负责到了极点,甚至有些忽略了自己的儿子。
恩师之子的事情,还是张介行从师娘口中得知而来,毕竟自他有记忆而来,就从未见过恩师还有个子嗣。
向着道士娓娓道来荒庙里自己所讲的故事之后,张介行想起了自己没有说起的事情。
“说来此事十有**是真的,但小生毕竟是从旁人口中获知一二,所以倒是有些细节有误,更何况当时小生也不可能说出恩师……”
“介行是想说那位先生已仙去了吗?”
“这——微之你从何得知?小生确信自己并未透露半分!”
看书生这慌张的表情,道士扑哧一笑,像是开了个玩笑:“刚才我还不确信,如今我是知道了。”
“微之!”
张介行是真的想把道士这张臭嘴撕掉了。
“好好,不过我也有一番经验推论,便告诉介行你吧。”
大概是受不了书生阴沉沉的表情,杨燠连忙摆手以示投降。这才让张介行脸色稍微好了些,抬了抬头,让他赶快说下去。
火光明明,四周寂静,鸟雀好似已安眠,蛐蛐声隔了很远,听不分明,唯有两人的呼吸声交错,倒影在月色之中。
整理了一番思绪,道士便开始解答了书生的问题。
“起初,我听闻介行你的故事之时只是充当对那鬼夫人行凶之事的证据,你的故事其实与那丫鬟说的只差了个命案之分,等后来我听过剩下人所讲之事后,才发觉为何鬼夫人放过了你。”
“微之,那鬼夫人杀人动机丝毫没有规律,小生更倾向于它是为了泄愤。”
道士莞尔,却摇了摇头。
“但鬼夫人却也放过了卖药郎,从头到尾,我便知道为何,因为活下来的人所讲的故事里有鬼的踪影,而介行你所讲的好像只是个普通的棒打鸳鸯最后双双丧命的故事。”
“……倒也不是那么普通吧。”
张介行想,自己讲故事的能力也不是这么差吧,虽说比不上什么经典但他说起来也有头有尾。
“介行,你介绍自己恩师的时候——”
“小生知道了。”
张介行自闭中。
正所谓下棋者各异,不同人所写文章自然不同,自然讲故事这一遭也各自有各自的说法。
张介行生平读书十分细致,成也此败也此,老师也曾经说过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他平日里做文章便也如此,先是要细致地将所说所讲的起因讲个通透,这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些唠叨啰嗦,虽说他已经在竭尽全力地让自己的文章显得生动有趣,可他也难以避免自己那种什么都想要做好什么都要往里做的性格缺陷。
如此,自然也在讲故事之初,先是长篇赘述了一番自己恩师的名头,什么京都人士,什么村子的前朝往事,那叫一个让人听了打瞌睡,倘若在场之人有半个好书之人,指不定要嚷嚷着叫他早点步入正题才是。
这样说来,道士这点倒是做得很好。眼见张介行在自闭之中,他扯了些无关紧要之事,待他神智清晰,便立刻步入正题。
“……微之可记得故事之中有一棵槐树,古语有云,‘槐’字拆开,乃木中之鬼,倘若槐树所居之处太平无事,即是吉祥平安,然而故事的最后,微之的老师常年在树下远望游子,恐怕当其仙去,会因所念困守于此。”
咋听此事,张介行眉头的皱纹简直可以夹住一只蚊子。之前杨燠给他的兔肉已经吃完,他擦干净嘴巴,仔细将帕子放进衣襟里,沉默良久。
“关于此事,介行也不必慌张,为人者为鬼未必类同,但生性为善,死后也未必为恶。我不过是想要前去一观,若槐树如常,自是安好,若恩师入中,自当感念而去。”
“……小生明白了。不过,微之,小生也有个问题想问你。”
他慢慢抬起头来,有些困惑,但杨燠面带微笑,看起来十分好说话。
甚是古怪,就像他初见此人那般。
“请讲,知无不言。”
还多说了一句。
然而张介行心里却是一沉,摇了摇头,强做镇定地问道:“微之,从前是如何待鬼之一事?”
“如何?恶鬼降伏,人鬼殊途,自是该去之处。”
说话间,他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念着倒有些唱出来的意思。但这并非张介行所要的答案,他也明白是自己的话中有歧义,于是接下来他说得更加直白。
缓缓地,好像火光忽明忽暗。
“小生所指,微之对此真当渡我而非魂飞魄散吗?”
