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四处蔓延的叛乱,赵玠竟“欣然”接受了彦国的“援助”。
彦国国王以“襄助盟邦平定内乱”为借口,派出了五万精锐骑兵,由彦国太子亲自率领,越过恒国边境,浩浩荡荡地进入恒国境内。这支骑兵装备精良,人人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彦国特有的弯刀,身上穿着厚重的铠甲,军容严整,一看就是常年征战的精锐。
赵玠亲自到京城郊外的十里亭迎接彦国太子。两人见面时,举止亲密,赵玠甚至用彦国话与彦国太子交谈,丝毫不在意周围大臣们惊讶的目光。在欢迎宴上,赵玠宣布:“彦国太子殿下深明大义,愿助朕平定内乱,朕心甚慰。即日起,彦国骑兵将与我恒**队协同作战,共同剿灭叛贼!”
可谁都看得出来,彦国骑兵根本不是来“助剿”的。他们一路南下,名义上是“协助”朝廷军镇压孙无垢,却处处抢占要隘——攻占后,彦国骑兵没有继续追击孙无垢的军队,反而在徐州城内大肆劫掠,抢夺百姓的粮食和财物,甚至强占民宅,侮辱妇女;彦国骑兵以“通敌”为由,屠杀了城内的三千多名百姓,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更过分的是,彦国太子竟向赵玠提出,要“接管”恒国的边境防务。
赵玠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将恒国北方、西方的十座边境城池,连同驻守在那里的恒**队,一并交给了彦国骑兵。彦国骑兵接管城池后,立刻换上了彦国的旗帜,推行彦国的律法,向百姓征收高额赋税,俨然将这些城池当成了彦国的领土。
“彦国这哪里是助剿?分明是占地!是掠夺!” 梁缨拿着前线送来的密报,气得手发抖。密报上详细记载了彦国骑兵的暴行——他们抢走了百姓的粮食,导致上万百姓饿死;他们烧毁了百姓的房屋,导致百姓无家可归;他们强征百姓当兵,不从者就地处决。
赵安歌坐在一旁,脸色苍白,指尖冰凉。
她没想到赵玠会这么无耻,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竟然不惜出卖国家的主权和百姓的性命。“彦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她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愤怒,“他们要的不是帮赵玠平定叛乱,而是借这个机会,一点点吞并恒国的土地,奴役恒国的百姓。赵玠这个卖国贼,简直是恒国的千古罪人!”
马染坐在桌前,翻看着手中的账册,语气冰冷:“我查到,彦国骑兵的粮草和武器,都是由彦国商号‘星垣号’和‘月魄号’提供的。这两家商号通过黑市渠道,将粮草和武器源源不断地运到彦国骑兵的军营,而资金,则是从恒国的国库中支出——赵玠在用恒国百姓的钱,养着侵略恒国的彦**队!”
就在恒国陷入彦国侵略的危机时,老对手昭国也蠢蠢欲动。如今见彦国趁机入侵恒国,昭国哪里肯让彦国独吞好处?
昭国国王立刻下令,陈兵恒国北方边境,集结了十万大军,以“防止战乱蔓延,庇护昭国侨民”为借口,虎视眈眈。
昭**队时不时越过边境,对恒国的城镇进行劫掠——他们抢走百姓的财物,抓走年轻的男子和女子,烧毁房屋和农田,甚至还攻占了恒国北方的两座小城池,却对外宣称是 “暂时接管”,等战乱结束后再归还。
昭国还暗中与赵元英联系,给了他大量的粮草和武器,支持他对抗朝廷军和彦**队。昭国使者对赵元英说:“只要你能打败赵玠和彦**队,昭国愿意支持你成为恒国的皇帝,两国永结同盟。”
一时间,恒国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南方有孙无垢的叛乱,北方有赵元英的割据和昭国的劫掠,中部有彦国骑兵的侵略,朝廷军节节败退,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边境的流民源源不断地涌向京城,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的还带着伤,在路上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京城外的官道上,到处都是流民的尸体,无人掩埋,任由野狗啃食,场面惨不忍睹。
公主府外,每天都有衣衫褴褛的孩子乞讨。他们伸出瘦得只剩骨头的小手,嘴里喊着 “给点吃的吧”,眼神里充满了绝望。赵安歌看着这些孩子,心中像被刀割一样疼。她让颜永打开公主府的粮仓,给流民分发粮食,可公主府的粮食有限,根本救不了多少人。
“再这样下去,恒国就要亡了。”颜永看着眼前的惨状,声音带着哽咽。他从小在京城长大,从未见过如此凄惨的景象。
赵安歌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她知道,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梁缨,” 她看向梁缨,“你立刻动用梁家所有的财力和人脉,组织商队,从南方采购粮食,运到京城和边境,救济流民。我们不能让百姓饿死,百姓是恒国的根本,只要百姓还在,恒国就还有希望。”
“马染,” 她又看向马染,“你继续追踪彦国商号的资金流向,找出他们转移恒国财富的证据。同时,你想办法联系孙无垢和赵元英的人,告诉他们昭国的真实意图——昭国不是来‘支持’他们的,是来趁机掠夺恒国的,让他们不要被昭国利用,若他们继续内斗,只会让彦国和昭国渔翁得利。”
“玄楚,” 她最后看向玄楚,“你去联系母亲和吴将军,让他们加快整合瑞国旧部的速度,囤积粮草和武器,随时准备起兵。如今恒国大乱,正是我们复国的好时机,但我们不能只想着复国,还要保护恒国的百姓,对抗彦国和昭国的侵略。”
夜色渐深,京城的上空笼罩着一层厚厚的乌云,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