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赛结束第二天,教练组开会讨论青奥会参赛名单。
女队的名单出得快,不到一个小时便确定下来。
男队开会,气氛就没那么和谐了。
于建平坐在主位上,听何光明发言:“各位教练,昨天冠军赛结束后,我整理了适合参加青奥会的队员们的成绩,再综合上半年亚青赛、全锦赛、全青赛和队测,得出最适合的人选——”
何光明停顿了会儿,内心很不情愿,表面却若无其事:“徐祎。”
教练们翻阅手中的资料,除了方文和陈敬,其他人的脸色皆不太好看。
“有想法的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何光明组里没有适龄的组员,否则他根本不想选徐祎。
2018年已过去四分之三,在这九个月里,方文组光芒四射——
许知霖全锦赛四金、亚运会五金;徐祎亚青赛五金一铜、全锦赛一银一铜、全青赛四金三铜、冠军赛一金一银一铜。
他们其中一人的成绩,抵得上一个教练辛苦一年的成绩。方文有两个,轮流发力,让人得了红眼病之余,还气得牙痒痒。
显而易见地,大家不想再看到好成绩落到方文头上,于是众说纷纭:
“徐祎今年比了这么多场,应该好好休息,准备冬训。”
“是啊,队里这么多人,大家应该轮流出去比赛,别让徐祎累着,当心累坏了。”
“徐祎,青年组成绩好有什么用,明年就是成年组了,一切从零开始。再说了,因为他多比赛机会,所以才能拿这样的成绩,换别人一样可以。”
陈敬首先气不过,梗着脖子道:“国内赛事,难道不是报名就能比吗?除了亚青赛,大家都是平等的。凭什么说徐祎多比赛机会?多在哪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应该让其他组的组员出去露露脸。”
“想百花齐放,也得这朵花含苞待放才行。半死不活的,怎么放?放哑炮吗?”方文犹如韩峰上身,开始全方位攻击。
“代表国家征战,不看成绩看什么?看谁的教练说话够大声吗?”
“徐祎的成绩不够好吗?你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方文笑着反问那位教练,若徐祎的成绩不算最好,那恕他直言,其他同龄人都是垃圾。
“分明是你想独揽成绩。”
方文假装无辜:“只能派一个人,要不你去跟组委会提议,增加参赛名额?”
“凭什么你们想比亚青赛就能比?想比青奥会就能比?”
该硬气的时候,方文绝不做缩头乌龟,他这回不惯着这群人:“够年龄就能比。不如把你们的组员塞回妈妈肚子里,让他们重新出生一次?”
“方文,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方文真杠上了:“这样好了,你把徐祎抢到你组里。要是徐祎愿意跟你练,他以后出了成绩都归你。”
那教练恼羞成怒:“你他妈!当年要不是……要不是……”
“要不是什么?当年是互选,你情我愿的事情,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不按规矩来一样。”方文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他是去过A队不假,可没几个人知道他那时就看中徐祎。
当年不止方文想要徐祎,所以最后是双方互选和领导拍板相结合。
“够了!”于建平用笔记本拍了拍桌子,这些人越扯越远,都翻起旧账来了,“就按成绩选,选徐祎。”
“不是……周恒的吊环和双杠也有冲金实力,凭什么不选他?”周恒的主管教练、方才叫得最凶的王振说。
“你不看看他冠军赛比成什么样子?”于建平说,都怪周恒不争气,让他想帮也帮不了。
“徐祎全锦赛不也失误了?”王振仍不服气,非得揪徐祎的过错。
“那是上半年的事情。”何光明听得头大,这是在干嘛?比谁失误更多吗?
于建平喝止:“行了,正选徐祎,替补周恒,我会连同女队名单上报给领导审阅。有时间在这里吵吵,不如好好研究,怎么打赢翻身仗。”
“方文!你别得意得太早。”王振瞪着眼、咬着牙,满脸不甘心。
方文一脸“你奈我何”的模样。
王振是上周期男队组长,由于男队在16年奥运会上的成绩让人大跌眼镜,17年世锦赛后,组长换成了何光明。
16年奥运会,王振有两名组员是正选,张宇峰和高朗。赛前,两人的单项都有争金夺银的实力,可惜最后双双折戟而归。
王振将所有过错推到方文身上,若非周航和林越失误,导致大家拿不到团体金牌,连带影响士气,进入单项决赛的每一个人,都没能站上领奖台。
方文说,要不是高朗练不出能上团体决赛的第二项,其他人也不会累死累活一身伤,赔了夫人又折兵。
团体决赛,高朗吊环下法险些跪地、张宇峰跳马双脚出界,王振倒是只字不提。
何光明和苏洛文还没出来喊冤呢。
方文自知有错,他认。但作为组长的王振更难逃罪责。
种种因素之下,本就积怨颇深的二人,从此更是水火不容。
于建平将名单上报给领导审阅后,同意让徐祎参赛。
方文对徐祎进行出发前最后的指导。
青奥会和世锦赛的比赛时间接近,世锦赛成员要提前出发去多哈,进行适应性训练,故陈敬陪徐祎去阿根廷。
方文说:“这次你能选上,是因为你今年表现优秀,所以要求肯定是有的。上一届,元捷拿了吊环和双杠两金、全能铜牌;这一届,希望你不要低于两金一铜。自由操和跳马冲金,全能争取前三,双杠争取拿牌。青年赛,有难度优势固然是好事,但更要注重稳定性和质量。你的自由操是可浮动的,去了那边之后,看看状态,多跟陈导商量,没问题就大胆上难度,不要太去想目标,先把过程做好。”
“嗯。”徐祎认真聆听方文的教诲。
“这是你今年最后一场比赛,也是青年组最后一场。亚青赛开了好头,在青奥会留下好的结尾。”
“我会的。”
出发前,徐祎忙着收拾行李。
收拾完后,许知霖对他说:“小师弟,你准备去比赛了,送你个小礼物好不好?”
