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有云:
上古有灵巫,精通阴阳理。
会晓四方神,下达天之意。
且说上回,张介行得知家母这些年来请狐仙,以此维持他的读书生涯,却也因此有损阳寿,将要命不久矣。之后,他告诉道士这件事,两人请走了狐仙。
此时,山野间忽然有两只狐狸跑过,狐狸倒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它们还抬着轿子,一顶大花轿,走动之间竟还能听见里面有人声传来,声音甜美可人,似乎是一年轻女子。
“快点!快点!胡八!胡十九!快点走!快点走!”
只是那声音的主人似乎异常急切,直叫两只狐狸加快脚程。狐狸们不敢懈怠,使出修炼了十几年的功夫,跑得跟背后还留下了残影似的快,只是——“哐当”一声,一把铜钱剑从它们背后突兀飞来,一下子插入它们必经之路的正中央。
“啊!”
“啊~”两只狐狸先后惊叫,手忙脚乱的,也叫轿子一下子就落了地。
感知到那气息,轿子主人也不由得收起了那股子焦躁,惊吓地掀开了帘子,立刻便看见了挡在面前的铜钱剑。只见帘子背后露出一张面若挑花,异常妖艳的面孔,但下一秒却又变成了狐狸脸,叫人瞠目结舌。
“呀!”狐狸自知亦难逃,摆摆手,让自己的狐子狐孙将轿子放下,自己则十分礼貌地从轿子里走出,对着身后的树林行了个礼节,“胡仙儿这厢对道爷失礼了。”
话音刚落,从树林里钻出个年轻道士来。但见他五官俊朗,嘴角带着一抹似笑非笑,身上一件洗得破旧的黑白道服,手里拿着一把桃木剑,头上带着阴阳冠,腰间还系着一个酒葫芦,不是刚才自张家路过的道士杨燠又是何人?
他微微挑眉,走到了铜钱剑跟前,说道:“妖狐百年修行,一遭踏错,便入无间地狱。”
“这……”胡仙儿哪里知道,这道士除了有几分真本事,竟然阅历也不在话下,也不知到底有多少自己的同类入了这道士的毒手,当下便冷汗淋漓,一张狐狸脸愣是傻如呆子,但话还是要说清的,“道爷这是哪里话,胡仙儿这百年兢兢业业,纵使前朝战乱,亦是恪守道门清修戒律,独自在深山修行,只是张娘子有恩于我,故而才入尘世一遭,自请为地仙助她一力。”
话里话外,无不是对自己有利,杨燠打小便知妖鬼能言善辩,耍得一手好滑头。之前也知书生心软,怕他被妖狐所惑,先是迎合了妖狐,先请走了它,等后才追上来问个明白。当下它便驱动铜钱剑,叫那锋芒外露,吓得胡仙儿的两狐孙跪地瑟瑟发抖。
“哎呀!道爷饶命!道爷饶命!祖奶奶没有说谎,没有说谎!”
“道爷饶命!饶命!”
这一遭,胡八还在绞尽脑汁为自己祖奶奶辩解,胡十九却是学了个乖。
胡仙儿余光中看见自己那看好的狐孙儿如此受苦,自己动弹不得,心里便凉了半截,立马滑跪下,也叫着“道爷饶命”。
杨燠见目的差不多了,收回了铜钱剑的神威,又问了一道:“妖狐,可还有话要说。”
“要说要说要说——”胡仙儿哪里敢诡辩,立马往自己那张狐狸脸儿打了一巴掌,用力得很,饶是那脸上毛发旺盛,却也留下了一道红印。
“小妖自打一巴掌谢罪,还请道爷手下留情,小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敢再隐瞒道爷!”
话说十多年前,胡仙儿不慎被仇人算计,变为原身沦落到安村。索性当时被张娘子收留,养在家中治好了自己的伤势。
因胡仙儿修的是狐仙之道,故而因果循环,需要还了张娘子这番恩情。知晓张娘子为财所困,胡仙儿便偷偷取了些钱财放置在她家中。本来此事就该如此了结。
“……小妖听闻被人类请来供奉能敌百年修为,便暗自将请仙之法送到张娘子面前,可小妖也不知道供奉野仙还会吸取人类生气,小妖也是之后才知道的。还请道爷饶命,小妖只有百年修为,哪里知道这么多事情啊。”
然而杨燠却是眼神一凝,手中桃木剑闪动,却是削掉了胡仙儿的一只耳朵。
“啊!”
“妖孽,事到如今,还要隐瞒!贫道知晓狐妖一族花言巧语,蛊惑人心。再问你一次——”
话语间,道士已将铜钱剑插在了妖狐身前不到一尺的距离处。
胡仙儿哪里不害怕,双股战战,不由得往后一仰,尖牙利齿也连连发抖。
“不!不!道爷饶命!道爷饶命!小妖不敢了!小妖不敢了!”