“……”
一瞬,他的笑容冷却下来。
道士与道家,两者之间有所关联,却未必相同。
道祖老子讲求顺其自然,人当无为而治,而道士从道中窥探天意,寻求天地之法,却是要逆天而行。
杨燠还未成为道士之前,自然是一个寻常百姓之子。他的家庭父母俱在,除了其父多娶了几个妾,还算圆满。只是一日的庙会,他跟随着家中人前去赶热闹,却遭遇了毒手,被迫从父母身边分开。等老道士从贼寇手中救下他之前,他差点一命呜呼。
其他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找来,唯独杨燠孤身一人,还因为饥饿与毒打而变得十分呆傻。老道士心生不忍,便带了他一段路,打算找到他的父母。
而就这一段路,杨燠却因此遇见了恶鬼,被骗得差点魂归黄泉,也阴差阳错神智得以清明。
只是当杨燠终于回家了,父母却早已不见。老道士便问,杨燠可要入道家门下,修行道术,可否?自无它路。
而当杨燠成为道士之后,一路所见,鬼怪何其残忍,纵使生前不平,生后恶化,不禁困住仇敌更是将无辜之人卷入。书生不也是这般无辜之人吗?倘若再多些时日,道士未曾赶来,恐怕活着的几人都将成为恶鬼的粮食。
被恶鬼所杀之人,倘若不经过度化,便会化作伥鬼。
而面对恶鬼,最快的办法就是打得魂飞魄散,才能不至于殃及无辜。这也是杨燠最常用的办法。
荒庙之初,他也是如此想法,倘若不是书生意气,令他侧目,心神一动,其实他未尝想过追溯原初。
“……微之,为何不出声?小生明白,人鬼殊途,死后更是无常。但小生希望,倘若恩师在化鬼这段日子里做过错事,也并非是出于恶意,所以——”
张介行抓住了杨燠的手,眉眼微颤,令人恍惚。
这样凑近一看,书生那张文质彬彬的脸庞显得有些可怜。且说书生五官端正,眉毛稍细,却有凌云潇洒之意,眼若湖泊,此番更是湖面微微荡漾,少了之前那般不屑与傲然,更多的叫人想摸一摸那眼中的波澜,面色白净,唇色有些苍白,却因刚吃过肉多了丝血色,这样一张一合,如何不教人心神澎湃。
道士从前未曾想过自己会因此对一个人侧目,多了些柔肠。如今是明白些自己的心情,复杂得差点连面上平常表情都维持不住。
许是人间寻常色,却是我心天上月。
下一秒,杨燠抵住了张介行的嘴唇,一边惊讶于其中的柔软,一边认真地回答:“从前如此,此后非也。我心非石,介行,微之明白你的用意。时候不早了,歇息吧。”
“……嗯,好。”
张介行握住他的手腕,缓缓展开一个明媚的笑容。
既为一己之情,既为同行之义。
此夜,却有人一夜好眠,也有人彻夜难眠,直到凌晨才闭眼。
几日后,日下西山,连着几天赶路外加偶尔遇见好心人坐牛车的两人终于瞧见了安村的大槐树。
树荫繁茂,远比旁边村子的木屋高大而壮观,伸展开的树冠好似有十几个人展开双臂那么宽,但更令张介行在意的是,大槐树下坐着的一行人当中,一个面有苍老却仍然能看出年轻时漂亮面孔的妇人。
“……娘亲!”
张介行抓着身后的木箱,兴奋地喊道,还挥着手,小跑了过去。一旁的杨燠早就换下了道士服,着一身白打,笑着也跟着一同跑去。
那树下的众人听见熟悉的声音,张娘子自然更是欢喜。她抬头看见冲着她们跑来的熟悉的面孔,清风拂过她因岁月而松弛的面皮,缓缓地,她热泪盈眶。
“吾儿!”
张娘子飞快地用衣袖擦拭了眼睛,露出开心的笑容,站起身来,迎接着归来的游子。
许是知道自己的行为过于孟浪,张介行跑了一会,才尴尬地变作走路,边走顺带整理了自己的衣冠,这才走到了自己的生母面前,十分礼貌地拱手行礼。
“娘,孩子回来了,这些日子让娘担心了。”
“……”
张娘子一时之间紧紧盯着自己孩子查看,半晌才在身边人的督促下回话。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介行,回来就好。”
母子二人重逢之后,众人才发觉还有个陌生人。
观此人身形高大,眉目俊朗,更有潇洒出人气质,一时之间令人侧目。
张介行这才向着张娘子介绍自己的同路人,刚交的好友杨燠。
“娘,这是孩儿路上偶遇的好友,杨微之,杨燠,此番他有事来这边一趟。”
“原来是介行的友人,是哪家的少爷吧,杨少爷,这边请。介行,先回家吧。乡亲们,张娘子先与介行回家了。”
“好好,慢走,张娘子。”
……
闲话没有多说,张介行便要归家了。
张娘子在前面带路,介行微之二人并肩走在身后。
因刚才之事,张介行还有些尴尬,落后母亲半步,跟杨燠并肩,问他:“刚才……”
“介行母子情深,我很羡慕。亲情不当几何,难以估价,介行之举,清新脱俗,甚好。”
“……”
倒也不必如此夸我,张介行心想。
之前引用名人名句,搞得自己写的那些个能称得上打油诗的都不好意思了,咳咳咳,今天特地更一发,之后会勤奋一点的,最近在家有点懒了
求收藏,嘤嘤嘤
小剧场
入睡前的书生:老师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小生虽然觉得道士怪怪的,但他也是性情中人吧,嗯,以后就要叫微之了才好,介行啊介行,叫微之……
睡不着的道士:………………(不知为什么一直在脑子里循环刚才书生凑近请求自己的画面,沉默)
快要睡着的书生:几年前知道老师仙去,小生很是伤心,如今得知老师或许魂魄尚在人世,小生有些想老师了……
终于把画面放在最小但还是睡不着的道士:为什么会想到他?莫非我心里有病?
即将睡着的书生:微之,微之……
不小心听到书生喊自己的道士:他为什么在喊我?他——睡着了?为什么睡着了会喊着我的名字?
睡着了的书生:WWW
转了个身的道士:(盯着书生的面孔)是幻觉。
盯着书生看了半天的道士:……介行,张介行,我很喜欢你这个人。(此喜欢非彼喜欢)如此,我也希望你的恩师,未曾伤害过阳间之人。恶鬼害人,可人心远比鬼神可怕。
闭目养神的道士:还是要休息的。愿你一夜好眠,介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二章回 恩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