徐祎问:“什么?”
许知霖坐在钢琴前,双手放在琴键上:“听好了。”
随着清脆快速的前奏响起,很快进入一段熟悉的旋律——
好运来祝你好运来
好运带来了喜和爱
好运来我们好运来
……
琴声欢快喜庆,许知霖全神贯注地演奏,生怕弹错一星半点,破坏了对徐祎的祝福。
“希望你旗开得胜,满载而归。”一曲终了,许知霖向徐祎投去鼓励的目光。
“谢谢师兄。”徐祎很高兴,上前抱住许知霖:“也希望你世锦赛一切顺利,蝉联冠军。”
许知霖突发奇想:“不如我们到时候比比谁拿的奖牌多?满足对方一个愿望。”
“这个好。”徐祎伸出拳头,跟许知霖碰了碰:“一言为定。”
落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一行人入住青奥村,进行赛前调整。
首次踏上南美洲的土地,徐祎不仅要倒时差,还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
第二天下午,大家进行第一次赛前训练。徐祎在陈敬的指导下,做了些简单的热身运动,逐步恢复体能。
然而,晚饭后,徐祎突然腹痛腹泻,趴在马桶边捂着腹部,半天起不了身。
吓得陈敬手忙脚乱地找队医要热水袋和风油精,将他搀扶回床、给他倒热水喝。
徐祎唇色发白、直冒冷汗,肚子一阵一阵地痉挛痛。陈敬用热水袋敷在徐祎的小腹上,又让徐祎多喝水。
奈何徐祎实在反胃,一喝就想吐,喝一半吐一半,加上头痛头晕,他完全没办法好好休息。
队医为徐祎进行按摩和针灸,前后折腾了近三天,徐祎才有所好转。
幸好华国队提前几天到达,让徐祎能赶在赛台训练前,恢复大半状态。同时,他也丧失大半精神。
陈敬开导他:“不用紧张,器械都是家里用过的。冷静对待,安全为上。”
徐祎像往常那般,练习计划的成套。陈敬在旁保护,被他踢了好几脚。
徐祎连连道歉:“陈导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有点紧张。”
“没事没事。”陈敬摸着自己浑圆的肚腩说,“我皮粗肉厚,随便踢。”
陈敬的身材是矮胖型,像一座小山,经常笑眯眯的。方文曾说他威严不足,容易把孩子宠坏。
许知霖说,没办法的事情,得亏是徐祎。假如换一个“孩子”,指不定上去就是一套组合拳。
陈敬说:“放松点,我接着你,不怕啊。”
徐祎抓紧时间多练了几套,想把前两天落下的补回来。
赛台结束后,徐祎回顾自己的表现,配合纯音乐舒缓心情。
国内。
世锦赛名单最终确定,男队为亚运会原班人马,替补周航。
五名正选队员接受了媒体采访,标题是“一老带四新,华国队力争东京奥运会门票”。
作为上周期大赛全勤的“老人”苏洛文,也才23岁。他成熟稳重有担当,表示希望带领大家取得好成绩。
内部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团体冠军,并且暗示许知霖,争取蝉联全能、双杠和单杠冠军。
这让许知霖再度失眠,以致第二天训练失误频频。
临近世锦赛,林威、唐明桥和于建平非常关注大家的训练情况,几乎天天来体操馆,巡逻兵似的。
许知霖练不好,他们不会直接批评,但他们会骂方文。
加上陈敬说徐祎水土不服,方文担心徐祎没法完成指标。于是乎,方文也跟着失眠。
布宜诺斯艾利斯。
正如方文所说,青年组比的就是稳定性。
资格赛,徐祎略显紧张,但顶着“亚青赛五金王”的头衔,他的裁判缘意外地不错。全能暂列第四,跟第一名相差不到一分;强项自由操和跳马暂列第一,另外四个项目也闯入决赛。
徐祎差点晕厥,他的弱项吊环和单杠比得哆嗦,竟然还能擦边进决赛。
方文给他发微信:决赛竭尽全力,不要放飞自我。
徐祎:[捂脸]
资格赛全能排名前18的选手进入决赛,全能决赛分为两场。第二场比赛在当地时间晚上七点进行。
第一轮自由操,徐祎在第二个出场。
想站上领奖台,“稳定”很重要,徐祎没有上难度。
第一串,后直540接前团两周,平稳落地;前直360接前直720,转速很快,像一阵旋风,丝毫不缺度数;后团两周360度,遒劲有力。
然后是两个C组的非技巧动作作为过渡;结束串后直1080度,稳如泰山。
陈敬不停鼓掌:“很好,有那种游刃有余的感觉。”
徐祎说:“这套相对简单,感觉没那么费劲。”