“说。”
一字便是最后凌迟。
家中莫名出现的财宝令张娘子感到十分古怪。她虽然独自一人抚养孩子,却因从前的经历算不上艰难。看见财宝之后,她便暗暗藏了起来,等着一日将东西奉还。
一日,走在路上,她听见路上有人谈起狐仙,说什么狐仙有恩报恩,便想到了前不久自己见着一粉毛狐狸,心生怜爱便养了它几日,莫非与此有关?心下惊异,倒也明白这钱财并非空穴来风,只是妖怪钱财从何而来,若是从其他人手中取得,自己哪里敢拿来用?
张娘子虽未曾读过万卷书,心里却有自己一番道义在。
将狐仙一事放之脑后,张娘子便又下地种田。
而古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几天里似乎有暗处的目光在窥探着她,甚至梦中似乎还听到了什么迷惑人心的声音。
张娘子不予以理会,直到——
“……小妖见家财万贯,觅得良人都难以摇动张娘子,于是便告知她那儿子日后乃龙凤之才,只是年幼时候多灾多难,倘若请小妖入住便能让孩子平稳渡过,这才让张娘子请了狐仙。”
“妖言惑众。”
只是这一番由来令杨燠心生不忍。倘若介行知晓自己母亲是为了他才请狐仙,心里不知难受是否更多一些。
听到道士这话,胡仙儿想到自己这些年来所做,虽然出自私心却也帮了张娘子一些,不由得为自己辩解一番。
“小妖也是看了张娘子之子,确实前生霉运,若不是小妖在此庇佑他,早在幼年恐怕就遭遇……不测……”
此事就算是杨燠也有些哑然,他狠狠盯着妖狐一阵,确实发觉对方所言不虚,联想到介行之前所说自己出去赶考的倒霉,此话也信了几分。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事情要问。
“狐仙之法,从何而来?”
“……道爷,这……还请道爷日后莫要提及小妖才是。”
虽说妖狐一脉在中原子孙繁多,但杨燠来此州数月,发觉此地妖狐修为尚浅,恐怕是背后有鬼祟。前头荒庙一事,若不是屠夫死得突然,他也是要问上一问,如今遇了妖狐,试探一番,竟真有此事。
前朝结束不过几十年,战乱刚平,便有人忍不住野心了吗?
杨燠微微皱眉,略略点头,将心思按下不提,留心听妖狐一言。
“小妖是从苏州那边听来的。道爷可知鬼市?”
“鬼市?”杨燠听闻此还是从老道那里,说是群魔乱舞,早年是妖鬼往来之地后来因有心之人变成了人之地狱,隐没于前朝。
“没错,前朝鬼市五年一开,小妖本以为早已消失,没想到二十年前出没于苏州一带,有幸前往,听闻九年前也曾开过一次,甚至有人传言,几年后它将再度于苏州现世。”
“……这个时间,当真有古怪。”
胡仙儿瞧着道士沉思的表情,小心翼翼地问起道爷是否放它们离开。
知道如此大事后,他也懒得跟狐狸计较,道士摆摆手,之前生气所带来的修为差不多跟耳朵抵过,便打算放过狐狸三只,不过为之后妖狐不再触犯,故而让妖狐问天道发誓。
而另一边,张介行将母亲早早准备的午饭热了一番,拿到了田地里交给母亲。
他看着头发有些变白的母亲,心里又有些难过起来,只好转头叫母亲早点回来,有事跟她说。
张娘子对儿子无不从,回声应下。
张介行匆匆走过村门口的大槐树,见那树枝茂盛,不由得驻足。
他想到几天前,微之兄明明是来探查老师一事,却先发现了家母请仙之事。一时之间,竟有些怅然。
“介行生,昨日听闻你回来,可还安好?”
闻声看去,原是师娘。严氏年过半百,头发花白,但精神气十足,笑眯眯的,想来平时烦恼少。既然是师娘,张介行自然得行礼,与她问候几句,忽然听见了几道熟悉的声音。回头看,乃是同乡同门,平日里他一面因读书而冷落人际,一面因老师赏识而被人嫉妒,故而与他们交情浅薄,此番前来,他们嘴里并无好话。
不过,张介行自老常一话后,已是明白了许多,面对此等恶语,不如从前那样拂袖而去,而是在师娘的帮助下与前来几人修复了些同门情谊。
等张介行离去,其中领头的书生竟十分诧异:“我观他平素不理会我等,此番竟与我们讨论学问。莫非是……”
“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南宗兄,倘若他真当改正,我们又该如何?”