陈敬说:“缓缓,稍微调整一下。每组五个人,进程可能有点快。”
徐祎边喝水边盯着大屏幕,等待分数公布。
难度5.2,完成分8.766,总分13.966,相当理想。
在徐祎后面出场的美国选手,发挥就没那么理想了。
他第一个动作“前团两周”,因空翻高度不足,一屁股坐在地上。
年轻小伙似乎摔懵了,“前直720度”疑似刹车失灵,落地双脚冲出界外。
“你干嘛了?”陈敬忍俊不禁,“他前团两周坐地的位置是你前团两周落地的位置,就差那么一点点。”
“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没有搞破坏。”徐祎清者自清,“我觉得挺弹的,挺好做动作。”
美国选手资格赛排名第三,这一摔二出界,基本宣告与领奖台无缘。
第四位出场的俄罗斯选手,同样在落地时控制不住自己,连续出界两次,额外损失0.4分。
“少了两个竞争对手,你也不能掉以轻心,小心驶得万年船。”陈敬叮嘱,“一定要稳,小问题尽量及时调整,掉了就是一分。”
“好。”徐祎应道。
第五位出场的是资格赛第一的日本选手松江午。
跟前面两位慌慌张张的美俄选手相比,他显然淡定得多,尽管难度不及徐祎,完成质量却跟徐祎不相上下,4.9的难度得到8.833的完成分。
得益于先前养成的良好习惯,徐祎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分数和分差。
第一轮结束,徐祎凭借自由操的优势,暂列头名。
松江午的鞍马和吊环是强项,在这两项上,徐祎的得分能力不如他。
前三轮过后,松江午以41.066分暂列首位,徐祎以40.132分暂列第三。
第四轮跳马,徐祎迎来绝佳的反击机会。
陈敬的视线随着徐祎笔直的转体自上往下移,最后停留在软垫的中线上。
“漂亮!”陈敬大喝一声,这是徐祎今年正赛跳得最好的一次。
观众们看到这极具观赏性和冲击力的一幕,纷纷献上热烈的掌声。
难度5.2,完成分9.5,这是对徐祎优质一跳的最好嘉奖。
“稳住啊。”陈敬拍拍徐祎的后腰,“有了领先优势,后面放开比大胆比。”
在紧张嘈杂的比赛氛围中,徐祎忽然想到许知霖。
许知霖的强项是双单杠,在比全能时,往往要靠最后两项反超夺冠。
徐祎的强项是自由操和跳马,这意味着只要他能在第一和第四轮确立优势,最后两项的压力反而没有那么大。
当看到自己和对手的分差越来越接近时,说不想争冠军,那是假话。
“赛场上,固然要关注对手,但更重要的是专注自身。”
“想得越多、死得越快。”
徐祎回忆着方文说过的每一个动作要点,保证站在场上时,充满百分之百的勇气与力量。
陈敬见徐祎凝神沉思,没有过多打扰,坐在一旁默默陪伴。
最后两项,徐祎加速奔跑,仿佛用尽所有力气,为了冲得更远、为了跃得更高。
在这场充满青春与活力的赛事中,全能较量的结果,以松江午悲伤掩面告终。
徐祎总分81.898,夺得第三届青奥会男子个人全能冠军。
松江午以0.1分之差落败。
一切恍然如梦。
“对了,向前冲,不要回头。”
“路在脚下、眼看前方。”
“心中有动作、有目标,发力要果敢。”
……
最高领奖台,并不是他的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
听国歌奏响、望国旗高升,往日的汗与泪隐约浮现在眼前,方文鼓励和训斥的面容在脑海中反复交织,许知霖那句“旗开得胜”再度传入耳中。
徐祎喜极而泣,手捧鲜花与吉祥物的双手,忍不住微微颤抖。
有了金牌加成,单项决赛,徐祎斗志昂扬。
自由操决赛,尽管徐祎比出的5.2已是本次比赛中难度最高的,他依然选择挑战自我,用了5.4的难度,最后以14.133分断层获得第一。
鞍马和吊环,他排名第四和第五。
跳马决赛,他双5.2的难度又是全场最高,毫无悬念地摘得桂冠。
双杠决赛,他凭借过硬的完成质量,四度站上最高领奖台。
最后一战单杠,他以铜牌结束了青年组的征程。
四金一铜,完美复刻亚青赛时的个人战绩。
他成为本次青奥会竞技体操项目获得金牌和奖牌最多的选手,收获FIG专题报道一篇——XU Yi:To Be Number One.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