“如何?”领头的书生乃村中学识稍逊于张介行之人,名为张南宗,他沉思片刻,却是十分开朗,“老师曾说,张介行才识过人,如今他既然更改性情,本是一村之人,何来两姓之别。何况我早有请教他学问之心。”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赞同。
是以才学不论出处,过往何必相缠,今朝容人,明日踏上恩榜。
村中书生对自己改观一事,张介行暂时不知。道士请走狐仙后告知他自己有事出门,约莫日落回来,若是晚了便温些饭在锅中即可,他便不再担忧道士。等他回家之后,他先温书一番,再提笔练字。而停笔之后,时间便到了傍晚。
听到前院有些声响,似是柴火落下,张介行便知母亲已经回家。于是整理了一番书桌,便推开房门,叫住了母亲。
“娘,孩儿还有些话要跟你说。”
“吾儿有何事要找娘说?”
自午时,张娘子便十分好奇儿子有什么事情要跟她说。只是每天的事情务必要做完,她也只好按耐住自己的好奇心,一直到现在。
此话说完,张介行便让张娘子上座,提了一壶早早温在锅中的热茶,倒了一杯,便跪了下来。这一跪,吓得张娘子跳起来,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但却撼动不得张介行那番孝子心。
“娘,就让孩儿跪上吧。”
“介行,你这是什么意思?快请来!”
“孩儿已经知道了”,张介行不觉自己双泪盈眶,心神俱伤,“娘为了我请狐仙一事,是孩儿不孝!”
“这……”张娘子没想到儿子已经知道了,便自知错误,只好坐下,试图叫自己儿子早早起来,“既然知道了,娘也瞒不住过你,介行啊,你还是起来吧,这样说话,娘也很累。”
“……娘……”
张介行扑在了张娘子腿上,慢慢说道:“孩儿已将狐仙请走,但是狐仙告知孩儿,娘因数年供奉,有损阳寿,时日无多,孩儿……孩儿对不住娘!娘……”
心中悲怆难忍,竟是又落泪嚎啕大哭起来。
这边张娘子知道自己寿命将近还没怎么悲伤,便先不得不放下,有些好笑地安抚起自己这倒霉儿子来。
等张介行哭完,有些尬尴地掩面,倒是令张娘子笑着一下扯过脸,一边仔仔细细地用衣襟擦干泪痕,一边说道:“你呀你呀,好歹是你老娘,孩子什么样子没见过,这下子尴尬了吧。”
“娘。”
“好了好了,娘知道了。”
张娘子笑容慢慢褪去,抬起自己儿子的脸,一点一点地看了过去,又说着过去一些琐事。
张介行说来也不过才十几岁,还未成家,在张娘子心中也不过是个孩子。他脸皮薄,听着自己小时候的糗事,又喊了声“娘”,叫她别说了。
她自然听了,转而说到了这件事:“娘知道啊,纵使狐仙说得再好听,恐怕请仙也会有损于自身,但娘做不到,那时你还很小,可娘已经活够了。”
“娘!你才活三十多年,怎么够的,怎么够……介行希望娘能够长命百岁……”
“傻儿子。”
张娘子轻轻敲了自己儿子一个脑壳,那张因过度劳累而苍老的脸庞却绽放出如花般明艳的笑容。
“可娘更希望你能平平安安。”
自此,张介行不再多言。
张娘子是个好母亲呢,咔咔咔。没想到吧,我这篇文居然有主线,阿西吧,可恶!居然有主线!
希望能顺顺利利写完主线呢,阿里阿里,打算从买的聊斋里吸取点灵感,结果书不见了,可恶!我那么大本聊斋志异,到地方哪里了,露珠好伤心。
接下来是小剧场,还请笑纳。
小剧场
胡八:咳咳咳,没想到吧,我居然叫胡八!比胡十九还要前头呢,哼哼哼!
胡十九:哼哼哼!哼哼哼!
胡八:……是没别的话说了吗?还有你胡十九,你咋能拖我们祖奶奶的后腿呢?
胡十九:拖后腿!拖后腿!
胡八:……(气到了)
胡仙儿:好了好了,胡八你又在欺负十九了,过来过来,十九,让祖奶奶看看你,十九。
胡十九:看看!看看!
胡仙儿:(摸了一把胡十九的脑袋)哎哟!还是十九乖!
胡八:……可恶!祖奶奶,这家伙才不乖呢!(咬牙切齿)
把狐仙一事弄了清楚的道士:这件事情,不知介行会如何想?老道,我算是知道,为何你说莫要多听鬼神之话了。总说我从前做得好也不好,原是这个意思吗?
提笔练字的书生:哎呀,等会怎么跟母亲说这件事,难啊难啊,小生难啊。微之兄也是看在这点上才出门的吗?
想到这里有点高兴的书生:微之兄,多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四章回 道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